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杂谷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玉米病害( 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100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30余种。在东北三省已发现 玉米病害20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圆斑病和赤 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 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玉米瘤黑粉病( Corn smut)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遍布世界各玉米生产区,在中国广泛分布。在黑龙江省: 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此病发生愈早,对产量影响愈大,一般减产10%以 内 (一)症状植株地上茎、叶、果穗、雄花均可受害,形成明显的病瘤(菌瘿)。 幼苗:在茎基部形成菌瘿,使整个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分蘖现象,重者枯死。 茎秆:菌瘿大小不等,初为白色,并略带紫色,扩大后白膜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冬 孢子) 果穗:菌瘿大小不等:大者可覆盖全穗,外具白膜,以后破裂散出黑粉。雄花主梗上产 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的角 状菌瘿 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 叶片和叶鞘: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沿叶脉中肋向上成串密 生,外具有白膜,并略带紫色,迅速破裂,散出很少黑粉 菌瘿成熟以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原 学名:瘤黑粉病菌为玉蜀黍黑粉菌[ Ustilago maydis(DC.) Corda.]属于担子菌亚门 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形态: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8-12微米 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明显的细刺状突起。 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 萌发形成侵入丝或芽殖方式生出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次生担孢子也能 萌发形成侵入丝 此菌为异宗配合的真菌,只有不同亲和型的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菌丝在寄主体内或体 外结合成双核菌丝体,才能在寄主组织内迅速发育,刺激寄主组织形成菌瘿。 病菌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后能存活较长时间。在自然条件下,冬孢子集结成块有利 于长期存活,而单个冬孢子不能长期存活。 生物学: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最高为35℃-38℃,最低为5℃—10℃。担孢 子或次生担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C-26℃,最高为40℃,侵入的适宜温度为26℃-35℃。 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在干燥的条件下经5周才能死亡 这对病害的田间传播和侵染起重要作用。 此病菌除侵染玉米外,尚可侵染两种大刍草。病菌易发生变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可在粪肥中、残体上以及附在种子上越冬,冬孢子的
第三章 杂谷类作物病害 第一节 玉米病害(Corn diseases) 全世界已报道的玉米病害约有 100 余种。中国已经报道有 30 余种。在东北三省已发现 玉米病害 20 多种,其中发生普遍的玉米病害有瘤黑粉病、丝黑穗病、大斑病、圆斑病和赤 霉病等,此外尚有细菌斑点病,在个别地区条斑病毒病、褐斑病、炭疽病、锈病、茎腐病 和干腐病(检疫对象)亦有发生。 一、玉米瘤黑粉病(Corn smut) 玉米瘤黑粉病又称普通黑粉病。遍布世界各玉米生产区,在中国广泛分布。在黑龙江省: 各地普遍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此病发生愈早,对产量影响愈大,一般减产 10%以 内。 (一)症状 植株地上茎、叶、果穗、雄花均可受害,形成明显的病瘤(菌瘿)。 幼苗:在茎基部形成菌瘿,使整个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并出现分蘖现象,重者枯死。 茎秆:菌瘿大小不等,初为白色,并略带紫色,扩大后白膜破裂,散出黑粉(病菌的冬 孢子)。 果穗:菌瘿大小不等:大者可覆盖全穗,外具白膜,以后破裂散出黑粉。雄花主梗上产 生菌瘿后,主梗向菌瘿的相反方向曲折,而雄花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圆形的角 状菌瘿。 雌穗被侵染后多在果穗上半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的畸形菌 瘿。 叶片和叶鞘:菌瘿较小,多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常从叶片基部沿叶脉中肋向上成串密 生,外具有白膜,并略带紫色,迅速破裂,散出很少黑粉 菌瘿成熟以后,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粉。 (二)病原 学名:瘤黑粉病菌为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 (DC.)Corda.]属于担子菌亚门, 黑粉菌目,黑粉菌属。 形态: 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 8—12 微米, 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明显的细刺状突起。 冬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担子(先菌丝)。 担子顶端或分隔处侧生梭形的担孢子,担孢子 萌发形成侵入丝或芽殖方式生出次生担孢子,在人工培养基上能形成菌落,次生担孢子也能 萌发形成侵入丝。 此菌为异宗配合的真菌,只有不同亲和型的担孢子萌发产生的单核菌丝在寄主体内或体 外结合成双核菌丝体,才能在寄主组织内迅速发育,刺激寄主组织形成菌瘿。 病菌冬孢子没有休眠期,干燥后能存活较长时间。在自然条件下,冬孢子集结成块有利 于长期存活,而单个冬孢子不能长期存活。 生物学:冬孢子萌发适温为 26℃—30℃,最高为 35℃- 38℃,最低为 5℃—lO℃。担孢 子或次生担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 20'C-26℃,最高为 40℃,侵入的适宜温度为 26℃-35℃。 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对不良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在干燥的条件下经 5 周才能死亡。 这对病害的田间传播和侵染起重要作用。 此病菌除侵染玉米外,尚可侵染两种大刍草。病菌易发生变异,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此外可在粪肥中、残体上以及附在种子上越冬,冬孢子的
生命力很强,可存活5-7年,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 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 到叶片和叶鞘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部、掖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 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侵人,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人无分生 能力的老组织。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冬孢子。冬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 前后一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冬孢子主要靠风传播到玉米的茎、叶、节穗等部位进 行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此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玉米生育期 一般苗期和成熟期较抗病,从拔节以后到开花末期易感病,在开花期以雌、雄穗和腋芽 最易感病。 2.气候 一般受温、湿度、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侵入后发病快慢与气温密切相关,因病菌 喜高温,所以春季气温低又。加幼苗较抗病,所以发病少而慢,拔节以后,气温上升,如果 此期干旱、气温高,则病害重。但在干早年份,有零星小雨或多雾、多露等因子,为病菌孢 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害可加重。 3.其他因素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发生比轮作地重,连作年限盒长,病害愈重。