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郑州五中馨菊
郑州五中 梁莉
孔子其人 一生播撒仁爱礼义的圣人
孔子其人 一生播撒仁爱礼义的圣人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特殊句式和文言字词(居 放啊、安、如等)的意义用法; o研读文中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语 句,说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并结合自 身谈谈自己的理想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特殊句式和文言字词(居、 放啊、安、如等)的意义用法; 研读文中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语 句,说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并结合自 身谈谈自己的理想
课前检测 心说出你的难,大家来帮忙
课前检测 ❖说出你的疑难,大家来帮忙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bi):到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比及:务 比(比较)三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候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 A 比(bì):到; 比及:等到
2、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 误的一项是(C A.如(假如)或冖则何如哉 B.如(至于)其或者以俟君子 G.宗庙之事,如(至十)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2、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 误的一项是( ) A.如(假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B.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C.宗庙之事,如(至于)会同 D.方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
3、说出下列句式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前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省略句 C.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后 D.浴乎沂,风乎舞雪 状后
3、说出下列句式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浴乎沂,风乎舞雩 宾前 省略句 状后 状后
4.下列语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B)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子路、曾*、t2 应首孔子坐在 起 弟子站,孔子坐 B.以吾一日长乎尔,吾以也。 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 认为这样就不放讲了 C.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 家大事呀? 因此笑他。 D.安见方得理不让人”改为 虚” 如一八干而非邦也与 译: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是国家 大事呢?
4.下列语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在一 起。 B.以吾一日长乎尔,吾以也。 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 认为这样就不敢讲了。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治理国家要用礼仪,(可是)他得理不让人, 因此笑他。 D.安见方六七十如一六十而非邦也与? 译: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是国家 大事呢? 弟子站,孔子坐 “得理不让人”改为“讲话不谦虚” 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就不是国 家大事呀? B
合作探究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从师徒五人的对话中,可以 看岀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挑 位你喜欢的人物,谈谈看法
侍坐 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 四 子 言 志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鲁莽直率,好胜自诩。 冉有: 可使足民。 ----谨慎谦逊,不卑不亢。 公西华:愿学焉,愿为小相 ----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曾皙: 暮春者“浴”“风”“咏” ----从容稳健,机敏好学。 释“哂”由“与”点之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从师徒五人的对话中,可以 看出他们各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挑 一位你喜欢的人物,谈谈看法
四生谈志 子路:“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冉有:“~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 曾皙:“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四生谈志 ❖ 子路:“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 冉有:“~~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 ❖ 曾皙:“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