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9届高考押题卷 语文试题 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 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 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 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 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 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 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 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 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 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 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 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 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 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 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合: “契”读作qie 意思是“符合” B.皑皑白雪:“皑”读作ai 意思是“洁白” C.无限遐思:“遐”读作xia 意思是“空闲” D.隽秀: “隽”读作juan 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 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 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风格独 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 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
北京市 2019 届高考押题卷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 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 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 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 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 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 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 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 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 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 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 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 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 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 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契合: “契”读作 qiè 意思是“符合” B. 皑皑白雪:“皑”读作 ái 意思是“洁白” C. 无限遐思:“遐”读作 xiá 意思是“空闲” D. 隽秀: “隽”读作 juàn 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 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 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风格独 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 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 1004 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
号来命名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 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 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 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 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 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徳镇瓷 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 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煕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煕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 的。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 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 品种。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 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 繁盛,“ ”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 繁荣的写照。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 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 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 3.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D.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 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 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 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 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 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材料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停产,景德镇陶瓷产业随之下滑。 景德镇一度出现了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市场主导品牌、以落后的小型手工作坊为生 产模式的分散经营状态,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发展空间的商业品牌 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创建了占地七万五千多平米的法蓝瓷工艺品陶瓷生产基 地,如今已经打入5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全球,达到6000多个卖点 法蓝瓷的外形充满浮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传统工艺中,这种有倒勾倒角的 外形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产。法蓝瓷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 造,终于琢磨出“倒角脱模工法”,坯体表面密布短小倒角,使突岀的造型能够
