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2007年第6期 读者评刊 《半月谈》两会报道点子巧、立意高 半月评论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薛凯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两会,劲吹的是“共建共享”的和谐春风 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 讨论时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 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 论,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共建”、“共享”的主体是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这些理念一脉相承,都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 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 和谐社会建设中贯穿“共建共享”精神,首先要求我们党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创新体制机 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建”与“共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 是“共建”的动力和目标。没有共同建设,就不会有社会持久的繁荣;离开了共同享有,就 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也将难以维系。“共建”与“共享”必须同时进行,共同建 设的过程,也应是共同享有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厚此薄彼。 些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中,十分注重社会参与,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中间组织以及 慈善力量做了大量政府无法做成的事,成为政府职能的有力补充。这样的社会虽然各种矛盾 和冲突不断,但仍能保持有序、稳定和可控,其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上 世纪,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结果造成贫富差距越 来越大,发展成果为少数人所独占,最终陷入社会动荡、经济低迷、百姓困苦的泥潭,其社 会建设的深刻教训也需要我们汲取 “共建共享”鼓舞人心,但它决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走向新的未来 “共建共享”不是重捧“大锅饭”。“大锅饭”是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共同贫 穷,而现在追求的是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不仅维护人 的生存权,更维护人的发展权,它在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注重帮助困难群体 渡过难关,实现“后富
半月谈2007年第6期 读者评刊 《半月谈》两会报道点子巧、立意高 半月评论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薛凯 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今年两会,劲吹的是“共建共享”的和谐春风。 3 月 7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的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联组 讨论时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 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 论,指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和目标,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共建”、“共享”的主体是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这些理念一脉相承,都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党的领导。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好利益分配问题, 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在 和谐社会建设中贯穿“共建共享”精神,首先要求我们党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创新体制机 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共建”与“共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共享” 是“共建”的动力和目标。没有共同建设,就不会有社会持久的繁荣;离开了共同享有,就 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和谐也将难以维系。“共建”与“共享”必须同时进行,共同建 设的过程,也应是共同享有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也不能厚此薄彼。 一些发达国家在社会建设中,十分注重社会参与,发育充分的市民社会、中间组织以及 慈善力量做了大量政府无法做成的事,成为政府职能的有力补充。这样的社会虽然各种矛盾 和冲突不断,但仍能保持有序、稳定和可控,其社会建设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而在上 世纪,一些拉美国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结果造成贫富差距越 来越大,发展成果为少数人所独占,最终陷入社会动荡、经济低迷、百姓困苦的泥潭,其社 会建设的深刻教训也需要我们汲取。 “共建共享”鼓舞人心,但它决不是要回到过去,而是要走向新的未来。 ———“共建共享”不是重捧“大锅饭”。“大锅饭”是建立在平均主义基础上的共同贫 穷,而现在追求的是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共建共享”不仅维护人 的生存权,更维护人的发展权,它在注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注重帮助困难群体 渡过难关,实现“后富
“共建共享”不是要建立“养懒机制”。按劳分配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 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要过上富裕的日子,需要我们用智慧、辛劳和汗水去争取,而不能采 取等、靠、要的态度。 共建共享”不是要取消差距和差别。一定的差距和差别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 这也是社会保持一定活力的动因。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 而是要建立健全注重社会公平的共享机制 “共建共享”也并非仅仅是分享物质成果。“共建共享”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丰 衣足食,更重视群众的精神满足、心情舒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各级政府都应该关注和提 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共建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 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 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要补齐社会发展这个“短腿”,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发展中尝到甜头,从而能够更加努力、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在今年 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达到4778亿元,可见中央对民生 问题的高度重视。 贯彻“共建共享”,另一个紧要任务,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有利于“共建”、 “共享”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要发展教育事业、规范政府行为、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 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使更多人能够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潮中来:要从实 际岀发,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 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 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一部大合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 大合唱的主角,每个人都要唱出自己最美的声音,分享彼此最美的心情,最后汇聚成一曲人 间天籁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思路篇: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谈:“强区”与“富民”的辩证法 思路篇: 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谈:“强区”与“富民”的辨证法 本刊记者王永前 素以“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驰名海内外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 势是什么?路径在哪里?
