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海洋大学:动物科学系《兔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文件大小:5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GD0U-B-11-213 《家免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330074-0学分1.5总学时30理论24实验/上机6 英文课程名 BREEDING AND MANAGEMANT OF RABBITS 于课院(系)农学院开课系动科系修订时间2006年7月20目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家兔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家兔生 产学》是以动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家兔的生物学特点, 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为学生今后从事兔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家兔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重点研究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养兔业主要产品的特性及利用价值,兔的品种、遗传繁育、 饲养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养兔生产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今后在生产和 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养兔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明确养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熟悉养兔业不同产品的生产状况,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 3、掌握不同类型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的特点,为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奠定坚 实的理论基础 4、熟悉兔的人工授精的技术环节。 5、熟悉家兔的日常管理技术。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专业方向) 四、先修课程: 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家畜饲养学、动物繁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主要解决普遍意义上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家兔生产学》则是以动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家 兔的生物学特点,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提炼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家兔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74-0 学分 1.5 总学时 30 理论 24 实验/上机 6 英文课程名 BREEDING AND MANAGEMANT OF RABBITS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科系 修订时间 2006 年 7 月 20 日 课 程 简 介 课程简介:《家兔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家兔生 产学》是以动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家兔的生物学特点, 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采取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为学生今后从事兔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家兔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动物营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重点研究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养兔业主要产品的特性及利用价值,兔的品种、遗传繁育、 饲养管理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养兔生产的专业技术知识。为今后在生产和 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1、了解和掌握养兔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明确养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熟悉养兔业不同产品的生产状况,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生产能力的技术措施。 3、掌握不同类型家兔的生物学特性和饲养管理的特点,为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奠定坚 实的理论基础。 4、熟悉兔的人工授精的技术环节。 5、熟悉家兔的日常管理技术。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专业方向) 四、先修课程: 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家畜饲养学、动物繁殖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主要解决普遍意义上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家兔生产学》则是以动物的遗传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的理论为指导,结合家 兔的生物学特点,从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提炼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GDOU-B-11-213

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养兔业概况以及养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点:国内外养兔业概况。A家兔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毛用型家兔品种的育种进展。B家兔的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C养兔业产品的开 发和市场前景。世界养兔业的发展趋势。 竹一 国内外养兔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养兔业的主要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思考题:1、促进我国肉兔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看待和理解养兔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第二章兔的生物学特征(4学时) 1、教学目的:掌握兔的生活习性及兔的生长发有及繁殖的特点。A熟练掌握家兔的 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特性等相关的概念。B熟悉家兔正常的生理生化 参数,尤其是与繁殖特性有关的基本参数。 2、重点和难点:家兔的繁殖特性。 第一节、家兔的生活习性 第二节、家兔的食性与消化特点 第二节 家鱼的寥特性 第四节、 呼吸与体温调节 第五节、 家兔的生长特点 思考题:1、学习和了解家兔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家兔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在家兔生产和育种中有什麽作用? 第三章家兔的品种(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主要家兔品种及其特点 2、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兔主要品种的产地、生态条件、品种特征等。结合多媒体课 件介绍毛用、肉用、皮用和兼用型家兔品种,每1类型介绍1一2个具有代表性 的品种。 第一节、肉用型品种 第二节、 毛用型品种 第三节、 皮用型品种 思考题:1、家兔品种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什麽特点? 2、品种和品系的区别点有哪些? 第四章、家兔的遗传育种(2学时) 1、教学目的:结合家兔育种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应用遗传育种理论和知识的能力。 2、教学重点:家兔主要性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品系繁育技术的 基本环节、技术规范。A比较熟练地掌握家兔毛色遗传的主要类型和遗传规律:B了解 针对不同遗传力的数量性状的选种、育种方法:C了解家兔品系选育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家兔的性状遗传 第二节育种与选育方法 思考题:1、控制皮用兔毛色遗传的基因系统有哪些?其中,修饰基因的存在对选种育种

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应用。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养兔业概况以及养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重点:国内外养兔业概况。A 家兔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毛用型家兔品种的育种进展。B 家兔的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C 养兔业产品的开 发和市场前景。世界养兔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内外养兔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养兔业的主要产品市场发展现状。 思考题:1、促进我国肉兔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看待和理解养兔业发展的区域不均衡性? 第二章 兔的生物学特征(4 学时) 1、教学目的:掌握兔的生活习性及兔的生长发育及繁殖的特点。A 熟练掌握家兔的 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特性等相关的概念。B 熟悉家兔正常的生理生化 参数,尤其是与繁殖特性有关的基本参数。 2、重点和难点:家兔的繁殖特性。 第一节、 家兔的生活习性 第二节、 家兔的食性与消化特点 第三节、 家兔的繁殖特性 第四节、 呼吸与体温调节 第五节、 家兔的生长特点 思考题:1、学习和了解家兔生物学特性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家兔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在家兔生产和育种中有什麽作用? 第三章 家兔的品种(2 学时) 1、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国内外主要家兔品种及其特点。 2、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兔主要品种的产地、生态条件、品种特征等。结合多媒体课 件介绍毛用、肉用、皮用和兼用型家兔品种,每 1 类型介绍 1~2 个具有代表性 的品种。 第一节、 肉用型品种。 第二节、 毛用型品种。 第三节、 皮用型品种。 思考题:1、家兔品种分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法各有什麽特点? 2、品种和品系的区别点有哪些? 第四章、家兔的遗传育种(2 学时) 1、教学目的:结合家兔育种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应用遗传育种理论和知识的能力。 2、教学重点:家兔主要性状(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品系繁育技术的 基本环节、技术规范。A 比较熟练地掌握家兔毛色遗传的主要类型和遗传规律;B 了解 针对不同遗传力的数量性状的选种、育种方法;C 了解家兔品系选育的基本环节。 第一节 家兔的性状遗传 第二节 育种与选育方法 思考题:1、控制皮用兔毛色遗传的基因系统有哪些?其中,修饰基因的存在对选种育种