号来命名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 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 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 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 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 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 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 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 的。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 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 品种。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 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 繁盛,“ , ”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 繁荣的写照。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 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 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 3.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D.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 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 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 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 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 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材料三 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停产,景德镇陶瓷产业随之下滑。 景德镇一度出现了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市场主导品牌、以落后的小型手工作坊为生 产模式的分散经营状态,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发展空间的商业品牌。 从 2004 年开始,景德镇创建了占地七万五千多平米的法蓝瓷工艺品陶瓷生产基 地,如今已经打入 56 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全球,达到 6000 多个卖点。 法蓝瓷的外形充满浮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传统工艺中,这种有倒勾倒角的 外形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产。法蓝瓷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 造,终于琢磨出“倒角脱模工法”,坯体表面密布短小倒角,使突出的造型能够
通过模具生产,并实现量产,千百年来陶瓷量产的形状限制得以突破。这一技术 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法蓝瓷的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艺术家组成 庄子曾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指人可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 体会万物之美,获得生命哲学的顿悟。这是东方人所青睐的美学思考,设计师们 将它贯穿于法蓝瓷的设计理念中,使作品完美融入了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将大 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显现出的外 观,就是花草摇曳、虫鸟嬉戏跃然瓷上,盈绿的树枝变成茶杯的把手,一只红嘴 鹦鹉停驻在杯沿上……这样的瓷器,东方人从中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 人则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第一套“蝶舞”系列一经推出就大受西方市场认可, 第二年更获得了纽约礼品展一等奖,法蓝瓷借此在国际精品礼品市场上声名鹊 起,备受瞩目 (取材于有仪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倒角脱模工法”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这一技术是法蓝瓷工匠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B.这一技术使瓷器突出的造型能通过模具生产 C.这一技术打破了千百年陶瓷生产的形状限制 D.这一技术的成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法蓝瓷设计理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回归传统 B.天人合 C.中西并融D.张扬个性 8.从青白瓷到法蓝瓷,景德镇制瓷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 料概括出其中三条。(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送陈庭学记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澦之虞。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 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 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 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 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 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 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 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 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 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 已也 (作者:宋濂)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嗜奇之士恨焉 恨:痛恨
通过模具生产,并实现量产,千百年来陶瓷量产的形状限制得以突破。这一技术 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法蓝瓷的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艺术家组成。 庄子曾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指人可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 体会万物之美,获得生命哲学的顿悟。这是东方人所青睐的美学思考,设计师们 将它贯穿于法蓝瓷的设计理念中,使作品完美融入了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将大 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显现出的外 观,就是花草摇曳、虫鸟嬉戏跃然瓷上,盈绿的树枝变成茶杯的把手,一只红嘴 鹦鹉停驻在杯沿上……这样的瓷器,东方人从中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 人则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第一套“蝶舞”系列一经推出就大受西方市场认可, 第二年更获得了纽约礼品展一等奖,法蓝瓷借此在国际精品礼品市场上声名鹊 起,备受瞩目。 (取材于有仪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倒角脱模工法”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 这一技术是法蓝瓷工匠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B. 这一技术使瓷器突出的造型能通过模具生产 C. 这一技术打破了千百年陶瓷生产的形状限制 D. 这一技术的成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法蓝瓷设计理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回归传统 B.