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编码:010007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范围:统计专业 学分/总学时:学分:2学分、总学时数:32学时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使用教材: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周纪芗、峁诗松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书: 1、《供应商质量控制实用统计技术》,王毓芳肖诗唐等编中国计量出版社 2、《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张维铭编浙江大学出版社 3、《统计质量控制》 Eugene L. Grant、 Richard s. Leavenworth等编著,清华大学出 版社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辅导等方式教学。 考核方式:考察课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 的70%,期末考试成绩低于50分者期评成绩均不及格。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侧重于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统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好的运用统计知 识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定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进度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时间课堂讨论时间练习(次)备注 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抽样检验 统计过程控制图 4正交试验设计 45864 回归设计 11114 合计 5
1 《统计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编码:0100073)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适用范围:统计专业 学分/总学时:学分:2 学分、总学时数:32 学时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使用教材: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周纪芗、峁诗松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参考书: 1、《供应商质量控制实用统计技术》,王毓芳 肖诗唐等编 中国计量出版社 2、《统计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张维铭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3、《统计质量控制》Eugene L. Grant、Richard S. Leavenworth 等编著,清华大学出 版社 教学方式: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辅导等方式教学。 考核方式:考察课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期评成绩的 30%,期末考试成绩占期评成绩 的 70%,期末考试成绩低于 50 分者期评成绩均不及格。 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侧重于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统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好的运用统计知 识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定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进度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讨论时间 练习(次) 备注 1 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4 2 抽样检验 5 1 1 3 统计过程控制图 8 1 1 4 正交试验设计 6 2 1 5 回归设计 4 1 1 合计 27 5 4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建议 第一章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质量特性,掌握数据整理方法。 2、掌握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理论。 3、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4、掌握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5、了解二维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重点: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 难点:过程能力指数。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内容,应引导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特 点,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学会如何整理数据,掌握直方图方法,并多举 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本章教学安排 第一章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教学内容:1.质量特性2数据整理方法3.常用统计量和参数估计4.过程能力指数 5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法 教学建议:准备一些例子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1节理解质量特性,掌握数据整理方法 教学内容:1.数据分类2.掌握直方图法 教学建议:多举实例,培养学生数据整理的能力 作业建议:给数据整理的习题 第2节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理论 教学内容:常用统计量,参数估计。 教学建议:多让学生练习,掌握参数估计和常用统计量。 作业建议:准备些参数估计的习题 第3节过程能力指数 教学内容:过程能力指数 教学建议: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作业建议:有关过程能力指数的习题
2 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建议 第一章 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质量特性,掌握数据整理方法。 2、掌握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理论。 3、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4、掌握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5、了解二维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重点: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 难点:过程能力指数。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统计质量管理的基础内容,应引导学生了解这门课程的特 点,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学会如何整理数据,掌握直方图方法,并多举 一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本章教学安排 第一章 数据整理及其图示方法 教学内容:1.质量特性 2.数据整理方法 3.常用统计量和参数估计 4. 过程能力指数 5. 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法 教学建议:准备一些例子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 1 节 理解质量特性,掌握数据整理方法 教学内容:1. 数据分类 2.掌握直方图法 教学建议:多举实例,培养学生数据整理的能力。 作业建议:给数据整理的习题。 第2节 常用统计量与参数估计理论 教学内容:常用统计量,参数估计。 教学建议:多让学生练习,掌握参数估计和常用统计量。 作业建议:准备些参数估计的习题。 第 3 节 过程能力指数 教学内容:过程能力指数 教学建议:掌握过程能力指数。 作业建议:有关过程能力指数的习题
第4节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教学内容: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教学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法 作业建议:寻找质量原因的习题。 第二章抽样检验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2、理解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3、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4、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5、掌握计量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重点:掌握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难点: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抽样检验原理,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方案,计 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计量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本章教学安排 第1节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2节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教学内容: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理解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作业建议:可以不留作业 第3节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教学内容: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作业建议:第二章第1题 第四节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教学内容: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作业建议:不做练习
3 第 4 节 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教学内容: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表法 教学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寻找质量原因的简单图法。 作业建议:寻找质量原因的习题。 第二章 抽样检验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2、理解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3、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4、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5、掌握计量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重点:掌握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难点: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重点让学生掌握抽样检验原理,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方案,计 数调整型抽样方案,计量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本章教学安排 第 1 节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 2 节 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教学内容: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理解计数抽样检验的一般原理 作业建议:可以不留作业 第 3 节 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教学内容: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数标准型的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作业建议:第二章 第 1 题 第四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教学内容: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 作业建议:不做练习
