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 积累与运用:(35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言必信 (《论语》) (2)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3)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4)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5)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7)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0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yi,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流动), 微风拂来,花枝摇ye,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 春天的深处。 (1)给加点定字注音。(2分)微风拂来 花雨缤纷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芬芳四yi 花枝摇ye (3)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湖中,昔日的漱戀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哪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 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 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 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 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3分)
江苏省盐城市 2014 年语文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5 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⑴言必信, 。(《论语》)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朔气传金柝, 。(《木兰诗》) ⑷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瞑》) ⑸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⑹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⑺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⑻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⑼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⑽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 yì,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 (涌动/流动), 微风拂来,花枝摇 yè,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 春天的深处。[来源:学§科§网] ⑴给加点定字注音。(2 分) 微风拂来 花雨缤纷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芬芳四 yì 花枝摇 yè ⑶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 分)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 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 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 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 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 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 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3 分)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回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时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名著阅读。(5分) (1)填空。(2分)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起绣红旗的场面。 (2)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 一你不是想错了吗?一一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 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 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 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一一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7.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 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6月28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 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3分)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 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 的道理。(2分)
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回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时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名著阅读。(5 分) (1)填空。(2 分)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 公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2)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 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 ——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 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 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 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7.综合性学习。(8 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 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 6 月 28 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 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3 分)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 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 的道理。(2 分)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 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 访谈问题。(3分) 访谈对象 预设问题: 、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山雨 翁卷 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 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 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 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 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 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 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 访谈问题。(3 分) 访谈对象: 预设问题: ① ② ③ 二、阅读理解(55 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 8-9 题。(6 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 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 分) 答: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 10-13 题。(15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 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 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 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 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 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 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 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墨子·兼爱》) 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 分)
