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3.6 学校班级姓名_考号 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须知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1.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对应的 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沟壑(he)炫耀(xudn)避讳(hui)谆谆教诲(zhun) B.细菌(jn)提防(di)滑稽(j)功亏一篑(kui) C.静谧(mi)犀利(xi)捕捉(p)重蹈覆辙(zhe) D.颈椎(jng)恣意(zi)闲暇(xia)自给自足(gei) 2.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鉴赏——前车之鉴 解释:“鉴”有“仔细看”“审察”的意思 判断:“鉴赏”指仔细观看、欣赏:“前车之鉴”指仔细审察以前犯下的错误 B.涉猎一一跋山涉水
北京市东城区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初三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2013.6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把对应的 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沟壑(hè) 炫耀(xuán) 避讳(huì) 谆谆教诲(zhūn) B.细菌(jūn) 提防(dī) 滑稽(jī) 功亏一篑(kuì) C.静谧(mì) 犀利(xī) 捕捉(pǔ) 重蹈覆辙(zhé) D.颈椎(jǐnɡ) 恣意(zì) 闲暇(xiá) 自给自足(gěi) 2. 依据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鉴赏——前车之鉴 解释:“鉴”有“仔细看”“审察”的意思。 判断:“鉴赏”指仔细观看、欣赏;“前车之鉴”指仔细审察以前犯下的错误。 B.涉猎——跋山涉水
解释:“涉”有“从水上经过”的意思 判断:“涉猎”指渡水、打猎:“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瞠水过河。 C.本色一一舍本逐末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舍本逐末”指舍弃事物原有的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 D.称职一一称心如意 解释:“称”有“适合”“相当”的意思。 判断:“称职”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适合所担任的职务:“称心如意”指符合意愿,内心满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5月初,景山公园的牡丹开得正好,从势头上看,比园中其他种类的花要略胜一筹 B.他的讲座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少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拥有过硬本领,就一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D.学习上的收获与学习过程中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海边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写青松,写老藤:在原野写春花,写秋月:他饱含激情,进行创作。 B.人类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 关注。 C.宋代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梅谱》写道,“梅,天下奇物,无问智愚,莫敢有异议。” D.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后,赢得社会各界 致赞美
解释:“涉”有“从水上经过”的意思。 判断:“涉猎”指渡水、打猎;“跋山涉水”指翻越山岭,蹚水过河。 C.本色——舍本逐末 解释:“本”有“原来”的意思。 判断:“本色”指本来面貌,原有的性质或品质;“舍本逐末”指舍弃事物原有的部分而追求细枝末节。 D.称职——称心如意 解释:“称”有“适合”“相当”的意思。 判断:“称职”指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能适合所担任的职务;“称心如意”指符合意愿,内心满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5 月初,景山公园的牡丹开得正好,从势头上看,比园中其他种类的花要略胜一筹。 B.他的讲座深入浅出,居高临下地阐述了青少年的前途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C.“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拥有过硬本领,就一定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地方。 D.学习上的收获与学习过程中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在海边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写青松,写老藤;在原野写春花,写秋月:他饱含激情,进行创作。 B.人类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与自然相处?尤其在物质文明日益进步的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需要我们深切 关注。 C.宋代范成大在他所著的《梅谱》写道,“梅,天下奇物,无问智愚,莫敢有异议。” D.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七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后,赢得社会各界一 致赞美
