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诊断学(Physical Diagnosis) 课程编码:Z103010 总学时/总学分:80/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32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国防生 开课单位:医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物理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专业学科基础课。 2.课程目的: 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 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熟悉问诊的内容,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逐步具有 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通过学习了解症状分析与疾病诊断的关系。 初步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问诊的内容和望、触、即、听的方法,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 和临床意义,了解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会写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第二章问诊2学时 本章节主要讲述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内容、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见习2学时:问诊 教学要求: 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 的最好方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 项:了解并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1 物理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诊断学(Physical Diagnosis) 课程编码:Z103010 总学时/总学分:80/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32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 国防生 开课单位:医学院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物理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 物理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专业学科基础课。 2.课程目的: 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意义,掌握检体诊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典型体征的 发生机理与临床意义,熟悉问诊的内容,学会对各方面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逐步具有 独立编写完整的住院病历和提出初步诊断的能力。通过学习了解症状分析与疾病诊断的关系。 初步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问诊的内容和望、触、叩、听的方法,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 和临床意义,了解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会写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 问诊 第二章 问诊 2 学时 本章节主要讲述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内容、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见习 2 学时:问诊 教学要求: 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 的最好方法。除问诊外病史采集还包括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 项;了解并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四章常见症状12学时 第一节发热 本节主要讲述发热的概念与机理、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发热 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见习2学时 发热 第二节水肿 本节主要讲述水肿的概念、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水肿的伴随症状。 见习0.5学时 水肿 第四节咳嗽咳痰 本节主要讲述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 痰的性状和量)。 见习0.5学时 咳嗽、咳痰 第五节咯血 本节主要讲述略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年龄、咯血量、颜色和性状)、略血与呕 血的鉴别诊断。 见习0.5学时 咯血 第八节呼吸困难 本节主要讲述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制(若重肺源性呼吸闲难、心源性呼吸闲难)入、临床 表现及件随症状 见习0.5学时 呼吸闲难 第六节胸痛、腹痛、头痛 本节主要讲述胸痛、腹痛、头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见习0.5学时胸痛、腹痛、头痛 第十一节呕血、便血 本节主要讲述呕血、便血的定义、病因、问诊要点、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见习0.5学时呕血、便血 第十六节黄痘 本节主要讲述黄痘的定义、胆红素正常代谢,分类(病因分类与胆红素性质分类)、病因 发生机制、常见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辅助检查及黄疸的伴随症状
2 第四章 常见症状 12 学时 第一节 发热 本节主要讲述发热的概念与机理、发热的病因与分类、发热的临床表现与常见热型、发热 的症状与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见习 2 学时 发热 第二节 水肿 本节主要讲述水肿的概念、发生机制、病因与临床表现、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水肿的伴随症状。 见习 0.5 学时 水肿 第四节 咳嗽咳痰 本节主要讲述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 痰的性状和量)。 见习 0.5 学时 咳嗽、咳痰 第五节 咯血 本节主要讲述咯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年龄、咯血量、颜色和性状)、咯血与呕 血的鉴别诊断。 见习 0.5 学时 咯血 第八节 呼吸困难 本节主要讲述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制(着重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临床 表现及伴随症状 见习 0.5 学时 呼吸困难 第六节 胸痛、腹痛、头痛 本节主要讲述胸痛、腹痛、头痛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见习 0.5 学时 胸痛、腹痛、头痛 第十一节 呕血、便血 本节主要讲述呕血、便血的定义、病因、问诊要点、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见习 0.5 学时 呕血、便血 第十六节 黄疸 本节主要讲述黄疸的定义、胆红素正常代谢,分类(病因分类与胆红素性质分类)、病因、 发生机制、常见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辅助检查及黄疸的伴随症状
