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目的与要求, 了解主要业务活动及相关内控 掌握各主要账户审计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重点与难点: 控制测试 存货截止测试、监盘 时 5学时 导入 货金额巨大、品种数量多,是极其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项目,与许多其他项目密切相关。 存也正由于这一原因,生产与仓储环节变得非常关键,注册会计师应对存货给予特别的关注。 生产与仓储循环概述 主要包括存货的管理和生产活动及生产成本的计算等 生产与仓储循环与主婴财务报表项目对照表 一、生产与仓储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1.生产指令 2.领发料凭证(一式三联:仓库、领料单位、财会部门) 3.产量和工时记录 4.薪酬结算汇总表及薪酬费用分配表 5.材料费用分配表 6.制造费用分配表 7产品入库单及成本计算单 8.相关转账凭证和付款凭证 9.存货明细账及总账 10.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及总 11.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及总账 二、生产与仓储循环的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审 生产部门与验收 存货的保管与记录 盘点人员与保管、记录 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 2授权批准 3.会计系统控制 4,独立检查 5.财产保护控制 第二节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价 一、了解重要交易类别与交易流程 )重要 易类别 重要交易类别: 生产与仓储
第十二章 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 目的与要求: 了解主要业务活动及相关内控 掌握各主要账户审计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 重点与难点: 控制测试 存货截止测试、监盘 • 课时: 5学时 导入: 货金额巨大、品种数量多,是极其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项目,与许多其他项目密切相关。 存也正由于这一原因,生产与仓储环节变得非常关键,注册会计师应对存货给予特别的关注。 第一节 生产与仓储循环概述 主要包括存货的管理和生产活动及生产成本的计算等。 生产与仓储循环与主要财务报表项目对照表 一、生产与仓储循环 涉及的主要凭证与记录 1.生产指令 2.领发料凭证 (一式三联:仓库、领料单位、财会部门) 3.产量和工时记录 4.薪酬结算汇总表及薪酬费用分配表 5.材料费用分配表 6.制造费用分配表 7.产品入库单及成本计算单 8.相关转账凭证和付款凭证 9.存货明细账及总账 10.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及总账 11.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及总账 二、生产与仓储循环 的内部控制 1.职责分离 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生产部门与验收 存货的保管与记录 盘点人员与保管、记录 人事、考勤、工薪发放、记录 2.授权批准 3.会计系统控制 4.独立检查 5.财产保护控制 第二节 生产与仓储循环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评价 一、了解重要交易类别与交易流程 (一)重要交易类别 重要交易类别: 生产与仓储
重大账户: 存货、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职工薪酬 交易流程 1.计划和安排生产 2.发出原材料 3.生产产品 4核算产品成木 5.储存产成品 6.发出产成品 (三)了解的程厅 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手册和其他书面指引 询问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观察操作流程等 ·例如 并利用文字表述法 流程图法等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二、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确认和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的错报在什么环节发生,即确定被审计单位应在哪些环节设置控 制,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重要交易流程可能发生的错报。 三、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解生产 不相关内部控制,尤其注意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的关键控制的状况, 并以文字表述、调查表、流程图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记录 选择一笔或几笔生产与仓储交易进行穿行测试。追踪从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 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应付职工薪酬、 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和总账的整个交易流程,考虑之前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是否正 确和完整,并确定相关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四、穿行测试 通过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进行评价 同时结合对被审计单位其他方面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周。 如果了解到相关控制不存在或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只执行实质性程序,而不进 行控制测试。 第三节生产与仓储循环控制测试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测试 二、薪酬的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行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制定实质性程序的方 案。 第四节存货审计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记录的存货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4,确定存货是否以恰当 的金额包括在财 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己恰当记录 5.确定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各存货项目明细表
