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第三十五章 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麻醉
概述 为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病人施行的 某些特殊或新开展的检查治疗手段称为诊 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 诊断性检查分为两类: 1.利用内窥镜进行直视诊断 米 支气管镜 米 膀胱镜 米 胃镜
概述 为明确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病人施行的 某些特殊或新开展的检查治疗手段称为诊 断性检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 诊断性检查分为两类: 1.利用内窥镜进行直视诊断 * 支气管镜 * 膀胱镜 * 胃镜
2.利用不透X线的导管或造影剂: *心导管检查 *脑血管、脑室和气脑造影 *支气管造影 *逆行输尿管和肾盂造影等 3.介入性诊断治疗:冠状动脉溶栓及支架 治疗,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关节镜
2. 利用不透X线的导管或造影剂: * 心导管检查 * 脑血管、脑室和气脑造影 * 支气管造影 * 逆行输尿管和肾盂造影等 3.介入性诊断治疗:冠状动脉溶栓及支架 治疗,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关节镜
第三节 常用的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 诊断治疗的麻醉 麻醉总原则: 在解除病人痛苦和不适并保证病人 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能影响 检查结果正确性的干扰因素
第三节 常用的诊断性检查及介入性 诊断治疗的麻醉 麻醉总原则: 在解除病人痛苦和不适并保证病人 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避免能影响 检查结果正确性的干扰因素
1.不需深麻醉,只需维持安静,不咳嗽 不躁动,保持血压稳定 2.观查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心肌抑制:CO↓,MAP↓,HR↓,心肌缺血等 肺水肿:大量快速注入,血压骤然升高 过敏反应
1.不需深麻醉,只需维持安静,不咳嗽 不躁动, 保持血压稳定 2.观查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心肌抑制:CO↓,MAP↓,HR↓,心肌缺血等 肺水肿:大量快速注入,血压骤然升高 过敏反应
一、 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一)脑血管造影 是通过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穿,注入造影 剂,以摄头颅血管的X线片 择期病人,全身情况多数较好 急症的病人,多属危重,可伴昏迷、颅内 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甚至需行人工呼吸
一、脑血管、脑室及气脑造影的麻醉 (一)脑血管造影 是通过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穿刺,注入造影 剂,以摄头颅血管的X线片 ⚫ 择期病人,全身情况多数较好 ⚫ 急症的病人,多属危重,可伴昏迷、颅内 压增高,电解质紊乱,甚至需行人工呼吸
·麻醉处理原则 确保注入造影剂时病人安静 并维护呼吸、循环稳定 避免颅内压升高
⚫ 麻醉处理原则 确保注入造影剂时病人安静 并维护呼吸、循环稳定 避免颅内压升高
1.麻醉前准备:按全身麻醉准备 2.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 1)局麻 2)局麻加强化麻醉:催眠药或神经安定药 3)全身麻醉 *颅内压增高者,禁止单独使用氯胺酮 *近于呼吸停止者,应气管插管
1. 麻醉前准备:按全身麻醉准备 2. 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 1) 局麻 2) 局麻加强化麻醉:催眠药或神经安定药 3) 全身麻醉 * 颅内压增高者,禁止单独使用氯胺酮 * 近于呼吸停止者,应气管插管
3.并发症: 1)颈动脉血肿,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通气 2)失血,对小儿需补充全血 3)低血压 4)其它:高浓度造影剂快速注入,可 诱发急性脑水肿,意识丧失, 长时间呼吸抑制甚至心搏骤停
3. 并发症: 1) 颈动脉血肿,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保证通气 2) 失血,对小儿需补充全血 3) 低血压 4) 其它:高浓度造影剂快速注入,可 诱发急性脑水肿,意识丧失, 长时间呼吸抑制甚至心搏骤停
(二)脑室造影:直接脑室穿刺,将氧气或空气 注入脑室、施行X线对比性摄片 米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选择同脑血管造影 (三) 气脑造影:经腰椎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入 氧气或空气,使气体到达脑室施行X线摄片 1.麻醉前准备和麻醉选择同脑血管造影 2并发症: 1)采用坐位时,低血糖反应 2)颅内高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面色蓄白
(二)脑室造影:直接脑室穿刺,将氧气或空气 注入脑室、施行X线对比性摄片 *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选择同脑血管造影 (三)气脑造影:经腰椎穿刺,在蛛网膜下腔注入 氧气或空气,使气体到达脑室施行X线摄片 1. 麻醉前准备和麻醉选择同脑血管造影 2 并发症: 1) 采用坐位时,低血糖反应 2) 颅内高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面色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