5.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足球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乒乓球和羽毛球。现在不少足球俱乐部用重金引进高水平外援,对外援能 力的考量成为首要任务。因此,在中国职业联赛中闯荡的外籍球员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自己在中国立足 的同时,从而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 A.自己在中国立足的同时,还应该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 B.而应该进而适应当地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在中国逐步立足 C.还应该逐步在中国立足,同时通过努力表现自己,从而适应当地的文化 D而应该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同时通过努力表现自己,从而在中国立足 6.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长城外边是树是草是花,塞外的树、草、花。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被秋雨 琳湿了头发,却依旧练着舞功:柿和枫执著地保持着“霜重色愈浓”,分别穿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 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雾轻了,它是绯红;云雾消散了,它是深红。它自甘寂寞地守在矗立着长城的山 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树间有安谧地饮食着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 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着翡翠般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 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着一片云,翌日清晨挂在天上就是彩霞了。 A.文段中运用拟人,形象地表现了白桦的挺拔,美人松的摇曳和柿、枫的鲜明色彩。 B.文段中运用“云雾……它是……”的排比,突出了枫树颜色在云雾变化中的特点。 C.文段中运用“翡翠般的冷光”这一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牛蹄下的草坚韧、耐寒。 D.文段中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草间野花的丰富多彩。 填空(共8分) 7.默写(5分) (1)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5.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足球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乒乓球和羽毛球。现在不少足球俱乐部用重金引进高水平外援,对外援能 力的考量成为首要任务。因此,在中国职业联赛中闯荡的外籍球员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自己在中国立足 的同时,从而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 A.自己在中国立足的同时,还应该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 B.而应该进而适应当地的文化,从而使自己在中国逐步立足 C.还应该逐步在中国立足,同时通过努力表现自己,从而适应当地的文化 D.而应该逐步适应当地的文化,同时通过努力表现自己,从而在中国立足 6. 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长城外边是树是草是花,塞外的树、草、花。高挑的白桦挺起胸脯做着雨中浴;绰约的美人松虽然被秋雨 琳湿了头发,却依旧练着舞功;柿和枫执著地保持着“霜重色愈浓”,分别穿一身淡黄、轻红。特别是枫。 云雾重了,它是轻红;云雾轻了,它是绯红;云雾消散了,它是深红。它自甘寂寞地守在矗立着长城的山 上,年年的云雾没有漂白了它,倒是它把云雾染红了。树间有安谧地饮食着的牛羊,有牧童吹着竹笛来往。 牛蹄下的草,绿得深,绿得重,发着翡翠般的冷光,俯俯仰仰迎送旅人。草间的野花,虞美人们,波斯菊 们,蓝鸽子花们,静静地编织着一片云,翌日清晨挂在天上就是彩霞了。 A.文段中运用拟人,形象地表现了白桦的挺拔,美人松的摇曳和柿、枫的鲜明色彩。 B.文段中运用“云雾……它是……”的排比,突出了枫树颜色在云雾变化中的特点。 C.文段中运用“翡翠般的冷光”这一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牛蹄下的草坚韧、耐寒。 D.文段中运用拟人、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草间野花的丰富多彩。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 (1)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
(2),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4)《小石潭记》中,从动态角度描写潭边树木、植物的语句是:_, 8.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①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和《大学》、《中庸》、 《②》统称为“四书”。《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言近旨远。有的体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体现做人的品德修养,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的体现学 习的态度和方法,如“③,不亦说乎”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某校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我眼中的老品牌国货”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老国货化妆品的现状。(4分) 2011-2013年老国货化妆品上半年月销售额同期比较 …2011年—2012年一2013年 销30 额25 万20 10 5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月 主要信息: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小石潭记》中,从动态角度描写潭边树木、植物的语句是: , 。 8.名著阅读(3 分)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 ① 家经典著作之一,它和《大学》、《中庸》、 《 ② 》统称为“四书”。《论语》的内容博大精深,言近旨远。有的体现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体现做人的品德修养,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的体现学 习的态度和方法,如“ ③ ,不亦说乎”。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某校初三(1)班开展了主题为“我眼中的老品牌国货”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9.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老国货化妆品的现状。(4 分) 2011—2013 年老国货化妆品上半年月销售额同期比较 主要信息:
10.阅读下面的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国货化妆品的四条理由。(4分) 大学四年级学生:以前我都是用进口化妆品,自从进口化妆品陆续曝出汞、铅含量超标后,我开始使用迷 奇、郁美净、“凤凰1号”甘油等国产品牌化妆品,它们用传统配方制成,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 史,用起来安全放心。我现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货控”。 46岁的林女士:蓝色的圆形小铁盒,盒盖上印着鹅黄色的飞鸟,雪白的香脂散发出淡淡的、优雅的味道, 这就是百雀羚护肤霜。我打小就使用百雀羚,这么多年来,与其说它是我熟悉、喜爱的品牌,不如说它承 载了一份美好的记忆和怀旧的情愫 化妆品专柜售货员:百雀羚润肤霜5.5元/支,友谊牌雪花膏6元/盒,宫灯牌杏仁蜜3元/瓶……价格多 实惠啊!大宝推出了分类护肤品,以适应各种肤质的人群,百雀羚也推出了适合儿童、男士的护肤品,给 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理由一:理由二:理由三:理由四: 11.某同学在百货大楼的留言簿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旧品牌风光无比销售额逐年攀升 下句: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祖逖》,完成第12-14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 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召募
现状: 10. 阅读下面的采访记录,请你从中概括出他们认可老国货化妆品的四条理由。(4 分) 大学四年级学生:以前我都是用进口化妆品,自从进口化妆品陆续曝出汞、铅含量超标后,我开始使用迷 奇、郁美净、“凤凰 1 号”甘油等国产品牌化妆品,它们用传统配方制成,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 史,用起来安全放心。我现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货控”。 46 岁的林女士:蓝色的圆形小铁盒,盒盖上印着鹅黄色的飞鸟,雪白的香脂散发出淡淡的、优雅的味道, 这就是百雀羚护肤霜。我打小就使用百雀羚,这么多年来,与其说它是我熟悉、喜爱的品牌,不如说它承 载了一份美好的记忆和怀旧的情愫。 化妆品专柜售货员:百雀羚润肤霜 5.5 元/支,友谊牌雪花膏 6 元/盒,宫灯牌杏仁蜜 3 元/瓶……价格多 实惠啊!大宝推出了分类护肤品,以适应各种肤质的人群,百雀羚也推出了适合儿童、男士的护肤品,给 人们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理由一: 理由二: 理由三: 理由四: 11. 某同学在百货大楼的留言簿上题写了寄语,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 (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 分) 上句:旧品牌风光无比 销售额逐年攀升 下句: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祖逖》,完成第 12—14 题。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 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 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 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蹴琨觉觉: (2)给千人廪廪 (3)击楫而誓曰楫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翻译 (2)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翻译: 14.祖逖认为东晋北伐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请用原文回答。(2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木耳》,完成15-17题。(共14分) 木耳 李娟 ①阿勒泰连绵起伏的群山背阴面有成片浩荡的森林,那里安静、绝美、携着秘密。木耳一排排半透明地 立在伏倒的树木上,它们是森林里最神秘最敏感的耳朵,总是会比你先听到什么,更多地知道些什么,却 不为你所了解。 ②那时候,知道这山里有木耳的,还只是很少的几个人,采回家也只是自己尝尝鲜而己。而我妈却想靠它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 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蹴琨觉 觉: (2)给千人廪 廪: (3)击楫而誓曰 楫: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翻译: (2)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翻译: 14.祖逖认为东晋北伐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请用原文回答。(2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木耳》,完成 15—17 题。(共 14 分) 木 耳 李娟 ①阿勒泰①连绵起伏的群山背阴面有成片浩荡的森林,那里安静、绝美、携着秘密。木耳一排排半透明地 立在伏倒的树木上,它们是森林里最神秘最敏感的耳朵,总是会比你先听到什么,更多地知道些什么,却 不为你所了解。 ②那时候,知道这山里有木耳的,还只是很少的几个人,采回家也只是自己尝尝鲜而已。而我妈却想靠它 发财