见习0.5学时 黄疸 第二十六节意识障碍 本节主要讲述意识障碍的概念、病因,昏迷的概念,轻度、中度、重度昏迷的临床特征、 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见习0.5学时意识障碍 教学要求: 了解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痘、 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伴随症状:熟悉并理解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 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发热、水肿、咳嗽与咳 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的概念,昏迷的概念。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分析、对比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三章头部2学时 检查头发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及特点:头皮的检查:注意大小、外形及有无异 常活动:眼、耳、鼻、口正确检查手法及顺序。 见习1学时:头部及其器官检查顺序与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头部检查的顺序与方法,熟悉正常与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操作顺序和手法:认 识正常状态:识别常见的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四章颈部2学时 颈部分区、外形、皮肤、血管、运动:甲状腺检查方法(视、触、听)及异常体征的临床 意义:颈部的血管、颈静脉怒张及颈静脉、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气管的检查及移位等的临 床意义
3 见习 0.5 学时 黄疸 第二十六节 意识障碍 本节主要讲述意识障碍的概念、病因,昏迷的概念,轻度、中度、重度昏迷的临床特征、 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 见习 0.5 学时 意识障碍 教学要求: 了解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疸、 意识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伴随症状;熟悉并理解发热、水肿、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 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病因和临床表现;掌握发热、水肿、咳嗽与咳 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头痛、呕血、便血、黄疸、意识障碍的概念,昏迷的概念。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案例讨论分析、对比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二篇 体格检查 第三章 头部 2 学时 检查头发注意颜色、疏密度、脱发的类型及特点;头皮的检查;注意大小、外形及有无异 常活动;眼、耳、鼻、口正确检查手法及顺序。 见习 1 学时:头部及其器官检查顺序与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头部检查的顺序与方法,熟悉正常与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操作顺序和手法;认 识正常状态;识别常见的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四章 颈部 2 学时 颈部分区、外形、皮肤、血管、运动;甲状腺检查方法(视、触、听)及异常体征的临床 意义;颈部的血管、颈静脉怒张及颈静脉、颈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气管的检查及移位等的临 床意义
见习1学时:颈部、颈部甲状腺 教学要求:掌握甲状腺、气管等检查手法。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八章脊柱和四肢检查2学时 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扣击痛颈椎、腰椎特殊试验检查:上下肢视、触、扣、听 检查。 见习2学时 四肢与关节 教学要求: 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掌握脊柱的外形及弯曲度、活动度检 查方法。脊柱叩击痛和压病:掌握四肢及关节的形态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五章胸部检查(肺和胸部)8学时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介绍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及肺和胸膜的界限。 第二节胸壁、胸廓与乳房 介绍胸壁:静脉、皮下气肿、胸壁压痛及肋间痛等:介绍正常胸廊外形及异常胸廓外形: 介绍乳房的视诊、触诊及常见病变。 第三节肺和胸膜 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 感:3)叩诊:介绍叩诊手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叩诊音的分类、及正常叩诊音和异常叩诊音: 4)听诊:介绍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语音共振及胸膜摩擦音。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介绍大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及气胸的症状和体征
4 见习 1 学时:颈部、颈部甲状腺 教学要求:掌握甲状腺、气管等检查手法。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八章 脊柱和四肢检查 2 学时 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压痛与扣击痛 颈椎、腰椎特殊试验检查;上下肢视、触、扣、听 检查。 见习 2 学时 四肢与关节 教学要求: 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掌握脊柱的外形及弯曲度、活动度检 查方法。脊柱叩击痛和压病;掌握四肢及关节的形态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对比、分析、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挂图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五章 胸部检查(肺和胸部) 8 学时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介绍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及肺和胸膜的界限。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 介绍胸壁:静脉、皮下气肿、胸壁压痛及肋间痛等;介绍正常胸廓外形及异常胸廓外形; 介绍乳房的视诊、触诊及常见病变。 第三节 肺和胸膜 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 感;3)叩诊:介绍叩诊手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叩诊音的分类、及正常叩诊音和异常叩诊音; 4)听诊:介绍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及胸膜摩擦音。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介绍大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及气胸的症状和体征
