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二学期渎浦中学七年级第二次学业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10分钟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彷徨(pang)深邃(sui)嗔视(chen)义愤填膺(yimg) B.粲然(can)晦暗(hui)撺缀(duo)妇儒皆知(ru) C.坑奋(kang)羁绊(j)颦蹙(cu)鲜为人知(xin) D.踌躇(zhu)蓦然(mo)凫水(nio) 戛然而止(j) 2、古诗文默写(1-6题选做4题,7、8两题必做):(8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 (3)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 (5)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⑦)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 诗句是 (8)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关山度若飞” 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 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 3、名著阅读(5分) 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请要求答题 (1)“本来我还等着小茨冈’休息一会儿就起来,坐在地板上,吐了一口唾沫说:‘呸, 好热…….。星期天午觉醒来,他总是这么做。但这次他没有再起来,不停地在消瘦。太 阳已然照不到他,一道道的阳光缩短了,只能射在窗台上。他满脸发黑,手指已不再动 弹,嘴角上的泡沫也消失了。 材料中的“小茨冈”是怎么死的 (3分) (2) (填人名或称呼)因为不满外祖父,放火烧了外祖父辛苦经营的 (填地点),舅妈也因难产而死了,这个家庭正逐渐走向毁灭。(2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4分) 我县正大力进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如路边安插宣传标语、各街道增 加治安巡逻、设立交通疏导员等,城市的文明不仅要靠政府的正确引导,更需市民的全员 参与,请你以苍南一市民的身份,结合身边所见所闻,提出一条好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不超过120字)
2013 年第二学期渎浦中学七年级第二次学业检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10 分钟 满分 100 分含书写 3 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彷.徨(páng) 深邃.(suì) 嗔.视(chēn) 义愤填膺.(yīng) B.粲.然(càn) 晦.暗(huì) 撺缀.(duō) 妇儒.皆知(rú) C.坑奋(kàng) 羁.绊(jī) 颦蹙.(cù) 鲜.为人知(xiān) D.踌躇.(zhú) 蓦.然(mò) 凫.水(niǎo) 戛.然而止(jiá); 2、古诗文默写(1.-.6.题选做 ...4.题.,7、8 两题必做):(8 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鸟向檐上飞, 。 (吴均《山中杂诗》) (3)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4)深林人不知, 。 (王维《竹里馆》) (5)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致的 诗句是 , (8)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 3、名著阅读(5 分) 根据高尔基《童年》的内容,请要求答题。 (1)“本来,我还等着‘小茨冈’休息一会儿就起来,坐在地板上,吐了一口唾沫说:‘呸, 好热……’。星期天午觉醒来,他总是这么做。但这次他没有再起来,不停地在消瘦。太 阳已然照不到他,一道道的阳光缩短了,只能射在窗台上。他满脸发黑,手指已不再动 弹,嘴角上的泡沫也消失了。” 材料中的“小茨冈” 是怎么死的: (3 分) (2) (填人名或称呼)因为不满外祖父,放火烧了外祖父辛苦经营的 (填地点),舅妈也因难产而死了,这个家庭正逐渐走向毁灭。(2 分) 4、语文综合性学习(4 分) 我县正大力进行“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如路边安插宣传标语、各街道增 加治安巡逻、设立交通疏导员等,城市的文明不仅要靠政府的正确引导,更需市民的全员 参与,请你以苍南一市民的身份,结合身边所见所闻,提出一条好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不超过 120 字)
、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2分) (1)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 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 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 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 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 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 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 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 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土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 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刀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 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 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 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1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 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 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 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 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 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 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 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 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 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 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 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 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
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土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 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 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岀来。他 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 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 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 育》,略有改动) 5、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小说的这段内容取个题目。(3分) 6、结合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品析其表达效果。(选 择一题做即可)(3分) A、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B、绅土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7、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 在哪里?请你结合课文及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理解及由此而生的感悟。(6分) (二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舂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 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 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掠美的眼神。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 是看老天上演的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 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 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 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 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 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 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 育》,略有改动) 5、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小说的这段内容取个题目。(3 分) 6、结合上下文,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短语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并品析其表达效果。(选. 择一题做即可 ......)(3 分) A、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 ....,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B、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 7、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 在哪里?请你结合课文 ....及生活体验 ....谈谈自己理解及由此而生的感悟。(6 分) (二)龙眼与伞 迟子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 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它们似乎知道自己的美丽, 不像冬天的雪往往在夜里下,它们喜欢白天时从天庭下来,安抚着人们掠美的眼神。 ②我是喜欢看春雪的,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 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 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 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 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 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 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 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 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 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 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 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 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 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 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 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 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冋她 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⑨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结婚时,最髙兴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把女儿交给
③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 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 回家吃饭吧。 ④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 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浇湿,你就 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 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⑤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 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 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 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⑥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 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 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⑦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 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 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 世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笔,就是母亲夹着伞离去的情景。 ⑧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 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 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 ⑨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结婚时,最高兴的就是她了,她知道自己把女儿交给