③我妈一心想找到那野生的木耳。她爬山峰,下深谷,出去得一天比一天早,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每天 回来,头发乱糟糟的,疲惫与失望折磨着她。终于,有一天,她从森林里回来,拿着一根小树枝。树枝的 梢头结着指头大的一小团褐色的,嫩嫩软软的小东西。像一个混混沌沌、灵智未开的小精灵。那就是木耳 ④从我妈找回第一朵木耳开始,生活中开始有了飞翔与畅游的内容,也有了无数次的坠落和窒息, ⑤当晾干的木耳攒够了六公斤时(平均九公斤湿的才能出一公斤干货),我们把它们仔细地包装好。我妈 提着装着木耳的箱子,搭上一辆运木头的卡车去了山下。那天半夜时分,我妈才回来,她兴奋地告诉我们, 在山下小镇,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想买木耳作为礼品,他把六公斤木耳全买了,八十块钱一公斤!这远远 比我们靠小店做生意赚得多,我妈高兴得直想飞回来。那个夏天真是漫长,我不知道究竟弄了多少木耳。 每次我妈下山,想要的人便闻讯而至,简直跟抢一样。我们就顺势把木耳涨到了一百块钱一公斤。 ⑥渐渐地,有一些人也开始采木耳卖木耳了。采木耳的队伍悄然扩大。采过木耳的痕迹,满山遍野都是 木耳生长的速度极快,尤其在下过雨后。但采木耳的人一多,它就赶不上采摘的速度了。木耳明显地少了, 于是除了采木耳以外,人们又挖党参,挖虫草。只要是能卖到钱的都挖,山脚下,森林边狼藉一片。秋天 下山时,木耳已卖到一百八十块钱。刚入冬,又涨到两百块钱整。 ⑦这时,木耳的用处已不是用来吃了,而是作为礼品和一种时髦的,用来消遣的东西,被用来进行着秘密 地交流,最终流传到一个本来与木耳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 ⑧又一年春天来临,木耳的世界疯狂到了极限。远在宁夏甘肃的人也涌来了,山下的人爆满,像蝗虫一样, 到处都是,他们靠着破旧的行李露宿在河边那片废墟里:还来了铁匠,专门给大家打制挖野货时要用的工 具,炉火熊熊,贪婪地吞噬着早舂的空气。进山的那两天,所有人背着铺盖行李,提着面粉粮油,扛着铁 锹木铲,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北走,进山,进山,对木耳狂热的渴望照亮了他们暗黑疲惫的脸…而来 订购木耳的人把价出到了五百块钱 ⑨我们真有点怕了,我对我妈说:“今年我们还去弄吗?” ⑩她也怕了,但她想了又想,说:“不弄的话怎么办呢,你看我一天天老了,我们怎么生活……” 11那么我们过去又是怎么生活的呢?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没有希望又胜似有无穷希望的日子,那些简单 的、平和喜悦的日子,不是生活吗?我们几乎都要忘了,忘了森林里除木耳之外的那些更多更广阔更令人 惊喜的一切……
③我妈一心想找到那野生的木耳。她爬山峰,下深谷,出去得一天比一天早,回来得一天比一天晚。每天 回来,头发乱糟糟的,疲惫与失望折磨着她。终于,有一天,她从森林里回来,拿着一根小树枝。树枝的 梢头结着指头大的一小团褐色的,嫩嫩软软的小东西。像一个混混沌沌、灵智未开的小精灵。那就是木耳。 ④从我妈找回第一朵木耳开始,生活中开始有了飞翔与畅游的内容,也有了无数次的坠落和窒息。 ⑤当晾干的木耳攒够了六公斤时(平均九公斤湿的才能出一公斤干货),我们把它们仔细地包装好。我妈 提着装着木耳的箱子,搭上一辆运木头的卡车去了山下。那天半夜时分,我妈才回来,她兴奋地告诉我们, 在山下小镇,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想买木耳作为礼品,他把六公斤木耳全买了,八十块钱一公斤!这远远 比我们靠小店做生意赚得多,我妈高兴得直想飞回来。那个夏天真是漫长,我不知道究竟弄了多少木耳。 每次我妈下山,想要的人便闻讯而至,简直跟抢一样。我们就顺势把木耳涨到了一百块钱一公斤。 ⑥渐渐地,有一些人也开始采木耳卖木耳了。采木耳的队伍悄然扩大。采过木耳的痕迹,满山遍野都是。 木耳生长的速度极快,尤其在下过雨后。但采木耳的人一多,它就赶不上采摘的速度了。木耳明显地少了, 于是除了采木耳以外,人们又挖党参,挖虫草。只要是能卖到钱的都挖,山脚下,森林边狼藉一片。秋天 下山时,木耳已卖到一百八十块钱。刚入冬,又涨到两百块钱整。 ⑦这时,木耳的用处已不是用来吃了,而是作为礼品和一种时髦的,用来消遣的东西,被用来进行着秘密 地交流,最终流传到一个本来与木耳没有任何关系的地方。 ⑧又一年春天来临,木耳的世界疯狂到了极限。远在宁夏甘肃的人也涌来了,山下的人爆满,像蝗虫一样, 到处都是,他们靠着破旧的行李露宿在河边那片废墟里;还来了铁匠,专门给大家打制挖野货时要用的工 具,炉火熊熊,贪婪地吞噬着早春的空气。进山的那两天,所有人背着铺盖行李,提着面粉粮油,扛着铁 锹木铲,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向北走,进山,进山,对木耳狂热的渴望照亮了他们暗黑疲惫的脸……而来 订购木耳的人把价出到了五百块钱。 ⑨我们真有点怕了,我对我妈说:“今年我们还去弄吗?” ⑩她也怕了,但她想了又想,说:“不弄的话怎么办呢,你看我一天天老了,我们怎么生活……” 11 那么我们过去又是怎么生活的呢?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没有希望又胜似有无穷希望的日子,那些简单 的、平和喜悦的日子,不是生活吗?我们几乎都要忘了,忘了森林里除木耳之外的那些更多更广阔更令人 惊喜的一切……
12就在那一年,像是几年前突然出现一样,木耳突然消失了,像是从来就没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 曾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真的什么也找不到了…大风吹过山谷,森林发出巨大的轰鸣。天空 的蓝是空空的蓝,大地的绿是空空的绿。木耳没有了,森林里的每一棵伏倒的树木再也不必承受什么了 它们倒在森林里,又像是漂浮在森林里 13我觉得那一年的每一个人都在哭。木耳再也没有了……其实,我们对木耳的了解是多么不够啊! 14那一天我一个人进山,走了很远,看到前面有人,那是我妈,她还在找。远远地就看到她的附近有一朵 木耳,整个世界最后的一朵,静静地生长着,但是她没有发现。我站在那里,看着她很久很久,直到看着 她失望地离去。 (有删改) 【注】①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森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金山”之称 15.本文围绕着木耳,叙述了木耳从被发现到被采集一空的过程。请将下列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1)妈妈林中找到木耳 (5)深山难再找到木耳 16.第①、13两段中的“了解”,分别有什么含义?(4分) 17.作者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了对过度采集木耳的担忧与思考,试举例分析。(不超过150字)(7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0题。(共8分)