肺和胸部见习6学时: 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2学时 肺和胸膜(视诊、触诊、叩诊)2学时 肺和胸膜听诊2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垂直线标志。2.正常胸廓特点和几种异常胸廊的种类 及临床意义。3.肺和胸膜检查中视、触、叩诊的内容、手法,异常时的临床表现。4.肺和胸膜 的听诊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等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肺 和胸膜的界限,胸壁、乳房的检查的内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熟悉胸部体格检查在 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课外教学要求:复习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课外作业。 第五章胸部检查(心脏检查、血管检查) 10学时 第五节心脏检查 一)、心脏望诊、触诊、叩诊 4学时 (1)讲述心脏望诊的内容(三望),心尖搏动正常位置、范围及其变化的意义。 (2)讲述常见心脏望诊所能发现的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讲述触诊方法、内容(三触)。 (4)如何触心尖搏动。 (5)讲述震颜产生机制及心前区各部位出现震颤的临床意义。 (6)讲述心包摩擦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7)讲述叩诊方法、心浊音各部分组成及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一叩)。 二)、心脏听诊 5学时 (1)概述:心脏听诊的内容(六听)。 (2)重点讲述房颤听诊的三个不一致、心音的发生机制。 (3)讲述第一心音和第二的鉴别、额外心音的临床意义、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4)讲述杂音产生的机制、各部位杂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心脏检查见习6学时:心脏望诊、触诊、叩诊,心脏听诊。 5
5 肺和胸部见习 6 学时: 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与乳房 2 学时 肺和胸膜(视诊、触诊、叩诊)2 学时 肺和胸膜听诊 2 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1.胸部的体表标志包括骨骼、垂直线标志。2.正常胸廓特点和几种异常胸廓的种类 及临床意义。3.肺和胸膜检查中视、触、叩诊的内容、手法,异常时的临床表现。4.肺和胸膜 的听诊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等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肺 和胸膜的界限,胸壁、乳房的检查的内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熟悉胸部体格检查在 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课外教学要求:复习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课外作业。 第五章 胸部检查(心脏检查、血管检查) 10 学时 第五节 心脏检查 一)、心脏望诊、触诊、叩诊 4 学时 (1)讲述心脏望诊的内容(三望),心尖搏动正常位置、范围及其变化的意义。 (2)讲述常见心脏望诊所能发现的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3)讲述触诊方法、内容(三触)。 (4)如何触心尖搏动。 (5)讲述震颤产生机制及心前区各部位出现震颤的临床意义。 (6)讲述心包摩檫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7)讲述叩诊方法、心浊音各部分组成及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一叩)。 二)、心脏听诊 5 学时 (1)概述:心脏听诊的内容(六听)。 (2)重点讲述房颤听诊的三个不一致、心音的发生机制。 (3)讲述第一心音和第二的鉴别、额外心音的临床意义、心音改变的临床意义。 (4)讲述杂音产生的机制、各部位杂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心脏检查见习 6 学时:心脏望诊、触诊、叩诊,心脏听诊
第六节血管检查1学时, 介绍脉搏检查及血压的检测,概述血管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血管检查见习2学时:血管检查及血压测量。 教学要求: 了解心脏望诊(三望)入、触诊(三触)、叩诊(一叩)的主要内容。了解心前区隆起的临床 意义:了解心尖以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了解触诊的方法、顺序:了解即诊的方法及顺序: 了解外周血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范围和强度变化:掌握震颜的 产生机制、各部位震颤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界各部分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正 常心率、房颤听诊的三个绝对不一、正常心音的产生机制:掌握奔马律、开瓣音、喀喇音的产 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掌握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各部位杂音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掌握血压测定 方法。熟悉心脏听诊的内容(六听)》 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具人体模型。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布置问题、课堂提问, 第六章腹部8学时 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了解常用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第二节视诊 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其他情 况。 第三节触诊 腹部触诊的主要内容有: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震颤、 振水音。 第四节诊 腹部叩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叩诊音、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 音、肋脊角叩击痛、膀胱叩诊。 第五节听诊 听诊主要内容有: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 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6
