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诊断兰 任课班级临床医学09(④ 任课教师罗文利 教学职称进师 临床医学系诊断教研室 二O 一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0
- 0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教 案 课程名称 诊断学 任课班级 临床医学 09(4) 任课教师 罗 文 利 教学职称 讲 师 临床医学 系 诊断 教研室 二○一一——二○一二学年第一学期
姓名罗文利职称讲师 总学时18学时(理论 10,见习8) 使用教材诊断学第7版)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课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程 3.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包摩擦感。 5.熟悉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掌握叩诊方法、顺序。 学 6.掌强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7.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S1与S2的区别、心音分裂、舒张期 目 额外心音、病理性S3与生理性S3的别、杂音产生的机制。 的 8.了解心率、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收缩期额外心音。 9.熟悉心包摩擦音、开瓣音、心包扣击音、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章次 学时 心脏视诊 2 心脏触诊 心脏叩诊 学 心脏听诊 血管检查 时 分 配 。1
- 1 - 姓 名 罗文利 职 称 讲师 总学时 18 学时(理论 10,见习 8) 使用教材 诊断学(第 7 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3.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4.熟悉心包摩擦感。 5.熟悉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掌握叩诊方法、顺序。 6.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7.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S1 与 S2 的区别、心音分裂、舒张期 额外心音、病理性 S3 与生理性 S3 的别、杂音产生的机制。 8.了解心率、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收缩期额外心音。 9.熟悉心包摩擦音、开瓣音、心包扣击音、生理性与器质性杂音的鉴别。 学 时 分 配 章次 章 名 学时 心脏视诊 2 心脏触诊 1 心脏叩诊 1 心脏听诊 4 血管检查 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一视诊(2学时) 题目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廊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教学 目的 1、了解心脏结构、毗邻 2、胸靠畸形 15 教学 3、心尖搏动 40 内容 ①心尖搏动移位(20') ②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10') ③负性心尖搏动(10') 分配4、心前区搏动 20 重点 重点:①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 难点 ②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及 难点: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方法 思老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 及 2 心前区的异常搏动的临床意 阅读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2
- 2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视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2.了解胸廓畸型,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的移位的因素。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了解心脏结构、毗邻 15′ 2、胸廓畸形 15′ 3、心尖搏动 40′ ① 心尖搏动移位(20′) ②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10′) ③ 负性心尖搏动(10′) 4、心前区搏动 2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 ②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难点: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动。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 2、心前区的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触诊1学时),叩诊(1学时) 2 掌握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教学 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即诊方法、顺序。 日的 4、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0' 2、震颤 教学 3、 心包摩擦感 内容 3、叩诊的方法、顺序 10 及 4、正常心浊音界 5 时间 5、心浊音界的组成 分配 6、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重点 重点:1、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 难点 2、心前区震额的临床意义。 及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策 难占,广、苗区额的临音义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己复述 方法 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题及 2、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阅读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是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散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3
- 3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触诊(1 学时),叩诊(1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2、熟悉心包摩擦感。 3、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叩诊方法、顺序。 4、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0′ 2、震颤 30′ 3、心包摩擦感 5′ 3、叩诊的方法、顺序 10′ 4、正常心浊音界 5′ 5、心浊音界的组成 5′ 6、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1、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难点: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用形体语言及日常生活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板书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 心前区搏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2、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一—听诊(2学时) 1、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 了解心率、心律;掌握房颤听诊的特点。 教学 3 掌握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熟悉第三心音的听诊 目的 4、 5、掌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10 2、心率、心律、房颤听诊的特点 教学 3、第 三、四心音听诊的特点 30 内容 第一心音听诊特点 第二心音听诊特点 10 时间 第三心音听诊特点 5 分配 第四心音听诊特点 4、心音的改变 25' 心音强度的改变15 心音性质的改变10' 5、心音分裂 151 重点 重点: ①房颜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难点 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及 难点: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心音 对策 分列的听诊. 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觉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方法 思考 1、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2 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3、 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是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4-
