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训练题 、看图作文 我扶还是不扶? 写个保 我再扶您 困惑 新华社发王俊平 1老人摔倒该不该扶2不扶老人主要原因 不 压和识不是 不关己 况而定 怕意祸上身
1 材料作文训练题 一、看图作文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岩洞里,有水滴。“嗒—一嗒——”隔好久出一滴。 蝙蝠见了,问:“水滴,你在干什么?” 水滴说:“积累。” 积累?” “是的,我们的水滴中有一种东西,可以积成石笋。” “我怎么看不出来?”蝙蝠说,“你是梦想吧!” “不。这是理想。” 于是,水滴天天滴,月月滴,年年滴。终于,在他滴出的岩上,和他滴到的岩下,都 长出了石笋。准确点儿说,是积成了石笋。水滴还在不停地积累,这相对长着的石笋,还会 继续加长,很可能连成石柱咧 蝙蝠后代的后代,在岩洞里看到了结果。 可见,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要求:请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 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 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 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别的沙 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 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仍还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 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四、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途中小羊突然想 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两林本稀硫的小草连根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 家的路。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那既是留给后来者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 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 一些给别人品尝 要求: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他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棵梨树。四个儿子分别选择在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前往 当他们都回家后他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大儿子说,这棵树被青春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 二儿子说,不是这样那里树上花朵绽放充满香气,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美景是他从来不 曾见到过的。 三儿子说不是的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下垂充满了生气和满足。 小儿子不同意他们三人的说法。他说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 他就对儿子们说你们都是正确的,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只看到这棵树一个季节的风景。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
2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岩洞里,有水滴。“嗒——嗒——”隔好久出一滴。 蝙蝠见了,问:“水滴,你在干什么?” 水滴说:“积累。” “积累?” “是的,我们的水滴中有一种东西,可以积成石笋。” “我怎么看不出来?”蝙蝠说,“你是梦想吧!” “不。这是理想。” 于是,水滴天天滴,月月滴,年年滴。终于,在他滴出的岩上,和他滴到的岩下,都 长出了石笋。准确点儿说,是积成了石笋。水滴还在不停地积累,这相对长着的石笋,还会 继续加长,很可能连成石柱咧! 蝙蝠后代的后代,在岩洞里看到了结果。 可见,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要求:请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养蚌人来到海边,认真地在沙滩上挑选沙粒,并且问那些沙粒是否愿意变成珍珠。 沙粒们都对变成珍珠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但对呆在寒冷、阴暗而又潮湿的蚌壳里又怕得要死。 当养蚌人告诉它们要变成珍珠就避免不了与孤独、寂寞为伍时,沙粒们一个个选择了离开。 他已记不清遭到了多少颗沙粒的拒绝,几乎就要放弃了,终于有一颗沙粒答应了他。别的沙 粒都嘲笑这颗沙粒是傻子,可都没有动摇这颗沙粒的决心。几年过去了,这颗小沙粒长成了 光彩照人、价值连城的珍珠。那些曾经嘲笑过它的伙伴,仍还是沙粒,有些甚至已经不知道 被风吹到哪里去了。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 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四、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小羊要独穿沙漠,临行前,妈妈说,千万别把路边的草吃光。途中小羊突然想 回家,却因为自己来时耐不住饥饿,把那路两林本稀硫的小草连根吃掉了,所以无法找到回 家的路。它这时才明白了妈妈的话:那既是留给后来者的希望,更是留给自己的后路啊。 材料二:《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 人尝。”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过得去;在享受甘美滋味时,要分 一些给别人品尝。 要求: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个人,他有四个儿子。他要他们分别去远方看一棵梨树。四个儿子分别选择在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前往。 当他们都回家后,他让他们形容自己所看到的情景。 大儿子说,这棵树被青春的嫩芽所覆盖,充满了希望。 二儿子说,不是这样,那里树上花朵绽放,充满香气,看起来十分美丽,这美景是他从来不 曾见到过的。 三儿子说,不是的,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下垂,充满了生气和满足。 小儿子不同意他们三人的说法。他说那棵树很丑,枯槁、扭曲。 他就对儿子们说,你们都是正确的,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只看到这棵树一个季节的风景。 读了这则材料,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触和联想呢?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 ②不少于 600 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
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 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街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 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当 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岀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 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 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 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一一飞翔!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 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于孩子 成长。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 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 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 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 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 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一是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 握住;二是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 支更好的铅笔:三是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四是不管 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五是在你走过的任何地 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 毫无意义。 要求从五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 加入水分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 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岀去,那么就再次移植 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山野里,一株骄傲的白玉兰芳香四溢。 啄木鸟总是啄个不停。“太吵了,赶快离开!你打扰了我的美梦。”白玉兰说。啄木鸟默