6 第六节 血管检查 1 学时, 介绍脉搏检查及血压的检测,概述血管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血管检查见习 2 学时:血管检查及血压测量。 教学要求: 了解心脏望诊(三望)、触诊(三触)、叩诊(一叩)的主要内容。了解心前区隆起的临床 意义;了解心尖以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了解触诊的方法、顺序;了解叩诊的方法及顺序; 了解外周血管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范围和强度变化;掌握震颤的 产生机制、各部位震颤的临床意义;掌握心界各部分组成、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正 常心率、房颤听诊的三个绝对不一、正常心音的产生机制;掌握奔马律、开瓣音、喀喇音的产 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掌握杂音的产生机制及各部位杂音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掌握血压测定 方法。熟悉心脏听诊的内容(六听)。 教学方法:启发式、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具人体模型。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布置问题、课堂提问。 第六章 腹部 8 学时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了解常用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第二节 视诊 腹部视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其他情 况。 第三节 触诊 腹部触诊的主要内容有: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震颤、 振水音。 第四节 叩诊 腹部叩诊的主要内容有:腹部叩诊音、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移动性浊 音、肋脊角叩击痛、膀胱叩诊。 第五节 听诊 听诊主要内容有: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弹音。 第六节 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部肿块。 腹部检查见习6学时: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视诊、腹部触诊、腹部叩诊、腹部听诊、 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要求: 掌握腹部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重点掌握肝脏、脾脏、胆囊的触诊手法:熟悉腹肌 紧张、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振水音、移动性浊音和肝上界叩诊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体表标志、腹部分区和腹腔内脏器相应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PBL+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模型 教学形式:课堂教授+讨论课 第三篇病历书写 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1学时 掌握病历书写六要素 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1学时 掌握住院病历格式和内容及表格式住院病历,掌握门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病历是记录病人发病情况、病情演变、诊疗措施的医疗档案。要求学生了解 病历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原始资料。并具法律依据。要求学生通过老师指导完成病历探集体 格检查、适当参考辅助检查,书写出符合要求的,格式规范的完整病历。结合临床时间逐步培 养学生作出临床诊断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分析、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三、参考教材 授课教材: 普通高等教有“十一五”园家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第7版, 陈文彬、潘祥林主编。 参考教材: 1.《临床体检图谱》 2.《病历书写规范》 >
7 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部肿块。 腹部检查见习 6 学时: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视诊、腹部触诊、腹部叩诊、腹部听诊、 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要求: 掌握腹部视、触、叩、听的检查方法,重点掌握肝脏、脾脏、胆囊的触诊手法;熟悉腹肌 紧张、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振水音、移动性浊音和肝上界叩诊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体表标志、腹部分区和腹腔内脏器相应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PBL+案例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模型 教学形式:课堂教授+讨论课 第三篇 病历书写 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1 学时 掌握病历书写六要素 第二章 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1 学时 掌握住院病历格式和内容及表格式住院病历,掌握门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病历是记录病人发病情况、病情演变、诊疗措施的医疗档案。要求学生了解 病历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原始资料。并具法律依据。要求学生通过老师指导完成病历探集体 格检查、适当参考辅助检查,书写出符合要求的,格式规范的完整病历。结合临床时间逐步培 养学生作出临床诊断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分析、描述等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三、参考教材 授课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诊断学》第 7 版, 陈文彬、潘祥林主编。 参考教材: 1.《临床体检图谱》 2.《病历书写规范》
3.《诊断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 四、学习要求 授课前复习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授课后复习授课内容,并可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扩充知识面,可上网查看相 关疾病的最新诊治指南及诊治进展。希望学生学习有主动性,合理有效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考试形式: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书面、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平时成绩30%,笔试70%。 平时成锁构成及要求:1,考勒4%、2.课堂讨论3%、3.见习情况3% 4.平时作业10%5.小测验10%。 附:见习大纲 第一篇问诊见习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主要仪器/每组人数 分配类型 设备 问诊 通过询问采集病史, 2.0 基本典型病例 15-20人 掌据问诊的主要内容 操作 及病历资 与方法。 训练 料。 发热 发热的定义及原因, 2.0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体温的测定方法。发 操作 及病历资 热的分度。发热的临 训练 床表现、常见热型及 料。 临床意义 3 水肿、 心源性、肾源性、肝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源性水肿的病因、发 操作 及病历资 病机制、临床表现及 训练 鉴别要点。 料。 咳嗽、咳痰、 咳嗽与咳痰的病因、 05 基本 典型病例15-20人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操作 及病历 及鉴别诊断。 训练料。 咯血、 咯血的定义、病因、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 操作 及病历资 法。略血与呕血的鉴 训练 料
