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填空题 1.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2.普遍因素G因素)特殊因素(S因素) 抽象思维能力创造力 3.七 4.三维结构内容产物 5.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6.晶体智力流体智力 7.流体智力 8.晶体 9.流体晶体 10.三元智力 11.情境分理论经验分理论成份分理论12.智力的水平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类型差异 13.智商 14.常态 15.智力低 16.超常中常低常 17.观察 18.思维 19.先快后慢 20.过度学习 21.150 22.再认回忆 23.巩固 24.联想 25.创造性(创造力) 26.创造性思维 27.智力因素个性心理 28.非智力因素 29.中等决定 30.学习动机 1.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32.认知 驱力 33.自我提高 34.附属 35.诱因 36.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7.培养 38.学习要求学习需要 39.激发诱因 40.迁移 41.认识过程态度需要 42.两极性 43.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44.心境激情应激 45.微弱持久 46.弥散性 47.强烈短暂 48.应激 49.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50.道德感 51.理智感 52.美感 53.倾向性深刻性多样性稳定性 54.倾向 55.深刻 56.多样 57.稳定 58.调节功能控制功能维持功能 补偿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B2.C3.D4.B5.B6.C7.D8.D9.D10.D 11.C12.A13.D14.B15.A16.A17.C18.D19.B20.C 21.A22.B23.D24.C25.C26.B27.C28,C29.B30.B 31.C32.C33.A34.B 三、名词解释题 1.长期以来,智力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至今心理学家对智力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我
第五章 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一、填空题 1.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思维力 抽象思维能力 创造力 2.普遍因素(G 因素) 特殊因素(S 因素) 3. 七 4.三维结构 内容 产物 5.一般因素 特殊因素 6.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 7.流体智力 8.晶体 9.流体 晶体 10.三元智力 11.情境分理论 经验分理论 成份分理论 12.智力的水平差异 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类型差异 13.智商 14.常态 15.智力低 16.超常 中常 低常 17.观察 18.思维 19.先快后慢 20.过度学习 21.150 22.再认 回忆 23.巩固 24.联想 25.创造性(创造力) 26.创造性思维 27.智力因素 个性心理 28.非智力因素 29.中等 决定 30.学习动机 31.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 驱力 32.认知 33.自我提高 34.附属 35.诱因 36.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 37.培养 38.学习要求 学习需要 39.激发 诱因 40.迁移 41.认识过程 态度 需要 42.两极性 43.面部表情 体态表情 言语表情 44.心境 激情 应激 45.微弱 持久 46.弥散性 47.强烈 短暂 48.应激 49.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 50.道德感 51.理智感 52.美感 53.倾向性 深刻性 多样性 稳定性 54.倾向 55.深刻 56.多样 57.稳定 58.调节功能 控制功能 维持功能 补偿功能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B 6.C 7.D 8.D 9.D 10.D 11.C 12.A 13.D 14.B 15.A 16.A 17.C 18.D 19.B 20.C 21.A 22.B 23.D 24.C 25.C 26.B 27.C 28.C 29.B 30.B 31.C 32.C 33.A 34.B 三、名词解释题 1.长期以来,智力是一个受争议的概念,至今心理学家对智力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我
国心理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 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 思维的敏捷性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 步衰退 3.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从时间上看,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 4.创造性(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 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培养虽不容易,但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s.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 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研究表明,非智 力因素对学生成才起决定作用,其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6.我们把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 的,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7.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 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对学习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8.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 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一—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 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贏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 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 10.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 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 程 11.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 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 12.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3.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 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当一个人处在 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 喜”。 1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 表现。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 当的估价,容易出现轻率的举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 15.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 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它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 四、辨析题 1.错。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它是一种能力。 2.错。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 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个体的智力出现了差异 3.错。智力低下的人比智力高的人为数略多。这是因为人类智力除按正常的变异规律分 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大脑,导致智力低下。 4错。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前进的。从总 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而呈现下降趋势 5.错。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总体的智力水平并不弱于男性,但在所取得的社会成就 方面,男性却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角色地位、社会期望以及动机水平等因素 使女性天赋潜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国心理学者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 思维力五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 2.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 思维的敏捷性等。