据査明,春翻比秋翻 地发病亦较重。过多施用氮肥地段,使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和徒长,有利于病菌侵入(因病菌 主要侵染分生组织),病害亦重。此外,一切机械伤(如虫伤、雹伤、作业时碰伤等)均有 利病菌侵入,所以亦可加剧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由于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又加传播途径多,以及整个生育期可以重复再侵染,所 以给防治带来困难,比较难以根除。为了减轻发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1.消灭初次侵染来源 因其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故应从下列两方面去进行: (1)清除田间菌源:人工收割以后,应将田间散在的病株拾回烧掉,结合秋翻将残碎的 病瘤翻入土内,减少菌源。如机械收割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对减少菌源的作用更大,因为机 械收割可将菌瘿全部粉碎,这种粉碎后的病菌孢子,遇湿极易失去生活力。人工收割遗留田 间病瘤不易破裂,故不易丧失生活力 (2)施用净肥:混有玉米病残体的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下田,以免孢子未死, 增加田间菌量 2.轮作 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2-3年 3.选育抗病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理小种等问 题 4.割除病瘤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如及时割除病瘤,能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侵染。割除 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烧掉,以减少菌源 玉米丝黑穗病( 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周期性发生于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三角洲和山谷地带,在澳大利
生命力很强,可存活 5-7 年,越冬的冬孢子于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 孢子或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上或心叶叶旋内,又可随叶旋内的水渗入 到叶片和叶鞘基部缝隙中,侵染叶片、茎秆、节部、掖芽和雌雄穗等幼嫩分生组织。担孢子 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侵人,或从伤口侵入,但不能侵人无分生 能力的老组织。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的冬孢子。冬孢子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在抽穗 前后一个月内为玉米黑粉病的盛发期。冬孢子主要靠风传播到玉米的茎、叶、节穗等部位进 行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 此病发生程度,常受品种抗性、菌源数量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玉米生育期 一般苗期和成熟期较抗病,从拔节以后到开花末期易感病,在开花期以雌、雄穗和腋芽 最易感病。 2.气候 一般受温、湿度、尤其是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侵入后发病快慢与气温密切相关,因病菌 喜高温,所以春季气温低又。加幼苗较抗病,所以发病少而慢,拔节以后,气温上升,如果 此期干旱、气温高,则病害重。但在干早年份,有零星小雨或多雾、多露等因子,为病菌孢 子萌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害可加重。 3.其他因素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发生比轮作地重,连作年限盒长,病害愈重。据查明,春翻比秋翻" 地发病亦较重。过多施用氮肥地段,使植株组织生长柔嫩和徒长,有利于病菌侵入(因病菌 主要侵染分生组织),病害亦重。此外,一切机械伤(如虫伤、雹伤、作业时碰伤等)均有 利病菌侵入,所以亦可加剧病害的发生。 (五)防治方法 由于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又加传播途径多,以及整个生育期可以重复再侵染,所 以给防治带来困难,比较难以根除。为了减轻发病应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1.消灭初次侵染来源 因其初次侵染来源是多方面的,故应从下列两方面去进行: (1)清除田间菌源:人工收割以后,应将田间散在的病株拾回烧掉,结合秋翻将残碎的 病瘤翻入土内,减少菌源。如机械收割采取秸秆还田措施,对减少菌源的作用更大,因为机 械收割可将菌瘿全部粉碎,这种粉碎后的病菌孢子,遇湿极易失去生活力。人工收割遗留田 间病瘤不易破裂,故不易丧失生活力。 (2)施用净肥:混有玉米病残体的厩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后才能下田,以免孢子未死, 增加田间菌量。 2.轮作 一般可与小麦、大豆、谷子、高粱等作物轮作 2—3 年。 3.选育抗病品种 配制杂交组合时,应注意父母本的抗病遗传规律、病菌致病性变异产生新生理小种等问 题。 4.割除病瘤 有条件地区应进行,如及时割除病瘤,能减少病菌积累,且可减轻当年的再侵染。割除 病瘤时,应在病菌未成熟前(未形成黑粉)进行,割下的病瘤应深埋或烧掉,以减少菌源。 薯 二、玉米丝黑穗病(Maize head smut) 玉米丝黑穗病周期性发生于美国、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三角洲和山谷地带,在澳大利
亚、印度、新西兰、前苏联、南非和南斯拉夫也有发生,1919年中国首次在东北报道,目 前在许多春玉米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重 玉米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连作玉米地发病重,丝黑穗病对产量影响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以成株期穗部表现症状最明显 幼苗: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6—7片叶时,病株可表现出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叶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 雌穗:被害后症状有两种类型。①黑粉包型。被害后,全穗变为一包黑粉,病穗失去原 形:初期具有白膜包被,不久破裂散出黑粉(冬孢子),在黑粉包中夹杂有寄主维管束的残 余物,因而呈丝状。②刺猬型。被害后,穗部受病菌刺激,使果穗颖片伸长,不能结实, 呈绿色角状长刺,丛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有的基部有少量黑粉,有的无黑粉。 雄穗:被害后花器变形,呈角状长刺,丛生,不形成雄蕊,内部充满黑粉 (二)病原 学名: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 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 Clint.],属于担子菌亚 门,黑粉菌目真菌,轴黑粉菌属。 形态: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成熟后为球形或卵形,直径8-15微米 黑褐色,表面有细刺。在冬孢子间混杂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不育细胞 冬袍子萌发产生有4个细胞的担子,在担子顶端和分隔处产生4个担孢子。担孢子以芽殖 方式可反复产生次生担孢子。 生物学:冬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10℃-35℃,适 温为20℃-30℃;萌发最适的酸碱度约在pH4-6之间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有两种类型,其一个类型侵染玉米,另一个类型侵染高粱和苏 丹草,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梁,高粱上的丝黑穗病菌却可侵染玉米,但侵染力 极底.两者是不同的专化型。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混入粪肥中的病菌冬孢子和种子上的病菌冬孢子均可 水.均可成为侵染来源。尤其成块的冬孢子在土壤中寿命比单个者长,越冬后的病菌首先 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侵入幼苗后,病菌扩展蔓延进入生长锥,并随生长锥 生长而在寄主体内扩展为系统侵染,但仅在雄穗和雌穗内形成大量冬孢子而引起发病。后期 病穗破裂散出黑粉而越冬。病菌除苗期的初侵染外,无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菌源数量和土壤温、湿度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土壤温度和湿度 苗期土壤干燥,温度较高时发病重。发病适温为21℃-28℃,以土壤含水量在20%时最 适于病菌侵染。另外,黑龙江省春播时气温中度,风大,蒸发量高,为玉米丝黑穗病的发 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越冬菌源量大的地区,种植感病品种,当春季少雨于旱的年份, 此病往往盛发流行 2.农业措施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重。秋翻地可消灭大量菌源,病害较春翻地轻。机械收割秸秆还田 比站秆翻地发病轻 3.品种的抗病性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五)防治方法