- 4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 了解心率、心律;掌握房颤听诊的特点。 3、 掌握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熟悉第三心音的听诊 特点,了解第四心音的听诊特点。 4、熟悉心音强度及性质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5、掌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10′ 2、心率、心律、房颤听诊的特点 10 3、第一、二、三、四心音听诊的特点 30′ 第一心音听诊特点 10′ 第二心音听诊特点 10′ 第三心音听诊特点 5′ 第四心音听诊特点 5′ 4、心音的改变 25′ 心音强度的改变 15′ 心音性质的改变 10′ 5、心音分裂 1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②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难点: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心音 分裂的听诊; 对策: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自已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房颤听诊的特点?第一心音、第二心音听诊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2、心音分裂的听诊及临床意义? 3、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第五节心脏检查 听诊(2学时) 题目 1、 掌握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2、 熟悉收缩期额外心音。 教学 3、掌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目的 4、熟悉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5孰采音的临床音义 6 熟悉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了解周围血管征 1、舒张期额外心音 30'(奔马律15开瓣音10'心包叩击音5') 2、收缩期领外心音 10 教学 3、 医源性额外心音 内容 4、心脏杂音 5'(产生的机制5'特性及听诊要点20'临床意义20' 及 5、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10' 时间 6、周围血管征 分配 重点 重点:①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难点 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难点: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 对策 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特性、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对策:先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2、 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方法 思考 1、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题及 2、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阅请 3、到图书馆查组织学图谱,看图复习本章内容 材料 题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5
- 5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2、熟悉收缩期额外心音。 3、掌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4、熟悉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5、熟悉杂音的临床意义 6、熟悉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7、了解周围血管征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舒张期额外心音 30′(奔马律 15′开瓣音 10′心包叩击音 5′) 2、收缩期额外心音 10′ 3、医源性额外心音 5′ 4、心脏杂音 45′(产生的机制 5′特性及听诊要点 20′临床意义 20′) 5、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10′ 6、周围血管征 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难点: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 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特性、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对策:先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听录音来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看图复述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舒张期额外心音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2、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3、到图书馆查组织学图谱,看图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听诊(2学时) 1、熟悉脉搏(着重水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2、 掌握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教学 3、熟悉周围血管征 目的 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重要症状及体征 1、脉搏(着重讲解水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15 2、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30' 教学 3.。图用血管征 15 4、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重要症状及体征30 时间 分配 重点 重点:①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难点 ②周围血管征。 难点:脉搏及周围血管征。 对策 对策:先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单班,课堂理论课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复述、实际操作 方法 思考 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题及 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阅读 3、周围血管征有哪些及临床意义? 材料4、到图书馆查组织学图谱,看图复习本章内容 授课敦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6
- 6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理论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 09(4)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熟悉脉搏(着重水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2、掌握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3、熟悉周围血管征 4、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重要症状及体征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脉搏(着重讲解水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15′ 2、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30′ 3、周围血管征 15′ 4、熟悉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重要症状及体征 30′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①血压的测量及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②周围血管征。 难点:脉搏及周围血管征。 对策:先用多媒体讲解,然后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理解 教学 组织 单班,课堂理论课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复述、实际操作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冲脉、交替脉、奇脉定义及临床意义? 2、血压测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周围血管征有哪些及临床意义? 4、到图书馆查组织学图谱,看图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09级(4)班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 视、触、叩诊(2学时) 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 动 教学 了解胸廓畸形,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因素。 目的 3. 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熟悉心包摩擦感, 4. 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叩诊方法、顺序。 5. 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课堂复习心脏视、触、叩诊的所有内容(通过课堂互动) 15 2、观看教学光盘,熟悉视、触、叩诊的方法及手法10 教学 3、指导教师做示范检查(学生志愿者为模特), 指出操作要领10 内容 4、 实践操作2人为一组,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模特,反复操作训练 及 教师纠正错误手法。查体巩固所学内容。 00 时间 5、小结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5 分配 重点 难点 重点:1、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负性心尖搏 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强化记忆。 教学 分组在实验室训练。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 2、观看教学光盘。 方法3、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模特,操作训练。 思考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心前区的异 题及 常博动的临床意义?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材料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4、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后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7