8 3.《诊断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 2 版,陈文彬、潘祥林主编。 四、学习要求 授课前复习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复习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知识。授课后复习授课内容,并可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扩充知识面,可上网查看相 关疾病的最新诊治指南及诊治进展。希望学生学习有主动性,合理有效安排自己的大学时间。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考试形式: 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书面、笔试,闭卷。 成绩构成及比例分配:平时成绩 30%,笔试 7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 4%、 2.课堂讨论 3%、 3.见习情况 3%、 4.平时作业 10% 5.小测验 10%。 附:见习大纲 第一篇问诊见习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 时 分配 实 验 类型 主要仪器/ 设备 每组人数 1 问 诊 通过询问采集病史,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 与方法。 2.0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2 发 热 发热的定义及原因。 体温的测定方法。发 热的分度。发热的临 床表现、常见热型及 临床意义。 2.0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3 水肿、 心源性、肾源性、肝 源性水肿的病因、发 病机制、临床表现及 鉴别要点。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4 咳嗽、咳痰、 咳嗽与咳痰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及鉴别诊断。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5 咯血、 咯血的定义、病因、 临床表现及诊断方 法。咯血与呕血的鉴 别。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6 呼吸闲难 肺源性呼吸闲难:吸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气性、呼气性及混合 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 操作及病历资 训练 料。 因、发生机制及临床 表现。心源性呼吸困 难:左心衰竭引起啊 吸闲难的机制、特 及临床表现。 胸痛、腹痛、头痛 胸痛、腹痛、头痛的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病因、发生机制、临 操作 及病历资 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训练料。 8 呕血、便血 呕血、便血的概念、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常见病因、临床表 操作及病历资 及诊断方法。 训练料。 黄疸 黄疸的概念。溶血性、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 性黄疸的原因、发生 操作及病历资 临床表现、 训练 料。 机制、 血性、肝细胞性和胆 汁淤积性黄疸的鉴 别。 10意识障碍 意识喷碍的病因、发 0.5 基本典型病例15-20人 生机制、临床表现及 操作及病历资 诊断方法。 训练 料。 第二篇头颈脊柱四肢检查见习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实验主要仪器/每组人数 分配 类型 设备 头部见习 掌握头颅的异常畸形 基本病房见习15-20人 典型体定、眼的功能 操作 检查和常见疾病的眼 底改变、耳和鼻的结 训 构功能和耳的体格格 查、口的检查、腮腺 的位置和腮腺肿大的 原因: 9
9 6 呼吸困难 肺源性呼吸困难:吸 气性、呼气性及混合 性呼吸困难的常见病 因、发生机制及临床 表现。心源性呼吸困 难:左心衰竭引起呼 吸困难的机制、特点 及临床表现。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7 胸痛、腹痛、头痛 胸痛、腹痛、头痛的 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8 呕血、便血 呕血、便血的概念、 常见病因、临床表现 及诊断方法。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9 黄疸 黄疸的概念。溶血性、 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 性黄疸的原因、发生 机制、临床表现、溶 血性、肝细胞性和胆 汁淤积性黄疸的鉴 别。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10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病因、发 生机制、临床表现及 诊断方法。 0.5 基 本 操 作 训练 典型病例 及病历资 料。 15-20 人 第二篇 头颈脊柱四肢检查见习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 时 分配 实 验 类型 主要仪器/ 设备 每组人数 1 头部见习 掌握头颅的异常畸形 典型体症、眼的功能 检查和常见疾病的眼 底改变、耳和鼻的结 构功能和耳的体格检 查、口的检查、腮腺 的位置和腮腺肿大的 原因; 1 基 本 操 作 训练 病房见习 15-20 人
颈部见习 预部的外形、分风。 基本病房见习15-20人 资本 皮肤包 操作 块,血管和气 训练 、须部甲状腺的检查 方法及其疾病的临床 特占 3 四肢见习 四肢与关节的异常形 基本 病房见习 15-20人 态和检查方法病历的 操作 重要性 训练 第二篇胸部检查见习大纲 学时 实验 主要仪 每组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分配 类型 器/设备 人数 1 陶部体表标志、胸 骨骼标志、垂直线标 基本操智能化15-20人 壁、胸廓、乳房 志、自然陷窝,胸壁 作训练 综合训 正常及异常胸廓,乳 练室教 房的视诊、触诊 学系统 2 肺和胸膜(视诊 肺和胸膜视诊、触诊 2 基本操智能化 15-20人 触诊、叩诊) 叩诊内容 作训练 综合训 练室教 学系统 肺和胸膜听诊 肺部正常呼吸音、异 基本操智能化 15-20人 常呼吸音、國音、胸 作训练 综合训 膜摩擦音等的听诊。 练室教 学系统
10 2 颈部见习 颈部的外形、分区。 姿态、运动、皮肤包 块,血管和气管 、颈部甲状腺的检查 方法及其疾病的临床 特点。 1 基 本 操 作 训练 病房见习 15-20 人 3 四肢见习 四肢与关节的异常形 态和检查方法病历的 重要性 2 基 本 操 作 训练 病房见习 15-20 人 第二篇 胸部检查见习大纲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类型 主要仪 器/设备 每组 人数 1 胸部体表标志、胸 壁、胸廓、乳房 骨骼标志、垂直线标 志、自然陷窝,胸壁, 正常及异常胸廓,乳 房的视诊、触诊。 2 基本操 作训练 智能化 综合训 练 室 教 学系统 15-20 人 2 肺和胸膜(视诊、 触诊、叩诊) 肺和胸膜视诊、触诊、 叩诊内容 2 基本操 作训练 智能化 综合训 练室教 学系统 15-20 人 3 肺和胸膜听诊 肺部正常呼吸音、异 常呼吸音、啰音、胸 膜摩擦音等的听诊。 2 基本操 作训练 智能化 综合训 练室教 学系统 15-2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