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阅读之观点运用型类题 一广东卷第15题解题指导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王军 考题分析】 第15题,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年采用运用文中观点理解文本外材料的命题思路,命题方式相当稳定。 这道题目既可以考査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中的观点,在答案组织上也能反映出考生的例证法议论文段落 的写作能力 【考点认识】 考査准确理解文中观点并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实际事例的能力。解题步骤:把握文中的观点(中心论点 分论点);找到与题目所给事例相匹配的观点表述句;答案组织的实质是一个例证片断(文中观点与题中 的材料)的写作,其分析过程其实是将观点与材料的关联性交代清楚。 【真题剖析】 (2011年广东卷)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 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 这种想象作简要分析。(4分) 解题实践 1、文中与题中“大学生进原始森林”的事例相匹配的观点是(B) A、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B、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D、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 2、观点句B如何与“大学生进原始森林”的事例对接、交融起来呢 分析:“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即“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发生变化”;“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即“美是相对的,会发生变化(由美到不美)” 组织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文中观点1分)当一群大 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 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转述题干事例,将事例与观点的关联性交代清楚2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 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1分) (2012年广东卷)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 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 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4分) 1、文中与题中“袁隆平”事例相匹配的观点是 提醒:文章本身在阐述观点时,会列举很多事例,可将题中提供的事例与文中的事例进行比对,如果是同 类事例,那么文中与该事例对应的观点就是与题中事例相匹配的观点。 共页 第1页
共 页 第 1 页 论述文阅读之观点运用型类题 ——广东卷第 15 题解题指导 韶关市田家炳中学 王军 【考题分析】 第 15 题,自 2011 年以来连续四年采用运用文中观点理解文本外材料的命题思路,命题方式相当稳定。 这道题目既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中的观点,在答案组织上也能反映出考生的例证法议论文段落 的写作能力。 【考点认识】 考查准确理解文中观点并运用文中观点分析实际事例的能力。解题步骤:把握文中的观点(中心论点、 分论点);找到与题目所给事例相匹配的观点表述句;答案组织的实质是一个例证片断(文中观点与题中 的材料)的写作,其分析过程其实是将观点与材料的关联性交代清楚。 【真题剖析】 (2011 年广东卷)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几小时后,他 们迷路了。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请从美与人的关系的角度,结合文中原理,对 这种想象作简要分析。(4 分) 解题实践: 1、文中与题中“大学生进原始森林”的事例相匹配的观点是( B ) A、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B、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D、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 2、 观点句 B 如何与“大学生进原始森林”的事例对接、交融起来呢。 分析:“他们迷路了。夜幕降临……”即“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发生变化”;“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即“美是相对的,会发生变化(由美到不美)” 组织答案: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文中观点 1 分)当一群大 学生以探险的心态进入原始森林,那种原始风貌在他们眼里是难得一见的美;当他们迷路被困,面临危险, 原来的美就消失了。(转述题干事例,将事例与观点的关联性交代清楚 2 分)这表明美是随着人与环境的 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 1 分) (2012 年广东卷)15.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 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 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4 分) 1、文中与题中“袁隆平”事例相匹配的观点是 提醒:文章本身在阐述观点时,会列举很多事例,可将题中提供的事例与文中的事例进行比对,如果是同 一类事例,那么文中与该事例对应的观点就是与题中事例相匹配的观点
分析 袁隆平“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与第2自然段“为社会提供了负责任 的思想”,是一致的 袁隆平“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面对世界范围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与第 3自然段“对负责任的思想负责”、“对负责任的思想的推进与扩充”等意思,大致相当 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对 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责”,完全一致,凸显了一种主动承担的精神 2、将“袁隆平”事例与相应的观点对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①袁隆平研究出水稻育种新技术,为社会提供了“负责的思想” ②他努力推广科研成果,做到了文中所说的“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③他立志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为“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 更重大的责任 〔以上三点,踩点给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若接近三个得分点,但整体上表述不够精确 或没有紧扣材料分析,酌情扣1-2分。结合题意罗列相关材料的,可给1分。只是罗列一般材料,且没有 加以分析、提炼的,不给分。) (2013年广东卷)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 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分) 1.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 A.逻辑的方法 B.体验的方法 C.玄思的方法 D.逻辑的方法与体验的方法 E.逻辑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F.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G.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题析:分析文中“逻辑的方法”“体验方法”、“玄思的方法”三种思想方法与题干陈寅恪研究行为的 契合点。结合“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体验方 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 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三个概念与分别与题干中“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和 “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的行为相结合,可迅速排除前两种思想方法,确 定为答案“玄思的方法”。 2.将“××思想方法”与“陈寅恪的研究”对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玄思的方法。(1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 著作”,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 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由部分观全体”的方法。(3分) 共页 第2页
共 页 第 2 页 分析: 袁隆平“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与第 2 自然段“为社会提供了负责任 的思想”,是一致的; 袁隆平“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面对世界范围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与第 3 自然段“对负责任的思想负责”、“对负责任的思想的推进与扩充”等意思,大致相当; 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问题”,与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对 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责”,完全一致,凸显了一种主动承担的精神 2、将“袁隆平”事例与相应的观点对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①袁隆平研究出水稻育种新技术,为社会提供了“负责的思想”。 ②他努力推广科研成果,做到了文中所说的“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 ③他立志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体现了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为“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 更重大的责任。 ﹝以上三点,踩点给分,一点 2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若接近三个得分点,但整体上表述不够精确 或没有紧扣材料分析,酌情扣 1-2 分。结合题意罗列相关材料的,可给 1 分。只是罗列一般材料,且没有 加以分析、提炼的,不给分。﹞ (2013 年广东卷)15.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 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4 分) 1. 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 ) A. 逻辑的方法 B. 体验的方法 C. 玄思的方法 D. 逻辑的方法与体验的方法 E. 逻辑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F. 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G. 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 题析:分析文中“逻辑的方法”“ 体验方法”、“玄思的方法”三种思想方法与题干陈寅恪研究行为的 契合点。结合“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体验方 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 ‘由全 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三个概念与分别与题干中 “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和 “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 ‘宫市’弊政 ”的行为相结合,可迅速排除前两种思想方法,确 定为答案“玄思的方法”。 2.将“××思想方法”与“陈寅恪的研究”对接,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玄思的方法。(1 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 著作”,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 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由部分观全体”的方法。(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