———“共建共享”不是要建立“养懒机制”。按劳分配仍然是社会最基本的分配原则。 每个公民都应认识到,要过上富裕的日子,需要我们用智慧、辛劳和汗水去争取,而不能采 取等、靠、要的态度。 ———“共建共享”不是要取消差距和差别。一定的差距和差别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 这也是社会保持一定活力的动因。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并不是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 而是要建立健全注重社会公平的共享机制。 ———“共建共享”也并非仅仅是分享物质成果。“共建共享”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丰 衣足食,更重视群众的精神满足、心情舒畅。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各级政府都应该关注和提 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贯彻“共建共享”,最紧要的是以民生为核心,逐步形成惠及 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就业、医疗、住房、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之所以成为 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成为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实际上就是要补齐社会发展这个“短腿”, 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从发展中尝到甜头,从而能够更加努力、自觉地建设和谐社会。在今年 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民生的资金投入达到 4778 亿元,可见中央对民生 问题的高度重视。 贯彻“共建共享”,另一个紧要任务,就是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有利于“共建”、 “共享”的政策条件和社会环境。要发展教育事业、规范政府行为、创造一个机会平等、规 则平等、过程平等的体制机制环境,使更多人能够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大潮中来;要从实 际出发,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形成统筹兼顾的利益 协调机制,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局部利益和 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困难。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其实就是亿万人民共同参与一部大合唱。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部 大合唱的主角,每个人都要唱出自己最美的声音,分享彼此最美的心情,最后汇聚成一曲人 间天籁。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 思路篇: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谈:“强区”与“富民”的辩证法 思路篇: 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谈:“强区”与“富民”的辩证法 本刊记者 王永前 素以“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驰名海内外的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 势是什么?路径在哪里?
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告诉记者:放在云南省这个“大坐标系”中,2006年红塔区 GDP达244.53亿元,在全省各县(区)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多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多。放在红塔区本身的“小坐标系”中,以最富裕的大营街镇为例,2006年人均收入突破1.5万元,但全 区仍有近20个山区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从“大坐标系”上看,红塔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是明显的:然而从“小坐标系”上看,红塔区 农村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区别对待,依次推进。 基于对本区区情的清醒认识,黄宪庭认为,要想使农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必须增强当地的经济实 力。对红塔区而言,就是要牵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不放。他指出,“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抓手对工业 也适用,就是说不能“就工业抓工业”,把大批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分享不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按他的理解,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不断 变化的过程,而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其实是同一经济过程中的不 同表现形式,是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过程。“跳出工业抓工业”,就是要树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的战略思想。农村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速度的快慢、成 果的大小,不仅是几个经济指标的问题,更关系到“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系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使城乡共享文明,这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不好、正确不正确的客观标准。 黄宪庭认为,工业反哺农业,要的是“真金白银”,乡镇有了财力,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 施建设,还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有了源头活水。(编辑:张寒) 实践篇:产业化拉动新农村建设 实践篇 产业化拉动新农村建设 本刊记者王永前 为了农民心中的12个“得 红塔区小石桥乡响水村的施老汉再也不用为头痛脑热发愁了。过去生病,要么忍着,要么得步行十 余里到镇上就诊。如今,他和乡亲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所就设在村头,看病方便了,药价也便 宜,打一针青霉素才0.6元。施老汉乐呵呵地说:“入了新合疗,心里踏实多了 去了看病难、看病贵这块“心病”,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搞得有声有色。响水村村委会楼前,几位 老农在怡然自得地玩着门球:不远处,五六名妇女正在排练彝族舞蹈:阅览室里,科技、农业、生活等类 图书一应俱全,时不时有人前来借阅。 踏上刚翻修不久的村庄大道,记者与一位身着彝族服装、满头银发的老大妈不期而遇。听说我们是 来采访的,老大妈打开话匣:“我今年80多岁了,没想到有生之年,水泥路会修到家门口