亚、印度、新西兰、前苏联、南非和南斯拉夫也有发生,1919 年中国首次在东北报道,目 前在许多春玉米地区,特别是东北、西北、华北和南方冷凉山区的连作玉米田块发病重。 玉 米丝黑穗病在黑龙江省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尤其连作玉米地发病重,丝黑穗病对产量影响 很 大。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以成株期穗部表现症状最明显。 幼苗:有些品种或自交系在幼苗长出 6—7 片叶时,病株可表现出明显症状。主要表现 病苗矮化,节间缩短,有的株形弯曲,叶子密集,叶色浓绿或叶片上有黄白条纹。 雌穗:被害后症状有两种类型。①黑粉包型。被害后,全穗变为一包黑粉,病穗失去原 形;初期具有白膜包被,不久破裂散出黑粉(冬孢子),在黑粉包中夹杂有寄主维管束的残 余物,因而呈丝状。②刺猬型。被害后,穗部受病菌刺激,使果穗颖片伸长,不能结实, 呈绿色角状长刺,丛生,使果穗呈畸形,不结实,有的基部有少量黑粉,有的无黑粉。 雄穗:被害后花器变形,呈角状长刺,丛生,不形成雄蕊,内部充满黑粉。 (二)病原 学名:病原菌为丝轴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lint.],属于担子菌亚 门,黑粉菌目真菌,轴黑粉菌属。 形态:病株上的黑粉即为病菌的冬孢子。冬孢子成熟后为球形或卵形,直径 8—15 微米, 黑褐色,表面有细刺。在冬孢子间混杂有球形或近球形的不育细胞。 冬袍子萌发产生有 4 个细胞的担子,在担子顶端和分隔处产生 4 个担孢子。担孢子以芽殖 方式可反复产生次生担孢子。 生物学:冬孢子成熟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冬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 10℃-35℃,适 温为 20℃-30℃;萌发最适的酸碱度约在 pH4—6 之间; 病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有两种类型,其一个类型侵染玉米,另一个类型侵染高粱和苏 丹草,玉米上的丝黑穗病菌不能侵染高梁,高粱上的丝黑穗病菌却可侵染玉米,但侵染力 极底.两者是不同的专化型。 (三)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混入粪肥中的病菌冬孢子和种子上的病菌冬孢子均可 水.均可成为侵染来源。尤其成块的冬孢子在土壤中寿命比单个者长, 越冬后的病菌首先 侵染幼苗,从玉米的幼芽或幼根侵入,侵入幼苗后,病菌扩展蔓延进入生长锥,并随生长锥 生长而在寄主体内扩展为系统侵染,但仅在雄穗和雌穗内形成大量冬孢子而引起发病。后期 病穗破裂散出黑粉而越冬。病菌除苗期的初侵染外,无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的发生程度与菌源数量和土壤温、湿度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 1.土壤温度和湿度 苗期土壤干燥,温度较高时发病重。发病适温为 21℃—28℃,以土壤含水量在 20%时最 适于病菌侵染。另外,黑龙江省春播时气温中度,风大,蒸发量高,为玉米丝黑穗病的发 生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在越冬菌源量大的地区,种植感病品种,当春季少雨于旱的年份, 此病往往盛发流行。 2.农业措施 连作地菌源多,病害重。秋翻地可消灭大量菌源,病害较春翻地轻。机械收割秸秆还田 比站秆翻地发病轻。 3.品种的抗病性 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五)防治方法
针对此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注意减少初 侵染源、种子处理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1.实行轮作 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 2.适期早播 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减轻病害 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3.种子处理 此方法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措施。常用的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菌通、三唑酮)可 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②25%羟锈宁(百坦、三唑醇)粉剂、用种子 重量的0.3%-0.5%拌种。③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4%—0.8% 拌种。 4.除掉病株或病穗 在黑粉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諴少越冬菌源,减轻来年 的病情 5.秋季深翻 可将大量病菌深埋地下。采用机械收割秸秆未进行还田处理或站秆翻地时,一定要注意 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外面。 6.拔除病苗 7.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应选育和利用本地区较为抗病的品种 8.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 墒情不好,覆土厚,病重:墒情好,覆土薄,病轻。所以掌握墒情和播种深度也是防病 重要措施 三、玉米大斑病( 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自1876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在也界各玉米生产区发 普遍,重病年份为害性大。1899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几乎所有玉米产区 可发生,以东北、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近年来,在 三江省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的减 产达50%以上 )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 渐加重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 部向上扩展,但也常常出现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严重时,全株所有叶片均 可受害至早期枯死 叶片:玉米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类型因品种的抗性基因不同而分为两类,①萎蔫型病 斑:在不具有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病斑初为小椭圆形、黄褐色或 青灰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色的长纺缍形或梭形病斑,病 斑一般长度为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5一凹厘米,宽2-3厘米。严重时病, 斑可互相联合,使病叶早枯,后期于病斑上长一层黑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 孢子)。严重时,病叶上病斑易纵裂。②褪绿型病斑:在具有Ht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
针对此病是以土壤带菌传病为主和幼苗侵染的特点,除利用抗病品种外,应注意减少初 侵染源、种子处理和促使幼苗提早出土。 1.实行轮作 尤其病重田块,应与大豆、小麦、谷子等作物进行 3—4 年轮作。 2.适期早播 过早播种,地温低,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时间拖长,易受病菌侵害,过晚可减轻病害, 但成熟过晚,易遭霜害,故应适期早播。 3.种子处理 此方法是较为方便、有效的措施。常用的药剂有:①25%粉锈宁(百菌通、三唑酮)可 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 0.3%—0.5%拌种。②25%羟锈宁(百坦、三唑醇)粉剂、用种子 重量的 0.3%—0.5%拌种。③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 0.4%—0.8% 拌种。 4.除掉病株或病穗 在黑粉孢子尚未散出前,割除病株或摘除病穗,深埋或烧掉。减少越冬菌源,减轻来年 的病情。 5.秋季深翻 可将大量病菌深埋地下。采用机械收割秸秆未进行还田处理或站秆翻地时,一定要注意 翻地质量,不能将病株残体露在外面。 6.拔除病苗 7.选用抗病品种 玉米品种间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各地应选育和利用本地区较为抗病的品种。 8.掌握墒情和播种质量 墒情不好,覆土厚,病重;墒情好,覆土薄,病轻。所以掌握墒情和播种深度也是防病 重要措施。 三、玉米大斑病(Nor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 玉米大斑病又称煤纹病,自 1876 年首次报道玉米大斑病以来,在也界各玉米生产区发 二普遍,重病年份为害性大。1899 年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记载此病,目前几乎所有玉米产区 ·:可发生,以东北、华北的北部和西北等温度较低地区以及南方山区发病较重。近年来,在 三江省发生普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 15%—20%,严重的减 产达 50%以上。 一)症状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存在阶段抗病性,苗期很少发病,到后期,尤其是在抽雄后发病逐 渐加重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 部向上扩展,但也常常出现从中、上部叶片开始发病的情况。严重时,全株所有叶片均 可受害至早期枯死。 叶片:玉米大斑病在叶上的病斑类型因品种的抗性基因不同而分为两类,①萎蔫型病 斑:在不具有 Ht 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生萎蔫型病斑,病斑初为小椭圆形、黄褐色或 青灰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色的长纺缍形或梭形病斑,病 斑一般长度为 5-10 厘米,宽 1 厘米左右,有的可达 15—凹厘米,宽 2—3 厘米。严重时病, 斑可互相联合,使病叶早枯,后期于病斑上长一层黑褐色霉状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 孢子)。严重时,病叶上病斑易纵裂。②褪绿型病斑:在具有 Ht 抗性基因型的玉米品种上产
