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李晓霞(报名号:0574) 内容摘要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杂志,后 收入《呐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篇白话小说。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 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 精神 该文就其创作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用日 记体形式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狂人 形象;二是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为现实斗争服务;三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四是采 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象“传神的写意画,只写主要的几个人”使作 品节奏明快;五、是文章的结构严谨;六、是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日记体意识流象征手法白描手法结构严谨
论《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 ____李晓霞(报名号:0574) 内容摘要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 1918 年 5 月 15 日《新青年》杂志,后 收入《呐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篇白话小说。它由 13 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 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 精神。 该文就其创作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用日 记体形式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构思精巧,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狂人 形象;二是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运用象征和双关的手法来表达主题, 为现实斗争服务;三是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独特风格,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四是采 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象“传神的写意画,只写主要的几个人”使作 品节奏明快;五、是文章的结构严谨;六、是反映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 日记体 意识流 象征手法 白描手法 结构严谨
、日记体的表达方式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 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 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 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 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 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 白 用“日记”体表达狂人的思想,这是匠心独具的。因为狂人的思 想驰骋于中国社会四千年的历史长途,联想奇特,跳跃性大,“语颇 错杂无伦次”,这种第一人称的独特形式,既便于表达狂人复杂多变 的心理状态,让狂人时而回顾往事,时而观察现实,时而半夜查历史, 时而冷眼对敌人,把一些零散的,甚至互不关联的材料组成有机的整 体;便于表现狂人的强烈感情,让狂人愤怒斥责封建社会礼教吃人的 罪行,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振聋发聩,唤醒人们起而斗争,取 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第一人称“我写我”的日记体形式为随心所欲、 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营造了无比广阔、自由的天地。“狂人”与常人 的主要不同是心理的变态,思维的错乱。如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或 第一人称“我写他”的形式,都将难以避免叙述者语言与人物语言之 间的隔阂,难以胜任对“狂人”那些意味深长的内心独白的描写。倘 若把“吃人的是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换成“他想:吃人的
一、日记体的表达方式 《狂人日记》一发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别”而引起了许多关注新 文学的人们的注意。而它的特别,主要就在于它采用的是中国传统小 说从来没有过的“日记体”形式。所以,茅盾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 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 在中国,以前没有日记体小说,只有笔记体和章回体小说。笔记 体是“采风式”的,章回体是“说书式”的,它们在都采用第三人称,而 日记体则全部采用第一人称,整篇作品几乎都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表 白。 用“日记”体表达狂人的思想,这是匠心独具的。因为狂人的思 想驰骋于中国社会四千年的历史长途,联想奇特,跳跃性大,“语颇 错杂无伦次”,这种第一人称的独特形式,既便于表达狂人复杂多变 的心理状态,让狂人时而回顾往事,时而观察现实,时而半夜查历史, 时而冷眼对敌人,把一些零散的,甚至互不关联的材料组成有机的整 体;便于表现狂人的强烈感情,让狂人愤怒斥责封建社会礼教吃人的 罪行,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振聋发聩,唤醒人们起而斗争,取 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第一人称“我写我”的日记体形式为随心所欲、 淋漓尽致的心理描写营造了无比广阔、自由的天地。“狂人”与常人 的主要不同是心理的变态,思维的错乱。如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或 第一人称“我写他”的形式,都将难以避免叙述者语言与人物语言之 间的隔阂,难以胜任对“狂人”那些意味深长的内心独白的描写。倘 若把“吃人的是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换成“他想:吃人的