重大账户: 存货、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职工薪酬 (二)交易流程 1.计划和安排生产 2.发出原材料 3.生产产品 4.核算产品成本 5.储存产成品 6.发出产成品 (三)了解的程序 检查被审计单位相关控制手册和其他书面指引 询问各部门的相关人员、观察操作流程等 • 例如: 并利用文字表述法、流程图法等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 二、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 确认和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的错报在什么环节发生,即确定被审计单位应在哪些环节设置控 制,以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重要交易流程可能发生的错报。 三、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 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相关内部控制,尤其注意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的关键控制的状况, 并以文字表述、调查表、流程图的方式,或几种方式相结合进行记录。 选择一笔或几笔生产与仓储交易进行穿行测试。追踪从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生 产产品、核算产品成本、储存产成品、发出产成品、生成记账凭证,并过账至应付职工薪酬、 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账和总账的整个交易流程,考虑之前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是否正 确和完整,并确定相关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四、穿行测试 通过了解生产与仓储循环的内部控制,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是否得到执行进行评价, 同时结合对被审计单位其他方面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 如果了解到相关控制不存在或不值得信赖,注册会计师可考虑只执行 实质性程序,而不进 行控制测试。 第三节 生产与仓储循环控制测试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测试 二、薪酬的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根据执行控制测试的结果,确定对相关控制的信赖程度,制定实质性程序的方 案。 第四节 存货审计 一、存货 的审计目标 1.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存货是否存在。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记录的存货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 4.确定存货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 5. 确定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存货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各存货项目 明细表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分类编制与上年对应的存货增减变动表,分析其变动规律,并与上期比较,如果存在 差异,分析原因。 (2)编制全年各月存货产销计划与执行情况对照表,对于重大波动进行分析 (3)计算存货周转率,分析是否存在残次冷背和超额库存等不合理现象。 (4)计算毛利率,与上期或同业比较,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或销售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5)按供货商或货物分类,比较各期购货数量,分析异常购货(数额大或次数多)。 (6)对主要存货项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本年内各月间及上年的单位成本进行比较,分 析其波动原因 对异常项目进行调查并记录 3.进行存货监盘 监盘是存货审计的必要审计程序。 (1)监盘目的 存货是否存在 存货是否都已完整记录 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存货的状况(如陈旧)是否恰当描述。 ·验证存货的完整性与所有权还需其他审计程序】 (2)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检查存货的范围。 (3)监盘程序 ①观容程序 ②检查程序 特别关注的问题 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己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存货的截止,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 否正确 莫纳斯的“药品帝国”(见案例集) (4)盘点结束时的后续工作 再次观察现场并检查盘点表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 复核盘点结果汇总记录: 关注盘点日与资产负债日之间存货的变动情况 (5)特殊情况的处 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 虑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存货监盘的替代审计程序 1。检查讲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4.进行存货计价测试 (1)选择测试样本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分类编制与上年对应的存货增减变动表,分析其变动规律,并与上期比较,如果存在 差异,分析原因。 (2)编制全年各月存货产销计划与执行情况对照表,对于重大波动进行分析。 (3)计算存货周转率,分析是否存在残次冷背和超额库存等不合理现象。 (4)计算毛利率,与上期或同业比较,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或销售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5)按供货商或货物分类,比较各期购货数量,分析异常购货(数额大或次数多)。 (6)对主要存货项目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本年内各月间及上年的单位成本进行比较,分 析其波动原因,对异常项目进行调查并记录。 3.进行存货监盘 监盘是存货审计的必要审计程序。 (1)监盘目的 存货是否存在; 存货是否都已完整记录; 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存货的状况(如陈旧)是否恰当描述。 • 验证存货的完整性与所有权还需其他审计程序。 (2)监盘计划 存货监盘的目标、范围及时间安排; 存货监盘的要点及关注事项; 参加存货监盘人员的分工; 检查存货的范围。 (3)监盘程序 ① 观察 程序 ② 检查 程序 特别关注的问题: 存货的移动情况,防止遗漏或重复盘点; 存货的状况,观察被审计单位是否已经恰当区分所有毁损、陈旧、过时及残次的存货; 存货的截止,获取盘点日前后存货收发及移动的凭证,检查库存记录与会计记录期末截止是 否正确。 • 莫纳斯的“药品帝国”(见案例集) (4)盘点结束时的后续工作 再次观察现场并检查盘点表单,确定其是否连续编号; 复核盘点结果汇总记录; 关注盘点日与资产负债日之间存货的变动情况。 (5)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 虑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存货监盘的替代审计程序 1. 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 3. 向顾客或供应商函证。 4. 进行存货计价测试 (1)选择测试样本
