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0U-B-11-213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25学分4总学时76理论52实验/上机24 英文课程名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开课院(系)农学院 开课系 动物科学 修订时间2005年9月1日 课程简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 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 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 饲养中科学和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代日安全的畜产品,同 时诚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与饲科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 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 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 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 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 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 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 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为饲料生产和动物生产打下 基础。 1、采用多媒体或Powerpoint组织教学,图文相辅,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以助 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 习兴趣。 2、 要求学 按教学进程 表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后将每课教学内容进行纲目化总结。 以助学生对营养素在畜禽体内的量变质变过程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 记忆掌握相关系统知识。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330025 学分 4 总学时 76 理论 52 实验/上机 24 英文课程名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开课院(系) 农学院 开课系 动物科学 修订时间 2005 年 9 月 1 日 课 程 简 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一门主要以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为基础,揭示营养物质在体内的 机理、规律及功能。研究发挥最大遗传潜力对各种营养素的适宜需要量以及评定饲料对动物的营养 价值的应用基础科学,它是沟通动物饲养学与动物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桥梁,最终目标是为畜禽 饲养中科学配制全价平衡高效饲料,用最少的饲料投入向人类提供量多、质优且安全的畜产品,同 时减少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奠定理论基础。 课 程 大 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和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动物营养 的基本理论和营养需要量研究方法、饲料分类与主要营养特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方法、各类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及饲料配制方法。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为养猪学、养禽学、养牛学、养羊学 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推广等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明确动物营养与营养物质的概念;掌握各种营养物质 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之间以及营养物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饲料与动物营养的 关系,了解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掌握动物缺乏各种营养物质的症 状和导致动物营养缺乏的主要原因及其分析方法;掌握不同生理阶段、不同生产目的与生产水平动物 的营养需要特点、需要量及其估测方法;掌握饲养标准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方 法和各饲料原料的特点及合理使用;掌握日粮的配制方法与饲喂方法等。为饲料生产和动物生产打下 基础。 1、采用多媒体或 Powerpoint 组织教学,图文相辅,使教学内容既丰富多彩而又生动有趣,以助 学生理解相关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按教学进程表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后将每课教学内容进行纲目化总结, 以助学生对营养素在畜禽体内的量变质变过程的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便于 记忆掌握相关系统知识。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专业 GDOU-B-11-213
四、先修课程: 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营养紧窑相关。 是阐明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转化及评定动物 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理论根据。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消化道营养特别是反刍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营养 的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为配合饲料学、饲料添加剂、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学时序 学时 章目名称 分配号 章目名称 1绪论 21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2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2 13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3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4 动物的采食量 1 4水的营养 115营养与环境 1 5蛋白质的营养 16维持的营养需要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 17 生产的营养需要 7脂类的营养 2 18饲料原料 4 8能值 2 19 饲料添加剂 9矿物元素的营养 20配合饲料 2 10维生素的营养 2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 24 11各种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1 论 (2学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内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三、课程安排(B) 思考趣: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2学时) 第一节动物与饲料 、动物的营养物质 饲料和动物营养的概念(A) 二、营养物质的一般作用(B) 第二节动物体与饲料的组成 一、动物的必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A) 二、饲料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概念(A) 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B) 本章重点: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难点: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