第五节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教学内容: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作业建议:第二章第3题 第三章统计过程控制图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2、掌握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3、掌握均值-极差控制图。 4、掌握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5、掌握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6、掌握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7、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8、了解计数型累积控制图。 重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 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难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统计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应多举例让学生了解均值-标准 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计件特性的常规 控制图,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模型,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本章教学安排 第1节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教学内容: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教学建议:掌握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2节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掌握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三章1题第一问 第3节均值-极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均值-极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均值-极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三章第一题
4 第五节 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教学内容: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量一次型抽样方案 作业建议:第二章第 3 题 第三章 统计过程控制图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2、掌握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3、掌握均值-极差控制图。 4、掌握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5、掌握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6、掌握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7、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8、了解计数型累积控制图。 重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均值-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 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难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统计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应多举例让学生了解均值-标准 差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计件特性的常规 控制图,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模型,并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 本章教学安排 第 1 节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教学内容:波动的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教学建议:掌握概念和控制图类型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 2 节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掌握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三章 1 题第一问 第 3 节 均值-极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均值-极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均值-极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三章 第一题
第4节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4章第二题 第5节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内容: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4章3 第6节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内容: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学会编制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7节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教学建议:让学生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四章正交试验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2、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3、掌握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4、掌握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掌握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重点: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难点: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章教学安排 第1节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教学内容: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和编制正交表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2节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第四章习题1 第3节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5 第 4 节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教学内容: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中位数-极差控制图与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 4 章第二题 第 5 节 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内容: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计件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作业建议:第 4 章 3 第 6 节 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内容: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教学建议:让学生学会编制计点特性的常规控制图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 7 节 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教学内容: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教学建议:让学生注意使用常规控制图的几个问题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四章 正交试验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2、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3、掌握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4、掌握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5、掌握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重点: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难点: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本章教学安排 第 1 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教学内容: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正交表。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正交试验的基本概念和编制正交表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 2 节 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无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第四章 习题 1 第 3 节 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第五章习题2 第4节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5节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五章回归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3、了解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重点:掌握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难点: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运筹学的重点内容,应多举例让学生理解回归设计的基本 概念,学会运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和二次回归设计的方法 本章教学安排 第1节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概念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2节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内容: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建议:结合练习,让学生掌握一次回归设计的方法 作业建议:第5章2、3 第3节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内容: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建议:结合练习让学生掌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 作业建议:第5章习题4 制定部门:数统系统计教研室 制定人:陈新华,涂火年
6 教学内容: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第五章 习题 2 第 4 节 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掌握有重复试验的情况下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 5 节 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教学建议:让学生掌握水平数不等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作业建议:不留作业 第五章 回归设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3、了解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重点:掌握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难点: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本章教学意见和建议:本章是运筹学的重点内容,应多举例让学生理解回归设计的基本 概念,学会运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和二次回归设计的方法, 本章教学安排 第 1 节 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回归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让学生理解概念 作业建议:可不留作业 第 2 节 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内容:一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建议:结合练习,让学生掌握一次回归设计的方法 作业建议:第 5 章 2、3 第 3 节 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内容:二次回归的正交设计 教学建议:结合练习让学生掌握二次回归正交设计的方法 作业建议:第 5 章习题 4 制定部门:数统系统计教研室 制定人:陈新华,涂火年
定人:陈新华
7 审定人:陈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