- 7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 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 09 级(4)班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视、触、叩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 掌握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心前区的异常搏 动。 2. 了解胸廓畸形,熟悉引起心尖搏动移位的因素。 3. 掌握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熟悉心包摩擦感。 4. 了解正常心浊音界的组成,熟悉叩诊方法、顺序。 5. 掌握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课堂复习心脏视、触、叩诊的所有内容(通过课堂互动) 15` 2、观看教学光盘,熟悉视、触、叩诊的方法及手法 10` 3、指导教师做示范检查(学生志愿者为模特),指出操作要领 10` 4、实践操作 2 人为一组,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模特,反复操作训练, 教师纠正错误手法。查体巩固所学内容。 50` 5、小结 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 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 1、心前区隆起的临床意义、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负性心尖搏 动的临床意义;心前区异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强化记忆。 教学 组织 分组在实验室训练。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 2、观看教学光盘。 3、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或志愿者模特,操作训练。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心前区隆起、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负性心尖搏动临床意义?心前区的异 常搏动的临床意义? 2、心尖区抬举性搏动的原因、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3、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4、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09级(4)班 章节 题目 第五节心脏检查—听诊(2学时) 1、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掌握听诊内容、S1与S2产生机制及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S1、S2的听诊 教学 特点及区别、心音分裂及舒张期额外心音产生的机制及听诊特点。 目的 4、 5、熟悉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医源性额外心音。 教学 1、课堂复习心脏听诊的所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听录音)。 20 内容2、观看教学光盘,熟悉听诊部位、听诊内容、心音(正常心音、额外心音) 产生的机制。20 时间 3、指导教师做示范检查(仿真人体模型),复习听诊部位、听诊顺序、听诊 分配 内容。5 4、实践操作,应用仿直人体横利,反有听诊 5、 小结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愿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5 重点重点: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难点 对 4、舒张期额外心音。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听录音。 教学分组在实验室训练。 组织 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利用多媒体 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方法 3、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操作训练。 思考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题及 2、S1与S2的区别? 阁河击 3、第 二心音分裂分类及临床意义?舒张期额外心音分类的临床意义? 材料 4、 心房颜动听诊特点? 5、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反复练习听诊,复习本章内容。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8
- 8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 09 级(4)班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掌握听诊内容、S1 与 S2 产生机制及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S1、S2 的听诊 特点及区别、心音分裂及舒张期额外心音产生的机制及听诊特点。 3、掌握心房颤动听诊特点。 4、了解心率、第三心音、第四心音、收缩期额外心音。 5、熟悉开瓣音、心包叩击音、肿瘤扑落音、医源性额外心音。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课堂复习心脏听诊的所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听录音)。 20` 2、观看教学光盘,熟悉听诊部位、听诊内容、心音(正常心音、额外心音) 产生的机制。20` 3、指导教师做示范检查(仿真人体模型),复习听诊部位、听诊顺序、听诊 内容。 5` 4、实践操作,应用仿真人体模型,反复听诊。 40` 5、小结 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 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S1 与 S2 的区别、心音分裂。 3、心房颤动听诊特点。 4、舒张期额外心音。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听录音。 教学 组织 分组在实验室训练。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3、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操作训练。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 2、S1 与 S2 的区别? 3、第一、二心音分裂分类及临床意义?舒张期额外心音分类的临床意义? 4、心房颤动听诊特点? 5、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反复练习听诊,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一2012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09级(4)班 章节 第五节心脏检查—听诊(2学时) 题目 1、 堂据心,脏产立生的机制 2、 熟悉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教学 3、熟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的鉴别 目的 4、熟悉杂音的临床意义。 5、熟悉心包摩擦音。 教学 1、课堂复习心脏听诊的所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听求音)。 20 内容 2、 学光盘, 熟悉 性及 听诊要点。20 及 45 时间 4、小结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5 分司 重点重点:1、杂音产生的机制。 难点 2、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3、杂音的临床意义。 对策 4、心包摩擦音。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听录音。 教学 分组在实哈室圳练。 组织 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 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方法 3、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操作训练。 1、 热音立牛的机和? 题及 2、 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阅读 3、杂音的临床意义? 材料 4、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反复练习听诊,复习本章内容。 题 授课教师: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年12月2日 9
- 9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教案(见习课)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诊断学 专业、班级:医疗本科 09 级(4)班 章节 题目 第五节 心脏检查-听诊(2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心脏杂音产生的机制。 2、熟悉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3、熟悉生理性与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的鉴别。 4、熟悉杂音的临床意义。 5、熟悉心包摩擦音。 教学 内容 及 时间 分配 1、课堂复习心脏听诊的所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听录音)。 20` 2、观看教学光盘,熟悉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20` 3、实践操作,应用仿真人体模型,反复听诊。 45` 4、小结 提出需要共同注意的问题并提问,要求学生完成体格检查报告。 5` 重点 难点 及 对策 重点: 1、杂音产生的机制。 2、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3、杂音的临床意义。 4、心包摩擦音。 对策:反复讲解、操作、听录音。 教学 组织 分组在实验室训练。 教学 方法 1、教师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讲解。 2、利用多媒体、听录音让学生回答问题。 3、 应用仿真人体模型,操作训练。 思考 题及 阅读 材料 1、杂音产生的机制? 2、心脏杂音的特性及听诊要点? 3、杂音的临床意义? 4、到图书馆查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反复练习听诊,复习本章内容。 题 后 记 授课教师: 罗文利 教研室主任:李彩萍 2011 年 12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