从时间上看,流体智力在人的成年期达到高峰后,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 步衰退。 3.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智力划分为两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 从时间上看,晶体智力自成年后不但不减退,反而会上升。 4.创造性(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 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培养虽不容易,但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5.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 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研究表明,非智 力因素对学生成才起决定作用,其积极特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6.我们把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称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引起 的,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7.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这种内驱力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研究表明,认知内驱力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 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动机,它对学习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8.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 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 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 9.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 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认可。 10.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 要求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需要,即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很少学习需要到产生学习需要的过 程。 11.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 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 12.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它是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另一种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3.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 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各种事物的态度体验。当一个人处在 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 喜”。 14.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发生时一般有很明显的外部 表现。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缩小,控制力减弱,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能作出适 当的估价,容易出现轻率的举动。但激情是完全有可能控制的。 15.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 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对人的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它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急剧变化。 四、辨析题 1.错。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它是一种能力。 2.错。由于各人的先天素质存在着差异,特别是后天条件的不同,诸如社会、环境、家 庭、学校,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等因素,使个体的智力出现了差异。 3.错。智力低下的人比智力高的人为数略多。这是因为人类智力除按正常的变异规律分 布外,还有许多疾病可以损害大脑,导致智力低下。 4.错。在人的一生中,智力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发展而变化,但并不是匀速前进的。从总 体上讲,是先快后慢,到一定程度停止增长,并随衰老而呈现下降趋势。 5.错。虽然大量研究表明,女性总体的智力水平并不弱于男性,但在所取得的社会成就 方面,男性却明显高于女性。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角色地位、社会期望以及动机水平等因素 使女性天赋潜能的发挥受到了限制
6.错。早期教育应是全面的,适时的,适宜的。把早期教育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不仅智力品质没有得到良好培养,而且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7.错。复习是运用多种方法对材料重新组织和巩固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重复。通过复习 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 而知新”的效果 8.错。再认或回忆过程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影响再认或回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重 要因素。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 素 错。创造性的培养虽不容易,但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为创造而教”已经成为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教育,可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创造性 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 10.错。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但这种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 自发的。因此无论对智力较好或智力较差的学生,都必须注意既发展他们的智力,又要培养 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11.错。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学习动机较 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较好。但是,学习动机过高学习效率也会下降。 12.错。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 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们,学生尝 到了学习的甜头,就有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 13.错。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过小或者难度过高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研究表明 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14.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等,不能一味地表扬而 不批评,如对自信心差的学生更应当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 出要求,在表扬地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之处 15.错。竞赛有时的确具有消极作用,尤其是竞赛过多的情况下,但它也有激励作用 般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需要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 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16.错。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情感则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 它比情绪更复杂。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 社会历史性 五、说明题 1.智力早熟的人尽管遗传素质优异,但是不经学习,不接受教育就成才也是白日作梦。 方仲永虽然早慧,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培养,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 2.这是智力类型差异的一种表现,即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智力因素 的综合来保证的。 3.就全体男性与全体女性的平均智力而言,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个体智力上则有很大 差异。