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0)·学以致其道 班级 姓名 学号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肆: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 B.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聪明 C.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俭:约束 D.事君能致其身 致:奉献,献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古之学者为己 敏以求之者也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不贤者识其小者 敏于事而慎于言 ∫仁在其中矣 切问而近思 吾必谓之学矣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 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C.就有道而正焉 D.今也则亡 4.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B.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C.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子闻之,曰:“是礼也。” 5.名句填空。(8分)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夏曰:“ 仁在其中矣。”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阅读与鉴赏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 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高考专题练习 1 论语(10)·学以致其道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肆: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 B.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聪明 C.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俭:约束 D.事君能致.其身 致:奉献,献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古之.学者为己 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 B. 敏以求之者.也 不贤者.识其小者 C. 敏于事而.慎于言 切问而.近思 D. 仁在其中矣. 吾必谓之学矣.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诲女知之乎 B.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C.就有道而正焉 D.今也则亡 4.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 B.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C.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D.子闻之,曰:“是礼也。” 5.名句填空。(8 分) (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 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高考专题练习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 也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情:诚,真诚 B.不迁怒,不贰过 贰:重复出现 C.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敬:尊敬 D.求之与?抑与之与 抑:还是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必闻其政 B1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有颜回者好学 古之学者为己 子禽问于子贡曰 D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亳不客气地指责樊迟是小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教 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B.在回答哀公的问话时,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 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 操的培养。 C.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为人处世的品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 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他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谦谨、礼让的道德品格。 D.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以至于有人对他是 否真的懂礼产生怀疑。这恰好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 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4分) (2)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分)
高考专题练习 2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 也。”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情:诚,真诚 B.不迁怒,不贰.过 贰:重复出现 C.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敬:尊敬 D.求之与?抑.与之与 抑:还是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 必闻其.政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C. 有颜回者.好学 古之学者.为己 D. 子禽问于.子贡曰 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8.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樊迟是小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教 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 B.在回答哀公的问话时,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 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 操的培养。 C.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为人处世的品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 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他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谦谨、礼让的道德品格。 D.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以至于有人对他是 否真的懂礼产生怀疑。这恰好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 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 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 分) (1)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专题练习 论语(10)·学以致其道 解析B项敏:勤勉 答案B 2.解析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分别为语气词,表判断/代词,“…… 的人”。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语气词“了 答案B 解析A项“女”通“汝”。B项“与”通“欤”。D项“亡”通“无” 答案C 4.解析A项“是”为代词,“也”表停顿。 答案A 5.答案(1)今之学者为人(2)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3)博学而笃志切 问而近思(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解析C项敬:慎重 7.解析D项于:介词,向。A项则: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发现,原来 是。B项其:代词,那里的/代词,我。C项者:代词,……的/代词,……的 人 答案D 8.解析B项“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操的培养”错,孔子既重知识的传 授,更重道德情操的培养 答案B 9.答案(1)若能如此,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用襁褓背着子女来投靠了,哪用得 着亲自种庄稼呢? (2)先生的这种求法,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求法吧?
高考专题练习 3 论语(10)·学以致其道 1. 解析 B 项敏:勤勉。 答案 B 2.解析 A 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 项分别为语气词,表判断/代词,“…… 的人”。C 项均为连词,表并列。D 项均为语气词“了”。 答案 B 3. 解析 A 项“女”通“汝”。B 项“与”通“欤”。D 项“亡”通“无”。 答案 C 4.解析 A 项“是”为代词,“也”表停顿。 答案 A 5.答案 (1)今之学者为人 (2)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3)博学而笃志 切 问而近思 (4)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6. 解析 C 项敬:慎重。 答案 C 7.解析 D 项于:介词,向。A 项则: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发现,原来 是。B 项其:代词,那里的/代词,我。C 项者:代词,……的/代词,……的 人。 答案 D 8. 解析 B 项“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操的培养”错,孔子既重知识的传 授,更重道德情操的培养。 答案 B 9.答案 (1)若能如此,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用襁褓背着子女来投靠了,哪用得 着亲自种庄稼呢? (2)先生的这种求法,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求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