天人合一 C. 中西并融 D.张扬个性 8.从青白瓷到法蓝瓷,景德镇制瓷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 料概括出其中三条。(6 分)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送陈庭学记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川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 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 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 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 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 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 山水之助者侈矣。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 家,而余齿已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 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 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 已也。 (作者:宋濂)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嗜奇之士恨焉 恨:痛恨
B.于是其诗益工 工:擅长 C.会余于京师 会:适逢 D.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及至 10.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诸葛武侯之所居 赋咏歌呼之所 B.则以告余 农人告余以春及 C.非材有文者 荆州之民附操者 D.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吾尝跛而望矣 11.请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3分) A.则以告余 竖子不足与谋 B.成都,川蜀之要地 刘备,天下枭雄 C.会余于京师 而今安在哉 D.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其难至如此 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这样难以到达 B.既览必发为诗 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 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D.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 了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为送别陈庭学作序,并未开门见山,而是远远地从“西南山水,惟川蜀 最奇”落笔,构思精妙。 B.文中作者看似对蜀地山水大加赞赏,实则意在表明自己未趁年轻游览蜀地, 生平游历不广的遗憾之意。 C.从此文来看,作者对陈庭学诗歌创作中存在的某些偏差似乎有所认识,并希 望有所提醒和纠正 D.本文体现了一个长者对后辈语重心长的启发,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盛气凌 人的口吻,而是娓娓道来,恳切诚挚 1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 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 诡舟亠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15.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与游历山水之间的关系的。(6 分) 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B.于是其诗益工 工:擅长 C.会余于京师 会:适逢 D.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 逮:及至 10.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 分) A. 诸葛武侯之所居 赋咏歌呼之所 B.则以告余 农人告余以春及 C. 非材有文者 荆州之民附操者 D.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 吾尝跂而望矣 11.请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项()(3 分) A.则以告余 竖子不足与谋 B. 成都,川蜀之要地 刘备,天下枭雄 C.会余于京师 而今安在哉 D.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其难至如此 通往四川的道路就是这样难以到达。 B.既览必发为诗 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 C.顾以学未成而不暇。 但是因为学业未成,没有空闲的时间。 D.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我将不仅仅因为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 了。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为送别陈庭学作序,并未开门见山,而是远远地从“西南山水,惟川蜀 最奇”落笔,构思精妙。 B.文中作者看似对蜀地山水大加赞赏,实则意在表明自己未趁年轻游览蜀地, 生平游历不广的遗憾之意。 C.从此文来看,作者对陈庭学诗歌创作中存在的某些偏差似乎有所认识,并希 望有所提醒和纠正。 D.本文体现了一个长者对后辈语重心长的启发,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和盛气凌 人的口吻,而是娓娓道来,恳切诚挚。 14.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 分) 跨 马 行 篁 竹 间 山 高者累 旬 日 不 见 其 巅 际 临 上 而 俯 视 绝 壑 万 仞 杳 莫 测 其 所 穷 肝 胆 为 之 掉 栗 水 行 则 江石悍 利 波 恶 涡 诡 舟 一 失 势 尺 寸 辄 糜 碎 土 沉 下 饱 鱼 鳖 15.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看待文学创作与游历山水之间的关系的。(6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8 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 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忘机:忘记 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 律诗的特点。 B.“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 态 C.“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 的友谊。 D.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 的风格。 8.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19.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8分) (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 秦淮》以“ ”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劝说他人是一门学问,先秦时士人的劝说之术各不相同。烛之武劝说秦伯, 貌似谦恭,语言却极有分量:“越国以鄙 ?”邹忌则从日常家事入手,用自 己的亲身体验劝谏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门孔 余秋雨 (1)谢晋的儿子阿三还在世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 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2)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 个小装置。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因为 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 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 退 (3)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 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 (4)“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注解】斛斯山人:复姓斛斯的隐士。