是他哥哥!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原文蕴含的情状、韵味便几乎丧 失殆尽。 、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狂人日记》最早创造性地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意识流”的表现 手法。文学的“意识流”思潮,产生于19世纪的欧美,在我国,直 到上世纪70年代才真正引起作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鲁迅却早在上 世纪的初期就把它应用于创作实践,催生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篇意识流小说《狂人日记》。“意识流”表现手法的主要特点是 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且 常常带着隐喻、暗示、象征等色彩。在鲁迅的笔端,他的深广的忧 愤,他的摧毁封建保垒的宣言,正是透过“狂人”流动的意识倾泻 出来的。小说完全没有曲折的故事,只有主人公宛如云霞明灭、变 幻莫测的意念活动,行文中,杂乱无章的大幅度的进退跳跃,留下 了许多叙事空白,激发读者去联想、去想象、去思考、去补充。和 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同,小说中没有任何单独的环境描写。但“狂 人”并不是悬浮在真空,而是作者把整个环境印到了“狂人”的意 识屏幕。月光、赵家的狗、打儿子的女人、大哥、看病的老头子医 生、张着嘴的蒸鱼……构成了扑朔迷离的世界。在“狂人”的意识 中,时间也变得错乱无序,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二 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什么簿子,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 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不可思议的时间切换
是他哥哥!他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原文蕴含的情状、韵味便几乎丧 失殆尽。 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狂人日记》最早创造性地引进西方现代主义“意识流”的表现 手法。文学的“意识流”思潮,产生于 19 世纪的欧美,在我国,直 到上世纪 70 年代才真正引起作家、学者的普遍关注。鲁迅却早在上 世纪的初期就把它应用于创作实践,催生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 篇意识流小说《狂人日记》。“意识流”表现手法的主要特点是: 淡化故事情节,轻视环境描写,强调人物非理性的潜意识活动,且 常常带着隐喻、暗示、象征等色彩。在鲁迅的笔端,他的深广的忧 愤,他的摧毁封建保垒 的宣言,正是透过“狂人”流动的意识倾泻 出来的。小说完全没有曲折的故事,只有主人公宛如云霞明灭、变 幻莫测的意念活动,行文中,杂乱无章的大幅度的进退跳跃,留下 了许多叙事空白,激发读者去联想、去想象、去思考、去补充。和 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同,小说中没有任何单独的环境描写。但“狂 人”并不是悬浮在真空,而是作者把整个环境印到了“狂人”的意 识屏幕。月光、赵家的狗、打儿子的女人、大哥、看病的老头子医 生、张着嘴的蒸鱼……构成了扑朔迷离的世界。在“狂人”的意识 中,时间也变得错乱无序,过去与现在交织,已往与后来颠倒。二 十年前踹了古久先生的什么簿子,几千年的历史都写着“吃人”, 孩提时听大哥讲故事,赵家的狗又叫了……,不可思议的时间切换
使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把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斑斑血泪凝 缩在人物奇特的感受之中。同时,小说中,古久先生和他的陈年流 水簿子、会吃人的“海乙那”、脸上蒙着布的“一伙人”等等,都 无不象征着什么,隐喻着什么,暗示着什么。使人警醒,发人深思 应当指出,西方的“意识流”本来是反传统、反理性的文学思潮 但是,同时它又客观上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鲜的艺术手段。鲁迅以 拿来主义”为指导原则,剔除了“意识流”的消极内涵,吸取了 其中的合理成分,并贯彻于《狂人日记》的创作中,为我们树立了 洋为中用”的典范 三、象征的艺术手法 鲁迅在创作时,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的运用双关的语言,象 征的手法来表达主题,为现实斗争服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说的“吃人”和鲁迅认识到的“吃人”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 肉体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 人”。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 另外,狂人尽管发狂,读者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 关的语言象征的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读者就 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联想,透过狂话的形式,通向作者的原意,从 经过艺术制作的狂话中体会到深刻的寓意,从“狂人”说的“吃人” 彻悟到封建传统礼教的吃人。也正是这样,读者的思维活动,在阅 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狂人日记》反映了五四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写实的,但也
使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把几千年封建礼教“吃人”的斑斑血泪凝 缩在人物奇特的感受之中。同时,小说中,古久先生和他的陈年流 水簿子、会吃人的“海乙那”、脸上蒙着布的“一伙人”等等,都 无不象征着什么,隐喻着什么,暗示着什么。使人警醒,发人深思。 应当指出,西方的“意识流”本来是反传统、反理性的文学思潮, 但是,同时它又客观上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鲜的艺术手段。鲁迅以 “拿来主义”为指导原则,剔除了“意识流”的消极内涵,吸取了 其中的合理成分,并贯彻于《狂人日记》的创作中,为我们树立了 “洋为中用”的典范。 三、 象征的艺术手法 鲁迅在创作时,根据狂人的特点,巧妙的运用双关的语言,象 征的手法来表达主题,为现实斗争服务。《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说的“吃人”和鲁迅认识到的“吃人”具体含义相差甚远,一个指 肉体上,一个指精神上,但是语言的形式却完全相同,都是说的“吃 人”。作者要揭示的真理,正好在这一点上与狂人的语言叠合起来。 另外,狂人尽管发狂,读者却有着清醒的头脑,在这种情况下,双 关的语言象征的手法,便成了沟通狂言和真理之间的桥梁,读者就 可以用自己的理解,联想,透过狂话的形式,通向作者的原意,从 经过艺术制作的狂话中体会到深刻的寓意,从“狂人”说的“吃人”, 彻悟到封建传统礼教的吃人。也正是这样,读者的思维活动,在阅 读作品的过程中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作品就显得韵味无穷。 《狂人日记》反映了五四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写实的,但也