生褪绿型病斑,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小斑,后病斑稍沿叶脉扩展,岀现褐色坏死条纹,呈现黄 色或淡褐色,极少产生孢子 叶鞘、苞叶:与叶片症状相似,只是霉状物少些。 (二)病原 学名:无性世代为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 Leonard&Sugs,属 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病斑上的黑褐色霉状物即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性世 代为大斑刚毛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目真菌,至今在自然情况下尚未发现 形态:分生孢子梗自气孔抽出,单生或2—6根丛生,暗橄榄色,有2-8个隔膜,大小 为35-160X6-11(微米)。其一上着生一个或多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筒形、梭形或长梭形, 中部最宽,两端略尖,顶细胞钝圆形或长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多数孢子正直,有的稍弯 曲,淡榄褐色,较大,有2—9个隔膜,但以5个隔膜者较多,脐点明显凸出于基部细胞之外 这是识别大斑病菌的重要特征。 生物学:分生孢子在越冬期间能形成厚壁孢子。病菌要求较高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 10℃一35℃,最适为28℃-30℃。孢子形成温度范围为13-30℃,最适温度为20℃。孢子萌 发和侵入的适温为23℃-25℃。同时病菌亦要求一定湿度,孢子才能发芽侵入。 生理分化现象明显,玉米与高梁大斑病菌彼此间不能侵染,是两个不同专化型。侵染玉 米的大斑病菌为玉米专化型,侵染高梁的为高梁专化型 玉米专化型本身也存在着生理分化问题,根据它对玉米含有不同显性单基因(Htl、Ht2、 Ht3和HtN)的致病力不同,又分为5个生理小种。 号小种对具有Ht1、Hr2、Ht3、HtN显性单基因的玉米均无毒力,指引起褪绿斑,为绝大多 数地区的优势小种。2号小种对具有Ht1显性单基因的玉米有毒力,引起萎蔫斑,而对具有 Ht2或Ht3、HtN的玉米无毒力:3号小种对具有Ht2或Ht3基因的玉米有毒力,而对具有Ht1、 HtN的玉米无毒力。最近在美国发现了4号和5号小种。目前,我国发现前3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秆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 形成的厚垣孢子进行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但埋在地下 10厘米深的病叶中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翌年,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借风、雨传播 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便可侵入寄主。在田间病菌侵入玉米植株后,约 经10-14天,便可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发生的程度,受品种抗病性、轮作制度、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多因素影响。 1.品种抗病 60年代以后,在我国许多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由于推广高度感病的 自交系有关,可见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杂交种是形成病害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轮作制度 据调查,一般连作地,由于越冬菌源多,比轮作地发生早而且重 3.气象条件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温度、降雨等条件影响很大,其发生的早晚与雨期迟早也有关 系:一般雨期提前,病害亦提前,在黑龙江省一般7月份干旱,玉米生长受到抑制,8月 份多雨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要求高温、高湿条件所致 4.栽培条件 间作、单作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亦有差异。间作的玉米通风、透光良好,湿度 土妖.一般较单作玉米发病轻,调査中发现,秋翻地发病轻,不翻地发病重
生褪绿型病斑,病斑初期为椭圆形小斑,后病斑稍沿叶脉扩展,出现褐色坏死条纹,呈现黄 色或淡褐色,极少产生孢子。 叶鞘、苞叶:与叶片症状相似,只是霉状物少些。 (二)病原 学名:无性世代为大斑凸脐蠕孢菌 Exserohilum turcicum(Pass.)Leonard & Suggs,属 半知菌亚门,凸脐蠕孢属。病斑上的黑褐色霉状物即为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有性世 代为大斑刚毛座腔菌属子囊菌亚门,座囊菌目真菌,至今在自然情况下尚未发现。 形态:分生孢子梗自气孔抽出,单生或 2—6 根丛生,暗橄榄色,有 2—8 个隔膜,大小 为 35—160X6-1l(微米)。其—上着生一个或多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圆筒形、梭形或长梭形, 中部最宽,两端略尖,顶细胞钝圆形或长圆形,基部细胞尖锥形,多数孢子正直,有的稍弯 曲,淡榄褐色,较大,有 2—9 个隔膜,但以 5 个隔膜者较多,脐点明显凸出于基部细胞之外, 这是识别大斑病菌的重要特征。 生物学:分生孢子在越冬期间能形成厚壁孢子。 病菌要求较高温度,菌丝发育温度范围 10℃—35℃,最适为 28℃-30℃。孢子形成温度范围为 13-30℃,最适温度为 20℃。孢子萌 发和侵入的适温为 23℃—25℃。同时病菌亦要求一定湿度,孢子才能发芽侵入。 生理分化现象明显,玉米与高梁大斑病菌彼此间不能侵染,是两个不同专化型。侵染玉 米的大斑病菌为玉米专化型,侵染高梁的为高梁专化型。 玉米专化型本身也存在着生理分化问题,根据它对玉米含有不同显性单基因(Htl、Ht2、 Ht3 和 HtN)的致病力不同,又分为 5 个生理小种。 1 号小种对具有 Htl、Hr2、Ht3、HtN 显性单基因的玉米均无毒力,指引起褪绿斑,为绝大多 数地区的优势小种。2 号小种对具有 Htl 显性单基因的玉米有毒力,引起萎蔫斑,而对具有 Ht2 或 Ht3、HtN 的玉米无毒力;3 号小种对具有 Ht2 或 Ht3 基因的玉米有毒力,而对具有 Htl、 HtN 的玉米无毒力。最近在美国发现了 4 号和 5 号小种。目前,我国发现前 3 个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病菌可在田间地表和玉米秸秆垛中残留的病叶组织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由分生孢子 形成的厚垣孢子进行越冬,所以这些病残体就成为来年病菌的初次侵染来源。但埋在地下 10 厘米深的病叶中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 翌年,病残体中的菌丝体产生的分生孢子及越冬的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借风、雨传播, 落到叶片上,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便可侵入寄主。在田间病菌侵入玉米植株后,约 经 10—14 天,便可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以后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病害发生的程度,受品种抗病性、轮作制度、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等多因素影响。 1.品种抗病 60 年代以后,在我国许多地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是由于推广高度感病的 自交系有关,可见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杂交种是形成病害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2.轮作制度 据调查,一般连作地,由于越冬菌源多,比轮作地发生早而且重。 3.气象条件 玉米大斑病发生的轻重受温度、降雨等条件影响很大,其发生的早晚与雨期迟早也有关 系:一般雨期提前,病害亦提前,在黑龙江省一般 7 月份干旱,玉米生长受到抑制,8 月 份多雨年份,病害发生严重,这是由于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要求高温、高湿条件所致。 