男性智力低下与智力超常这两种情况和比率都高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的智愚较为 悬殊,女性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 4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凡是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识记效果 就会大为提高。 5.创造力具有多元性,教师要树立多元创造观,发挥儿童多方面才能。而传统教育中 人们往往狭隘地认为创造力仅仅局限于科学发现、发明和艺术创造活动之中。 6.教学要具有目的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从而形成间接的远景性的学习动 机。要使学习目的性教育有成效,就必须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结合,避免空洞的说教 7.这是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 励作用。 8.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同一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可能是 多方面的。因此,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时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 情感体验,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 9.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多种情绪的两极,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 条件下转化,好“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等
6.错。早期教育应是全面的,适时的,适宜的。把早期教育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不仅智力品质没有得到良好培养,而且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7.错。复习是运用多种方法对材料重新组织和巩固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重复。通过复习, 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 而知新”的效果。 8.错。再认或回忆过程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影响再认或回忆效果的重要因素,但并非最重 要因素。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 素。 9.错。创造性的培养虽不容易,但却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为创造而教”已经成为 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良好的教育,可为学生的创造性的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创造性 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 10.错。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但这种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 自发的。因此无论对智力较好或智力较差的学生,都必须注意既发展他们的智力,又要培养 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11.错。学习动机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学习动机较 高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也较好。但是,学习动机过高学习效率也会下降。 12.错。当学生尚未表现出对学习有适当的兴趣或动机之前,教师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 动。对于那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应集中注意于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们,学生尝 到了学习的甜头,就有可能产生要学习的动机。 13.错。在学习过程中,难度过小或者难度过高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研究表明, 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14.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等,不能一味地表扬而 不批评,如对自信心差的学生更应当多一些鼓励与表扬,对过于自信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提 出要求,在表扬地同时还应指出其不足之处。 15.错。竞赛有时的确具有消极作用,尤其是竞赛过多的情况下,但它也有激励作用。 一般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需要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 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16.错。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情感则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 它比情绪更复杂。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的 社会历史性。 五、说明题 1.智力早熟的人尽管遗传素质优异,但是不经学习,不接受教育就成才也是白日作梦。 方仲永虽然早慧,但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培养,最终只能“泯然众人矣。” 2.这是智力类型差异的一种表现,即在完成同一种活动时不同的人是由不同的智力因素 的综合来保证的。 3.就全体男性与全体女性的平均智力而言,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在个体智力上则有很大 差异。男性智力低下与智力超常这两种情况和比率都高于女性,也就是说,男性的智愚较为 悬殊,女性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 4.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凡是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识记效果 就会大为提高。 5.创造力具有多元性,教师要树立多元创造观,发挥儿童多方面才能。而传统教育中, 人们往往狭隘地认为创造力仅仅局限于科学发现、发明和艺术创造活动之中。 6.教学要具有目的性,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从而形成间接的远景性的学习动 机。要使学习目的性教育有成效,就必须与具体的学习目标相结合,避免空洞的说教。 7.这是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 励作用。 8.情绪、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同一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可能是 多方面的。因此,人的情绪、情感极其复杂,有时甚至会同时拥有相反的或相对立的情绪、 情感体验,如“悲喜交加”,“百感交集”。 9.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多种情绪的两极,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它们可以在一定 条件下转化,好“乐极生悲”,“破涕为笑”等等
10.心境具有弥散性,当一个人处在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 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六、简答题 1.1.答案要点: (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男女智力总体上平衡,但男性的智愚较为悬殊,女性 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男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并 随年龄的发展互占优势。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在感知方面、注意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想象方面 都存在着类型的性别差异。如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 测验中占优势。 2.答案要点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智力增长非常迅速,早期教育决定一个人今后智力的发 展水平。如果儿童在生活的早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那么他们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该达到的高 水平。反之,如果给孩子优越的早期教育,他们的智力就会得到惊人的发展。早期教育不应 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该是全面的,适时的,适宜的 3.答案要点: (1)识忆的效果依赖于识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 意识的识记效果优于无意识记的效果 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凡是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识记 效果就会大为提高。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也会影响识记的效果。从材料的性质来看,一般地说,具体形 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语文材料容易识记: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易于识记。从材料的数量来 看,识记的效果随识记材料的数量增多而降低。 (4)识记的效果也依赖于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阅读与 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单纯阅读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则应根据材 料的性质、数量和难度等特点而采用。 4.答案要点: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这已为大量的日常经验和实验研究 所证明。意义识记的方法,对材料记得快,保持得久。通过意义识记的方法所掌握的材料也 易于回忆和运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其优越性还表现在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5.答案要点: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须“趁 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 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 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答案要点: (1)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 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2)再认与回忆中的线索。主要有信息本身的特点以及场合因素这两方面的线索 (3)再认与回忆中的思维和联想。再认与回忆有时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于思维和 联想这一中间环节 (4)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状态。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 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有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 7.答案要点: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有 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一般来说,保持轻松愉快的 情绪,会帮助我们恢复记忆:而高度紧张,会妨碍我们正常的回忆效果。另外,充满信心, 才不会为一时的困难所困扰,要使自己保持平静,慢慢地进行追忆,理出头绪。否则,不是 放弃回忆就是导致情绪高度紧张,影响回忆的效果 8.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研究表明,学 生的学业成就与智力因素具有中等程度相关,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才起决定作用,在学习 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智力的发展会促进非智力因素积 极特征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是提高
10.心境具有弥散性,当一个人处在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 物,即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 六、简答题 1. 1. 答案要点: (1)男女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男女智力总体上平衡,但男性的智愚较为悬殊,女性 的智力发展则较为均匀。 (2)男女智力发展速度的差异。男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智力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并 随年龄的发展互占优势。 (3)男女智力类型的差异。在感知方面、注意方面、记忆方面、思维方面、想象方面 都存在着类型的性别差异。如女孩在语言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 测验中占优势。 2.答案要点: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儿童早期智力增长非常迅速,早期教育决定一个人今后智力的发 展水平。如果儿童在生活的早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那么他们永远达不到原来应该达到的高 水平。反之,如果给孩子优越的早期教育,他们的智力就会得到惊人的发展。早期教育不应 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应该是全面的,适时的,适宜的。 3.答案要点: (1)识忆的效果依赖于识记的目的和要求。实验证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 意识的识记效果优于无意识记的效果。 (2)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会影响识记的效果。凡是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识记 效果就会大为提高。 (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也会影响识记的效果。从材料的性质来看,一般地说,具体形 象的材料比抽象的语文材料容易识记;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易于识记。从材料的数量来 看,识记的效果随识记材料的数量增多而降低。 (4)识记的效果也依赖于识记的方法。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阅读与 试图回忆相结合的方法优于单纯阅读法。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综合识记法则应根据材 料的性质、数量和难度等特点而采用。 4.答案要点:意义识记的方法优于机械识记的方法,这已为大量的日常经验和实验研究 所证明。意义识记的方法,对材料记得快,保持得久。通过意义识记的方法所掌握的材料也 易于回忆和运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其优越性还表现在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5.答案要点: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须“趁 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 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一些;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 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6.答案要点: (1)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对识记过的材料保持的巩固程度,是决定再认或回忆的速 度与准确性的最重要的因素。 (2)再认与回忆中的线索。主要有信息本身的特点以及场合因素这两方面的线索。 (3)再认与回忆中的思维和联想。再认与回忆有时不能直接进行,必须借助于思维和 联想这一中间环节。 (4)再认、回忆与情绪、情感状态。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 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有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 7.答案要点:在再认或回忆过程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情绪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有时有 利于我们对往事的再现,有时也会妨碍人们对过去经验的恢复。一般来说,保持轻松愉快的 情绪,会帮助我们恢复记忆;而高度紧张,会妨碍我们正常的回忆效果。另外,充满信心, 才不会为一时的困难所困扰,要使自己保持平静,慢慢地进行追忆,理出头绪。否则,不是 放弃回忆就是导致情绪高度紧张,影响回忆的效果。 8.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研究表明,学 生的学业成就与智力因素具有中等程度相关,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成才起决定作用,在学习 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彼此促进的,智力的发展会促进非智力因素积 极特征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特征对学习具有调节、控制、维持和补偿的功能,是提高
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答案要点 (1)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特别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 要的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学 习的方向。其次,学习动机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再次,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取 得的学习成绩。 (3)虽然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并不总是 一致的。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 (4)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关系。这就是 说,动机可以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10.答案要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的自觉性。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必须与具体 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而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2)要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 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教师要引导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转 移到学习活动上来。 