有“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沈雁冰:《读〈纳喊〉》)好多地 方运用了象征手法。例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就象 征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了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而狂人将这 簿子”“踹了一脚”,则象征着狂人敢于反传统,把帝王将相的 历史踩在脚下,有力地歌颂了狂人的判逆性格。又如狂人在“劝转” 失败之后遭到反动势力围攻的那一段描写,既象征了反动派对进步 力量日益加紧的迫害,又象征了反封猛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狂 人在最后喊出的“救救孩子”,则象征了正在斗争的这一代人对于 新生力量的爱护和培养……。这些都扣住了狂人的特点,深切地表 达了主题思想。 双关,言有此而意在彼,这种手法的运用在《狂人日记》中也 是适应了战斗的需要的。读者一看就明白,狂人所说的“吃人”, 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吃人的肉体,而是指封建礼教的吃人。如“他们 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相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 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反动势力的卑劣杀人手法的揭露。再 如第十节中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则是象 征与双关手法结合应用,实际上是指封建礼教反动势力对人的迫害。 四、白描的写作手法 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 “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后收入《呐喊》,很好地表现
有“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沈雁冰:《读〈纳喊〉》)好多地 方运用了象征手法。例如:“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这就象 征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歪曲了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而狂人将这一 “簿子”“踹了一脚”,则象征着狂人敢于反传统,把帝王将相的 历史踩在脚下,有力地歌颂了狂人的判逆性格。又如狂人在“劝转” 失败之后遭到反动势力围攻的那一段描写,既象征了反动派对进步 力量日益加紧的迫害,又象征了反封猛士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而狂 人在最后喊出的“救救孩子”,则象征了正在斗争的这一代人对于 新生力量的爱护和培养……。这些都扣住了狂人的特点,深切地表 达了主题思想。 双关,言有此而意在彼,这种手法的运用在《狂人日记》中也 是适应了战斗的需要的。读者一看就明白,狂人所说的“吃人”, 并非指一般意义的吃人的肉体,而是指封建礼教的吃人。如“他们 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相法子遮掩,不敢直捷下手” 这一段话,实际上是对于整个反动势力的卑劣杀人手法的揭露。再 如第十节中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上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 堆在我身上。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则是象 征与双关手法结合应用,实际上是指封建礼教反动势力对人的迫害。 四、白描的写作手法 鲁迅在借鉴果戈理小说的同时,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表现得更为 “忧愤深广”,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礼教后收入《呐喊》,很好地表现
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 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 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 和性格。 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 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 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一一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写人物,正有这种特点;最重传神,最重真意。他总是摄取最能 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和细节,用高度简洁凝练 的笔力,描绘人物的灵魂。蒸鱼,看到鱼的眼睛和张着的口,便想到 那伙吃人的人,“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 肠的吐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狂人被迫害的严重,以至把任何与吃人 现象有点滴相似的事物都与吃人的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反映了狂 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格外的多疑,奇怪的联想。 五、白话文的独特风格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白话文的 运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觉得非常平常。但它产生于仍然盛行文言 文的“五四”运动之前,对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言传统提出了挑 战,这是难能可贵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白话小说,打破了旧 小说的陈规俗套,使中国小说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识,而且在艺术手法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完全抛 弃本国的小说传统,在以自我表白为主要特征的日记体小说中,仍然 能很好地运用白描手法,极简明地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出人物的形象 和性格。 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 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只要见过被画者的人,一看就知道 是谁;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 鲁迅写人物,正有这种特点;最重传神,最重真意。他总是摄取最能 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和细节,用高度简洁凝练 的笔力,描绘人物的灵魂。蒸鱼,看到鱼的眼睛和张着的口,便想到 那伙吃人的人,“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 肠的吐出。”这一方面反映了狂人被迫害的严重,以至把任何与吃人 现象有点滴相似的事物都与吃人的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反映了狂 人的独特的心理特征:格外的多疑,奇怪的联想。 五、白话文的独特风格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白话文的 运用,我们今天看来,可能觉得非常平常。