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审计抽样 目的与要求: 了解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的抽样技术 掌握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 ·重点与难点: 审计抽样 课时 4学时 导入 现代审计中审计抽样技术不可或缺,抽样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 审计抽样至关重要。 第一节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 (一)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如: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营业外支出 (二)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 2.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3.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 4.可疑或非正常的项目、明显不规范的项目。 5.以前发生过错报的项目。 6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 (三)信总系统自动执行计算的项目 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不适合控制测试, 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 1.存在大额或关键项目, 2.存在超过某 3.存在高风险项目(如,可疑项目): 4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通常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对象)。 5.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三、审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从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中采用抽样方法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样 本)实施审计程序 ,获取和评价与样本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并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的特征,对审计对象总体得出结论。 (一)审计抽样的特征 1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2.对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姚景源:尝饺子) 3.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推断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某一特征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条件 1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于需要测试的账户余额或交易事项缺乏特别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审 计抽样比较有用
第九章 审计抽样 • 目的与要求: 了解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的抽样技术 掌握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 • 重点与难点: 审计抽样 • 课时: 4 学时 导入: 现代审计中审计抽样技术不可或缺,抽样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 审计抽样至关重要。 第一节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 (一)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如:固定资产、所有者权益、营业外支出 (二)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1.管理层高度参与的,或错报可能性较大。 2.非常规的交易事项或账户余额,特别是与关联方有关的交易或余额。 3.长期不变的账户余额。 4.可疑或非正常的项目、明显不规范的项目。 5.以前发生过错报的项目。 6.期末人为调整的项目 (三)信息系统自动执行计算的项目 • 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不适合控制测试, 通常更适用于细节测试。 二、选取特定项目 1.存在大额或关键项目。 • 1924 年,道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见案例集) 2.存在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 3.存在高风险项目(如,可疑项目)。 4.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通常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的对象)。 5.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 三、审计抽样 注册会计师从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中采用抽样方法选取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样 本)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和评价与样本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并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 的特征,对审计对象总体得出结论。 (一)审计抽样的特征 1.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中的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2.对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姚景源:尝饺子) 3.根据样本审计结果推断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某一特征。 (二)审计抽样的适用条件 1.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于需要测试的账户余额或交易事项缺乏特别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审 计抽样比较有用
2.当总体中项目数量太大而导致无法逐项市查,或者虽能逐项审查但需耗费大量成本时,注 册会计师也可能使用审计抽样 (三)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适宜使用审计抽样。 2.实施控制测试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1)当被审计单位的控制运行留下轨迹时,即有书面证据表明控制有效运行,可使用审计抽 样的方法实施控制测试。 (2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在实施控制测试时,不涉及审计抽样。 3,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考店 ()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实施细节测试时,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2)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依据样本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对审计对象总体全部项目实施同样的审 计。 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即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风险 产生抽样风险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量过小,或者选择抽样的方法不适当 ·实施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 (1)信赖不足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可能性。 (2)信赖过度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可能性。 实施实质性程序时的抽样风险: (1)误号风哈 抽样结果表明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 抽样结果表明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可能性 2.非抽样风险 与审计抽样无关的因素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产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审计目标。 (2)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选择了不适合于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4)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非抽样风险对审计的效果与效 「能都会产生影响 注册会计师可通过实施质量控制,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 监督和复核,以及改进审计程序,来降低非抽样风险。 (五)审计抽样的类型 1运用概率抽样技术 2.运用非概率抽样技术 第二节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 一、随机数选样 总体项目与表中数字一一对应,可从任何地方开始又可按任何方向进行