(2)确定计价方法 (3)进行计价测试, (1)选择测试样才 取得标有数量、单价、金额的存货明细表,从中选择计价测试样本。 重点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较频繁的项目,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 (2)确定计价方法 了解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确定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适合自身 特点、前后期是否 致 (3)进行计价测试 ①结合采购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 ②结合销售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 ③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测试 结合采购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对存货价格的组成予以测试。比如将其单位成本 购货发票 或生产成本计算单核 结合销售及牛 司仓储循环审计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测试。检查发出存货的计价方 法前后期是否一致,并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将测试结果与账面记录对比,编制对 比分析表,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若存货以计划成本 计价,坏应检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测试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是否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检查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否正确并有确凿证据,是否充分考虑存货的品质、变现能力、 持有存货的目的等。 检杏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按单个存货顶目计提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适当 存货跌价准备 的计 转回和结转的会计处理是香正确 此外,获取存货盘盈盘亏调整和损失处理记录,对于重大存货盘盈盘亏和损失情况,查明原 因,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审批,是否正确及时地入账。 5.执行存货截止测试 6、确定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五节 营业成本审计 一、营业成本的审计目标 1.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领及其他数据是否己恰出当记录, 4,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确定营业成木是否已记录于恰当的账广 6.确定营业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香恰当。 二、生产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1宙杏直接材料耗用量的实:性 (1)审查材料用途 抽查领料凭证,并与发料凭证汇总表核对是否相符,审查材料是否按用途分配, 检查有无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支出、捐赠支出等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2)注意己领未用材料是否办理了假退料手续:废料、边角料是否办理了退库或变价处理
(2)确定计价方法。 (3)进行计价测试。 (1)选择测试样本 • 取得标有数量、单价、金额的存货明细表,从中选择计价测试样本。 • 重点选择结存余额较大且价格变化较频繁的项目,一般采用分层抽样法。 (2)确定计价方法 了解企业存货的计价方法,确定选用的存货计价方法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是否适合自身 特点、前后期是否一致 (3)进行计价测试 ①结合采购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②结合销售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 ③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测试 • 结合采购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对存货价格的组成予以测试。比如将其单位成本 与购货发票或生产成本计算单核对。 • 结合销售及生产与仓储循环审计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测试。检查发出存货的计价方 法前后期是否一致,并复核其计算是否正确。将测试结果与账面记录对比,编制对 比分析表,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若存货以计划成本 计价,还应检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 • 对期末存货进行计价测试 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是否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检查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是否正确并有确凿证据,是否充分考虑存货的品质、变现能力、 持有存货的目的等。 检查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依据和计提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否适当。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结转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此外,获取存货盘盈盘亏调整和损失处理记录,对于重大存货盘盈盘亏和损失情况,查明原 因,检查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经授权审批,是否正确及时地入账。 5.执行存货截止测试 6、确定存货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五节 营业成本审计 一、营业成本 的审计目标 1.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营业成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与营业成本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4.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确定营业成本是否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6.确定营业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生产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审计 1.审查直接材料耗用量的真实性。 (1)审查材料用途。 抽查领料凭证,并与发料凭证汇总表核对是否相符,审查材料是否按用途分配。 检查有无将在建工程、福利部门支出、捐赠支出等非生产用材料计入直接材料费用。 (2)注意已领未用材料是否办理了假退料手续;废料、边角料是否办理了退库或变价处理