(1)委而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 (3)相攻国者亦然 此而已 矣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分)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2)圣人以治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译文 13.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治政之道。前者强调了 ,后者强调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5分)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 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 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 灰霾天 是呈逐年上升趋势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 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雾 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 果悬浮在近地面 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 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201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10千米,排除了 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时,即可 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 为雾,相对湿度低于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 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 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 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 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 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 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 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 在2011年迅速蹿红。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
⑴委而去之 ⑵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 ⑶相攻国者亦然 ⑷具此而已 矣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3 分) 当 察 乱 何 自 起 起 不 相 爱 臣 子 之 不 孝 君 父 所 谓 乱 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2)圣人以治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译文: 13.甲、乙两文都阐述了治政之道。前者强调了 ,后者强调 了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15 分) 从“雾都”到“霾都” ①在中国有一座城市以雾而著称,就是“雾都”重庆。 ②重庆多雾,因为它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四面群山环绕,长江、嘉陵江在此交汇,空气 温暖湿润,地面风速很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很轻易就会达到饱和状态而凝结 成雾,不过气象部门的统计分析表明,近年来重庆浓雾呈逐年减少趋势, 灰霾天气倒 是呈逐年上升趋势。[来源:学科网] ③那么到底什么是雾,什么是霾呢?气象学上对“雾”的定义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 凝结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导致水平能见度低于 1000 米的天气现象。雾 和云可以说是一母同胞,过量的水汽与空气中的凝结在一起,它们悬浮在高空被称为云,如 果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了雾。而词典对“霾”的解释是: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 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能见度小于 10 公里。而 2010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则对“霾”给出了技术性的判识标准:“当能见度小于 10 千米,排除了 降水、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且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时,即可 判识为霾。”所以雾与霾最大的区别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 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 为雾,相对湿度低于 80%的为霾。 ④据气象部分研究人员所说,重庆由于二战时期的军工开发和以后的军工建设, 一 直是严重的‘霾都’,只是过去科学认识水平不够,误认为是‘雾都’。我们以前认为能见 度降低都是雾造成的,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霾。”于是,“雾都”不再有美感,反而变成了 刺耳的警报,令人忧心。而且,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被冠上了“雾都”的名号:郑州 被市民调侃为“宛若蓬莱仙境,郑州成‘雾都’”;乌鲁木齐被戏称为“西部雾都”“‘雾’ 鲁木齐”……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盛夏季节 30℃大雾弥漫”,我们已经知道雾是低温下 饱和气块的标志,夏季 30℃的高温条件下,水汽很难达到饱和程度,出现的肯定是霾。 ⑤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 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 PM2.5 在 2011 年迅速蹿红。PM2.5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会深入到人的肺部,造成人的循环系
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的浓度每増加⑩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 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 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 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2014年第3期,有改动) 14.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分) 15.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 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PM2.5 在2011年迅速辟红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分) “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分) 17.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 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9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 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 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 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 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欻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 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 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 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 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
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PM2.5 的浓度每增加 10 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 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 5%和 1%。 ⑥中国的“霾都”已经越来越多,而且还在继续增多中。中国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地区, 霾的日变化都呈现出增长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恐怕短期内也很难发生改变。在今后很长一段 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悬浮在中国城市上空的灰霾还要很久才会消散。 (选自《读者》2014 年第 3 期,有改动) 14.从文中看,“雾”和“霾”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不少于两点)(4 分) 答: 15.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16.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4 分) 霾会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大气中颗粒物的散射、吸收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 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颗粒物的家族被称为悬浮颗粒物,其组成部分 PM2.5 在 2011 年迅速蹿红。 (1)“主要”一词能否删去?结合句子内容说明理由。(2 分) 答: (2)“蹿红”在这里的意思是什么?(2 分) 答: 17.作者说:“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市治理灰霾的前景不容乐观。”请结合文本, 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 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2 题。(19 分)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林清玄 ①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②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 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竟好似是天然 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③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莲田里 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水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 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④“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 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 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 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⑤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 篓,带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采回 来的莲蓬先挖出里面的莲子,莲子外面有一层粗壳,要用小刀一粒一粒剥开,晶莹洁白的莲
