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及外周血管检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心内科
第一节心脏检查
心脏的大体解剖 ·一主动脉结 上腔静脉 升主动脉 左肺动脉 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 右肺动脉 肺动脉段 左脉静脉 上与大血管相连,下位于横 左心耳 右肺静脉< 膈上,两侧紧靠肺脏,表面 右心房 .左心室 边缘部为肺组织所遮盖。右 右心室 下腔静脉 心室位于心脏的前表面,左 心旁脂肪垫 心室组成心脏的左表面、膈 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左心 室的左下方称心尖,右心房 组成心脏的右表面及右后表 面的一部分,右心室组成心 脏的右前表面及右后表面的 一 部分,左心房组成心脏的 左后表面及左前表面的一小 部分
心脏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 上与大血管相连,下位于横 膈上,两侧紧靠肺脏,表面 边缘部为肺组织所遮盖。右 心室位于心脏的前表面,左 心室组成心脏的左表面、膈 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左心 室的左下方称心尖,右心房 组成心脏的右表面及右后表 面的一部分,右心室组成心 脏的右前表面及右后表面的 一部分,左心房组成心脏的 左后表面及左前表面的一小 部分。 心脏的大体解剖
视诊 (一)心前区隆起 1.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 性心脏病. 2.成人 大量心包积液
(一)心前区隆起 1.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或风湿 性心脏病. 2. 成人 大量心包积液
(二)心尖搏动 1、正常心尖搏动 0.5~1cn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 五肋间 于左锁骨中线平第五肋 内缘0.5~1.0cm。 搏动范围直径是 2.0-2.5cm。 22.5C
(二)心尖搏动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 于左锁骨中线平第五肋 内缘0.5~1.0cm。 搏动范围直径是 2.0~2.5cm。 1、正常心尖搏动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①、生理状态 受人体体形、年龄、体位、呼吸等因素的 影响。 超力型的人,心脏呈横位; 冬无力型的人心脏呈悬垂形; 冬婴儿与儿童心脏近于横位, 体位对心尖搏动位置的影响较大, ▣卧位时,心尖搏动可较坐位高一肋间。 口右侧时,心尖搏动向右移1.0~2.5cm。 口左侧时,向左移23cm。 口深吸气时,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 口深呼气时,心尖搏动则向上移
2、心尖搏动位置的改变 ①、生理状态 受人体体形、年龄、体位、呼吸等因素的 影响。 v超力型的人,心脏呈横位; v无力型的人心脏呈悬垂形; v婴儿与儿童心脏近于横位, 体位对心尖搏动位置的影响较大, q卧 位时,心尖搏动可较坐位高一肋间。 q右侧 时,心尖搏动向右移1.0~2.5cm。 q左侧时,向左移2~3cm。 q深吸气时,心尖搏动可下移至第六肋间。 q深呼气时,心尖搏动则向上移
②、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 心脏疾病:左心室增大时, 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右 心室增大时,左心室被推向 左后,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②、心尖搏动移位的病理因素 v心脏疾病 :左心室增大时, 心尖搏动向左下方移位;右 心室增大时,左心室被推向 左后,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胸部疾病 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 可使心尖搏动向健侧 204 移位;大叶性肺炎、 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可 使心尖向患侧移位。 chf 右肺纤维化
v胸部疾病 气胸或大量胸腔积液 可使心尖搏动向健侧 移位;大叶性肺炎、 肺不张或胸膜粘连可 使心尖向患侧移位
腹部疾病 腹腔内大量腹水、巨大 肿瘤、妊娠或气腹治疗 等,可使心尖向上移位
腹腔内大量腹水、巨大 肿瘤、妊娠或气腹治疗 等,可使心尖向上移位。 v腹部疾病
3、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变化 生理情况剧烈运动、精神紧张、胸 壁的厚薄等,可是心尖搏动增强或减 弱; 病理状态 ①发热、甲亢、左心室肥厚 可使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②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 梗塞、心包积液可使心尖搏动明 显减弱;
3、心尖搏动强弱及范围的变化 病理状态 ① 发热、甲亢、左心室肥厚 可使心尖搏动明显增强; ②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肌 梗塞、心包积液可使心尖搏动明 显减弱; 生理情况 剧烈运动、精神紧张、胸 壁的厚薄等,可是心尖搏动增强或减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