3 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一头驮着沉重货物的驴,气喘吁吁地请求只驮一点货物的马:“帮我驮一点东西吧。对 你来说,这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却可以减轻不少负担。” 马不高兴地回答:“你凭什么让我帮你驮东西,我乐得轻松呢。” 不久,驴累死了。主人将驴背上的所有货物全部加在马背上,马懊悔不已。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动物学家观察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街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 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羽毛或兽皮放在小石子上面,做成一个孵蛋的巢。当 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 的会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 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 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动物学家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人认为,老鹰简直像个“教育家”,太懂得如何 关爱自己的孩子了。也有人认为,老鹰这样早早地把孩子赶出窝巢,危险太多,不利于孩子 成长。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 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 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 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 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 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一是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 握住;二是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 支更好的铅笔;三是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四是不管 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五是在你走过的任何地 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 毫无意义。 要求:从五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犹太人经常鼓励自己,“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意思是说: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你可以 加入水分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那干脆让它长大,用来当豆苗卖; 而豆苗卖不出去,则可以移植到花盆里,当作盆景;如果盆景也卖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 到泥土里,让它长大,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 请认真阅读以上材料,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山野里,一株骄傲的白玉兰芳香四溢。 啄木鸟总是啄个不停。“太吵了,赶快离开!你打扰了我的美梦。”白玉兰说。啄木鸟默
默地离开了。白玉兰只留下一群如花般的黄鹂相伴 不久,白玉兰的叶和花都掉光了,黄鹂也不见了。当啄木鸟再次飞来的时候,白玉兰伤 心地对他说:“你走后,虫子天天都在啃咬我的身体,痛苦极了,现在我终于明白:黄鹂只 会肤浅地唱歌,吃掉的也只是我枝叶表面的虫子;是你,把深入我体内的害虫细心除去,才 让我成为最香最美的花。” 数月后,当白玉兰美丽如初的时候,啄木鸟悄悄地离开了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 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 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 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锲而不舍才能获得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十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 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上磨了又磨。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 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些伤心又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 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 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面闯世界去 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所有的山 都是光秃秃的。 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他失去了家园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山腰有一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井水忽然枯竭, 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水 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辛苦,往返四次,总算在日落西山 时注满了家中大缸 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家借马一匹,以马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 午,已将大缸注满。 第三天,轮到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 深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
4 默地离开了。白玉兰只留下一群如花般的黄鹂相伴…… 不久,白玉兰的叶和花都掉光了,黄鹂也不见了。当啄木鸟再次飞来的时候,白玉兰伤 心地对他说:“你走后,虫子天天都在啃咬我的身体,痛苦极了,现在我终于明白:黄鹂只 会肤浅地唱歌,吃掉的也只是我枝叶表面的虫子;是你,把深入我体内的害虫细心除去,才 让我成为最香最美的花。” 数月后,当白玉兰美丽如初的时候,啄木鸟悄悄地离开了……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 600 字。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 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 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 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锲而不舍才能获得成功。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十三、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 600 字。 山里有个男孩长大了,他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山里到山外没有路,他也没有钱,有的只 是茫茫的大山,茂密的森林。男孩找来一把斧子,放在石上磨了又磨。母亲问他磨斧子干什 么,他说:“砍树,开路。我要到外面去!”母亲有些伤心又有些骄傲。 男孩在林子里砍出了一条路来,又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临别时,母亲问他:“你还 回来吗?你会记得回家的路吗?”男孩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就顺着这条我砍出的路回 来。” 男孩就这样走了。 男孩走了以后,山里人照着男孩的样子,从不同的方向砍出不同的路,到外面闯世界去。 他们都不走前人的路,而是另辟蹊径;他们都把砍下的树卖了作路费。于是树都被砍光了。 许多年后,男孩回来了。当他走到山边时,已经找不到自己当年砍出的路了。所有的山 都是光秃秃的。 他不能辨别回家的方向了。 他失去了家园!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 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诗歌、戏剧除外。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山腰有一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井水忽然枯竭, 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水。 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辛苦,往返四次,总算在日落西山 时注满了家中大缸。 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家借马一匹,以马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 午,已将大缸注满。 第三天,轮到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 深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更好地完成任 务,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十五、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某人捉住了两只猴子打算训练它们来为自己挣钱。他先训练它们翻跟头,翻一个就给 个桃子吃。其中一只猴子翻得特别起劲,因此吃到了不少桃子。另一只则不然,既不翻跟 头,也不吃桃子,即使用鞭子抽它,它也不翻。如此这般训练了若干天,翻得好的那只,由 于桃子吃得多,就膘肥体壮,皮毛放光。那只宁可饿着也不翻跟头的猴子,却皮包骨头,无 精打采。某人看着来气,就把它赶走了。于是,那只猴子一到野外就精神了起来,活蹦乱跳 地爬树摘桃子和其他好果吃。那只会翻跟头的猴子只好让主人牵着走街串巷翻跟头 要求: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 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大雨还在不住地下着,三个人相继跑到路旁的破土屋避雨。