松风:古琴曲,即《风入松曲》,此处也 有歌声随风而入松林的意思。河星稀:银河中星光稀微,指夜已深。忘机:忘记 世俗的机心,不谋虚名蝇利。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首两句中的“暮”和“归”两字表明,直到天色已晚,诗人这才踏上归途。 B.三四句意思是说,诗人看到青翠的山岭被夜色笼罩,油然而生苍茫寥廓之感。 C.“美酒聊共挥”一句描绘出宾主欢言笑谈、畅饮畅聊的欢乐的场景。 D.最后几句意思是说,主客在欢言挥酒、长歌曲尽之下,不知不觉就到夜深了。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对仗工整,充分体现了格 律诗的特点。 B.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两句中,“入”和“拂”两字赋景物以人的情 态。 C.“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运用了白描手法,显示出诗人与主人之间深厚 的友谊。 D.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探访友人的琐事人情,但却依然表现出李白诗歌朗俊豪爽 的风格。 18.从全诗来看,令诗人“陶然”的原因有哪些?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19.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8 分) (1)“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 “ , ”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杜牧的《泊 秦淮》以“ , ”两句表达感叹兴亡、忧念现世的悲难。 (2)劝说他人是一门学问,先秦时士人的劝说之术各不相同。烛之武劝说秦伯, 貌似谦恭,语言却极有分量:“越国以鄙 远, , ?”邹忌则从日常家事入手,用自 己的亲身体验劝谏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也; , 。” 四、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9-24 题。 门孔 余秋雨 (1)谢晋的儿子阿三还在世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 是整天扒在门孔上磨的。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2)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谁都知道是大门中央张望外面的世界的一 个小装置。但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等待。因为 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 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 退。 (3)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 亮是多么不容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 (4)“什么?”他奇怪地看着我
(5)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 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 (6)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 (7)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 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 无休无止地坚持。 (8)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 必站在第一线上了,他可以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有这个想法 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9)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 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 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 老话题。 10)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他朝 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 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 平;第三,下口深。” (11)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 (12)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 (13)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 法想象的天地。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 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 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 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14)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 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 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 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 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 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 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15)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 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 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 雪山消融。 (16)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 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 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 (17)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18)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19)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 (20)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
(5)我说:“你就像你家阿三,在关闭着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便目不转睛地 盯着,看亮光,等亲情,除了睡觉、吃饭,你都没有放过。” (6)他听了一震,目光炯炯地看着我,不说话。 (7)我又说:“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什么时节,一个玻璃 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那就是 无休无止地坚持。” (8)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想法,觉得拍电影是一个力气活,谢晋已经年迈,不 必站在第一线上了,他可以从一个电影导演变成一个“电影导师”。有这个想法 的,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9)有一次,他跨着大步走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不知怎么突然踉跄了。他想摆 脱踉跄,挣扎了一下,谁知更是朝前一冲,被人扶住,脸色发青。这让人们突然 想起他的皮夹克、红围巾所包裹着的年龄。不久后一次吃饭,我又委婉地说起了 老话题。 (10)他知道月台上的踉跄被我们看到了,因此也知道我说这些话的原因。他朝 我举起酒杯,我以为他要用干杯的方式来接受我的建议,没想到他对我说:“秋 雨,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是真正善饮的吗?我告诉你,第一,端杯稳;第二,双眉 平;第三,下口深。” (11)说着,他又稳又平又深地一连喝了好几杯。 (12)是在证明自己的酒量吗?