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P.81 静脉全身麻醉 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第七章 P.81 Intravenous General Anesthesia 静脉全身麻醉
一、 概念 麻醉药经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的方法。 是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
一、概念 麻醉药经静脉通过血液循环作 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中枢神经 系统抑制的方法。 是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方法
理想的静脉全身麻醉 1.起效快、 效能强 2.病人依从性好 不足 3.操作简便 1.可控性差(药物体内代谢 4. 环保(污染、燃爆)2.需复合用药 5。部分可以逆转 3.副作用、并发症
理想的静脉全身麻醉 1. 起效快、效能强 2. 病人依从性好 3. 操作简便 4. 环保(污染、燃爆) 5. 部分可以逆转 不足 1. 可控性差(药物体内代谢) 2. 需复合用药 3. 副作用、并发症
1.全静脉麻醉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 静脉注射一种或几种静脉麻醉药 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短效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 静脉基础、静脉诱导和静脉维持
1. 全静脉麻醉 (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TIVA) • 静脉注射一种或几种静脉麻醉药 产生全身麻醉的方法 • 短效静脉全麻药、镇痛药、肌松药 • 静脉基础、静脉诱导和静脉维持
★2.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MAC 麻醉医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 供的特别医疗服务。临床表现:意识可消失,但 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存在。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监测并维持重要生命体征 ·诊断和处理临床问题 ·镇静、镇痛,确保病人的舒适、安全 ·其他所需医疗措施
2. 监测下的麻醉管理 (monitored anesthesia care, MAC ) 麻醉医师为接受诊断、治疗性操作的患者提 供的特别医疗服务。临床表现:意识可消失,但 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存在。 • 监测并维持重要生命体征 • 诊断和处理临床问题 • 镇静、镇痛,确保病人的舒适、安全 • 其他所需医疗措施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3.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药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s,TCl 通过计算机模拟某种静脉麻醉药的药动学, 自动控制给药速率,迅速达到和维持预期麻醉深 度所需的血浆或效应室浓度的一种给药系统。 开环式 闭环式
3. 靶浓度控制输注麻醉药系统 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s, TCI 通过计算机模拟某种静脉麻醉药的药动学, 自动控制给药速率,迅速达到和维持预期麻醉深 度所需的血浆或效应室浓度的一种给药系统。 开环式 闭环式
P83 二、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Thiopental Sodium
二、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Thiopental Sodium P.83
(一)药理特性 1. 超短效 镇静(sedation) 催眠(hypnosis) 2.强碱性 pH10.8 3.脂溶性高 作用快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达到血供丰富的脑 苏醒快但不完全 但再分布到骨及脂肪组织,脑内浓度迅速降低 反复使用,脂肪组织中蓄积,可再向脑分布
(一)药理特性 1. 超短效 镇静 (sedation) 催眠 (hypnosis) 2. 强碱性 pH 10.8 3. 脂溶性高 作用快 易透过血脑屏障,静脉给药后达到血供丰富的脑 苏醒快但不完全 但再分布到骨及脂肪组织,脑内浓度迅速降低 反复使用,脂肪组织中蓄积,可再向脑分布
4.脑保护 5.直接抑制心肌、扩张血管 (与剂量、注药速度有关) 6.交感神经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7.中枢性呼吸抑制较强 (Vr↓Rf↓呼吸骤停)
4. 脑保护 5. 直接抑制心肌、扩张血管 (与剂量、注药速度有关) 6. 交感神经抑制(喉痉挛、支气管痉挛) 7. 中枢性呼吸抑制较强 (VT Rf 呼吸骤停)
(二)麻醉特征 第一期大脑皮质轻中抑制 语言不正确,意识模糊 第二期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抑制 神志消失,无兴奋征象,痛敏感
(二)麻醉特征 第一期 大脑皮质轻-中抑制 语言不正确,意识模糊 第二期 大脑皮质、皮质下中枢抑制 神志消失,无兴奋征象,痛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