2.当总体中项目数量太大而导致无法逐项审查,或者虽能逐项审查但需耗费大量成本时,注 册会计师也可能使用审计抽样。 (三)获取审计证据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适宜使用审计抽样。 2.实施控制测试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1)当被审计单位的控制运行留下轨迹时,即有书面证据表明控制有效运行,可使用审计抽 样的方法实施控制测试。 (2)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在实施控制测试时,不涉及审计抽样。 3.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 (1)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实施细节测试时,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2)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四)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依据样本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对审计对象总体全部项目实施同样的审 计。 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即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风险。 产生抽样风险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量过小,或者选择抽样的方法不适当 • 实施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 (1)信赖不足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可能性。 (2)信赖过度风险 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可能性。 实施实质性程序时的抽样风险: (1)误受风险 抽样结果表明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 抽样结果表明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可能性。 2.非抽样风险 与审计抽样无关的因素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 产生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审计目标。 (2)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3)选择了不适合于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4)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 非抽样风险对审计的效果与效率可能都会产生影响。 • 注册会计师可通过实施质量控制,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对审计工作进行指导、 监督和复核,以及改进审计程序,来降低非抽样风险。 (五)审计抽样的类型 1.运用概率抽样技术 2.运用非概率抽样技术 第二节 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 一、随机数选样 总体项目与表中数字一一对应,可从任何地方开始又可按任何方向进行
二、等距抽样 抽样间隔数=总体数量/样本量 三、随意选样 第三节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一、设计样本 (一)确定测试目标 (一)定义总体 (三)定义抽样单元 (四)定义误差 二、选取样本 (一)确定样本规模 1,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若可信赖程度为90%,则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 2.确定可容忍偏差 3.确定预计总体偏差 4.确定样本容量 样本量=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可容忍偏差率 二洗取样本和实施审什程字 三、评价样本结果 (一)计算总体偏差率 (二)分析偏差的性质与原因 (三)推断总体结论 注意 控制测试中也可以使用非概率抽样 第四节抽样技术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概率抽样 (一)设计样本 1.确定审计目标 2.确定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3.界定错报 (二)选取样本 1确定样本规模 (1)界定样本规模考虑的因素 ①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②可容忍的错报金额(重要性水平) ③可信赖程 ④总体变异性 (2)样本规模的计算 ·放回抽样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 nt= 式中t为可信赖程度系数。 ·不放回抽样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 n=
二、等距抽样 抽样间隔数=总体数量/样本量 三、随意选样 第三节 抽样技术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一、设计样本 (一)确定测试目标 (二)定义总体 (三)定义抽样单元 (四)定义误差 二、选取样本 (一)确定样本规模 1.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若可信赖程度为 90%,则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 10% 2.确定可容忍偏差率 3.确定预计总体偏差率 4.确定样本容量 样本量=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可容忍偏差率 (二)选取样本和实施审计程序 三、评价样本结果 (一)计算总体偏差率 ( 二 ) 分析偏差的性质与原因 ( 三 ) 推断总体结论 注意: 控制测试中也可以使用非概率抽样。 第四节 抽样技术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一、在细节测试中使用概率抽样 (一)设计样本 1.确定审计目标 2.确定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3. 界定错报 (二)选取样本 1.确定样本规模 (1)界定样本规模考虑的因素 ①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②可容忍的错报金额(重要性水平) ③可信赖程度 ④总体变异性 (2)样本规模的计算 • • 放回抽样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 n*= 式中 t 为可信赖程度系数。 • 不放回抽样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 n=
·2选取样本和实施审计程序 (1)随机洗取补充样本 补充样本量 =n一预备样本量 (2)审查样本 整个样本平均值 整个样本标准差SD样= A来三 比较△*与事先确定的可接受精确度△ △ ·≤△,说明样本 △>△,则说明样本数量不足,可以用SD样代替SD重新计算和追加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直到△*≤△为止。 (三)评价样本结果 1考虑错报性质和原因 2.推断总体错报 二、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概率抽样
• 2 选取样本和实施审计程序 (1)随机选取补充样本 补充样本量 = n-预备样本量 (2)审查样本 整个样本平均值 = 整个样本标准差 SD 样= △*= 比较△*与事先确定的可接受精确度△ △*≤△,说明样本规模符合抽样要求。 △*>△,则说明样本数量不足,可以用 SD 样代替 SD 重新计算和追加样本,实施审计程序, 直到△*≤△为止。 (三)评价样本结果 1.考虑错报性质和原因 2.推断总体错报 二、在细节测试中使用非概率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