墙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 爬,爬到一大半时,忽然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 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注视着这只蚂蚁,一个人禁不住称赞:“多可敬的小蚂蚁呀!有了这种毅力,何愁事业 不成功!” 第二个人却禁不住说:“多可悲的小蚂蚁呀!怪不得你一辈子都在地底下挣扎。 第三个人自言自语道:“多愚笨的小蚂蚁呀!你为何不另找出路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触呢?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600字。 十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雨过天晴,三只小飞虫不收慎困在蜘蛛网里。一只小飞虫挣扎了一番,觉得蛛网牢不可 破,心灰意冷地哀叹道:“死定了”。它轻易地放弃努力,果然,不久以后,就可怜地死了。 另外两只小飞虫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他们齐心协力,寻找出路。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 于破网而出,重获新生。 根据上述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的文章。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一一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 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 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 秀 要求: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十九、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 郊《游子吟》) ②中央电视台有责公益广告:以为孝顺的媳妇忙了一天后,还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这一举动,也打好了洗脚水,一颠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也 为你洗脚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5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更好地完成任 务,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④文中 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十五、认真阅读下边这则材料自选角度作文。 某人捉住了两只猴子,打算训练它们来为自己挣钱。他先训练它们翻跟头,翻一个就给 一个桃子吃。其中一只猴子翻得特别起劲,因此吃到了不少桃子。另一只则不然,既不翻跟 头,也不吃桃子,即使用鞭子抽它,它也不翻。如此这般训练了若干天,翻得好的那只,由 于桃子吃得多,就膘肥体壮,皮毛放光。那只宁可饿着也不翻跟头的猴子,却皮包骨头,无 精打采。某人看着来气,就把它赶走了。于是,那只猴子一到野外就精神了起来,活蹦乱跳 地爬树摘桃子和其他好果吃。那只会翻跟头的猴子只好让主人牵着走街串巷翻跟头。 要求:文体自定,题目自拟,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600。 十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大雨还在不住地下着,三个人相继跑到路旁的破土屋避雨。墙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 爬,爬到一大半时,忽然滚落了下来。这是它第六次失败记录。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 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注视着这只蚂蚁,一个人禁不住称赞:“多可敬的小蚂蚁呀!有了这种毅力,何愁事业 不成功!” 第二个人却禁不住说:“多可悲的小蚂蚁呀!怪不得你一辈子都在地底下挣扎。” 第三个人自言自语道:“多愚笨的小蚂蚁呀!你为何不另找出路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触呢?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诗歌除外),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 600 字。 十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雨过天晴,三只小飞虫不收慎困在蜘蛛网里。一只小飞虫挣扎了一番,觉得蛛网牢不可 破,心灰意冷地哀叹道:“死定了”。它轻易地放弃努力,果然,不久以后,就可怜地死了。 另外两只小飞虫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他们齐心协力,寻找出路。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 于破网而出,重获新生。 根据上述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 的文章。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不是 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不是热, 我怕早已憔悴丑陋……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 秀。 要求:请你结合上述内容,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十九、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 郊《游子吟》) ②中央电视台有责公益广告:以为孝顺的媳妇忙了一天后,还打好洗脚水,为婆婆洗脚。 年幼的孩子看见妈妈这一举动,也打好了洗脚水,一颠一颠地端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我也 为你洗脚。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
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 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 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 才五彩斑斓 要求: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二十一、根据以下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 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 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 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根据上述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的文章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 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 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 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作文素材:201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一一黄旭华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 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硏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 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 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 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 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硏制工作 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硏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 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硏制岀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 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
6 二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独木不成林/只有千树万树齿相依,才有那阵阵松涛/一花不成春/只有千朵万朵压枝 低,才有那满园春色/滴水不成流/只有千点万点长聚首,才有那万顷碧波。亲爱的同学, 生活又何曾不是如此/生活正是因为有了你,有了我,有了他/有了你、我、他的和谐相处, 才五彩斑斓。 要求: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作。 二十一、根据以下材料,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 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美丽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 "雕塑家回答:"这座雕像原来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 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 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根据上述的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 的文章。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 1.5 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 跳三次,也没能越过 1.2 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 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 外),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作文素材:2014 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 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 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 核潜艇之父”。 