2 四、先修课程: 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学,动物微生物学、等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动物生理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与动物营养紧密相关,是阐明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转化及评定动物 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理论根据。微生物学是研究动物消化道营养特别是反刍动物和单胃草食动物营养 的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为配合饲料学、饲料添加剂、猪生产学、牛生产学、禽生产学等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序 号 章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序 号 章目名称 学时 分配 1 绪论 2 12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5 2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2 13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3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14 动物的采食量 1 4 水的营养 1 15 营养与环境 1 5 蛋白质的营养 5 16 维持的营养需要 2 6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 17 生产的营养需要 5 7 脂类的营养 2 18 饲料原料 4 8 能值 2 19 饲料添加剂 3 9 矿物元素的营养 4 20 配合饲料 2 10 维生素的营养 4 2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 24 11 各种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1 绪 论 (2 学时) 一、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A) 二、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内容、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A) 三、课程安排(B) 思考题: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2学时) 第一节 动物与饲料 一、动物的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的概念(A) 二、营养物质的一般作用(B) 第二节 动物体与饲料的组成 一、动物的必需元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A) 二、饲料水分、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概念(A) 三、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B) 本章重点:营养物质、饲料和动物营养、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概念。 难点:动植物体组成的主要差异
思考题: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路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2学时) 第一节饲料的消化性 一、消化方式(A)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B)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A) 第二节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消化力与消化性(A) 影响消化率的因素(A) 本章重点: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诸因素。 难点:消化方式、消化特点。 思老题: 1.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1学时) 第一节水的生理功能 水的主要生理功能(A) 第二节水的来源和排泄 动物体水的主要来源(A)与水的排泄途径(A) 第三节影响动物对水需要的主要因素和水的供给 、影响动物对水需要的主要因素,生产上畜禽的主要供水方式(A) 动物饮水的要求 (B 本章重点:水的主要生理功能:动物饮水的要求。 难点:动物饮水的要求。 思考题: (1)。简水的生理作用 ,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5学时) 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B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3
3 思考题: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 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2 学时) 第一节 饲料的消化性 一、消化方式(A) 二、消化后养分的吸收(B) 三、各类动物的消化特点(A)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A) 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A) 本章重点:动物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消化特点及影响饲料养分消化率的诸因素。 难点:消化方式、消化特点。 思考题: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 水的营养 (1 学时) 第一节 水的生理功能 水的主要生理功能(A) 第二节 水的来源和排泄 动物体水的主要来源(A)与水的排泄途径(A) 第三节 影响动物对水需要的主要因素和水的供给 一、影响动物对水需要的主要因素,生产上畜禽的主要供水方式(A) 二、动物饮水的要求(B) 本章重点:水的主要生理功能;动物饮水的要求。 难点:动物饮水的要求。 思考题: (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 (5 学时) 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一、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B) 二、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 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一、消化吸收(A) 二、氨基酸营养(A) 三、氨基酸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A) 第三节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瘤胃微生物对N的消化与利用(A)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B) 四、小肠消化(A) 五、大肠消化(A) 六、氨基酸营养(A) 非蛋白氨的利用(A 本章重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概念:氨基酸与蛋白质品质的关系 难点: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幼龄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利用的特点 思考题: (I)、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 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肖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术单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贪饲料最常见的第 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 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B) 二、非淀粉多糖的性质(A) 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A 一、消化吸收(A) 一、代谢(A) 三、粗纤维的作用(A) 消化与利用 二、VFA的代谢(A) 三、葡萄糖的代谢(A) 本章重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难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思考 (1)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2)、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4 一、消化吸收(A) 二、氨基酸营养(A) 三、氨基酸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A) 第三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一、瘤胃微生物对 