并冲减了本期耗用量。 2.审查直接材料的计价的正确性 (1)直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一审查其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 (2)按计划成本计价 重点审查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和分配。 3.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正确性 审查发料凭证汇总表、成本计算单、生产成本明细账。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分配标准, 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及有关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 费用相符,并注意分配标准是否合理和前后一致。 4.执行分析程 将同一产品本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若干期的直接材料成本进行对比 分析检查有无异常波动。 (一)直接载酬费用的审计 获取劳动人事资料、葬两结算汇总表、密酬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生产成本明细账、产 量或工时记录 考勤记录等,检查并计算 1.检查有无将非产品生产 、员的薪酬计入直接薪酬费用 2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审查,检查薪酬的计算及汇总是香正确。 3.检查直接薪酬费用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配率和结果计算的正确性。 4审查直接崭酬费用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5.执行分析程序。将同一产品本年度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若干期对比,检查有无重大变 (三)制造费用的审计 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 (1)审查制造费用的组成项目是否合规,有无将非本部门的制造费用和不应列入成本费用 的支出计入制造费用。 (2) 查制造费 中的大额项目、升降幅度大的项目,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3)检查企业有无故意多提或少提费用以调节成本的现象。 (4)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确定有无跨期情况」 2,审查制造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审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是否 体现受益原则,前后各期是否一致:分配幸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3.执行分析程序。将本年度的制造 用及其构成项目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各期的制造费 用以及各组成项目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有无重大变动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审计 1.审查完工产品入库数量的其实性。 2.审查在产品数量的真实性 3.审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合理性 三、营业成本的实 质性程 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厅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 2.编制生产成本及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并与总账核对是否相符 3检查主营业条成本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尤其应注意发 出商品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随意变更 4.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 检查本期内各月间及前期同一产品的单位成本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是否存在调节成本的现象。 5抽取若干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比较计入
并冲减了本期耗用量。 2.审查直接材料的计价的正确性 (1)直接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审查其计价方法前后期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 (2)按计划成本计价-重点审查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和分配。 3.审查直接材料费用分配的正确性 审查发料凭证汇总表、成本计算单、生产成本明细账。检查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分配标准、 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及有关账务处理的正确性,是否与材料费用分配表中该产品分摊的直接 费用相符,并注意分配标准是否合理和前后一致。 4.执行分析程序 将同一产品本年度的直接材料成本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若干期的直接材料成本进行对比 分析检查有无异常波动。 (二)直接薪酬费用的审计 获取劳动人事资料、薪酬结算汇总表、薪酬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生产成本明细账、产 量或工时记录、考勤记录等,检查并计算 1.检查有无将非产品生产人员的薪酬计入直接薪酬费用。 2.结合应付职工薪酬的审查,检查薪酬的计算及汇总是否正确。 3.检查直接薪酬费用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分配率和结果计算的正确性。 4.审查直接薪酬费用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5.执行分析程序。将同一产品本年度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若干期对比,检查有无重大变 动。 (三)制造费用的审计 1.获取或编制制造费用汇总表 (1)审查制造费用的组成项目是否合规,有无将非本部门的制造费用和不应列入成本费用 的支出计入制造费用。 (2)抽查制造费用中的大额项目、升降幅度大的项目,注意是否存在异常会计事项。 (3)检查企业有无故意多提或少提费用以调节成本的现象。 (4)必要时对制造费用实施截止测试,确定有无跨期情况。 2.审查制造费用分配的正确性。审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否适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是否 体现受益原则,前后各期是否一致;分配率和分配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3.执行分析程序。将本年度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项目与上年度比较,将本年度各期的制造费 用以及各组成项目所占比例进行对比分析,检查有无重大变动。 (四)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审计 1.审查完工产品入库数量的真实性。 2.审查在产品数量的真实性。 3.审查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合理性。 三、营业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 2.编制生产成本及主营业务成本倒轧表,并与总账核对是否相符 3.检查主营业务成本的内容和计算方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前后期是否一致。尤其应注意发 出商品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有无随意变更。 4. 执行实质性分析程序。检查本期内各月间及前期同一产品的单位成本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是否存在调节成本的现象。 5.抽取若干月份的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销售成本结转数额的正确性,比较计入
