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1.诵读法: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信颤()抖镶嵌()深邃() 晨曦()河畔()瞰()望黝()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约翰济慈( John Keats,1795年-1821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幼喜 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蛙蚰》,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 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 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水 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 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 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 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1915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 克留瑯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是从他开始的。”随后他又认识了克留耶夫、高尔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人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让我们来一个 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一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 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等 田园诗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并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蝈蝈与蛐蛐》中为什么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 息”?《夜》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你能说说它的“声”与“色”各体现在哪里吗? 三)1、细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 2、精读课文,品析鉴赏。赏赏你最喜欢的画面,品评你喜欢的语言。 3、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1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学习方法 1.诵读法 : 感悟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感悟法 : 感悟理解诗歌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等。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 虔( )信 颤( )抖 镶嵌( ) 深邃( ) 晨曦( ) 河畔( ) 瞰( )望 黝( )黑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 年—1821 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糼喜 爱文学。1817 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 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 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 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 20 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诗人 25 岁宏才初展时, 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 年读小学和教 会师范学校。191 2 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 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 1915 年去彼得堡,拜见著名诗人勃洛克、 克留耶夫等,他说:“我的文学道路就是从他开始的。” 随后他又认识了克留耶夫、高尔基、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等人。 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让我们来一个 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一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 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等 田园诗。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并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蝈蝈与蛐蛐》中为什么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 息”?《夜》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你能说说它的“声”与“色”各体现在哪里吗? (三)1、细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 2、精读课文,品析鉴赏。赏赏你最喜欢的画面,品评你喜欢的语言。 3、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