N 的消化与利用(A) 二、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B) 四、小肠消化(A) 五、大肠消化(A) 六、氨基酸营养(A) 七、非蛋白氮的利用(A) 本章重点: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概念;氨基酸与蛋白质品质的关系 难点: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和幼龄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利用的特点 思考题: (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 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 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B) 二、非淀粉多糖的性质(A) 三、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A) 第二节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吸收(A) 二、代谢(A) 三、粗纤维的作用(A) 第三节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消化与利用(A) 二、VFA 的代谢(A) 三、葡萄糖的代谢(A) 本章重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难点:不同种类动物对各主要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特点。 思考题: (1)、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2)、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3、NSP的概念。 (4)、简述NSP的营养特性。 (5)、简述NSP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6)、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7)、碳水化合物在痛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8)、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9)、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一、组成与分类(B) 二、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二、 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三、脂类的代谢(A) 第三节必需脂肪酸 ·、概今与种类(A) 二、作用(A)与缺乏症(B) 本章重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不同种类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特点。 难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生理功能。 思考趣: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诵常句括哪几种? (3) 比较非反当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5)、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第七章能值 (2学时 第一节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A) 二、能量来源(A) 第二节能量代谢 ·、总能(A) 一、 消化能(A) 代谢能(A) 四、净能(A 第三节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求示体系《A) 二、能量体系间的转化关系(A)》 本章重点: 饲料总能、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的概念: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的 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的概念及其含义: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的概念及其含义。 思考题: 5
5 (3)、NSP 的概念。 (4)、简述 NSP 的营养特性。 (5)、简述 NSP 的负面营养特性及克服措施 (6)、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 (7)、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 (8)、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9)、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第六章 脂类的营养 (2学时) 第一节 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 一、组成与分类(B) 二、营养生理作用(A) 第二节 脂类的消化吸收和代谢 一、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二、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吸收(A) 三、脂类的代谢(A) 第三节 必需脂肪酸 一、概念与种类(A) 二、作用(A)与缺乏症(B) 本章重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不同种类动物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利用特点。 难点: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和生理功能。 思考题: (1)、必需脂肪酸、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的概念 (2)、必需脂肪酸通常包括哪几种? (3)、比较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脂肪类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异同。 (4)、必需脂肪酸的概念、作用及来源。 (5)、何谓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简述其可能的机制。 第七章 能值 (2 学时) 第一节 能量单位及能量来源 一、能量单位(A) 二、能量来源(A)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总能(A) 二、消化能(A) 三、代谢能(A) 四、净能(A) 第三节 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一、表示体系(A) 二、能量体系间的转化关系(A) 本章重点:饲料总能、可消化能、代谢能、净能、体增热的概念;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的 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难点: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的概念及其含义;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的概念及其含义。 思考题:
(I)热增耗(H)、TMEn的概念 (2)、DE、ME、NE的定义或计算 (3)、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4)、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荷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第八章矿物元素的营养 (4学时) 第一节概述 一、动物必需矿物元素的种类及日粮中常需补充的矿物元素种类(A) 二、矿物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B) 第二节常量元素 一、各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B) 二、各常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来源与供给(A) 钙、磷 钠、氯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A) 第三节微量元素 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这些元素需要和利用的 重要因素(A) 本章重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 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难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 