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2~2016年十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2002年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分) 登颧雀楼畅当 迴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髙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 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 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 【2003年北京卷】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一(2)题。(6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 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 (内容) (写法)
北京 2002~2016 年十五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汇编 【2002 年北京卷】 1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6 分) 登颧雀楼 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人的视角在前后两联发生了转换,前一联写俯视所感,后一联写纵目所望。 B.前一联真实客观地写出了颧雀楼耸入云天、飞鸟难及的巍巍高度。 C.后一联以天垂四野、黄河奔向远方山谷的壮阔景象,映衬出颧雀楼的雄伟气 势。 D.运用对偶,给人以工整匀称的美感,这是本诗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E.全诗主旨是抒发诗人登上颧雀楼凭高四望时胸中所涌起的壮志豪情。 (2)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 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诗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 【2003 年北京卷】 1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2)题。(6 分)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情景交融,表达诗人登临江楼、眺望江月时内心涌动的浩渺情思。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C.“同来”与“独上”相对照,反衬出诗人此时此刻落寞凄清的感受。 D.三四句将今年与去年观赏江月的情景关联起来,点明题旨,深化了意境。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2)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 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体裁) (内容) (写法)
【2004年北京卷】 12.读下面的诗,完成(1)一(2)题。(4分) 红梅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 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情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 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 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2005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一③题(7分)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2004 年北京卷】 12.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4 分)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 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 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情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3)读下面苏轼的诗论并回答问题。(5 分) 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 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 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 至陋语也。 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 【2005 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 分)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①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 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 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2006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 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D.“无为忽去兹” 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2007年北京卷】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②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 境。 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 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 分) 相同点: 不同点: 【2006 年北京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 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 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 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 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 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 分) 【2007 年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補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uyi) 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o): 摘取、拾取。⑤捋(luo):成把地握取。⑥袺(ji白):手持衣角盛物。⑦ (xi白):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 来的?(2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 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2008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 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 分析。(4分)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 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 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 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1 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 来的?(2 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 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 分) 【2008 年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 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 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 分)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 分析。(4 分)
【2009年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西江月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泂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③准拟:准定。 ①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3分) ③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 作分析。(5分) 【2010年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髙望远,看到天髙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 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2009 年北京卷】 12.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 分) 西江月 黄陵庙(又题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①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②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 岳阳楼上。 注:①张孝祥:南宋初词人。这首词,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作者与友人信中提到:“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②波神:水神。 ③准拟:准定。 ① 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一、二句点明行船的季节,描写洞庭湖上风浪未起时的景色。 B.三、四句有主观想象色彩,“鳞鳞细浪”实际指滚滚波涛。 C.五、六句写明日风向一转便可顺风行船,今晚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 D.七、八句写作者期盼到岳阳楼上听水下传来的《霓裳》曲。 ② 这首词的风格与宋代哪两位词人比较接近?这种风格的词人属于哪一流派? (3 分) ③ 在这首词中,作者是以怎样的胸怀对待风波险阻的?举出两处具体描写,略 作分析。(5 分) 【2010 年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 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 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 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 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1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示柜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 为作诗,且有所警,示柜、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柜秸:张耒二子张粔、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分)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 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2012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0.(7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 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 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11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 示秬秸①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 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2.(7 分) (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2)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13.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 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 200 字)(10 分) 【2012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 柳 堤 [明]金 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 分) 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 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 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4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 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 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 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10分) [2013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 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 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 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 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 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 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 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 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4 分)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 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 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 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 150 字)(10 分) [2013 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古风(其十)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 原君,赵国重臣。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 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 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 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 深挚。 ②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 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2014北京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12分)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 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 折之妙。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是(4 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一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一一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 感》 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一一元·虞集《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一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一一清(按: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春《游曲江》 ③前 合这 人组解 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 ,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015北京卷】(18分) 醉翁操【1】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 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2014 北京卷】 1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12 分)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 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 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 折之妙。 ② 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下列诗句中寓有相同情感的两句是(4 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豪家。——唐•罗隐 《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 感》 C.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按:此当作明,出题人有误)• 王象春《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 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2015 北京卷】(18 分)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 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 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 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 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 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孑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 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 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 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 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驚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髙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 去来兮辞》)(2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 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 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 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6分) 【2016北京卷】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西村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 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2】蒉: 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 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 的空寂。 B. “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 之妙。 C. “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 之情。 D. 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 人间。 17.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按照要 求,完成下列各题。(5 分) ①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 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 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 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②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2 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 分) ①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归 去来兮辞》)(2 分) ②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 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 乐的情怀。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6 分) 【2016 北京卷】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8 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2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 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 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 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 有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 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 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2002答案: (1)BE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 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003参考答案 (1)BE (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 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 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 比 2004参考答案 12.(1)C(2)A 13.第一问2个要点.(1)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 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2)批评的理由是,石 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 2 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16.“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 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3 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 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 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 分) 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 ①陆游在诗中称西村为“小桃源”,使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其中 有: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 。 ②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 一诗中 “ , ”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 ③ 《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 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 。 2002 答案: (1)BE (2)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颧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而且 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2003 参考答案: (1)BE (2)(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 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 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年相 比。 2004 参考答案: 12.(1)C(2)A 13.第一问 2 个要点.(1)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 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2)批评的理由是,石 曼卿的《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 第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