不,我觉得其中似乎又包含着某种宣示。 (13)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 法想象的天地。他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 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就是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我们如果把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与谢晋的那么多电影联系在一起,真会产生一种匪 夷所思的感觉。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 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14)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伸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作出了回答。 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我曾多次在他家里吃饭, 他做得一手好菜,常常围着白围单、手握着锅铲招呼客人。客人可能是好莱坞明 星、法国大导演、日本制作人,但最后谢晋总会搓搓手,通过翻译介绍自己两个 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曾让我百脉俱开。在客 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 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15)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那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 几个小时,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 累?”“阿四好吗?”“阿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 雪山消融。 (16)他万万没有想到,他家后代唯一的正常人,那个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典雅君 子,他的大儿子谢衍,竟先他而去。谢晋一直以为儿子是一般的病住院,完全不 知道事情已经那么严重。眼前病床上,他唯一可以对话的儿子,已经不成样子。 (17)他像一尊突然被风干了的雕像,站在病床前,很久,很久。 (18)谢衍吃力地对他说:“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19)他颤声地说:“我们治疗,孩子,不要紧,我们治疗……” (20)从这天起,他天天都陪着夫人去医院
(21)他老家的屋里,有我题写的四个字:“东山谢氏”。那是几年前的一天 他突然来到我家,要我写这几个字。他说,已经请几位老一代书法大家写过,希 望能增加我写的一份。东山谢氏?好生了得!我看着他,抱歉地想,认识了他那 么多年,也知道他是绍兴上虞人,却没有把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 系起来。他的远祖,是公元四世纪那位打了“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这仗 是和侄子谢玄一起打的。而谢玄的孙子,便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正因为 这一切,我写“东山谢氏”这四个字时非常恭敬,一连写了好多幅,最后挑出 张,送去。 (22)谢家,竟然自东晋、南朝至今,就一直定居在东山脚下?别的不说,光那 股积累了一千六百年的气,已经非比寻常。谢晋对此极为在意,却又不对外说 他在意的,是这山、这村、这屋、这姓、这气。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只是为了 要我写字才说,说过一次再也不说。 (2009年1期《收获》,有删改) 20.根据文意,对第(9)一(11)段描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谢晋“踉跄”的脚步,“挣脱踉跄”的努力,“铁青”的脸色,都在表明他 工作的辛苦,身体的羸弱。 B.谢晋“跨着的大步”、一直喜欢围着“红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事业的 执着热爱,对生活的满怀热情。 C.谢晋知道他的“踉跄”的脚步透出他体力的不支,但他用足够的酒量向人们 证明他的身体强健,依然可以战斗在第一线 D.谢晋解说“真正善饮”,目的是想用行动证明自己身体硬朗,婉拒了“我” 的建议 E.谢晋年龄和身体导致其脚步踉跄,但却努力地“又稳又平又深”干杯,让我 们看到他对电影的挚爱和追求 21.请结合上下文意,简析第(3)段中“谢导,你就是阿三!”一句的含义 (3分) 22.结合文意,分析第(15)段“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这句话的表 达效果。(4分) 2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眼中的谢晋形象。(4分) 2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以“门孔”为题的好处。(5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刚上高一的部分同学对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有畏难心理 请你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你阅读大部头名著的经验,以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 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作者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 八分之一,而海面以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细心研读体会。《老人与海》开头第 句是“到今天为止,老头儿已经接连下海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捕到”,请你 根据对全书的理解,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哪些“海面以下”的内容。 “二元对立”,指两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是小说最常用的叙事模式。如《边城》 中渡船与碾房所表现的贫穷与富足的对立;《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所表现的率 真与虚伪的对立;《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 与感情的对立,等等
(21)他老家的屋里,有我题写的四个字:“东山谢氏”。那是几年前的一天, 他突然来到我家,要我写这几个字。他说,已经请几位老一代书法大家写过,希 望能增加我写的一份。东山谢氏?好生了得!我看着他,抱歉地想,认识了他那 么多年,也知道他是绍兴上虞人,却没有把他的姓氏与那个遥远而辉煌的门庭联 系起来。他的远祖,是公元四世纪那位打了“淝水之战”的东晋宰相谢安。这仗, 是和侄子谢玄一起打的。而谢玄的孙子,便是中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正因为 这一切,我写“东山谢氏”这四个字时非常恭敬,一连写了好多幅,最后挑出一 张,送去。 (22)谢家,竟然自东晋、南朝至今,就一直定居在东山脚下?别的不说,光那 股积累了一千六百年的气,已经非比寻常。谢晋对此极为在意,却又不对外说。 他在意的,是这山、这村、这屋、这姓、这气。但这一切都是秘密的,只是为了 要我写字才说,说过一次再也不说。 (2009 年 1 期《收获》,有删改) 20.根据文意,对第(9)—(11)段描写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谢晋“踉跄”的脚步,“挣脱踉跄”的努力,“铁青”的脸色,都在表明他 工作的辛苦,身体的羸弱。 B.谢晋“跨着的大步”、一直喜欢围着“红围巾”,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事业的 执着热爱,对生活的满怀热情。 C.谢晋知道他的“踉跄”的脚步透出他体力的不支,但他用足够的酒量向人们 证明他的身体强健,依然可以战斗在第一线。 D.谢晋解说“真正善饮”,目的是想用行动证明自己身体硬朗,婉拒了“我” 的建议。 E.谢晋年龄和身体导致其脚步踉跄,但却努力地“又稳又平又深”干杯,让我 们看到他对电影的挚爱和追求。 21.请结合上下文意,简析第(3)段中“谢导,你就是阿三!”一句的含义。 (3 分) 22.结合文意,分析第(15)段“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这句话的表 达效果。(4 分) 2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眼中的谢晋形象。(4 分) 24.请结合全文内容,简析以“门孔”为题的好处。(5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5.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 字左右。 刚上高一的部分同学对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有畏难心理。 请你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你阅读大部头名著的经验,以打消他们的畏难心理。 海明威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作者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 八分之一,而海面以下的八分之七需要读者细心研读体会。《老人与海》开头第 二句是“到今天为止,老头儿已经接连下海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捕到”,请你 根据对全书的理解,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哪些“海面以下”的内容。 “二元对立”,指两种力量的对抗和冲突,是小说最常用的叙事模式。如《边城》 中渡船与碾房所表现的贫穷与富足的对立;《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所表现的率 真与虚伪的对立;《老人与海》中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 与感情的对立,等等
