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育英学校等五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水波粼粼分歧刹时瘫涣B、宽宏大量脸颊阴蔽感概 C、小心翼翼绽开怂涌威摄D、洗耳恭听诀别发髻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匿笑(偷偷地笑)喙(鸟和昆虫的嘴)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倏忽(忽然,很快)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枯涸(干涸,没有水)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3、2011年5月12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 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日故 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5月13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 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 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岀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 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 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 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強工作责任心,进行全 面整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 的角度进行推荐。(3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 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分)
温州市育英学校等五校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 分) 1、下面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水波粼粼 分歧 刹时 瘫涣 B、宽宏大量 脸颊 阴蔽 感概 C、小心翼翼 绽开 怂涌 威摄 D、洗耳恭听 诀别 发髻 啜泣 2、下列词语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匿笑(偷偷地笑) 喙(鸟和昆虫的嘴) 忍俊不禁(忍住笑) B、乌有(虚幻,不存在) 倏忽(忽然,很快)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兽类) C、清冽(水清凉) 枯涸(干涸,没有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D、伫立(长时间站立)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滑稽(狡猾,引人发笑) 3、2011 年 5 月 12 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送了一面锦旗,锦旗上有八个字“撼祖国 强盛,卫京都泰安”,错将“捍”字写成了“撼”字。照片曝光后,网民一片声讨。17 日故 宫博物院在网上公布了一封致歉信,致歉信内容如下。(5 分) 尊敬的各位公众: 由于我们工作的疏漏,在 5 月 13 日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谨向公众 致歉。 此次赠送的锦旗由院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由于时间紧,锦旗从制作场地直接锦旗带 到赠送现场,未再交院里检查。下午媒体播出后,院里才发现把“捍”写成“撼”的严重错 误。尤其错误的是,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仍未请示院领导,继续坚持错误,乃至强词夺理。 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事情发生后,院里进行了认真调查,给予当事人严肃的批评教育,并采取了补救措施。 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 面整改。 ①、第一段划线句子缺主语,请在合适的地方补上。 ②、最后一句有个词使用不当,请去掉,这个词是 ③、从书信写作格式看,还少了什么,请补上。 4、名著阅读。(8 分) (1)《繁星·春水》是冰心的诗集,现在你要想同学推荐这本书,请从内容或表现手法 的角度进行推荐。(3 分) (2)有人认为,冰心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春水》的体裁 不值得仿效,你的看法呢?(2 分)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分)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一)十年前妈妈(10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 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 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 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 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 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 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 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 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3)依照下面的诗仿写。(3 分)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谷底的树, 5、古诗词填空。(8 分) ①、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 ③、 ,归雁洛阳边。 ④、《论语》中讲到“学思”关系的句子是 , 。 ⑤、《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友人团聚的句子是 , 。 二、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十年前妈妈(10 分) 那是在十年前的一天,当这位老师正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家里睡觉时,突然间,电话 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出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 抓住了,你快来啊!” 在话筒里还传出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 她回头眺望着一边正在看电视的唯一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 肯定是有一位小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编 了一个电话号码,才碰巧打到这里。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 这件事,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 透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 也许是人生中最可怕的境地。 犹豫了片刻之后,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对了,就这样做。于是,她问清了 书店的地址之后,就赶了过去。 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立着一位满脸泪迹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 狠的大声斥责着。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道:“有什么跟 我说吧,不要吓着孩子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 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倞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 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 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 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岀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 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 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 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 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 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 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 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她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分) (二)生命化妆(14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几十元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并看清楚了那张被泪水与惊恐,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 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里面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的跑走了,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十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记了这件事,依 旧住在这里,过着平静安祥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 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 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中还捧着一大堆礼物。 “你找谁?”她疑惑的问道,那女孩激动的说出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个陌生 女孩的叙述中,恍然发现,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十年之后,已经顺利从大学毕业, 现在还特意来看望自己。 这个年轻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冒充 我妈妈,解救了我,但我总觉得,这十年来,一直都想喊您一声,妈妈。” 老师的眼睛里,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的问道:“如果那天我不帮你,会发生怎 样的结果?” 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阴沉下来,轻轻摇着头说道:“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 甚至是去死。” 老师的心中猛然一颤,开始暗暗庆幸。自己当年在一念之间所做出的决定,竟然可以如 此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一起笑了起来。 6、当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得知事情完全与自己无关,但她还是作出了施以帮助的决定,她作 出这种决定的原因是什么?答出两个原因。(2 分) 7、“她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请问“这个念头”指什么?(2 分) 8、结合加点词,谈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 分) 她一下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 9、文章开头为什么不从小女孩偷书写起,而是从这位老师接到电话开始?(2 分) 10、找出文章中与标题照应的一句话。(2 分) (二)生命化妆(14 分) 林清玄 (1)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2)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 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表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 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 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 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 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 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 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 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 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 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 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 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 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 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 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 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 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 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分)
(3)因此,我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 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 (4)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她说:“化 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经过非常考究的化妆,让 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 的个性与气质。次级的化妆是把人凸现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拙劣的化妆是一 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年龄的。最坏的一种 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 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 (5)没想到,化妆的最高境界竟是无妆,竟是自然,这可使我刮目相看了。 (6)化妆师看我听得出神,继续说:“这不就像你们写文章一样?拙劣的文章常常是 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 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 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7)多么有智慧的人呀!可是,“到底做化妆的人只是在表皮上做功夫。”我感叹地说。 (8)“不对的。”化妆师说,“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 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 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 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 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 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9)化妆师接着做了这样的结论:“你们写文章的人不也是化妆师吗?三流的文章是 文章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这样,你懂化妆..了吗?” (10)我为这位女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并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 愧。 (11)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方,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 世界一切的表相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 不是在表相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12)可惜,在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 11、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3 分) ①以化妆闻名: ②生命的化妆: 12、在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过程:(2 分)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 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 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2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 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 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 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 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分)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 绝唱 (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好奇轻视→刮目相看→ →致敬→ →体悟。 13、第(5)段中说“化妆的最高境界是无妆的,是自然”,第(8)段中说“化妆只是最末 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 分) 14、文章最后一句“可惜,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这个道理”中的“这个道理”指什 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1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 分) A.化师认为最底层的化妆扭曲了人的个性,而拙劣的文章也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 作者的个性。 B.第(5)段中“我”“刮目相看”的原因是:听了化妆师的叙述后,“我”对化妆和化 妆师有了新的认识。 C.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和营养,可改变体质。 D.从与化妆师的交流中,“我”体悟到,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改变表相最好 的方法是从内在里改革。 E.全文以“我”对化妆认识为线索,突出了在表象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人的生命是最 可贵的这一主题。 三、古诗文阅读。(21 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答题。(6 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 分) 17、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 绝唱。 (二)阅读《河中石兽》,完成下列各题。(9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山门圮于河②啮沙为坎穴③转转不已④但知其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分) 是非木柿 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 处吗?(3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 亦谓鹬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蚌方出曝②今日不雨③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之 2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 含义是 (2分) 四、作文。(3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 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 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 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啮.沙为坎穴 ③转转不已. ④但.知其一 19、给下面句子划一处停顿。(2 分) 是 非 木 杮 20、有人说,纪昀这篇文章也是臆断之作,老河兵的说法难以立住脚,你知道它的问题在何 处吗?(3 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6 分)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 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①蚌方.出曝 ②今日不雨. ③两者不肯相舍. ④渔者得而并.禽之 22、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之,这个成语是 ,含义是 。(2 分) 四、作文。(3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 矛盾;从来都很执著,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 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一切都是真情流露。 请以“有时,我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 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