4.栽培条件 间作、单作等不同栽培条件,对病害发生亦有差异。间作的玉米通风、透光良好,湿度 土妖.一般较单作玉米发病轻,调查中发现,秋翻地发病轻,不翻地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防治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抗源基因区域化: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区里种植 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以控制大斑病的流行,又 能 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扩散 (2)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源)单 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3)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 的多抗性品种 2.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因为病残体或病叶彻底腐烂消解后,大斑病菌亦不能生存,所以经 两年以上即可达到防病作用 3.彻底消灭菌源 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或做饲料用等。将病残体处理干净,尤其对 严重感病的秸秆及早处理,更为重要,以便减少来年的侵染菌源。亦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 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 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4.加强栽培管理 如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以及中耕、松土等,创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 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用药1.5千克,对水喷雾:②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1.5 千克,对水喷雾 玉米小斑病自学 四、玉米茎腐病( Corn stalk rot) 玉米茎腐病又名青枯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病减产 10%-20%,重病区达25%-33%,甚至超过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害。中国东起淅 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生产上应用的115个玉米品 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20%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46%,其 中高感品种的发病株率达50%。 [一)症状 病害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发生,造成玉米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现象,根和 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此症状与瓜果腐霉引起的玉米茎腐病不相同。腐霉 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 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维管柬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五)防治方法 防治以推广和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加强栽培管理,及时辅以药剂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种植抗病品种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1)抗源基因区域化: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种植一套抗病基因品种,在另一地区里种植 另一套抗病基因品种,使抗病品种的布局合理,起到隔离作用,以控制大斑病的流行,又 能 限制毒力小种的定向选择,以防大斑病菌优势小种的形成和扩散。 (2)不同抗病品种的合理搭配种植:防止在一个地区内品种抗病基因(种质资源)单一 化,使品种群体的抗病性在遗传上是异质的,多样的。 · (3)重视品种的兼抗性: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 的多抗性品种。 2.轮作 实行二年以上轮作,因为病残体或病叶彻底腐烂消解后,大斑病菌亦不能生存,所以经 两年以上即可达到防病作用。 3.彻底消灭菌源 秋收后结合防治玉米螟及时处理玉米秸秆,或做饲料用等。将病残体处理干净,尤其对 严重感病的秸秆及早处理,更为重要,以便减少来年的侵染菌源。亦可通过机械收割时粉 碎秸秆进行还田或站秆翻地,以及秋季深翻等,将病残体及病叶深埋地下,加速其腐解,从 而也起到加速病菌消亡的目的。 4.加强栽培管理 如适期早播、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密植以及中耕、松土等,创造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 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5.药剂防治 在病害发生严重地区可以用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用药 1.5 千克,对水喷雾;②25%粉锈宁(百理通、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公顷用药 1.5 千克,对水喷雾。 玉米小斑病 自学 四、玉米茎腐病(Corn Stalk Rot) 玉米茎腐病又名青枯病,在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美国的玉米每年因此病减产 10%—20%,重病区达 25%-33%,甚至超过 50%,是美国玉米的首要病害。中国东起浙 江,南达广西,西至新疆, 北止黑龙江都有发生。据调查,目前生产上应用的 115 个玉米品 种、杂交组合及其亲本自交系,田间发病株率在 20%以上的感病品种占调查总数的 46%,其 中高感品种的发病株率达 50%。。 [一)症状 病害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发生,造成玉米整株叶片突然出现青灰色枯萎的早死现象,根和 茎基部则呈水渍状腐烂,果穗常下垂。 此症状与瓜果腐霉引起的玉米茎腐病不相同。腐霉 菌玉米茎腐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后至抽雄前的植株中部或近地表的茎节间发生局部性水浸状腐 烂,组织软化,致使病株从腐烂部位倒折。由于维管柬未受害,病株尚能维持数天绿色。 (二)病原 (三)侵染循环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和种子越冬,来年病菌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形成再侵 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施肥不足,茎基腐发病重:施足氮、磷、钾肥发病 轻。此外,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竽飞间,如遇暴雨后 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五)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此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2号、丹玉16号、掖 单4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以及排除田间积水, 均可减轻病情 五、玉米干腐病( Dry rot of corl 玉米干腐病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美国、阿 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均有分布,以美国和南非发生普遍严重。在我国的四川、云南、广东、 苏、陕西和辽宁等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受害后,果穗提早成熟,不仅产量降低, 种子发芽率差,而且有病的籽粒不能食用,如用病株的秆和玉米芯喂牲畜会发生麻痹性中 毒现象 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省和天津市。 (一)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叶片和叶鞘,幼苗也有发生。果穗和叶鞘上的症状最为明显。 