了一个最放心的人。我爱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场,一年中衰老了许多。她大约知道无人疼 怜我了,向我张开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运伤害的孩子又揽回怀中,小心呵护着。 可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⑩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 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 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 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 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 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 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 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 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 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的旅 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 儿孑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刘老师讲到这里哽咽了,我的眼睛也湿了。我不敢设想她带着那几颗龙眼去看儿孑时 的场景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 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 着甘甜的汁液。 8.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 的变化过程。(2分 9、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 (4分) 10.文章第一段划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说说有何作用?(3分)
了一个最放心的人。我爱人去世后,她大病一场,一年中衰老了许多。她大约知道无人疼 怜我了,向我张开了衰老的臂膀,把她那受了命运伤害的孩子又揽回怀中,小心呵护着。 可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 ⑩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 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做长篇 的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海洋大学文学院的刘世文老师来看 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的爱 人从事科考工作,常年在南极,而刘老师工作在青岛。他们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着 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 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 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 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 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的旅 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 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刘老师讲到这里哽咽了,我的眼睛也湿了。我不敢设想她带着那几颗龙眼去看儿子时 的场景。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 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 着甘甜的汁液。 8. 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亢奋"→" "→" "的变化过程。(2 分) 9、作者"妈妈""把阴晦留给自己"的具体表现是: "把晴朗留给儿女"的具体表现是: (4 分) 10.文章第一段划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说说有何作用?(3 分)
11文中为何加进刘老师痛失孩子的聊天内容?(3分)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送友人(4分)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干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 1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口技(11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 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 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文中为何加进刘老师痛失孩子的聊天内容?(3 分) 三.古诗文阅读(23 分) (一) 送友人 (4 分)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2.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 的景象。(2 分) 1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二) 口技(11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 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 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 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2)几欲先走 (3)两股战战 (4)妇抚儿乳 1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A.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B.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其夫呓语 C.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宾客其父 D.是非木柿/当 是时 16.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7、此文结尾处为何要再次交代道具?(3分) (三)(8分) 东坡食汤饼①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 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日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 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日:“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 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 卖。⑥恶(cω):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 它的味道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恶不可食 (2)秦少游闻之 1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借旁近与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然则天之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1.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的人。(2分) 四、写作(30分 22.以“这也很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美,欢迎真情实感,讨厌无病呻吟,反对胡编乱造,杜绝套文抄袭!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_____________ (2)几欲先走. ____________ (3)两股.战战_______________ (4)妇抚儿乳. _____________ 15.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 分) A.以为妙绝./群响毕绝. B.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其.夫呓语 C.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宾客..其父 D.是.非木柿/当 是.时 16.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7、此文结尾处为何要再次交代道具?(3 分) (三)(8 分)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 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 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 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 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 它的味道。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恶不可食. ▲ (2) 秦少游闻.之 ▲ 19.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2 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借旁近与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然则天之.事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21.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 的人。(2 分) 四、写作(30 分) 22. 以“这也很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美,欢迎真情实感,讨厌无病呻吟,反对胡编乱造,杜绝套文抄袭!
答案 语言积累与运用 2、略注:(1)-(6)学生若多写,改其前四句 3、(1)在帮舅舅扛十字架时绊倒被砸死。(2)舅舅,染坊 4、要求建议明确(2分),理由充分(2分)。酌情给分 现代文阅读 5、真正的绅士(绅士与煤炭工、精彩一课……) 6、(1)神态描写(1分);这里包含了多层意思:既有为自己的儿子侮辱同学感到意外、吃惊,也有为 自己没能教育好儿子感到羞愧,同时还有为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而产生的担忧(答出两点即可,2分)。 (2)动作描写(1分);一方面写出了烧炭工对这位绅士教子有方的感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绅士 没有贫贱观念、平等待人的崇敬心理(大意相符即可,2分) (两小题选做一题即可,3分) 7、教育了学生不能嫌贫爱富: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并主动道歉: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要 求学生抓住一点,说理透彻。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生活体验说感悟。)(6分) 8、不快、羞愧 9、母亲独自在家中因委屈而默默流泪:母亲冒着大雪为我送伞 ⑩0、环境描写,以深情的笔触写出雪景的优美,表现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自然引出了自己对去年 母亲雪天送伞的回忆 ll、因为刘老师的经历让作者更加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深沉)及对母亲羞愧感,更突出地表现主题
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A 2、略 注:(1)-(6)学生若多写,改其前四句。 3、(1)在帮舅舅扛十字架时绊倒被砸死。(2)舅舅,染坊 4、要求建议明确(2 分),理由充分(2 分)。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 5、真正的绅士(绅士与煤炭工、精彩一课……) 6、(1)神态描写(1 分);这里包含了多层意思:既有为自己的儿子侮辱同学感到意外、吃惊,也有为 自己没能教育好儿子感到羞愧,同时还有为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件事而产生的担忧(答出两点即可,2 分)。 (2)动作描写(1 分);一方面写出了烧炭工对这位绅士教子有方的感动,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绅士 没有贫贱观念、平等待人的崇敬心理(大意相符即可,2 分)。 (两小题选做一题即可,3 分) 7、教育了学生不能嫌贫爱富;做了错事,要敢于承认并主动道歉;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要 求学生抓住一点,说理透彻。结合文章内容及自己生活体验说感悟。)(6 分) (二) 8、不快、羞愧 9、母亲独自在家中因委屈而默默流泪;母亲冒着大雪为我送伞; 10、环境描写,以深情的笔触写出雪景的优美,表现了作者对春雪的喜爱之情。自然引出了自己对去年 母亲雪天送伞的回忆。 11、因为刘老师的经历让作者更加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深沉)及对母亲羞愧感,更突出地表现主题
古诗文阅读 12、苍凉(凄凉、凄清) 3.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 着的相思之情。 (二) 14、(1)醒;(2)逃跑(3)大腿(4)喂奶 15、D 16、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内容上,通过写道具的简单,证实口技的真实性,突出 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18、(1)吃(2)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豁达(乐观、洒脱)
三、古诗文阅读 (一) 12、苍凉(凄凉、凄清) 13.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 着的相思之情。 (二) 14、(1) 醒; (2) 逃跑 (3) 大腿 (4) 喂奶 15、D 16、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17、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内容上,通过写道具的简单,证实口技的真实性,突出口 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三) 18、(1)吃 (2)听说、听见 20.A 21.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豁达(乐观、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