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知识整理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其可怪也欤 )))))) (3)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4)李氏子蟠 (5)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6)作《师说》以贻之 ((( 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的意义 (1)孰能无惑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4)是故无贵无贱 (5)犹且从师而问焉 (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7)士大夫之族 (8)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9)圣人无常师 0术业有专攻 ①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 ①2余嘉其能行古道 3作《师说》以贻之 0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4.解释下列红色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r彼童子之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吾师道也 十吾从而师之() L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r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L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r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L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r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十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师说》知识整理 一 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⑴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 ⑵其可怪也欤 ( ) ⑶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 ) ⑷李氏子蟠 ( ) ⑸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 ⑹作《师说》以贻之 ( ) 2.解释下列句中红色词的意义 ⑴孰能无惑 ( ) ⑵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 )( ) 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 ) ⑷是故无贵无贱 ( )( ) ⑸犹且从师而问焉 ( ) ⑹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 ⑺士大夫之族 ( )( ) 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 ) ⑼圣人无常师 ( ) ⑽术业有专攻 ( ) ⑾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 )( ) ⑿余嘉其能行古道 ( ) ⒀作《师说》以贻之 ( )( ) ⒁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 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⑵或师焉,或不焉 ( ) 4.解释下列红色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彼童子之师 (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吾师道也 ( ) ┣吾从而师之 (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 )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L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L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5.解释下列红色词的古今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句中义: 今义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义: 今 6.文学常识填空 (1)韩愈,字 ,自谓郡望昌黎,所以世称“ ”。他是唐代“ 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列他为“ 之首,其中另外七个人是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 六部经书 虚词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 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 )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5.解释下列红色词的古今义 ⑴古之学者必有师 (句中义: 今义: )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义: 今义: ) 6.文学常识填空 ⑴韩愈,字_________,自谓郡望昌黎,所以世称“_________”。他是唐代“_______ ____”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明人列他为“_______ ____”之首,其中另外七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经书。 、虚词 1.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 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二、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二、实词 1. 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zhua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一老师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一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不耻相师—学习(动词) 则耻师焉/或师薏,或不焉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一从师 3、无:圣人无常师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一无论 4、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一那些(指示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人称代词 其皆出于此乎?一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 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4.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 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 /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老师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意动用法)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动词) 则耻师焉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 3、无:圣人无常师----没有 无长无少,无贵无贱---无论 4、其: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指示代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人称代词)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也许(语气副词,表揣测) 其可怪也欤!------难道(语气副词,表反问) 4. 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 三、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 3.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 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 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己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 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己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 3. 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四、重点句子翻译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 存在的地方。 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 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 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