12 就在那一年,像是几年前突然出现一样,木耳突然消失了,像是从来就没有过一样地没有了……森林里 曾有过木耳的地方都梦一样空着……真的什么也找不到了……大风吹过山谷,森林发出巨大的轰鸣。天空 的蓝是空空的蓝,大地的绿是空空的绿。木耳没有了,森林里的每一棵伏倒的树木再也不必承受什么了, 它们倒在森林里,又像是漂浮在森林里。 13 我觉得那一年的每一个人都在哭。木耳再也没有了……其实,我们对木耳的了解是多么不够啊! 14 那一天我一个人进山,走了很远,看到前面有人,那是我妈,她还在找。远远地就看到她的附近有一朵 木耳,整个世界最后的一朵,静静地生长着,但是她没有发现。我站在那里,看着她很久很久,直到看着 她失望地离去。 (有删改) 【注】①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森林、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金山”之称。 15.本文围绕着木耳,叙述了木耳从被发现到被采集一空的过程。请将下列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 分) ⑴妈妈林中找到木耳 ⑵ ⑶ ⑷ ⑸深山难再找到木耳 16.第①、13 两段中的“了解”,分别有什么含义?(4 分) 答: 17.作者运用多种手法,表达了对过度采集木耳的担忧与思考,试举例分析。(不超过 150 字)(7 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0 题。(共 8 分)
①台风常常给人类以重创,因此,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畏惧。然而,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甚至台风的功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 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严重,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想起台风,盼望台风 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7月~9月有59%~ 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雨水极大地缓解了旱情,并蓄满了江河湖泊,大小水库;它补充了地下水,减 缓了地面沉降,确保了农业丰收。据统计,台风带来的丰沛的降水对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 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移行,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也从 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年7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 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 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我国也就没有了昆明这样的春城和 四季常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气候环境而 ④由于台风的水汽源自热带洋面的海水,它是咸水,而降落的台风雨是淡水,因此台风还是天然的海水“淡 化器”。研究表明,一个普通强度的台风登陆时即可带来约30亿吨的淡水资源。可见,台风在淡化水资 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除此而外,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 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从而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18.文中第①段引用“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有什么作用?(2分) 19.说说文章第③、④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简要分析9505号台风到来时,广东省发电量增加的原因。(4分)
①台风常常给人类以重创,因此,提起台风,人们总是谈虎色变,对这个“海上暴徒”心存畏惧。然而, 客观地说,台风有过亦有功,甚至台风的功大于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流传的“台风来了怕台风,台 风不来想台风”,正是对台风的客观评价。 ②盛夏时节,我国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严重,大片农作物干枯,这时人们会想起台风,盼望台风 带来降水。台风降水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来源,根据统计,这些地方每年 7 月~9 月有 59%~ 76%的降水是台风带来的。雨水极大地缓解了旱情,并蓄满了江河湖泊,大小水库;它补充了地下水,减 缓了地面沉降,确保了农业丰收。据统计,台风带来的丰沛的降水对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③台风可调节地球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台风发展和维持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水汽凝结释放出的潜热能, 其水汽主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洋面;随着台风从热带向中高纬度地区移行,其携带的大量热量和水汽也从 热带输送至中高纬度地区,它给酷暑难熬的人们带来了清凉。2003 年 7 月,正是台风“伊布都”的出现, 结束了我国江南大部分地区持续 40℃左右的高温天气。如果没有台风,就会造成热带地区气候越来越炎热, 地表干旱更加严重。寒带地区正好相反,如果没有台风调节将会更冷。我国也就没有了昆明这样的春城和 四季常青的广州,“北大仓”、内蒙古草原亦将不复存在;众多的植物和动物也会因难以适应气候环境而 灭绝。 ④由于台风的水汽源自热带洋面的海水,它是咸水,而降落的台风雨是淡水,因此台风还是天然的海水“淡 化器”。研究表明,一个普通强度的台风登陆时即可带来约 30 亿吨的淡水资源。可见,台风在淡化水资 源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⑤除此而外,台风登陆时,陆地下垫面会迅速削弱其风速,因此风害也被大大减轻,甚至不再成害而可以 被人们用于风力发电,从而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程度。 18. 文中第①段引用“台风来了怕台风,台风不来想台风”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19.说说文章第③、④两段的位置不能调换的理由。(2 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中相关知识,简要分析 9505 号台风到来时,广东省发电量增加的原因。(4 分)
