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科 理特水炳母科 retroviridae
retroviridae 第三十三章
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 酶的RNA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可分 为3个亚科: RNA肿瘤病毒亚科(Oncovirinae) 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 泡沫病毒亚科(Spumavirinae)
逆转录病毒科 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 酶 的RNA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可分 为3个亚科: RNA肿瘤病毒亚科 (Oncovirinae) 慢病毒亚科 (Lentivirinae) 泡沫病毒亚科 (Spumavirinae)
逆转录病毒的特性: ◆具有包膜,球形,80w120nm,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二聚体 ◆病毒核心中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 ◆复制通过DNA中间体 ◆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逆转录病毒的特性: 具有包膜,球形,80~120nm, 基因组为单正链RNA二聚体 病毒核心中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 复制通过DNA中间体 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 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 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 恋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 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Gao等亦从艾滋病人中 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 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 HTLV-Ⅲ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 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 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 恋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 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 1984年,美国Gallo等亦从艾滋病人中 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 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 (HTLV-Ⅲ )。 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 、 HTLV-Ⅲ 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AIDS传播迅速,发病率高,1981年首次报道 1985感染者100万,患者11万,40国家和地区 1990 500 31 160 1996 2000 170 2003 4000 年新增500万,死亡300万 潜伏期半年至五年或更长 发病一年,病死率50%, 三年, 90% 超级癌症
AIDS传播迅速,发病率高,1981年首次报道 1985感染者100万,患者11万,40国家和地区 1990 500 31 160 1996 2000 170 2003 4000 一年新增500万,死亡300万 潜伏期半年至五年或更长 发病一年,病死率50%, 三年, 90% 超级癌症
我国第一例爱滋病发现与1985年,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目前保守估计爱滋病感染者84万,患者8 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 到1000万
我国第一例爱滋病发现与1985年, 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 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 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 目前保守估计爱滋病感染者84万,患者8 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2010年将达 到1000万
HIV主要有两型:HIV-I、HIV-2 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6。 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所致; 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
HlV主要有两型: HIV-I、HIV-2 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 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 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
生物学性状 形态结 ◆球形,直径约100w120nm. ◆圆锥状核心中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形成 二聚体,并含有多种酶类(逆转录酶、整 合酶和蛋白酶)。 ◆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外壳为脂蛋白包膜,嵌有gp120和gp41 两种病毒特异性的糖蛋白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直径约100~120nm。 圆锥状核心中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形成 二聚体,并含有多种酶类(逆转录酶、整 合酶和蛋白酶)。 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外壳为脂蛋白包膜,嵌有gp120和gp41 两种病毒特异性的糖蛋白。 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