请从上述示例或其它名著中任选一例,阐释“二元对立”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 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等某一方面的作用。 26.大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2019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方志敏同志诞辰120周年。1935 年5月,方志敏烈士在他的散文《可爱的中国》里写道:“目前的中国,固然是 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以“相信未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有人问《流浪地球》的主演吴京:“电影拍烂了怎么办?”吴京说:“即使拍烂 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7000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 制作。未来,这7000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在中国,各个时期、各个 领域都有“种子”人物,他们或平凡或显赫,发挥着奠基、催生等作用。 请以“种子人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可以有想象。 北京市2019届高考押题卷 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4分) 1.(2分)D (3分)B3.(2分)C4.(3分)A 5.(3 分)D 6.(3分)C 7.(2分)B 8.(6分) 【答案示例】 立足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关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技术上刻苦研究, 精益求精:注意吸收他人的技术成果 【评分标准】 每条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有其他答法,言之有据即可。 二、26分 9.D(A.恨:遗憾 B.工:工巧 C.会:会遇。)10.B11.C 12.A(正确翻译: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 13.B(为下文作 铺垫,而非“表明遗憾之意”)(9-11,每题3分) 14.(5分)跨马行篁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颠际/临上而俯视/绝壑 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 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 (答对两处得1分,答错两处扣 分,扣完5分为止) 15.(6分)(1)作者认为陈庭学为诗“盖得益于山水之助者侈矣”,可以看出 作者认为,为诗为文,工夫在诗文之外。游山历水,是创作者一种有益的审美体 验和追求。(2分)
请从上述示例或其它名著中任选一例,阐释“二元对立”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 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等某一方面的作用。 26.大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2019 年,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 70 华诞,也是方志敏同志诞辰 120 周年。1935 年 5 月,方志敏烈士在他的散文《可爱的中国》里写道:“目前的中国,固然是 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 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请以“相信未来”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有人问《流浪地球》的主演吴京:“电影拍烂了怎么办?”吴京说:“即使拍烂 了,也比没人拍强。其实,我们已经成功了,因为有 7000 人参与了这部电影的 制作。未来,这 7000 人就是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子。”在中国,各个时期、各个 领域都有“种子”人物,他们或平凡或显赫,发挥着奠基、催生等作用。 请以“种子人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可以有想象。 北京市 2019 届高考押题卷 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4 分) 1.(2 分)D 2.(3 分)B 3.(2 分)C 4.(3 分)A 5.(3 分)D 6.(3 分)C 7.(2 分)B 8.(6 分) 【答案示例】 立足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关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在技术上刻苦研究, 精益求精;注意吸收他人的技术成果。 【评分标准】 每条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有其他答法,言之有据即可。 二、26 分 9.D(A.恨:遗憾; B.工:工巧; C.会:会遇。 )10.B 11.C 12.A(正确翻译: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 13.B(为下文作 铺垫,而非“表明遗憾之意”)(9-11,每题 3 分) 14.(5 分)跨马行篁竹间 / 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颠际 / 临上而俯视 / 绝壑 万仞 / 杳莫测其所穷 / 肝胆为之掉栗 / 水行则江石悍利 / 波恶涡诡 / 舟一 失势尺寸 / 辄糜碎土沉 / 下饱鱼鳖 (答对两处得 1 分,答错两处扣 1 分,扣完 5 分为止) 15.(6 分)(1)作者认为陈庭学为诗“盖得益于山水之助者侈矣”,可以看出 作者认为,为诗为文,工夫在诗文之外。游山历水,是创作者一种有益的审美体 验和追求。 (2 分)
(2)作者又提出“出于山水之外”的观点,认为游历山水绝不是创作者唯一的、 根本的体验和追求,主张不能就此止步,而要升华到古代贤士坐守乡间身居陋室 却能意趣充沛,包容万物,精神强大的高度 (2分) (3)作者认为一个有作为的文人,应该做到“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在创作中要以天地为心,以人生为心,以国家民族为心,而不仅仅是以山水为心 (2分) 参考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 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濒滩之类的忧 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 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 胆颤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 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 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 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 身壮体强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遗憾。 