的影响有哪些? 2、为何家系繁育在家兔的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家兔的繁殖技术(4学时) 1、教学目的:家兔繁殖是家兔生产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家兔繁殖力强的优势,就 能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2、重点和难点: 练掌握家兔人工授精技术的环节、技能的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家兔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特点。 第二节、家兔的繁殖技术 第三节、提高兔繁殖能力的措施 为何处于乏情 态的母 也能配种受胎 第六章 家兔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6学时) 1、教学目的:掌握家兔营养需要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正确组织家兔饲养,提高生产 水平,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重点和难点:家兔的营养需要及兔的饲养管理。A了解不同类型家兔的营养需要 能够独立完成家兔的日粮配方筛选。B熟悉家兔的日常饲养管理程序。C掌握基 本的饲料种植 ,加工调配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家兔的营养需要。 第二节、兔的常用饲料及日粮配合。 第三节、家兔的饲养管理。 思考题:1、家兔日粮的能量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家兔之间差异不大,主要受体格大小以及 环境温度等 为什度2 2、家兔日粮配合的基本原则是什麽? 第七章、家兔的健康保健(4学时) 1、教学目的:了解家兔保健的基本知识。 2、重点和难点:家兔保健消毒制度的建立和家兔的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能够在老 师的指导下完成制定兔场防疫免疫程序的工作。 第一节家兔疾病 第二节家兔的保健 第三节建立健康兔群 思考题:1、家兔健康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什麽? 2、如何进行兔场净化?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实验类别 1 家兔的体型外貌鉴定及体尺测定,家兔的产肉性能测定 3 操作型 2 家兔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光碟) 3 演示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的影响有哪些? 2、为何家系繁育在家兔的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家兔的繁殖技术(4 学时) 1、教学目的:家兔繁殖是家兔生产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家兔繁殖力强的优势,就 能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2、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家兔人工授精技术的环节、技能的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 家兔的生殖器官及生殖特点。 第二节、 家兔的繁殖技术 第三节、 提高兔繁殖能力的措施。 思考题:1、家兔的人工授精技术有何特点? 2、为何处于乏情状态的母兔也能配种受胎? 第六章 家兔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6 学时) 1、教学目的:掌握家兔营养需要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正确组织家兔饲养,提高生产 水平,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2、重点和难点:家兔的营养需要及兔的饲养管理。A 了解不同类型家兔的营养需要; 能够独立完成家兔的日粮配方筛选。B 熟悉家兔的日常饲养管理程序。C 掌握基 本的饲料种植、加工调配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家兔的营养需要。 第二节、 兔的常用饲料及日粮配合。 第三节、 家兔的饲养管理。 思考题:1、家兔日粮的能量水平在不同类型的家兔之间差异不大,主要受体格大小以及 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为什麽? 2、家兔日粮配合的基本原则是什麽? 第七章、家兔的健康保健(4 学时) 1、教学目的:了解家兔保健的基本知识。 2、重点和难点:家兔保健消毒制度的建立和家兔的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能够在老 师的指导下完成制定兔场防疫免疫程序的工作。 第一节 家兔疾病 第二节 家兔的保健 第三节 建立健康兔群 思考题:1、家兔健康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什麽? 2、如何进行兔场净化?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序号 实验名称 学时 实验类别 1 家兔的体型外貌鉴定及体尺测定,家兔的产肉性能测定 3 操作型 2 家兔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光碟) 3 演示型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家兔的体型外貌鉴定及体尺测定 实验目的:熟悉家兔体躯的部位名称和体尺测定的方法。 实验内容:掌握家兔外形鉴定的基本技能。 实验要求:熟悉掌握家兔外形鉴定的基本程序 实验2兔的产肉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家兔产肉性能测定的基本环节、技术要点、操作程序等。 实验内容:兔的宰杀、剥皮、开堂和骨肉分离技术。 实验要求:动作规范、称量准确、记录完整、计算正确。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家兔生产学》徐立德主编 农业出版社1998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中国现代养殖技术从书一一养兔全书》 宋育等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2001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实验课考试方式: 完成实验报告 执笔:刘宁 审核: 批准人 时间:2006年7月20日修订

实验 1 家兔的体型外貌鉴定及体尺测定 实验目的:熟悉家兔体躯的部位名称和体尺测定的方法。 实验内容:掌握家兔外形鉴定的基本技能。 实验要求:熟悉掌握家兔外形鉴定的基本程序。 实验 2 兔的产肉性能测定 实验目的:了解家兔产肉性能测定的基本环节、技术要点、操作程序等。 实验内容:兔的宰杀、剥皮、开堂和骨肉分离技术。 实验要求:动作规范、称量准确、记录完整、计算正确。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家兔生产学》 徐立德主编 农业出版社 1998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中国现代养殖技术丛书----养兔全书》 宋育等 主编 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1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论文。 实验课考试方式: 完成实验报告。 执笔:刘宁 审核: 批准人: 时间:2006 年 7 月 20 日修订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