果穗:病果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剥去苞叶,则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呈暗褐 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轻,易于折断破裂 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劈 开穗轴,则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病果穗和苞叶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以致苞 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 茎秆:在基部4-5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或穗梗和苞叶上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 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 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为5X1-2(厘米)。 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二)病原 玉米干腐病菌有三种,它们是玉米色二胞壳菌[ Diplodia zeae(Schw.)Lev]、纵列色 胞壳菌( Diplodia frumenti e1l.EtEV.)和大孢色二胞壳菌( Diplodia macrospora Earle),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色二孢属 此病菌只危害玉米。]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器在3年后仍能 生分生孢子。病菌也能在没有病残体的情况下于土壤中腐生一定时期,茎秆上的分生孢子 器一般到第二年春天或夏天才产生,但在感病严重而死亡早的寄主组织上,当年秋、冬季就 能产生 在玉米生长发育季节,降雨后,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释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 传播,蔓延为害。玉米开花时其叶鞘变松,分生孢子即随同花粉落人叶鞘内,从叶鞘侵入
病菌存在于土壤中或随病残体和种子越冬,来年病菌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形成再侵 染。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品种间抗病性有显著差异。一般认为施肥不足,茎基腐发病重:施足氮、磷、钾肥发病 轻。此外,低洼积水的玉米田,以及高温、多雨年份,尤其在玉米灌竽飞间,如遇暴雨后 转晴,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五)防治方法 玉米品种或杂交组合间对此病的抗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中单 2 号、丹玉 16 号、掖 单 4 号等杂交种在田间发病较轻。因此,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以及排除田间积水, 均可减轻病情。 五、玉米干腐病(Dry rot of corn) 玉米干腐病在德国、意大利、法国、日本、俄罗斯、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美国、阿 根廷和巴西等国家均有分布,以美国和南非发生普遍严重。在我国的四川、云南、广东、 江 苏、陕西和辽宁等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受害后,果穗提早成熟,不仅产量降低, 种子发芽率差,而且有病的籽粒不能食用,如用病株的秆和玉米芯喂牲畜会发生麻痹性中 毒现象。 实行检疫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省和天津市。 (一)症状 主要危害果穗、茎秆、叶片和叶鞘,幼苗也有发生。果穗和叶鞘上的症状最为明显。 果穗:病果穗一般成熟早,僵化变轻,剥去苞叶,则果穗下部或全穗籽粒皱缩,呈暗褐 色或污浊状,失去光泽,粒间常有紧密的灰白色菌丝体,穗轴松软变轻,易于折断破裂。 严 重时,籽粒基部甚至全粒均有少量白色菌丝体,散生许多小黑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劈 开穗轴,则穗轴和护颖上也常生许多小黑点。病果穗和苞叶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以致苞 叶和果穗粘连,不易剥离。 茎秆:在基部 4-5 节处或果穗节的节部,或穗梗和苞叶上生褐色、紫红色或黑褐色大 形病斑,叶鞘和茎秆之间常有白色菌丝体,后期也生大量小黑点。 叶片:叶片受害时,在叶背面生褐色不规则的长形病斑,大小为 5X1—2(厘米)。一 般很少产生小黑点。 (二)病原 玉米干腐病菌有三种,它们是玉米色二胞壳菌[Diplodia zeae (Schw.) Lev]、纵列色二 胞壳菌(Diplodia frumenti Ell.Et EV.)和大孢色二胞壳菌(Diplodia macrospora Earle),均属于半知菌亚门,球壳菌目真菌。色二孢属 此病菌只危害玉米。 ] (三)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及种子上越冬,病株上的分生孢子器在 3 年后仍能 产生分生孢子。病菌也能在没有病残体的情况下于土壤中腐生一定时期,茎秆上的分生孢子 器一般到第二年春天或夏天才产生,但在感病严重而死亡早的寄主组织上,当年秋、冬季就 能产生。 在玉米生长发育季节,降雨后,分生孢子器吸水膨胀,释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 传播,蔓延为害。玉米开花时其叶鞘变松,分生孢子即随同花粉落人叶鞘内,从叶鞘侵入
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此病可随种子调运作远距 离 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和玉米的生育期与玉米干腐病发生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玉米生长后期,叶 鞘变松,叶鞘与茎秆间落有花粉,如温度高、降雨多,有利于病菌的散布、萌发和侵入,发 病较重。在初夏温度较低,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幼苗生长较慢也易受害 (五)防治方法 玉米干腐病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而防止扩大。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从病区附近调运种子时,必须实行检 疫检验,防止种子带菌外传 2.种子消毒处理 病区严格选留无病果穗做玉米种子,并在播前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1小时,消灭种 子带菌 3.减少侵染来源 病区实行2~3年的大面积轮作,发病秸秆在第二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 壤,或收集病残体组织烧掉,以控制发病 六、玉米其它常见病害 (一)玉米纹枯病( Corn Sheath Blight 主要危害叶鞘,其主要症状为:在叶鞘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边缘深褐 色,几个病斑联合包围整个叶鞘,后期在叶鞘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之间产生褐色粒状菌 核,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1—2节之间,也可蔓延至上部节间,苞叶亦可受害,产生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其内产生褐色菌核。气候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白色菌丝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或遗落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高温、高湿有利于病 害发生发展,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3年轮作,病田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注 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增施钾肥,防止玉米生育后期脱肥,避免迟施或偏施氮肥 重病田可用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二)玉米褐斑病( Corn brown sport) 多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其主要症状为: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紫褐色,病斑 常密集成行,或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片组织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病叶撕裂后,叶脉和维管束组织残存如丝状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数量很大,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而光滑,一 侧稍扁平,越冬后,休眠孢子的圆盖打开,游出游动孢子。 病菌以体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引起玉米发病 防治方法以清除病残体及深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中耕除草等 友业措施为主 三)玉米赤霉穗腐病[ Gibberella zeae(Schw.) Perch.] 在近成熟的果穗易受害,多从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下蔓延。其主要症状为:病部紫红 色。籽粒间隙有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状物:病粒变红褐色,无光泽,不饱满,质脆,果 穗病苞叶常被菌丝贯穿,彼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于果穗上不易剥离 病菌:镰刀菌