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思考题: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牌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入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维生素的营养 (4学时) 第一节概述 、维生素的营养特点(A 二、维生素的衡量单位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B〉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A) 二、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以及在动物植物体存在的形式(A) 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要缺乏症(B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A) 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A) 本章重点:各种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难点: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思考 (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6 (1)、热增耗(HI)、TMEn 的概念 (2)、DE、ME、NE 的定义或计算 (3)、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的平均燃烧热分别为多少? (4)、描述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5)、简述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6)、简述能量的作用及来源。 第八章 矿物元素的营养 (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动物必需矿物元素的种类及日粮中常需补充的矿物元素种类(A) 二、矿物元素的一般生理作用(B) 第二节 常量元素 一、各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的分布(B) 二、各常元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来源与供给(A) 三、钙、磷、钠、氯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A) 第三节 微量元素 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这些元素需要和利用的 重要因素(A) 本章重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 对其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难点:钙、磷、钠、氯和铁、铜、钴、硒、锰、锌、碘的主要生理功能,典型缺乏症和影响动物对其 素需要和利用的重要因素。 思考题: (1)、必需微量元素、白肌病、皮肤不完全角化症、滑腱症的概念。 (2)、各种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的典型缺乏症及其机理。 (3)、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4)、试述钙、磷的主要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第九章 维生素的营养 (4 学时) 第一节 概述 一、维生素的营养特点(A) 二、维生素的衡量单位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B)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一、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A) 二、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以及在动物植物体存在的形式(A) 三、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A)、主要缺乏症(B)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一、水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营养特点(A) 二、各种水溶性维生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缺乏症(A) 本章重点:各种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难点:各种脂溶性维生素对动物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要缺乏症。 思考题: (1)、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概念。 (2)、各种维生素缺乏的典型症状及其机理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4)简述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5)、给维生素下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定义,并比较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 (6)、简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第十章各种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1学时) 第一节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间的关系 一、能量与蛋白质、 氨基酸、粗纤维和脂肪间的关系(B 二、能量与矿物质、维生素间的关系(B) 第二节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氨基酸与氨基酸间的关系(B) 蛋白质、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间的关系(B) 蛋白质、氨基酸与矿物元素的关系(B) 四、蛋白质、氨基酸与维生素的关系(B) 第三节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一、各矿物质间的主关系(B) 二、矿物质与维生素间的主要关系(B》 维生素间的士要关系(B) 本章重点: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和脂肪间的关系:蛋白质、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间 的关系 难点:矿物质间的主要关系:矿物质与维生素间的主要关系。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冬类营物质间的相石关系 (2)、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第十一章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5学时) 第一节化学分析法 营养物质的分析(包括概略养分和纯养分分析)(A) 第二节 消化实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A) 二、体内消化试验(讲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单一原料消化率测定)() 三、体外消化试验(B) 四、尼拉线法(B) 第三节 代谢试验 一、概念(A) 二、操作过程(A) 第四节平衡实验 三、N平衡(A) 、C平衡(A) 四、能量平衡(包括直接测热、间接测热、碳氮平衡、比较屠宰实验)(B) 第五节饲养实验 7
7 (3)、生产实践中怎样考虑单胃非草食动物维生素的需要? (4)简述维生素 A 的主要功能及缺乏症。 (5)、给维生素下一个你认为最恰当的定义,并比较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特点。 (6)、简述维生素的需要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7)、论述维生素的营养特点 第十章 各种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 (1 学时) 第一节 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间的关系 一、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和脂肪间的关系(B) 二、能量与矿物质、维生素间的关系(B) 第二节 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 一、蛋白质与氨基酸、氨基酸与氨基酸间的关系(B) 二、蛋白质、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间的关系(B) 三、蛋白质、氨基酸与矿物元素的关系(B) 四、蛋白质、氨基酸与维生素的关系(B) 第三节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关系 一、各矿物质间的主要关系(B) 二、矿物质与维生素间的主要关系(B) 三、维生素间的主要关系(B) 本章重点: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粗纤维和脂肪间的关系;蛋白质、氨基酸与碳水化合物及脂肪间 的关系 难点:矿物质间的主要关系;矿物质与维生素间的主要关系。 思考题: (1)、举例说明各类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2)、论述养分间的相互关系及饲粮养分平衡的意义。 (3)、论述能量与三大有机养分的相互关系及实践意义。 第十一章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研究方法 (5 学时) 第一节 化学分析法 营养物质的分析(包括概略养分和纯养分分析)(A) 第二节 消化实验 一、消化试验概念(A) 二、体内消化试验(讲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单一原料消化率测定)(A) 三、体外消化试验(B) 四、尼龙袋法(B) 第三节 代谢试验 一、概念(A) 二、操作过程(A) 第四节 平衡实验 一、概念(A) 二、N 平衡(A) 三、C 平衡(A) 四、能量平衡(包括直接测热、间接测热、碳氮平衡、比较屠宰实验)(B) 第五节 饲养实验