但它产生于仍然盛行文言 文的“五四”运动之前,对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文言传统提出了挑 战,这是难能可贵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白话小说,打破了旧 小说的陈规俗套,使中国小说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狂人日记》的语言精炼、深刻、富于表现力,创立了以现代口语为 基础的文学语言,具有鲁迅的独特风格。在篇幅不长的十三则日记中, 有千锤百炼的警句,也有贴切生动的比喻;有声情激越的排比句,也 有节奏明快的讽喻和议论;此外还有震憾人心的独白。这些都很好地 运用了内容的需要,让人们在从作品获得革命启示的同时,也获得艺 术的满足 六、严谨的结构 这篇小说以“撮录”狂人日记的形式组成全篇。初看,好象是若 断若续,结构松散,语无伦次;细看,则见其一泻而下,结构严谨, 语多真意。全篇正文十三节,篇前有一序言。 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十三节日记可分成四个部分 一至三节为第一部分。写“狂人”被迫害的处境及其对现实、历 史的认识,初步展示了“狂人”的反封建态度 四至六节为第二部分。写“狂人”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进一步研 究和剖析,更深刻地认清了反动统治阶级利用封建礼教“吃人”的卑 劣面目;同时也发现了作为地主家长的“大哥”也是“吃人的同伙” 因而认清了封建家族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的一致性,增强 了反封建的决心和信心。 七至十节为第三部分。写“狂人”企图用“劝说”的办法改造封 建社会终于失败的过程,彻底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鼓吹“从来如此”, “你说便是你错”等谬论为反动统治阶级效劳的反动面目 最后三节为第四部分。写“狂人”从艰苦的战斗中发现了一个“从
《狂人日记》的语言精炼、深刻、富于表现力,创立了以现代口语为 基础的文学语言,具有鲁迅的独特风格。在篇幅不长的十三则日记中, 有千锤百炼的警句,也有贴切生动的比喻;有声情激越的排比句,也 有节奏明快的讽喻和议论;此外还有震憾人心的独白。这些都很好地 运用了内容的需要,让人们在从作品获得革命启示的同时,也获得艺 术的满足。 六、严谨的结构 这篇小说以“撮录”狂人日记的形式组成全篇。初看,好象是若 断若续,结构松散,语无伦次;细看,则见其一泻而下,结构严谨, 语多真意。全篇正文十三节,篇前有一序言。 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十三节日记可分成四个部分。 一至三节为第一部分。写“狂人”被迫害的处境及其对现实、历 史的认识,初步展示了“狂人”的反封建态度。 四至六节为第二部分。写“狂人”通过对现实和历史的进一步研 究和剖析,更深刻地认清了反动统治阶级利用封建礼教“吃人”的卑 劣面目;同时也发现了作为地主家长的“大哥”也是“吃人的同伙”, 因而认清了封建家族和整个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的一致性,增强 了反封建的决心和信心。 七至十节为第三部分。写“狂人”企图用“劝说”的办法改造封 建社会终于失败的过程,彻底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鼓吹“从来如此”, “你说便是你错”等谬论为反动统治阶级效劳的反动面目。 最后三节为第四部分。写“狂人”从艰苦的战斗中发现了一个“从
来如此”的普遍现象:这就是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毒害的沉重 性,就连“狂人”自身也存在着它的流毒;从而暗示:要完成改造的 任务,改革者也必须去掉自己身上因袭的重担。最后,喊出了“救救 孩子”的呼声,把希望寄托给将来的下一代。 全篇就这样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逐步展示“狂人”的内心世界, 深入发掘“狂人”周围的现实环境,透过“错杂无伦次”的表面现象 把握了问题的本质,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封建的斗争和呼喊声却是如此 地震撼着一个时代,预示着新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 七、深刻的思想内容 《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作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 二集序》中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本作品暴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维护封建 传统和反对封建传统的尖锐斗争,歌颂了民主战士洞察现实,反抗封 建解剖自己,憧憬未来的性格,表现了作者革命民主主义的坚定立场。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为主人公,象征性地揭示了封建传统 吃人的主题。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吃人,而更是精 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狂 人"患病之后,感到周围的人都要吃他,其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 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在封建传统蒙蔽下的一般群众,他们自 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吃人 的人的普遍性
来如此”的普遍现象:这就是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毒害的沉重 性,就连“狂人”自身也存在着它的流毒;从而暗示:要完成改造的 任务,改革者也必须去掉自己身上因袭的重担。最后,喊出了“救救 孩子”的呼声,把希望寄托给将来的下一代。 全篇就这样随着情节结构的发展,逐步展示“狂人”的内心世界, 深入发掘“狂人”周围的现实环境,透过“错杂无伦次”的表面现象 把握了问题的本质,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封建的斗争和呼喊声却是如此 地震撼着一个时代,预示着新的革命风暴就要到来。 七、深刻的思想内容 《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作者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 二集序》中说:“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从这一点出发, 我们可以看出,本作品暴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维护封建 传统和反对封建传统的尖锐斗争,歌颂了民主战士洞察现实,反抗封 建解剖自己,憧憬未来的性格,表现了作者革命民主主义的坚定立场。 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为主人公,象征性地揭示了封建传统 吃人的主题。这里的"吃人",绝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吃人, 而更是精 神上的"吃人",是传统的封建道德扼杀了中国人民的生命活力。"狂 人"患病之后,感到周围的人都要吃他,其中有赵贵翁这样一些封建 传统的自觉维护者,也有那些在封建传统蒙蔽下的一般群众,他们自 己是被吃者,但同时也参与吃人。封建礼教影响的普遍性决定了吃人 的人的普遍性