1958 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 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 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 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 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 多年中,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母亲从 63 岁盼到 93 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 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 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 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 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 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 300 米,是世界上核
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 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 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 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 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 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 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 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 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 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 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 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 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颁奖词】心比金坚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 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 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陈俊贵,男,汉族,55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 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 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 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4年冻伤治疗后 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 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年冬天,陈 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 20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 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年10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 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晩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 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
7 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 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 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 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 岁的时候,老 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 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 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 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 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 同时资助着 50 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 破烂。他 17 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 助学总计 7 万多元,资助了 100 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 4000 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 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 年 8 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 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 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第三位:今生今世我都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陈俊贵 【颁奖词】心比金坚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 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 的松,岿然不动。 【事迹】陈俊贵,男,汉族,55 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 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 年 4 月 6 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 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俊贵。 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终于找到了人群,部队得救了。接受 4 年冻伤治疗后, 他复员回到辽宁老家,始终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 自己的父母。陈俊贵不知道战友的家庭地址和父母姓名,多方打听无果,1985 年冬天,陈 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 墓。 20 多年里,他从未停止对班长父母的寻找。终于,他从一名扫墓的老战友口中得到班 长在湖北省罗田县白莲乡的地址。2005 年 10 月,陈俊贵赶赴罗田县,得知班长父亲母亲都 已去世。陈俊贵跪在班长父母坟前说:"对不起,我来晚了,你们不要牵挂,今生今世我都 将守在郑林书坟前,让他永不寂寞!" 目前,陈俊贵已将班长和副班长的遗骨,从新源县移到新扩建的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
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 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老百姓的贴心人一段爱平 【颁奖词】一秉至公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 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段爱平,女,57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任 1998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 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 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 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 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 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 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第五位:“油菜花父子”35年的追梦路沈克泉沈昌健 【颁奖词】梦想天开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 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沈昌健,男,46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3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 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 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 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 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 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年,家里为搞油菜硏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硏 发 2011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 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 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300个 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200元:300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 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35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 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150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 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