也可从茎秆基部、不定芽或花丝、穗梗及果穗的苞叶间直接侵入。此病可随种子调运作远距 离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温、湿度和玉米的生育期与玉米干腐病发生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在玉米生长后期,叶 鞘变松,叶鞘与茎秆间落有花粉,如温度高、降雨多,有利于病菌的散布、萌发和侵入,发 病较重。在初夏温度较低,土壤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幼苗生长较慢也易受害。 (五)防治方法 玉米干腐病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生,需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而防止扩大。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病区的玉米种子、穗轴、茎秆和苞叶等严禁外运。从病区附近调运种子时,必须实行检 疫检验,防止种子带菌外传。 2.种子消毒处理 病区严格选留无病果穗做玉米种子,并在播前用福尔马林 200 倍液浸种 1 小时,消灭种 子带菌。 3.减少侵染来源 病区实行 2~3 年的大面积轮作,发病秸秆在第二年雨季以前作燃料烧掉,秋季深翻土 壤,或收集病残体组织烧掉,以控制发病。 六、玉米其它常见病害 (一)玉米纹枯病(Corn Sheath Blight 主要危害叶鞘,其主要症状为:在叶鞘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边缘深褐 色,几个病斑联合包围整个叶鞘,后期在叶鞘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之间产生褐色粒状菌 核,发病部位多在茎基部 1—2 节之间,也可蔓延至上部节间,苞叶亦可受害,产生椭圆形或 不规则形病斑,其内产生褐色菌核。气候潮湿时,病部均可长出白色菌丝。 病菌以菌核随病残体或遗落于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菌源。高温、高湿有利于病 害发生发展,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防治方法以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实行 3 年轮作,病田进行深翻;增施有机肥,注 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适当增施钾肥,防止玉米生育后期脱肥,避免迟施或偏施氮肥; 重病田可用药剂防治(参见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 (二)玉米褐斑病(Corn brown sport) 多发生在叶片和叶鞘连接处,其主要症状为: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紫褐色,病斑 常密集成行,或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片组织呈粉红色,后期病斑表皮破裂, 散出褐色粉末(即病菌休眠孢子囊)。病叶撕裂后,叶脉和维管束组织残存如丝状。 病菌的休眠孢子生于寄主体内,数量很大,近椭圆至卵圆形,深褐色,膜厚而光滑,一 侧稍扁平,越冬后,休眠孢子的圆盖打开,游出游动孢子。 病菌以体眠孢子囊在病残体中或土壤中越冬。春季借风雨传播,引起玉米发病。 防治方法以清除病残体及深翻;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注意田间排水;及时中耕除草等 友业措施为主。 (三)玉米赤霉穗腐病[Gibberella zeae(Schw.)Perch.] 在近成熟的果穗易受害,多从果穗顶端开始发病,向下蔓延。其主要症状为:病部紫红 色。籽粒间隙有灰白色菌丝体或粉红色霉状物;病粒变红褐色,无光泽,不饱满,质脆,果 穗病苞叶常被菌丝贯穿,彼此紧密地粘结在一起,于果穗上不易剥离。 , 病菌:镰刀菌
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根系,弓1起发病。 防治方法以消除病残体,轮作及深翻,精耕细作,提髙整地质量,増施有机肥等农业措 施 (四)、玉米弯孢叶霉病 七、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高产抗病品种 根据积温带选择高产抗病单交种。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较强,也 兼抗玉米大斑病 2.垄作与施肥 玉米不仅要施足底肥和垄上精量点播,还应及时追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如果玉米生育 后期脱氮,叶片生理老化速度加快,大斑病与小斑病将加重,叶片很快枯死,产量下降。应 适时追氮肥 3.适期播种,控制播深 玉米不能过早播种,早播地温低,土壤湿度大,种子迅速吸水,种子内淀粉逐渐转化为 糖,因温度低迟迟不能发芽,此时极易遭受各种寄生菌和腐生菌的寄生危害而粉种。因此, 玉米一定要根据地温回升情况确定播期,不能盲目早播 为加速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播种要掌握深度,不宜深,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间拖 长,消耗大量养分,幼苗长势弱,也易遭受病菌侵染,丝黑穗病和茎枯病发生重 4.药剂拌种防治种传病害和苗期病害 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自芽鞘侵入到幼苗体内,到穗期才发病。茎枯 病是玉米苗期病害,用药剂拌种防治很有效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拌种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25%三唑醇(百坦、羟锈 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5%-0;3%(商品量),用量过大影响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丝黑穗病与茎枯病兼发时可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玉米种衣剂 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拌种,要求干拌,或在种子露白时拌,拌药后种子不能再用水浸泡 催芽。催芽的玉米种,如果芽已长出,拌药容易把牙碰掉,因此不能再进行拌药处理。 5.生育期喷药 玉米大斑病严重者,在玉米抽穗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千克,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1.5千克 第二节高梁病害( Sorghum diseases) 高梁病害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的高梁病害近50种,中国已报道约30种,东北三省 共发现高粱病害10余种。在黑龙江省主要是散黑穗病、丝黑穗病、炭疽病、大斑病危害性 较大,而斑点病、紫斑病、细菌斑点病等亦有发生,但危害较轻 高梁黑穗病( Sorghum smut) 高粱黑穗病在黑龙江省发生的有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坚黑穗病三种,以散黑穗病和丝 黑穗病分布较广,而坚黑穗病发生较少。 (一)症状 这三种黑穗病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症状均表现于穗部。三种黑穗病的症状特点为 丝黑穗病:除花序中维管束以外,所有组织全部受害而形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冬孢子)。最初整个穗部变成棒状菌瘿,外部由白色膜包被,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其中夹 有乱丝状维管束组织。所以病穗失去高梁的原穗形,呈“黑发”形,一般称之为“乌米”。 散黑穗病:主要为害小穗花序的子房、内外颖均被害而变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病菌以子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根系,弓 1 起发病。 防治方法以消除病残体,轮作及深翻,精耕细作,提高整地质量,增施有机肥等农业措 施 (四)、玉米弯孢叶霉病 七、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种植高产抗病品种 根据积温带选择高产抗病单交种。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抗性较强,也 兼抗玉米大斑病。 2.垄作与施肥 玉米不仅要施足底肥和垄上精量点播,还应及时追肥,特别是追施氮肥。如果玉米生育 后期脱氮,叶片生理老化速度加快,大斑病与小斑病将加重,叶片很快枯死,产量下降。应 适时追氮肥。 3.适期播种,控制播深 玉米不能过早播种,早播地温低,土壤湿度大,种子迅速吸水,种子内淀粉逐渐转化为 糖,因温度低迟迟不能发芽,此时极易遭受各种寄生菌和腐生菌的寄生危害而粉种。因此, 玉米一定要根据地温回升情况确定播期,不能盲目早播。 为加速种子发芽和幼苗出土,播种要掌握深度,不宜深,播种过深,幼苗出土时间拖 长,消耗大量养分,幼苗长势弱,也易遭受病菌侵染,丝黑穗病和茎枯病发生重。 4.药剂拌种防治种传病害和苗期病害 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病菌自芽鞘侵入到幼苗体内,到穗期才发病。茎枯 病是玉米苗期病害,用药剂拌种防治很有效。