玉溪市委常委、红塔区委书记黄宪庭告诉记者:放在云南省这个“大坐标系”中,2006 年红塔区 GDP 达 244.53 亿元,在全省各县(区)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 4700 多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一倍 多。放在红塔区本身的“小坐标系”中,以最富裕的大营街镇为例,2006 年人均收入突破 1.5 万元,但全 区仍有近 20 个山区村人均年收入不足 3000 元。 从“大坐标系”上看,红塔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是明显的;然而从“小坐标系”上看,红塔区 农村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区别对待,依次推进。 基于对本区区情的清醒认识,黄宪庭认为,要想使农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必须增强当地的经济实 力。对红塔区而言,就是要牵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不放。他指出,“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抓手对工业 也适用,就是说不能“就工业抓工业”,把大批农民隔离在工业化进程之外,分享不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按他的理解,工业化不仅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业内部结构不断 变化的过程,而且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其实是同一经济过程中的不 同表现形式,是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过程。“跳出工业抓工业”,就是要树立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的战略思想。农村工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速度的快慢、成 果的大小,不仅是几个经济指标的问题,更关系到“三农”问题、城镇化问题、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关系 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使城乡共享文明,这是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好不好、正确不正确的客观标准。 黄宪庭认为,工业反哺农业,要的是“真金白银”,乡镇有了财力,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 施建设,还有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就有了源头活水。(编辑:张寒) 实践篇:产业化拉动新农村建设 实践篇: 产业化拉动新农村建设 本刊记者 王永前 为了农民心中的 12 个“得” 红塔区小石桥乡响水村的施老汉再也不用为头痛脑热发愁了。过去生病,要么忍着,要么得步行十 余里到镇上就诊。如今,他和乡亲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所就设在村头,看病方便了,药价也便 宜,打一针青霉素才 0.6 元。施老汉乐呵呵地说:“入了新合疗,心里踏实多了。” 去了看病难、看病贵这块“心病”,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搞得有声有色。响水村村委会楼前,几位 老农在怡然自得地玩着门球;不远处,五六名妇女正在排练彝族舞蹈;阅览室里,科技、农业、生活等类 图书一应俱全,时不时有人前来借阅。 踏上刚翻修不久的村庄大道,记者与一位身着彝族服装、满头银发的老大妈不期而遇。听说我们是 来采访的,老大妈打开话匣:“我今年 80 多岁了,没想到有生之年,水泥路会修到家门口
这是红塔区创建新型文明村的生动一幕。创建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搭起了平台,具体措施包括:建设 乡村道路、美化村容村貌、改造卫生所、新建垃圾房、设立文化站等。红塔区区委书记黄宪庭告诉记者 农民眼中的新农村实实在在,可以概括为12个“得”:上得起学,医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 上水,挣得到钱,睡得好觉,观得到景,做得了主,学得到艺,上得了网,看得到戏。红塔区就是围绕这 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渴盼,以创建新型文明村为有效载体,扎扎实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红塔区大营街镇76岁的赵吉高老人用快板道出了新型文明村创建给家乡带来的可喜变化:“文明 村实在好,村村褰褰有通道,晚上还有路灯照:卫生工作搞得好,各种病害都减少:老年协会办得好,健 身器械健身操,各种图书摆满了……” 新农村建设“四部曲”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要靠农业产业化。在红塔区采访,无论是城郊镇还是山区 乡,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高度一致。为此,红塔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建 设、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部曲”的发展思路 生产不发展,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为突出产业支撑,红塔区采取“压粮、稳烟、扩经、兴畜”四 大举措,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随着“凤凰”百万头生猪屠宰加 工及配套养殖基地、“佳卉”146亩百合花和1100亩种球基地、“原林生态”种鹅产品及养殖基地、6384 亩农产品基地等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农民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去年,这 系列举措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269元,增幅达6.1%。 红塔区建设新农村不搞一刀切,更不盲目攀比,而是因地制宜、依次推进。就拿小石桥乡制定实施 的“种好一棵烟,养好一头猪、栽好一棵树”规划来说,去年仅种植烤烟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就超过3000 配套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又有了人均600余元的毛收入:调整种植结构,种萝卜、豌豆、白菜等秋冬农作物, 人均增收200余元:发展经济林果,仅靠当地名优产品大黄梨一项,有的农户就增收数万元。