一、概念(A) 二、优缺点(B) 三、饲养试验常用方法(A) 四、试验方案设计(A) 第六节屠宰试验(A 第七节其他试验技术 一、同位素示踪法(C】 二、外科造痿技术(C) 无菌技术(C) 第八节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一、单胃动物(讲述内容: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 白比、净蛋白利用效率、化学比分、必需氨基酸指数、)(A) 二、反刍动物(讲述内容:传统体系,新体系)(A) 本章重点:常用消化试验的方法,影响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因素。饲养试验方法 难点:消化试验、饲养试验方法 思考题: 1、BV、NPU、平衡试验的概念 2、饲养试验(生长试验)的概念,及设计方案 3、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念、要求、讨程等 4、消化试验的种 5、常用的外源、内源指示剂是什么? 第十二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2学时) 第一节动物的营养需要及其研究方法 、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概念(A) 表示动物营养需要的指标和表达方式(A) 三、动物需要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A) 第二节饲养标淮 ·、饲养标准的概念(A) 一、制定标准的音义(B) 饲养标准的科学性与灵活应用 本章重点: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概念、指标和表达方式和饲养标准的概念。 难点:衡量动物对营养需要量的标志特征。 思考题: 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第十三章动物的采食量 (1学时) 第一带采食量的橱念和意义 、采食量的概念 采食量的衡 (A) 三、采食量的意义(B) 第二节采食量的调节 8
8 一、概念(A) 二、优缺点(B) 三、饲养试验常用方法(A) 四、试验方案设计(A) 第六节 屠宰试验(A) 第七节 其他试验技术 一、同位素示踪法(C) 二、外科造瘘技术(C) 三、无菌技术(C) 第八节 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体系 一、单胃动物(讲述内容:蛋白质含量、消化率、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净蛋 白比、净蛋白利用效率、化学比分、必需氨基酸指数、)(A) 二、反刍动物(讲述内容:传统体系,新体系)(A) 本章重点:常用消化试验的方法,影响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因素。饲养试验方法 难点:消化试验、饲养试验方法 思考题: 1、BV、NPU、平衡试验的概念。 2、饲养试验(生长试验)的概念,及设计方案 3、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概念、要求、过程等。 4、消化试验的种类 5、常用的外源、内源指示剂是什么? 第十二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2 学时) 第一节 动物的营养需要及其研究方法 一、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概念(A) 二、表示动物营养需要的指标和表达方式(A) 三、动物需要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A) 第二节 饲养标准 一、饲养标准的概念(A) 二、制定标准的意义(B) 三、饲养标准的科学性与灵活应用 本章重点:动物营养需要量的概念、指标和表达方式和饲养标准的概念。 难点:衡量动物对营养需要量的标志特征。 思考题: 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2、饲养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 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第十三章 动物的采食量 (1 学时) 第一节 采食量的概念和意义 一、采食量的概念(A) 二、采食量的衡量(A) 三、采食量的意义(B) 第二节 采食量的调节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A) 二、采食量的体液调节(A) 三、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B) 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一、动物因素(B) 二、饲粮因素(A) 三、饲喂技术(B) 四、环墙因素(B) 本章重点:动物的采食量调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动物的采食量调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思考题: 1、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规定采食量的概念 2、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3、试述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第十四章营养与环境 (1学时) 第一节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热平衡(A) 一、温执环培(A 第二节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 一、对采食量的影响(B) 二、对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B】 三、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B) 本章重点: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难点 温热环境,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思考题: (1)、热平衡、温热环境、温度适中区、冷应激、热应激的概念 (2)、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 (3)、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4)、简述环境与营养的关系 第十五章维持的营养需要(2学时) 第一节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 、维持状态、维持需要、维持日粮、维持饲养的概念(A) 一 畜禽维持需要的意义(B) 第 态下动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及其估测方法 、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体重(A, 二、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维持需要的估测方法(A) 三、重点掌握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特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A) 四、影响维持能量需要的士要因素(B) 本章重点: 代的 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持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 难点: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持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 思考题: 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9 一、采食量的神经调节(A) 二、采食量的体液调节(A) 三、不同动物采食量调节机制比较(B) 第三节 影响采食量的因素 一、动物因素(B) 二、饲粮因素(A) 三、饲喂技术(B) 四、环境因素(B) 本章重点:动物的采食量调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动物的采食量调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思考题: 1、采食量、随意采食量、实际采食量、规定采食量的概念。 