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 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 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 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 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 刺二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 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 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 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 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 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二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 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 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 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 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 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 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8.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4分) 答 19.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3分) 20.阅读⑤⑥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4分) 〓〓气 →剥莲子 21.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 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答 22.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 同之处。(5分) 答 三、写作。(60分)
子就滚了一地。莲子剥好后,还要用细针把莲子里的莲心挑出来,这些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 一粒也偷懒不得,所以全家老小都加入了工作。空的莲蓬可以卖给中药铺,还可以挂起来装 饰;洁白的莲子可以煮莲子汤,做许多可口的菜肴;苦的莲心则能煮苦茶,既降火又提神。 ⑥我在白河镇看莲花的子民工作了一天,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种莲的人就像莲子一 样,表面上莲花是美的,莲田的景观是所有作物中最美丽的景观,可是他们工作的辛劳和莲 心一样,是苦的二采莲的季节在端午节到九月的夏秋之交,等莲子采收完毕,接下来就要挖 ⑦莲田其实是一片污泥,采莲的人要防备田里游来游去的吸血水蛙,莲花的梗则长满了 刺二我看到每一位采莲人的裤子都被这些密刺划得千疮百孔,有时候还被刮出一条条血痕, 可见得依靠美丽的莲花生活也不是简单的事。小孩子把莲叶卷成杯状,捧着莲子在莲田埂上 跑来跑去,才让我感知,再辛苦的收获也有快乐的一面。 ⑧莲花其实就是荷花,在还没有开花前叫“荷”,开花结果后就叫“莲”。我总觉得两 种名称有不同的意义:荷花的感觉是天真纯情,好像一个洁净无瑕的少女,莲花则是宝相庄 严,仿佛是即将生产的少妇。荷花是宜于观赏的,是诗人和艺术家的朋友;莲花带了一点生 活的辛酸,是种莲人生活的依靠二想起多年来我对莲花的无知,只喜欢在远远的高处看莲、 想莲;却从来没有走进真正的莲花世界,看莲田背后生活的悲欢,不禁感到愧疚。谁知道一 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 辛劳? ⑨我站在莲田上,看日光照射着莲田,想起“留得残荷听雨声”恐怕是莲民难以享受的 境界,因为荷残的时候,他们又要下种了二田中的莲叶坐着结成一片,站着也叠成一片,在 田里交缠不清二我们用一些空虚清灵的诗歌来歌颂莲叶荷田的美,永远也不及种莲的人用他 们的岁月和血汗在莲叶上写诗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选》,有删节) 18.纵观全文,说说你对文章题目的理解。(4 分) 答: 19.第④段,作者引用《采莲谣》的意图是什么?(3 分) 答: 20.阅读⑤⑥段,分别用三字短语概括收获莲、藕的过程。(4 分) → →剥莲子 → → 。 21.品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3 分)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 的 莲子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答: 22.将本文与《荷》专题中的《爱莲说》进行比较,结合文本说说两文在表达主题方面的不 同之处。(5 分) 答: 三、写作。(60 分)
2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 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 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以“我与 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1)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题材不限:(4)不少于600 字;(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江苏省盐城市2014年语文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1.(1)行必果(2)门庭若市(3寒光照铁衣(4)清泉石上流(5)白云千载空悠悠(6)沾衣欲 湿杏花雨(7)为有源头活水来(8)伤心秦汉经行处(⑨)枯藤老树昏鸦00吾将上下而求索 2.(1) fu bin(2)溢曳(3)涌动 3.答案:B 4.答案:D 5.答:(1)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2)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 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③3)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答:(1)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2)性格坚强、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 罗切期特。 7.活动一: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XX,我们打算6月28日在学校报告厅举 行“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 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活动二:孔融让梨。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活动三:访谈对象:学生。预设问题:①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②你怎么 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③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预设问题:①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②您认为 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③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 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预设问题:①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② 您对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方面有什么建议?③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孝心方 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阅读理解 一)8.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 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 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 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二)10.答:(1)放弃(2)限制(3)这样(4)全都
2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 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 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以“我与_________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⑴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⑵立意自定;⑶除诗歌外,题材不限;⑷不少于 600 字;⑸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江苏省盐城市 2014 年语文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⑴行必果 ⑵门庭若市 ⑶寒光照铁衣 ⑷清泉石上流 ⑸白云千载空悠悠 ⑹沾衣欲 湿杏花雨⑺为有源头活水来⑻伤心秦汉经行处 ⑼枯藤老树昏鸦 ⑽吾将上下而求索 2.⑴fú bīn ⑵溢 曳 ⑶涌动 3.答案:B 4.答案:D 5.答:⑴我们既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要良好的经济发展。⑵我们宁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也 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⑶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资源。 6.答:(1)江姐(江雪琴),新中国诞生 (2)性格坚强、追求人格独立、追求平等自由, 罗切期特。 7.活动一: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团委的 XX,我们打算 6 月 28 日在学校报告厅举 行“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想请您担任点评嘉宾。如果您能抽空参加我们的活动,是 对我们极大的支持。 活动二:孔融让梨。谦让或尊敬长辈的待人之礼。 活动三:访谈对象:学生。 预设问题:①你觉得自己在孝顺父母方面做得如何?②你怎么 看身边的这些不孝敬父母的现象?③你觉得我们中学生在孝顺父母方面应该怎么做? 访谈对象:家长 预设问题:①您觉得您的孩子在孝顺父母方面做的怎么样? ②您认为 现在的孩子不孝顺父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③在培养孩子孝心方面您有哪些好的想法? 请说出来与其他家长共享。 访谈对象:专家。 预设问题:①您认为目前中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根源在哪里? ② 您对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方面有什么建议? ③您认为目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孩子孝心方 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二、阅读理解 (一)8.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 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9.示例 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 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 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 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源: (二)10.答:⑴放弃 ⑵限制 ⑶这样 ⑷全都