主营业务成本的商品品种、规格、数量与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 6.检查主营业务成本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在采用计划成本 定额成本、 标准成本核算存货的情况下,检查产品成本差异的计算、分 配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结合期间费用的审计,判断有无通过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支出计入期间费用,或将应计入 期间费用的支出计入生产成本等手段调节生产成本,从而调节主营业务成本的现象。 9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财客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成本明细表 2.复核其他业务成本明细表的正确性,并与相关科目交义核对。 3检查其他业务成本是否有相应的收入,并与上期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比较,检查 是否有重大波动,如有,应查明原因。 4.检查其他业务成本内容是否真实,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配比是否恰当,并 抽查原始凭证予以核 5.对异常项目,应追查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文件是否充分。 6.检查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税费是否违规记入本科目 7检查其他业务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 1.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 2.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限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 5.确定应付职 工薪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职工薪例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 核对是否相符 )实施历性分析程 (1)检查各月职工薪酬的发生额是否存在异常波动,若有,应查明波动原因并做出记录 (2)将本期职工薪酬总额与上期进行比较,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大幅增减变动的原因,并 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于职工薪酬标准的决议。 (3)了解被审计单位本期平均职工人数,计算人均薪酬水平,与上期或同行业水平进行比 3.检查本项目的核算内容是否包括工资、奖金、津贴 、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 公积金、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股份支付等明细项目 4检查职工薪磷的计提是香正确,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与上期是否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 金额占本期全部职工薪酬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 5,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是否正确。 6.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抽查应付职工薪酬各明细项目的支付和使用情况,检查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是否履行审批程序。 7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中是否存在拖欠性质的职工薪酬,了解拖欠的原因。 8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主营业务成本的商品品种、规格、数量与计入主营业务收入的口径是否一致。 6.检查主营业务成本中重大调整事项(如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7.在采用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核算存货的情况下,检查产品成本差异的计算、分 配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8.结合期间费用的审计,判断有无通过将应计入生产成本的支出计入期间费用,或将应计入 期间费用的支出计入生产成本等手段调节生产成本,从而调节主营业务成本的现象。 9.确定主营业务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其他业务成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其他业务成本明细表 2.复核其他业务成本明细表的正确性,并与相关科目交叉核对。 3.检查其他业务成本是否有相应的收入,并与上期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比较,检查 是否有重大波动,如有,应查明原因。 4.检查其他业务成本内容是否真实,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配比是否恰当,并 抽查原始凭证予以核实。 5.对异常项目,应追查入账依据及有关法律文件是否充分。 6.检查 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发生的相关税费是否违规记入本科目。 7.检查其他业务成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第六节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 1.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存在 2.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均已记录。 3.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 4.确定应付职工薪酬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 记录。 5.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实质性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 核对是否相符。 2.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1)检查各月职工薪酬的发生额是否存在异常波动,若有,应查明波动原因并做出记录。 (2)将本期职工薪酬总额与上期进行比较,要求被审计单位解释大幅增减变动的原因,并 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关于职工薪酬标准的决议。 (3)了解被审计单位本期平均职工人数,计算人均薪酬水平,与上期或同行业水平进行比 较。 3.检查本项目的核算内容是否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 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股份支付 等明细项目。 4.检查职工薪酬的计提是否正确,分配方法是否合理,与上期是否一致,分配计入各项目的 金额占本期全部职工薪酬的比例与上期比较是否有重大差异。 5.检查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是否正确。 6.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明细账,抽查应付职工薪酬各明细项目的支付和使用情况,检查是否符 合有关规定,是否履行审批程序。 7.检查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中是否存在拖欠性质的职工薪酬,了解拖欠的原因。 8.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