【材料】 据报道,1995年夏,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准确天气预报,下令在9505号台风来袭之前,全省大、中型水库 放水发电,结果9505号台风果然为广东省多发电800万千瓦时。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3题。(共8分) 长期以来,我一直思考:阅读仅仅是一种行为吗?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 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室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 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一一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 与生活有何关系?他们浑浑噩噩,吸引他们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和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OK。 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 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但是 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虽然某些高雅之士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 般人眼里,读书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目的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 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 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 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光芒却 并不刺眼。有些人的面貌是毫无魅力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 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气质”。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 向你【甲】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乙】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丙】地诙 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如果这些先
【材料】 据报道,1995 年夏,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准确天气预报,下令在 9505 号台风来袭之前,全省大、中型水库 放水发电,结果 9505 号台风果然为广东省多发电 800 万千瓦时。 答: (三)阅读下文,完成 21—23 题。(共 8 分) ①长期以来,我一直思考:阅读仅仅是一种行为吗? ②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 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则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③一种人认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人的定义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 动物是需要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或者说是重要渠道,便是对图书的阅读。 ④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它们是什么?它们与我们的人生 与生活有何关系?他们浑浑噩噩,吸引他们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和各种各样的娱乐,比如麻将,比如卡拉 OK。 至于那些明明知道阅读的意义却又禁不住被此类享乐诱惑而不去亲近图书的人,则更是可怜。因为这是一 种主动放弃的堕落。 ⑤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 “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之类。但是 古人对读书的益处,认识似乎并不很深刻。虽然某些高雅之士也有“读书可以修身养性”的认识,但在一 般人眼里,读书也就只剩下一个功利目的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此,过去一般读书人, 总不在一个较高的境界。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抵达人生审美境界的陶 醉。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拾级而上,往那上方的 殿堂里去的。 ⑥读书人与不读书人,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成的,有光芒却 并不刺眼。有些人的面貌是毫无魅力的,然而,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 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气质”。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 向你【甲 】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 乙 】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 丙】地诙 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过目不忘,永记心中。如果这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