《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诵读法: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信颤()抖镶嵌()深邃()晨曦()河畔()瞰()望黝()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硏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介绍作者 2.范读。其余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节奏、重音与情感。交流朗读体验并进行片断范读。 3.齐读 4.提问,如果让你给诗歌添加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加?为什么? 5.激发想象,感受画面。 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画面?用散文性的语言描述出来。 6.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7.学生模仿课方吟诵一节诗: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三)指导自读《夜》。 小组合作学习法。 1.小组合作配乐朗读。(先自由练习,再配乐范读。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 2.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来写?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比较本课两首诗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异同。 学生小结学习感受
1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 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 : 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 )信 颤( )抖 镶嵌( ) 深邃( )晨曦( ) 河畔( )瞰( )望 黝( )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 1.介绍作者。 2.范读。其余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节奏、重音与情感。交流朗读体验并进行片断范读。 3.齐读。 4.提问,如果让你给诗歌添加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加?为什么? 5.激发想象,感受画面。 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画面?用散文性的语言描述出来。 6.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7.学生模仿课方吟诵一节诗: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三)指导自读《夜》。 小组合作学习法。 1. 小组合作配乐朗读。(先自由练习,再配乐范读。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 2.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 (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来写? (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3)比较本课两首诗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异同。 三、学生小结学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