封建礼教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它的贯彻首先是在家庭中 实行的。"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 但他所尊奉的礼教制度的观念决定了他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 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象则集中地体现了在传统的封建社 会里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以劝导 训诫的方式"挽救”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实际上起着帮同统治者吃人的 作用。 大哥″吃人,"医生"也吃人,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 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而这个社会在中国已经维持了几千年,所以,鲁 迅继之控诉了从先秦到五四”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 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可以说,《狂人日记》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整个封建 传统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如此深刻、 如此尖锐地揭示过传统封建思想的本质。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 日记》的主题,同时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正如鲁迅在 《灯下漫笔》中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 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 房 《狂人日记》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狂人
封建礼教是以家族制度为核心的,它的贯彻首先是在家庭中 实行的。"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他并非有意戕害"狂人", 但他所尊奉的礼教制度的观念决定了他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消灭" 狂人"的叛逆意识。"医生"这个意象则集中地体现了在传统的封建社 会里以"治病救人"面目出现的道德说客一类人的实质,他们以劝导、 训诫的方式"挽救"封建道德的叛逆者,实际上起着帮同统治者吃人的 作用。 大哥"吃人,"医生"也吃人,就这样,鲁迅实际上揭示了整个封 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而这个社会在中国已经维持了几千年,所以,鲁 迅继之控诉了从先秦到"五四"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 史: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可以说,《狂人日记》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整个封建 传统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在中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如此深刻、 如此尖锐地揭示过传统封建思想的本质。封建传统吃人不仅是《狂人 日记》的主题,同时也是《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正如鲁迅在 《灯下漫笔》中曾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 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 房。" 《狂人日记》象征性地表现了这类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狂人
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一知识者的觉 醒程度是与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成正比例发展的。"狂人” 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 的人越是把他视为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而当他完全失望 于自己改造环境的行动,感到只能顺应现实的要求时,他的"病"也便 痊癔了,他也象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到某地做侯补官吏去了。"狂人 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人醒了无路可走 《狂人日记》更是鲁迅"反抗绝望”"人生哲学的思想体现,也 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解放的悲剧寓言。小说正文与文言小序之间 形成尖锐悖反,形成知识分子的精神解放悲剧模式:″觉醒-反抗 从众"正文—狂人的英勇反抗。小序一病好后到某地候补当官,向传 统妥协回归。这种思想早就体现在鲁迅《呐喊·自序》关于″铁屋子 意象的描写中(万难破毁……没有破毁的希望?) 总之,《狂人日记》的创作,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辉煌 的“实绩”,它标志了鲁迅从事革命文艺的起点,也标志了中国现代 文学运动的开端,意义是特别重大的。今天,我们仍可继承并认真学 习、研究,来培育、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
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 醒程度是与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成正比例发展的。"狂人" 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 的人越是把他视为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而当他完全失望 于自己改造环境的行动,感到只能顺应现实的要求时,他的"病"也便 痊癔了,他也象一般知识分子一样到某地做侯补官吏去了。"狂人" 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人醒了无路可走"。 《狂人日记》更是鲁迅"反抗绝望"人生哲学的思想体现,也 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精神解放的悲剧寓言。小说正文与文言小序之间 形成尖锐悖反,形成知识分子的精神解放悲剧模式:"觉醒--反抗-- 从众"正文--狂人的英勇反抗。小序--病好后到某地候补当官,向传 统妥协回归。这种思想早就体现在鲁迅《呐喊·自序》关于"铁屋子" 意象的描写中(万难破毁……没有破毁的希望?)。 总之,《狂人日记》的创作,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个辉煌 的“实绩”,它标志了鲁迅从事革命文艺的起点,也标志了中国现代 文学运动的开端,意义是特别重大的。今天,我们仍可继承并认真学 习、研究,来培育、提高我们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