8 放军烈士陵园安葬,还担任了这里的管理员。陈俊贵说:"我不仅可以和班长在一起,还可 以守护为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牺牲的战友们了!" 第四位:带领村民致富 老百姓的贴心人--段爱平 【颁奖词】一秉至公 山梁挡住了阳光,你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村庄在渐渐丰满,你的身体却慢慢柔弱。 庄稼,总要把一切还给泥土。你贴工,贴钱,贴命,你还贴近百姓的心。 【事迹】段爱平,女,57 岁,山西长治市襄垣县王桥镇返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 任。 1998 年,段爱平嫁进了返底村。为改善生活,她借钱做起了焦炭生意,两年下来赚了 几十万元。当时的返底村是个名副其实的穷村,村小学的教室是危房,孩子们没有教师上课。 没上过学的段爱平决定出资为村里建一所新小学。 1999 年,段爱平在没有参加候选的情况下,高票当选为返底村委主任。 上任后,段爱平先后给村里盖了学校,建了养老院。为了建养老院,她没时间陪肝癌晚 期的老伴,为了使村民发家致富,她带领村民种植药材,改造全村电网,投资园林建设,栽 植树木,而这些项目中段爱平自己就贴了十几万。 去年,段爱平被诊断为淋巴癌,经过化疗、电烤,她的脖子已经看不到完整的肌肤,每 天就靠葡萄糖和止疼药度日,身体已经到严重透支的地步。就是这样,她也没有离开工作岗 位,每天想着的是要尽力再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第五位:“油菜花父子”35 年的追梦路--沈克泉 沈昌健 【颁奖词】梦想天开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 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事迹】沈昌健,男,46 岁,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村民。 1978 年,养蜂人沈克泉在贵州山区发现了 3 株花期长,生长结构好的野生油菜,将其 带回家乡播种,想为养蜂场提供新的蜜源。继而想到改良培育出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 解决吃油难的问题。 一开始,乡亲们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直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 了优质油菜种,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沈克泉的油菜品种未经国家审定,当地部门对沈克泉进行了罚款、 拘留。但他仍刻苦自学有关油菜遗传育种和生产栽培的知识。在没有专业分析、没有专业仪 器的情况下,父子俩用肉眼观察,凭记录总结规律。 1996 年,家里为搞油菜研究欠债不少。沈昌健卖掉中巴,带着卖车款回家投入油菜研 发。 2011 年,沈克泉父子繁育的"贵野 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 年,沈克泉带 着自己培育的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 12 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09 年,沈克泉去世,沈昌健依然是坚持着油菜育种。家人将沈克泉葬在离试验地不 远的山坡上。家人知道,这些油菜是老人最后的心愿和牵挂。 如今,沈昌健的"沈油杂"202、819 已进入区域试验环节,五亩送检试验田里有 300 个 单株样本,每个样本送检一次就是 200 元;300 亩的示范片里还欠着两万多的工钱,马上要 施肥又是两万的肥料钱。对于已经 35 年没有主业收入的沈昌健一家而言,"吃饭靠田,科研 靠借"。几十年来,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自筹资金 150 多万元,这几年政府也常有资助,可 沈家里欠下了不少债,"几乎所有亲戚都借遍了。"家里最值钱的是两台用来贮藏油菜种子的
冰箱。 35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 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 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第六位: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颁奖词】格桑花开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 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 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 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 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 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 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年,时逢格桑德 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 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 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 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第七位: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颁奖词】秋兰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 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事迹】胡佩兰,女,98岁,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坐诊医生 1944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 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 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年7月,98岁胡佩兰心脏 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 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 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 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 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 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9 冰箱。 35 年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沈昌健说等现在的种子通过审定了,会卖给种 子公司,拿着资金去滚动开发下一代油菜杂交新组合。自己的油菜育种路也许得"慢慢走", 但怎么也会走下去。 第六位: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 【颁奖词】格桑花开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 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事迹】格桑德吉,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2000 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 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 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为了劝学,格 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 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 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 这些年来,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央珍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 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2013 年,时逢格桑德 吉荣获"最美乡村教师",节目组特地邀请了格桑德吉的丈夫和女儿来到北京。同时,这也是 格桑德吉与女儿的第五次见面。 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 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 95%。她教的孩子有 6 名考上大学、20 多名考上大专、中专,而她自己的女儿却留在了拉萨, 一年才能见一次。