11.答: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答:(1)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2)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答: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 爱民、君臣父子都相爱) 【附参考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人,不可不考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 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 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 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 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 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 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 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 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 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三)14.答:一是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 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 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1)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 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成为焦点。 17.示例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 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 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示例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 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四)18.答: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 对种莲人的赞美。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 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 19.答: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 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 丰富中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20.答: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
11.答: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12.答:⑴巩固国防不仅仅依靠山河的险要,威震天下不仅仅依靠武器的锋利(精良)。 ⑵圣人把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就不能不考察混乱产生的原因(或根源)。 13.答:前者:仁或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施行仁政得民心);后者:爱(兼爱, 爱民、君臣父子都相爱) 【附参考译文】圣人是以治理天下为职业的 人,不可不考 察混乱产生的根源。试考察 混乱从哪里产生呢?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敬君和父,就是所谓乱。儿子爱自己而 不爱父亲,因而损害父亲以自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因而损害兄长以自利;臣下爱自 己而不爱君上,因而损害君上以自利,这就是所谓混乱。反过来,即使父亲不慈爱儿子,兄 长不慈爱弟弟,君上不慈爱臣下,这也是天下的所谓混乱。父亲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 害儿子以自利;兄长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以自利;君上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 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起于不相爱。即使大夫相互侵扰家族,诸侯相互攻 伐封国,也是这样。大夫各自爱他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侵扰别人的家族以利 他自己的家族;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攻伐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 己的国家。天下的乱事,全部都具备在这里了。细察它从哪里产生呢?都起于不相爱。 (三)14.答:一是 相对湿度的区别,二是构成成分的区别,三是能见度的区别,四是 对人的危害性的区别,五是成因的区别。 15.答: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雾与云的关系; 作比较,把雾与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两者的区别。 16.(1)答:不能删去。“主要”一方面说明颗粒物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作用中位置突出, 另一方面说明在霾降低空气能见度的过程中,除颗粒物的消光作用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此为主,其他为次。“主要”一词使说明更准确。(2)答:指迅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成为焦点。 17.示例 1:我同意作者的看法,是不容乐观的。理由是:无论从文中还是现实来看,很多 城市都已出现严重的灰霾,经济发展与治理灰霾的关系也难以处理好,而且,目前治理灰霾 的技术还不够成熟。 示例 2:我不同意作者的看法。我认为应该是乐观的。从文本看,目前人们对灰霾的研究 越来越深入,对灰霾的危害越来越重视。只要下定决心,从现在做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关系,治理灰霾还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四)18.答:种莲人在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中用汗水和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 对种莲人的赞美。其中,“岁月”表示长年的辛劳和汗水;“在莲上写诗”表达了对种莲人 劳动的赞美,这与一般诗人在纸上写的诗相比,具有更美的诗意。 19.答:用童谣中的愉快场景、美好情调同文中白河镇的现实场景进行对比(反衬),以突 出白河镇采莲人的劳作艰辛,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生计,在行文上为下文作铺垫;同时 丰富中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人文色彩,使文章具有文学性和趣味性。 20.答:摘(采)莲蓬、挖莲子、挑莲心、挖莲藕
21.答: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 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手法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 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手法2:运 用对比手法,通过“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将“一碗冰冻的莲子 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 血汗和辛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 22.答:《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通过对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的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它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而本文的主题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的艰辛,从而表达了 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23.略
21.答:内容:作者看到了莲背后的辛劳付出,表达了对莲农辛勤劳作的同情及对他们生存 状态的关切,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手法 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个莲子” 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表达效果。手法 2:运 用对比手法,通过“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与“多少血汗”,以及将“一碗冰冻的莲子 汤”与“多久的辛劳”进行对比,给人以具体而强烈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的 血汗和辛 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关爱。 22.答:《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来表现主题,通过对莲“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 而不妖”的特征的描写来表现它高洁的品质,从而表达 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而本文的主题则是由莲到人,通过对种莲人种莲生活的描写,表现他们的艰辛,从而表达了 对劳动者的赞美和敬意。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