几项相加 全年小石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对于西部地区一个山区乡来说,着实不易。 为提高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去年红塔区还投入上亿元,进行农田水利和村庄道路建设、污染 治理、山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仅道路建设一项,就投入6535万元,实现公路“村村通”,彻底解决了 农产品“运难”问题。过去,小石桥乡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农田灌溉要靠肩挑背扛。去年,区里联合有 关部门投资350万元修建了引水管道,使7个自然村的2000多名农民受益。如今,水龙头一开,既能保证 生活用水,又能灌溉农田 随着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的建立完善,红塔区新农村建设“四面开花 通过对全区17个试点村增加投入,包括文化室、卫生室、广播室等在内的129个项目的实施,新农村建设 试点作用进一步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7把锄头搞农业” 红塔区人均耕地不足0.45亩,通过农业产业化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走 工业化道路。红塔区的具体做法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发展壮大乡镇经济,让产业向乡镇聚集,带动农 业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并反过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红塔区围绕卷烟配套、钢铁后续产业、建筑建材、机械机电、生物制药及生物化工、太阳能 开发、现代农业等7大产业,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工业化浪潮 工业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今在红塔区,“背米口袋”的产业工人越来越多。单 是2005年建成投产的新兴钢铁集团就吸纳了7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研和镇还专门成立了农民职业介绍所, 已介绍1000多名农民进入镇里的各个企业工作 红塔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超过10万人,已是“半数农民不稼穑”。在大营街镇大营街居委会 户籍登记的5146人中,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仅剩7人,被戏称为“7把锄头搞农业
这是红塔区创建新型文明村的生动一幕。创建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搭起了平台,具体措施包括:建设 乡村道路、美化村容村貌、改造卫生所、新建垃圾房、设立文化站等。红塔区区委书记黄宪庭告诉记者, 农民眼中的新农村实实在在,可以概括为 12 个“得”:上得起学,医得起病,养得起老,走得好路,吃得 上水,挣得到钱,睡得好觉,观得到景,做得了主,学得到艺,上得了网,看得到戏。红塔区就是围绕这 些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渴盼,以创建新型文明村为有效载体,扎扎实实推动新农村建设。 红塔区大营街镇 76 岁的赵吉高老人用快板道出了新型文明村创建给家乡带来的可喜变化:“文明 村实在好,村村寨寨有通道,晚上还有路灯照;卫生工作搞得好,各种病害都减少;老年协会办得好,健 身器械健身操,各种图书摆满了……” 新农村建设“四部曲”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钱从哪里来?要靠农业产业化。在红塔区采访,无论是城郊镇还是山区 乡,干部群众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高度一致。为此,红塔区委、区政府确立了突出产业支撑、强化基础建 设、完善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部曲”的发展思路。 生产不发展,新农村建设无从谈起。为突出产业支撑,红塔区采取“压粮、稳烟、扩经、兴畜”四 大举措,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随着“凤凰”百万头生猪屠宰加 工及配套养殖基地、“佳卉”146 亩百合花和 1100 亩种球基地、“原林生态”种鹅产品及养殖基地、6384 亩农产品基地等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农民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去年,这一 系列举措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 269 元,增幅达 6.1%。 红塔区建设新农村不搞一刀切,更不盲目攀比,而是因地制宜、依次推进。就拿小石桥乡制定实施 的“种好一棵烟,养好一头猪、栽好一棵树”规划来说,去年仅种植烤烟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就超过 3000 元; 配套沼气池发展养殖业又有了人均 600 余元的毛收入;调整种植结构,种萝卜、豌豆、白菜等秋冬农作物, 人均增收 200 余元;发展经济林果,仅靠当地名优产品大黄梨一项,有的农户就增收数万元。几项相加, 全年小石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300 元。对于西部地区一个山区乡来说,着实不易。 为提高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去年红塔区还投入上亿元,进行农田水利和村庄道路建设、污染 治理、山区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仅道路建设一项,就投入 6535 万元,实现公路“村村通”,彻底解决了 农产品“运难”问题。过去,小石桥乡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农田灌溉要靠肩挑背扛。去年,区里联合有 关部门投资 350 万元修建了引水管道,使 7 个自然村的 2000 多名农民受益。如今,水龙头一开,既能保证 生活用水,又能灌溉农田。 随着义务教育、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的建立完善,红塔区新农村建设“四面开花”。 通过对全区 17 个试点村增加投入,包括文化室、卫生室、广播室等在内的 129 个项目的实施,新农村建设 试点作用进一步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7 把锄头搞农业” 红塔区人均耕地不足 0.45 亩,通过农业产业化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走 工业化道路。红塔区的具体做法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发展壮大乡镇经济,让产业向乡镇聚集,带动农 业进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并反过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目前,红塔区围绕卷烟配套、钢铁后续产业、建筑建材、机械机电、生物制药及生物化工、太阳能 开发、现代农业等 7 大产业,掀起了新一轮农村工业化浪潮。 工业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今在红塔区,“背米口袋”的产业工人越来越多。单 是2005 年建成投产的新兴钢铁集团就吸纳了 7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研和镇还专门成立了农民职业介绍所, 已介绍 1000 多名农民进入镇里的各个企业工作。 红塔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超过 10 万人,已是“半数农民不稼穑”。在大营街镇大营街居委会 户籍登记的 5146 人中,仍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仅剩 7 人,被戏称为“7 把锄头搞农业