2、简述影响动物采食量的因素。 3、试述如何提高饲粮的适口性。 第十四章 营养与环境 (1 学时) 第一节 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一、热平衡(A) 二、温热环境(A) 第二节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一、对采食量的影响(B) 二、对养分消化利用的影响(B) 三、对养分需要量的影响(B) 本章重点: 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难点:温热环境,热平衡与温热环境 思考题: (1)、热平衡、温热环境、温度适中区、冷应激、热应激的概念 (2)、简述温热环境对动物营养代谢和需要的影响。 (3)、论述热应激时动物热调节的途径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措施。 (4)、简述环境与营养的关系。 第十五章 维持的营养需要 (2 学时) 第一节 维持需要的概念和意义 一、维持状态、维持需要、维持日粮、维持饲养的概念(A) 二、畜禽维持需要的意义(B) 第二节 维持状态下动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及其估测方法 一、基础代谢、绝食代谢,代谢体重(A) 二、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维持需要的估测方法(A) 三、重点掌握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持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A) 四、影响维持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B) 本章重点:维持状态、基础代谢的概念;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持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 难点:基础代谢法估测动物维持能量、蛋白质需要的方法。 思考题: 1、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的概念
2、饲养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 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第十六章生产的营养需要 (5学时) 第一节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一、生长肥有的概今与的意义(A) 二、动物的生长规律 【、动物的总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和体内化学成分的的变化规律(A) 2、影响动物生长肥有的主要因素(B) 三、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生长肥育营养需要的估测方法(A) 2、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B) 本节重点:动物的总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和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和生长、肥有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根据动物的生长规律分析动物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二节 繁殖的营养需要 一、营养与动的繁殖性能(A】 二、配种前母畜营养需要(B) 二、好妮母畜的营养需要 1、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营养生理规律(A】 2、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胎儿体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A) 四、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1、种公畜的营养生理特点(B) 2、种公畜的营养需要特点(B) 本节重点: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根据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有规律分析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三节泌乳的营养需要 ·、乳的成分(B) 二、乳的与形成(A) 明的营浆需要乃其估方法(A 本节重点: 主要成分的形成及其合成原料的来源和泌乳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乳中主要成分的形成及其合成原料的来源和泌乳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四节产毛的营养需要 一、毛的生长发育及成分(B) 二、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A) 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 本节重点: 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鼠 第五节产蛋的营养需要 1、产蛋盒的生理(B) 2、产蛋的营养需要(A) 本节重点 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产蛋的营养需要特点 思考题:
10 2、饲养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 3、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及其比较。 第十六章 生产的营养需要 (5 学时) 第一节 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一、生长肥育的概念与的意义(A) 二、动物的生长规律 1、动物的总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和体内化学成分的的变化规律(A) 2、影响动物生长肥育的主要因素(B) 三、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 1、生长肥育营养需要的估测方法(A) 2、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B) 本节重点:动物的总体、组织的生长规律和体内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和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根据动物的生长规律分析动物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二节 繁殖的营养需要 一、营养与动物的繁殖性能(A) 二、配种前母畜营养需要(B) 三、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 1、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营养生理规律(A) 2、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胎儿体化学组成的变化规律(A) 四、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1、种公畜的营养生理特点(B) 2、种公畜的营养需要特点(B) 本节重点: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根据妊娠期母畜本身的变化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分析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三节 泌乳的营养需要 一、乳的成分(B) 二、乳的与形成(A) 三、泌乳的营养需要及其估测方法(A) 本节重点:乳中主要成分的形成及其合成原料的来源和泌乳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乳中主要成分的形成及其合成原料的来源和泌乳母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四节 产毛的营养需要 一、毛的生长发育及成分(B) 二、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A) 1、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 本节重点: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产毛动物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五节 产蛋的营养需要 1、产蛋禽的生理(B) 2、产蛋的营养需要(A) 本节重点:产蛋的营养需要特点 难点:产蛋的营养需要特点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