天台名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 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 如、诸葛亮等名人生活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 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 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 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 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 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 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蝣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 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老 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 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 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 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 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 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3分)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17.(3分)A(不是格律诗,是古体诗) 18.(6分)(本题综合考査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诗人白天游山,山中的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主客畅 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 评分标准:共3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9.(1)(4分)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商女不知 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1分) (2)(4分)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客之美我 欲有求于我也(每空1分)
(2)作者又提出“出于山水之外”的观点,认为游历山水绝不是创作者唯一的、 根本的体验和追求,主张不能就此止步,而要升华到古代贤士坐守乡间身居陋室 却能意趣充沛,包容万物,精神强大的高度。 (2 分) (3)作者认为一个有作为的文人,应该做到“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在创作中要以天地为心,以人生为心,以国家民族为心,而不仅仅是以山水为心。 (2 分) 参考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 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濒滩之类的忧 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顶;登上高 处往下俯瞰,绝险的山谷有几万尺深,茫茫渺渺看不到谷底,令人惊恐万状,肝 胆颤抖。乘船在水中行,江水悍猛,礁石尖利,波涛险恶,漩涡诡异,船只一旦 稍微失去控驭,偏离航道仅有尺寸大小,就被撞得粉碎像泥土般下沉,船中人便 喂饱了江中鱼鳖之腹。通往四川的道路艰难到这种地步。因此,不是做官出仕富 有财力的人不能前往游历;不是天生富有文才的人,即使游览了也无所得;不是 身壮体强的人,大多老死在那里。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遗憾。 天台名士陈庭学君,会写诗。他由中书左司掾,屡次随从大将北征,颇有功劳, 升任四川都指挥司照磨,从水路到了成都。成都,是四川的要地,扬雄、司马相 如、诸葛亮等名人生活过的地方。入川后,凡是英雄俊杰争战攻取、驻扎戍守的 遗迹,诗人文土游览登临、饮酒射投、赋诗咏诗、歌唱呼啸的处所,庭学没有不 去游历观览的。他既经游览,就必定写诗抒发感受,来记写那景物时世的变迁。 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 过了三年,庭学依照惯例辞官归家,在京城和我会遇。他的精神更加饱满,言谈 愈发宏壮,志向意趣益加高远,这大概是因为在川蜀山水中得到了很多的助益吧。 我很惭愧,当我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出外游历天下的志愿,但是因为学业未成, 没有空闲的时间。到了壮年可以出蝣时,四面八方战火纷飞,没有落脚的地方。 及至当今,圣明天子兴起天下安定,远到海边,合为一家,而我已经年龄更加老 大了。想要再像庭学君那样去游历,还能够实现吗?不过,我听说古代的贤士, 如孔子的弟子颜回、原宪等,大都坐守乡间甘居陋室,蓬蒿杂草遮没了门户,但 他们的志向意趣却经常是很充沛的,好像他们的胸中存在足以包容天地万物的精 神力量。这是什么原因呢?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希望庭学君归去之 后,尝试探求一番。如果有什么新的体会,就请把它告诉给我,我将不仅仅因为 庭学曾经游历川蜀这一点而惭愧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6.(3 分)B(本题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 17.(3 分)A (不是格律诗,是古体诗) 18.(6 分)(本题综合考查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诗人白天游山,山中的美景令人神怡;日暮投宿,田家的恬静令人称羡;主客畅 饮,忘机的欢快令人沉醉。 评分标准: 共 3 点,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19.(1)(4 分)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商女不知 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每空 1 分) (2)(4 分)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客之美我 者 欲有求于我也(每空 1 分)
20.(4分)AC(A项主要表明的是他已经步入年迈之时;C项谢晋向人们证明他 身体硬朗健康主要是端杯稳、双眉平、下口深,而非酒量大。) 21.(3分) 谢晋如阿三在关闭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看着光亮等待亲情一样(1分)在封闭的 年代找到了电影这个途径(1分),探寻人性之美,坚持不懈(1分) 22.(4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谢晋关心阿四的神情比喻为能够融化冰雪的温 暖的阳光(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一个父亲对智障儿子的深切关怀,至情感人 (1分),表现作者对一个慈父充满了敬意(1分)。 23.(4分) (1)深情爱子的慈父;(2)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坦荡的胸襟;(3)对电影事业的挚 爱与执着坚持;(4)谦逊内敛的品格。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24.(5分) (1)表明阿三等待盼望父亲归来的所在,体现父亲在阿三心目中的地位,这“门 孔”是亲情的载体 (2)赋予“门孔”以比喻意义,是谢晋导演由电影而表现人性美的途径,由此引 导广大观众通过电影看到更多风景,更多的人性美,这“门孔”是责任的体现。 (3)《门孔》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了解谢晋伟大人格及精神的渠道,这“门孔” 承载的是更多敬意。 25、26:见高考评分标准
20.(4 分)A C(A 项主要表明的是他已经步入年迈之时;C 项谢晋向人们证明他 身体硬朗健康主要是端杯稳、双眉平、下口深,而非酒量大。) 21.(3 分) 谢晋如阿三在关闭的大门上找到一个孔看着光亮等待亲情一样(1 分)在封闭的 年代找到了电影这个途径(1 分),探寻人性之美,坚持不懈(1 分)。 22.(4 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将谢晋关心阿四的神情比喻为能够融化冰雪的温 暖的阳光(1 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一个父亲对智障儿子的深切关怀,至情感人 (1 分),表现作者对一个慈父充满了敬意(1 分)。 23.(4 分) (1)深情爱子的慈父;(2)对家庭责任的担当、坦荡的胸襟;(3)对电影事业的挚 爱与执着坚持;(4)谦逊内敛的品格。 (评分标准:每点 1 分;其它答案视合理程度给分。) 24.(5 分) (1)表明阿三等待盼望父亲归来的所在,体现父亲在阿三心目中的地位,这“门 孔”是亲情的载体。 (2)赋予“门孔”以比喻意义,是谢晋导演由电影而表现人性美的途径,由此引 导广大观众通过电影看到更多风景,更多的人性美,这“门孔”是责任的体现。 (3)《门孔》这篇文章,成为我们了解谢晋伟大人格及精神的渠道,这“门孔” 承载的是更多敬意。 25、26:见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