在春和镇新兴仁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记者遇到了当年两脚泥进厂、如今已成为管理人员的景竹芬。 她感慨道:“在这里工作,经常会被派到外面接受培训,发展的机会很多,我们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农民出 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红塔区有条件和实力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补助、 社会化服务、劳动力转移制度,逐步形成了工业支持、反哺农业的完备体系。 加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红塔区依托产业支撑,正在打造4座现代化城镇一一北城镇建 成商贸科技城:研和镇以百万吨钢铁项目投产为契机,建成与钢铁企业相配套,集商业、加工、运输、服 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大营街镇建成大型旅游娱乐城…… 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后是经济的协调发展。从乡土走来,向城镇迈进,红塔区农村工业化正在铺就 条城镇化的康庄大道。(编辑:张寒) 思路篇:重庆合川区委书记秦敏谈: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思路篇 重庆合川区委书记秦敏谈: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本刊记者徐旭忠 地处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的合川区是重庆市的北大门,面积2356平方公里,全区 150多万人中,农业人口达120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几年,合川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整体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合川区委书记秦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川区将把镇街经济发 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把农村二、三产业作为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把小城镇作为以城带乡的 重要载体,全力推进。秦敏说,合川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目前在外打工人数逾30万,每年挣回近14 亿元。合川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把农村劳动力资源看作劳动力资本进行运作,规范、延伸劳务产业链, 发展壮大劳务产业,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变农民工外出“盲动”为政府有序输出。今年2月,合川区组织47家外地用工企业到合川招 聘人才,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让农民工不出远门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同时,强化劳务输出中介机 构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和输出基地建设,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打造具有初步规模的建筑、餐饮 服务行业等知名劳务品牌,增强就业能力。到2010年,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 亿元 合川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生猪、柑橘、白山羊、丝绸等产品誉满全国 近年来,由于品种老化、信息封闭、科技落后,造成了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走向低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合川区提出按照“布局区域化、主体企业化、种植设施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提高农 现代化水平。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思路,积极培育种养专业大户,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
在春和镇新兴仁恒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记者遇到了当年两脚泥进厂、如今已成为管理人员的景竹芬。 她感慨道:“在这里工作,经常会被派到外面接受培训,发展的机会很多,我们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农民出 身。” 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使红塔区有条件和实力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补助、 社会化服务、劳动力转移制度,逐步形成了工业支持、反哺农业的完备体系。 加速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红塔区依托产业支撑,正在打造 4 座现代化城镇———北城镇建 成商贸科技城;研和镇以百万吨钢铁项目投产为契机,建成与钢铁企业相配套,集商业、加工、运输、服 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大营街镇建成大型旅游娱乐城…… 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后是经济的协调发展。从乡土走来,向城镇迈进,红塔区农村工业化正在铺就 一条城镇化的康庄大道。(编辑:张寒) 思路篇:重庆合川区委书记秦敏谈: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思路篇: 重庆合川区委书记秦敏谈: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 本刊记者 徐旭忠 地处三江(嘉陵江、渠江、涪江)交汇处的合川区是重庆市的北大门,面积 2356 平方公里,全区 150 多万人中,农业人口达 120 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几年,合川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 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素质,整体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 合川区委书记秦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川区将把镇街经济发 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把农村二、三产业作为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把小城镇作为以城带乡的 重要载体,全力推进。