11.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 (5)适当开展竞赛,使竞赛能对大多数人起到激励的作用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健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 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复习的效果取决 于合理地组织复习,以下是合理组织复习的一些主要条件。 (1)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 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另外,识记刚过复习要密,以后复习可安排得疏些。 (2)要过度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可使材料保持得更好。150%的过度学习 最为经济合理 (3)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者及学习材料的具体条 件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5)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 会降低复习的效果。 (6)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各种感官参与的记忆比单一感官记忆效果强得多。 2.答案要点: “为创造而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 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 (1)教育者观念的改变。教师应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点,允许学生自由思考,依其 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要使儿童尽可能多地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还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的习惯做法,要尊重学生的 创造个性,教师要树立多元创造观,发展儿童多方面才能。 (2)改进教学时发问的技术。发问是任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的基本技术。但问题 的恰当与否,影响到学生的反应,编制创造性问题应遵循三个原则:问题没有单一标准的答 案;问题的答案不是仅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3)改进学生作业的方式。教师在指定学生作业时,应避免抄抄写写的作业,而可使
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9.答案要点: (1)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特别是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是绝对必 要的。 (2)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学 习的方向。其次,学习动机还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再次,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生所取 得的学习成绩。 (3)虽然一般来讲,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动机与学习结果的关系并不总是 一致的。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卷入认知过程而只能是间接地增强与促进学习效果。 (4)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关系。这就是 说,动机可以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10.答案要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启发学习的自觉性。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必须与具体 的学习目标相结合,而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 (2)要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 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教师要引导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转 移到学习活动上来。 11.答案要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 (5)适当开展竞赛,使竞赛能对大多数人起到激励的作用。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 复习是增强记忆,克服健忘的有效途径。通过复习,不仅能强化记忆的痕迹,巩固对知 识的保持,而且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复习的效果取决 于合理地组织复习,以下是合理组织复习的一些主要条件。 (1)要及时复习。遗忘规律表明,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于新识记的材料,必 须“趁热打铁”及时进行复习。另外,识记刚过复习要密,以后复习可安排得疏些。 (2)要过度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可使材料保持得更好。150%的过度学习 最为经济合理。 (3)合理选择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者及学习材料的具体条 件。 (4)排除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 (5)复习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单调的复习方法,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 会降低复习的效果。 (6)要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各种感官参与的记忆比单一感官记忆效果强得多。 2.答案要点: “为创造而教”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 而且可以是日常教学活动。 (1)教育者观念的改变。教师应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点,允许学生自由思考,依其 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发挥学生主动性,要使儿童尽可能多地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还要改变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的习惯做法,要尊重学生的 创造个性,教师要树立多元创造观,发展儿童多方面才能。 (2)改进教学时发问的技术。发问是任何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使用的基本技术。但问题 的恰当与否,影响到学生的反应,编制创造性问题应遵循三个原则:问题没有单一标准的答 案;问题的答案不是仅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问题的叙述应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3)改进学生作业的方式。教师在指定学生作业时,应避免抄抄写写的作业,而可使
用创造性思维的作业,其设计原则有四条:作业的答案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也不是课本上 能找到的:作业要考虑学生的程度与兴趣: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作业的内容应配合学科的 取材。 (4)改进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用创造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 的创造力发展。如命题的内容应包含记忆、想象、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多层次试题 适量增加部分“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的试题:除笔试外还可以利用观察、记录、发表、量表 扮演等方式评价:教师能接受学生不同的正确或有道理的答案,或者不太早下判断,让学生 有机会说明其作品或答案等等。 3.答案要点 学习不可能脱离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孤立进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教育与对数 学、阅读的指导同等重要。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以情感来促进教育,更强调要教育情感本身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即一般所谓的情商 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自我。要帮助学生提高了解自我的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具有清晰的认 知,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2)管理自我。管理自我即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管理自我教育特别 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找出情绪表现所掩藏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学会消除焦虑,抑制愤怒, 缓解悲哀的情感技能。 (3)自我激励。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做到坚韧不拔,依 然满腔热情,继续努力。 (4)认识他人情绪。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 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 (5)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要求两种情绪技能的成熟,自我管理与移情 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一方面要进行认知指导,纠正其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教给他们 些社交的技能、技巧 4.答案要点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对其行为表现作出预测,并采取适 合其气质特点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 好个性品质。气质不能决定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气质 类型的学生,不要以自己情感的好恶,亲近或疏远某种气质类型学生:要相信任何一种气质 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 面,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但每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有利于形成某 种积极的或消极的个性品质的可能性。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的 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有意识地利用其积极方面,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以防止个性品 质向消极方面发展。 (2)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 相应的教育方法 (3)由于气质特征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率以及智力活动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只要 这样,无论何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完全可以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学习风格取得好成绩,提 高其智力水平。 5答案要点: 性格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良性格对学习具有调节功 能、控制功能、维持功能和补偿功能。 (1)性格的调节功能表现为改变学习态度,协调学习动机,稳定学习情绪,提高心智 活动水平。一个人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态度决定其学习态度。 (2)性格对学习的控制功能。主要指性格可以加快或延缓、加强或减弱心理活动,可 以积极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核对和自我校正 (3)性格对学习的维持功能,是指性格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始终不渝进行学习。学习是 艰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耐心的观察,持久的注意,艰苦的记忆,积极的想象,周密的
用创造性思维的作业,其设计原则有四条:作业的答案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也不是课本上 能找到的;作业要考虑学生的程度与兴趣;作业的方式应多样化;作业的内容应配合学科的 取材。 (4)改进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用创造性的评价,以促进学生 的创造力发展。如命题的内容应包含记忆、想象、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多层次试题; 适量增加部分“不止一个正确答案”的试题;除笔试外还可以利用观察、记录、发表、量表、 扮演等方式评价;教师能接受学生不同的正确或有道理的答案,或者不太早下判断,让学生 有机会说明其作品或答案等等。 3.答案要点: 学习不可能脱离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孤立进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教育与对数 学、阅读的指导同等重要。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以情感来促进教育,更强调要教育情感本身, 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力,即一般所谓的情商。 情感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自我。要帮助学生提高了解自我的能力,使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具有清晰的认 知,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2)管理自我。管理自我即调控自我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管理自我教育特别 要注重:帮助学生学会找出情绪表现所掩藏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学会消除焦虑,抑制愤怒, 缓解悲哀的情感技能。 (3)自我激励。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激励,使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做到坚韧不拔,依 然满腔热情,继续努力。 (4)认识他人情绪。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 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感。 (5)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要求两种情绪技能的成熟,自我管理与移情。 培养学生人际关系的能力,一方面要进行认知指导,纠正其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教给他们 一些社交的技能、技巧。 4.答案要点: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气质特征,对其行为表现作出预测,并采取适 合其气质特点的教育和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气质差异,有针对性、预见性地培养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良 好个性品质。气质不能决定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同气质 类型的学生,不要以自己情感的好恶,亲近或疏远某种气质类型学生;要相信任何一种气质 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 一面,都有可能形成某种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但每种气质类型都存在着有利于形成某 种积极的或消极的个性品质的可能性。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帮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己的 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有意识地利用其积极方面,塑造优良的个性品质,以防止个性品 质向消极方面发展。 (2)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气质类型的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气质特点,采取 相应的教育方法。 (3)由于气质特征影响智力活动的特点、效率以及智力活动的方式,因此,在教学过 程中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在学习途径、方式和方法上,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只要 这样,无论何种气质类型的学生,完全可以从不同途径,用不同的学习风格取得好成绩,提 高其智力水平。 5.答案要点: 性格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促进智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良性格对学习具有调节功 能、控制功能、维持功能和补偿功能。 (1)性格的调节功能表现为改变学习态度,协调学习动机,稳定学习情绪,提高心智 活动水平。一个人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态度决定其学习态度。 (2)性格对学习的控制功能。主要指性格可以加快或延缓、加强或减弱心理活动,可 以积极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监督、自我核对和自我校正。 (3)性格对学习的维持功能,是指性格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始终不渝进行学习。学习是 艰苦的劳动,在学习过程中,耐心的观察,持久的注意,艰苦的记忆,积极的想象,周密的
思考等,都需要坚强的意志性格特征来加以维持 (4)性格对学习还具有补偿功能。所谓补偿功能,是指性格因素能够弥补智力和能力 的某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慎密性和 自信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克服因知识基础差而带来的能力上的弱点,发挥非智力因 素的积极作用,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
思考等,都需要坚强的意志性格特征来加以维持。 (4)性格对学习还具有补偿功能。所谓补偿功能,是指性格因素能够弥补智力和能力 的某些方面的缺陷或不足。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感、坚持性、主动性、慎密性和 自信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学生克服因知识基础差而带来的能力上的弱点,发挥非智力因 素的积极作用,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