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拌种药剂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 25%三唑醇(百坦、羟锈 宁)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 0.25%-0;3%(商品量),用量过大影响种子发芽和 幼苗生长。丝黑穗病与茎枯病兼发时可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的玉米种衣剂。 种衣剂或可湿性粉剂拌种,要求干拌,或在种子露白时拌,拌药后种子不能再用水浸泡 催芽。催芽的玉米种,如果芽已长出,拌药容易把牙碰掉,因此不能再进行拌药处理。 , 5.生育期喷药 玉米大斑病严重者,在玉米抽穗后,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3 千克,或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公顷 1.5 千克。 第二节 高梁病害(Sorghum diseases) 高梁病害种类较多,全世界已报道的高梁病害近 50 种,中国已报道约 30 种,东北三省 共发现高粱病害 10 余种。在黑龙江省主要是散黑穗病、丝黑穗病、炭疽病、大斑病危害性 较大,而斑点病、紫斑病、细菌斑点病等亦有发生,但危害较轻。 一、.高梁黑穗病(Sorghum smut) 高粱黑穗病在黑龙江省发生的有散黑穗病、丝黑穗病和坚黑穗病三种,以散黑穗病和丝 黑穗病分布较广,而坚黑穗病发生较少。 (一)症状 这三种黑穗病均为系统性侵染病害,症状均表现于穗部。三种黑穗病的症状特点为: 丝黑穗病:除花序中维管束以外,所有组织全部受害而形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冬孢子)。最初整个穗部变成棒状菌瘿,外部由白色膜包被,白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其中夹 ,有乱丝状维管束组织。所以病穗失去高梁的原穗形,呈“黑发”形,一般称之为“乌米”。 散黑穗病:主要为害小穗花序的子房、内外颖均被害而变成菌瘿,菌瘿的内部为黑粉
(冬孢子)。最初菌瘿外面包有一层极易破裂的白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只留下寄主的 中轴。病穗的护颖不受害,并较健穗长。病穗仍保持高梁原穗形 坚黑穗病:仅是花序的子房被坏而形成菌瘿,菌瘿内部为黑粉(冬孢子),颖片一般完 好,菌瘿白膜包被,较坚实,不易破裂,有时顶部可破折而露岀黑粉。病穗亦保持高梁原穗 (二)病原 高梁丝黑穗病原菌名为丝穗黑粉菌[ Spoisorium reilianum Longdon et Full.,轴黑粉菌 属,异名: 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 Tint.]:高粱散黑穗病菌为高粱散黑粉菌 [ Spoisorium cruenta(Kuhn)Pott.异名: Sphacelotheca cruenta(Kuhn.) Potter]:高粱坚 黑穗病原菌为高梁坚黑菌[ Spoisorium sorghi①Link。) Clinton,异名: Sphacelotheca sorghi(Link。) Clinton],三种病原菌均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 (三)侵染循环 三种病菌均以冬孢子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粪肥中亦可传播。来年萌发侵入高粱幼 苗,菌丝进人生长点,随高粱的生长而发育,直到幼穗形成时,病菌到达穗部,破坏花器 嵌后全穗或穗部一些组织被破坏而形成菌瘿 三种病菌的冬孢子越冬场所不同:①丝黑穗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可存活2- 3年,种子也可传播。②散黑穗病菌在种子上和土壤中越冬,但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 可存活r年。③坚黑穗病菌以种子传播为主,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土壤中也能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种病菌均以幼苗侵入,故苗期土壤温、湿度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土壤温、湿度, 丝黑穗病的发生与5厘米深土层的土温和土壤湿度有很大关系,据报道,土温在15℃ -17℃,土壤含水量在15%-20%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表3.2) 散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适温为25℃,但在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由于幼苗生 长不良,病害发生重。 坚黑穗病与散黑穗病类似,在苗期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2.轮作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连作地由于土壤中菌源多,病害重。其他两种黑穗病同样也是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 耕作措施 春季整地不良,土壤保墒不好,病害也重。在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播种过深,覆 土过厚,发病就重。一般早播比晩播发病也重。此外,施用未腐熟粪肥往往加重发病 (五)防治方法 由于高粱黑穗病主要是种子和土壤传病,芽期系统侵染的病害。故采取以药剂拌种为 主,种植抗病品种、轮作、消除菌源等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轮作 根据不同黑穗病,轮作年限也不同,一般实行2~3年轮作,即可减轻发病或完全不发 般与大豆轮作最好。 消灭菌源 施行秋翻灭茬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粪肥、土肥等)和及早拔除病穗并深埋等,以 二营源,可减轻来年发病。 种子子处理 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②25%粉锈宁(百理通)
(冬孢子)。最初菌瘿外面包有一层极易破裂的白膜,薄膜破裂后,散出黑粉,只留下寄主的 中轴。病穗的护颖不受害,并较健穗长。病穗仍保持高梁原穗形。 坚黑穗病:仅是花序的子房被坏而形成菌瘿,菌瘿内部为黑粉(冬孢子),颖片一般完 好,菌瘿白膜包被,较坚实,不易破裂,有时顶部可破折而露出黑粉。病穗亦保持高梁原穗 形。 (二)病原 高梁丝黑穗病原菌名为丝穗黑粉菌[Spoisorium reilianum Longdon et Full.,轴黑粉菌 属,异名:Sphacelotheca reiliana(Kuhn.)Ctint.];高粱散黑穗病菌为高粱散黑粉菌 [Spoisorium cruenta(Kuhn)Pott. 异名:Sphacelotheca cruenta(Kuhn.)Potter];高粱坚 黑穗病原菌为高梁坚黑菌[Spoisorium sorghi (Link。)Clinton , 异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on],三种病原菌均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真菌。 (三)侵染循环 三种病菌均以冬孢子在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粪肥中亦可传播。来年萌发侵入高粱幼 苗,菌丝进人生长点,随高粱的生长而发育,直到幼穗形成时,病菌到达穗部,破坏花器, 嵌后全穗或穗部一些组织被破坏而形成菌瘿。 三种病菌的冬孢子越冬场所不同:①丝黑穗病菌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可存活 2— 3 年,种子也可传播。②散黑穗病菌在种子上和土壤中越冬,但以土壤传播为主。在土壤中 可存活 r 年。③坚黑穗病菌以种子传播为主,在种子上可存活 2 年,·土壤中也能传播。 (四)影响发病的因素 三种病菌均以幼苗侵入,故苗期土壤温、湿度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1.土壤温、湿度 , 丝黑穗病的发生与 5 厘米深土层的土温和土壤湿度有很大关系,据报道,土温在 15℃ -17℃,土壤含水量在 15%-20%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表 3.2)。 散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适温为 25℃,但在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由于幼苗生 长不良,病害发生重。 坚黑穗病与散黑穗病类似,在苗期土壤温度低、较干旱的条件下,有利于发病。 2.轮作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连作地由于土壤中菌源多,病害重。其他两种黑穗病同样也是 连作地比轮作地发病重。 3.耕作措施 春季整地不良,土壤保墒不好,病害也重。在黑龙江省春季气温低,一般播种过深,覆 土过厚,发病就重。一般早播比晚播发病也重。此外,施用未腐熟粪肥往往加重发病。 (五)防治方法 由于高粱黑穗病主要是种子和土壤传病,芽期系统侵染的病害。故采取以药剂拌种为 主,种植抗病品种、轮作、消除菌源等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 1.轮作 根据不同黑穗病,轮作年限也不同,一般实行 2~3 年轮作,即可减轻发病或完全不发 一般与大豆轮作最好。 二.消灭菌源 施行秋翻灭茬与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粪肥、土肥等)和及早拔除病穗并深埋等,以 二营源,可减轻来年发病。 种子子处理 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种子重量的 0.3%—0.4%拌种;②25%粉锈宁(百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