秦敏说,合川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目前在外打工人数逾 30 万,每年挣回近 14 亿元。合川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把农村劳动力资源看作劳动力资本进行运作,规范、延伸劳务产业链, 发展壮大劳务产业,构建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 变农民工外出“盲动”为政府有序输出。今年 2 月,合川区组织 47 家外地用工企业到合川招 聘人才,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让农民工不出远门就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同时,强化劳务输出中介机 构建设、培训基地建设和输出基地建设,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打造具有初步规模的建筑、餐饮、 服务行业等知名劳务品牌,增强就业能力。到 2010 年,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42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30 亿元。 合川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生猪、柑橘、白山羊、丝绸等产品誉满全国。 近年来,由于品种老化、信息封闭、科技落后,造成了传统优势产业逐渐走向低谷。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合川区提出按照“布局区域化、主体企业化、种植设施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的要求,提高农业 现代化水平。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思路,积极培育种养专业大户,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
术培训,让适龄农民懂得1~2门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育知名品牌,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和“人才智力” 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为此,合川区将因地制宜,重点培育PIC生猪、合川三江鱼、中药 材、无公害蔬菜、优质蚕茧、高优水果等六大特色产业。(编辑:孙爱东) 实践篇:乡村劲吹和谐风 实践篇 乡村劲吹和谐风 本刊记者徐旭忠 道路平坦宽敞,村庄绿树掩映,农房错落有致,生活悠然自得……这是记者在重庆市合川区采访时 看到的一幅幅农民乐、村庄美、民风正的和谐文明画卷。近年来,合川区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 民文明程度,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德孝评选:美德春风进万家 家住合川区钱塘镇圆凼街的王世英老人真是好福气,因为她有一个十分孝顺的儿子。今年87岁的王 世英于2003年患上脑血栓,行走不便。更为不幸的是,她又遭遇车祸,致使双腿瘫痪,出行靠轮椅,生活 无法自理。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儿子杨道勇对母亲体贴入微。杨道勇做服装生意,经常出差进货,但只 要母亲的病情稍有变化或有其他要求,他宁愿放下手头的生意,也要尽心尽责,把母亲照顾好。正是因为 他的孝举,杨道勇在合川区开展的“德孝工程”中被评为“孝子” 2004年,合川区以“话说不良之风”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活动。针对广大群众反 映的“忤逆不孝”问题,全区开展了以推评“好儿好媳”、“好公好婆”等为主要内容的“德孝工程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 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 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合川区花大力气开展“德孝工程”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榜样 的力量。这样的榜样不是虚的,就在身边,容易效仿 二郎镇五里村是一个偏远小山村,这里却开展了20多年“好媳妇、好婆婆”的自发评选活动。每 年3月,村子里都巡回宣传“好媳妇、好婆婆”的典型事迹,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受表彰的好媳妇 好婆婆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明星” “德孝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贏得了广大群众的喝彩和支持,孝敬父母,争当孝子在 合川大地蔚然成风。 “五员”指导团:帮扶指导暖心田
术培训,让适龄农民懂得 1~2 门农业实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育知名品牌,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绿色证书”和“人才智力” 工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为此,合川区将因地制宜,重点培育 PIC 生猪、合川三江鱼、中药 材、无公害蔬菜、优质蚕茧、高优水果等六大特色产业。(编辑:孙爱东) 实践篇:乡村劲吹和谐风 实践篇: 乡村劲吹和谐风 本刊记者 徐旭忠 道路平坦宽敞,村庄绿树掩映,农房错落有致,生活悠然自得……这是记者在重庆市合川区采访时 看到的一幅幅农民乐、村庄美、民风正的和谐文明画卷。近年来,合川区扎实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 民文明程度,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德孝评选:美德春风进万家 家住合川区钱塘镇圆凼街的王世英老人真是好福气,因为她有一个十分孝顺的儿子。今年 87 岁的王 世英于 2003 年患上脑血栓,行走不便。更为不幸的是,她又遭遇车祸,致使双腿瘫痪,出行靠轮椅,生活 无法自理。为了让母亲安度晚年,儿子杨道勇对母亲体贴入微。杨道勇做服装生意,经常出差进货,但只 要母亲的病情稍有变化或有其他要求,他宁愿放下手头的生意,也要尽心尽责,把母亲照顾好。正是因为 他的孝举,杨道勇在合川区开展的“德孝工程”中被评为“孝子”。 2004 年,合川区以“话说不良之风”为主题,在全区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活动。针对广大群众反 映的“忤逆不孝”问题,全区开展了以推评“好儿好媳”、“好公好婆”等为主要内容的“德孝工程”。