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第七位:20 年来坚持每周出诊 6 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 【颁奖词】秋兰为佩 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 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事迹】胡佩兰,女,98 岁,解放军 3519 职工医院和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坐诊医生。 1944 年,胡佩兰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70 岁时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 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坚持坐诊。 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 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 50 多个"希望书屋"。 胡佩兰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进出都要坐小推椅。2013 年7月,98 岁胡佩兰心脏 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她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平时看病不太依靠高科技仪器。因为慕名找上门的病 人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对患者也极有耐心,给病人开药,很少超 过一百元。如今,胡佩兰的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病人的情况她却记得清清楚 楚,耳朵里放着助听器,听不清的地方,便由旁边的学生解释。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有目共睹,她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 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也自然会对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 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20年,坚持每周 出诊6天,风雨无阻。 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一姚厚艺 【颁奖词】寸草春晖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 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姚厚芝,女,38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 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査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 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亳好转。 2009年2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 时,咬牙花2800元购回一幅6.5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 ,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17个小时。2012年 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 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20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 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 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 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22米、宽0.85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 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 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 从2006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10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 明上河图》已绣了快6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3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第九位: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颁奖词】克明俊德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舂,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 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事迹】方俊明,男,56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 位截瘫。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28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 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 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1993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 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
10 直至今日,胡佩兰已经在一个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连续坐诊 20 年,坚持每周 出诊 6 天,风雨无阻。 第八位: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 耗时 3 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姚厚芝 【颁奖词】寸草春晖 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 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事迹】姚厚芝,女,38 岁,重庆市巫溪县塘坊镇红土村村民。 1999 年,姚厚芝嫁给了王以朝,婚后一起赴山东煤矿打工。随着两个孩子的出生,姚 厚芝专心在家带孩子,丈夫在煤矿挖煤。2006 年,一场病魔突袭,彻底摧垮了这个家。 姚厚芝查出乳腺肿瘤,需立即做切除手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姚厚芝选择了"药疗"。 几年下来,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2009 年 2 月,姚厚芝从电视上得知,绣十字绣也能卖钱。第二天,她坐车辗转十余小 时,咬牙花 2800 元购回一幅 6.5 米长的十字绣《清明上河图》十字绣样。这次的"先斩后奏 ",让一向疼她的丈夫火冒三丈,觉得她是在瞎折腾,可姚厚芝有自己的想法。 从此,姚厚芝过起了"两点一线两头黑"的生活,每天绣十字绣长达 17 个小时。2012 年 7 月,经过 3 年零 5 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 127 万针才能刺制而成的《清明上河图》终 于落针。有收藏家上门出 20 万收购,姚厚芝拒绝了。 姚厚芝想将十字绣保存下来,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再把它卖出去,孩子们上大 学的钱就不用愁了。 姚厚芝的儿子王锐读初中,女儿王琼读小学。王锐说长大了要当医生,给妈妈治病。不 善言辞的丈夫,不知道怎么劝说妻子,本身患有肝病的他只是拼命地下井,希望能早点挣够 钱给妻子治病。 第一幅十字绣完工后,姚厚芝又买回了一幅长 22 米、宽 0.85 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 绣样。这幅刺绣的难度、时间和价钱是第一幅的好几倍。姚厚芝偷偷找以前的工友七拼八凑 了一万元,瞒着丈夫说只花了两三千元。她怕丈夫心痛和着急,因为家里实在是负担不起。 从 2006 年到现在,姚厚芝花去的医药费已达 10 多万元。 如今,王以朝仍在山东挖煤,姚厚芝在家照料两个孩子的生活。姚厚芝说,第二幅《清 明上河图》已绣了快 6 米。希望老天能再给她 3 年时间。她现在就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不知道自己生命何时会终结。她没有其他奢求和心愿,只是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孩子留点什么。 第九位:迟到的荣誉 不悔的信念 不变的价值——方俊明 【颁奖词】克明俊德 纵身一跃,却被命运撞得头破血流。在轮椅上度过青春,但你却固执地相信善良,丝毫 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们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面前。 【事迹】方俊明,男,56 岁,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人。 1985 年 8 月,28 岁的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 位截瘫。直到 2013 年 11 月,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 28 年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方俊明救人当年,武汉市尚无见义勇为方面的奖励条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终不愿 出具书面证明,致使他见义勇为的行为一直未得到确认。对于这样一位“英雄”,他所在单 位,原武昌车辆厂,只好比照工伤来处理。 武汉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 1993 年成立,但奖励对象为“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人员”。这两 年,有人问方俊明有没有见义勇为证书,“我觉得蛮尴尬,只好把报上的报道拿给人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