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近些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奉 献爱心等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广大农村有所淡化,不赡养父母、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普 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合川区花大力气开展“德孝工程”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真正地感受到榜样 的力量。这样的榜样不是虚的,就在身边,容易效仿。 二郎镇五里村是一个偏远小山村,这里却开展了 20 多年“好媳妇、好婆婆”的自发评选活动。每 年 3 月,村子里都巡回宣传“好媳妇、好婆婆”的典型事迹,并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受表彰的好媳妇、 好婆婆成为村民心目中的“明星”。 “德孝工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喝彩和支持,孝敬父母,争当孝子在 合川大地蔚然成风。 “五员”指导团:帮扶指导暖心田
2004年,合川区在全区各个镇乡成立了农村“五员”(思想政治指导员、理论宣传员、文化宣传 员、司法调解员、信访接待员)指导团。3年来,这支特殊的流动队伍上街头、走村庄、入院落、进田间, 深入农村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赢得了群众好评。 坐落在渠江畔的双槐镇五里村是一个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2980多人,人均耕地 不足一亩。长期以来,村民们都在为“填肚子”奔波。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 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裕了,但精神却空虚了。有些村民每到初一、十五都要赶庙会,烧香拜神 或聚众赌博,村里秩序十分混乱。 为此,五里村成立了一支由10多名村民组成的文艺宣传队,男女老幼自愿参加。每逢过年过节或 村里红白喜事,文艺宣传队都会通过表演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传递农 业生产信息及健康生活常识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村党 支部书记杨英全告诉记者,目前,文艺宣传队已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几十场,自编自导本土节目200多个 不仅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村庄开展活动,在当地小有名气。她说:“文艺宣传队吸引了全村男女老 少,封建迷信思想和不健康活动没有了市场。村子里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村民更加文明了。” “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疑难问题不出镇,矛盾不扩大,纠纷无积压”,这是合川区农 村流动司法调解队的工作目标。成立于2004年3月的流动司法调解队目前在全区有10多支,被群众称为 “离得近、喊得应、请得起、谈得拢”的贴心人。2005年,流动调解队就成功调解纠纷200多起,并且收 到调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文明共建:边界区域现和谐 合川区地处重庆北部,与四川省武胜县接壤,边界线长达202公里,边界区域涉及19个乡镇,169 个村,人口50余万人。尽管两地山水相连,方言、生活习俗及社会文化相近,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属不同的 省市管辖,缺乏交流,边界地区争水、争地、争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冲突不断,还经常发生恶性治安案 件 为了化解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合川区与武胜县启动了“边界文明示范带”活动,从解决两地群 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文明评比、治安联防、以城带乡为主要内容,开展共建活动,取得了突出 效果 2001年,合川肖家镇修公路征用了与之接壤的武胜县乐善镇水洞湾村的部分土地,两地农民都竞相 参与修路赚钱,由此发生冲突。双方村民相互辱骂,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一些村民不同程度受伤。肖家镇 扣留了部分征地款,引发了水洞湾村村民大规模上访。此后,两地村民结怨,不相往来。共建活动开展后 合川区和武胜县的有关部门领导带领镇里的干部互相走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乐善镇水洞湾村党支部 书记陈来庆说:“共建活动解开了两地百姓心头多年的‘疙瘩’!” “边界文明示范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化解了边界地区的各种矛盾、纠纷,优化了治安环境,同 时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合川区钱塘镇商贸活动十分活跃,过去每 年在生猪、蚕茧收购时与武胜县发生矛盾,彼此为抢货源经常打价格战,一度影响了当地农产品流通。现 在经过协商,双方将收购价格保持一致,有效地避免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以前两地不法分子作案后逃到 对方界内,给警方破案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现在边界共建文明镇、村,建立了治安联防制度,可跨界追查, 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行动,使边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记者了解到,文明共建活动实施后,边界地区镇、村的基础设施可实现共享。与合川区接壤的武胜县 的部分镇乡在农网改造、闭路电视、电话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合川区在征得电力、电信等 部门的同意下,将高压线路、电话、闭路电视光缆延伸到对方界内,使得边界区域的一些农户实现了用电 “同网同价”,安装了“顺风耳”,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 编辑:孙爱东)
2004 年,合川区在全区各个镇乡成立了农村“五员”(思想政治指导员、理论宣传员、文化宣传 员、司法调解员、信访接待员)指导团。3 年来,这支特殊的流动队伍上街头、走村庄、入院落、进田间, 深入农村送政策、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赢得了群众好评。 坐落在渠江畔的双槐镇五里村是一个偏远的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全村 2980 多人,人均耕地 不足一亩。长期以来,村民们都在为“填肚子”奔波。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外出务工收入的增加, 村民们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富裕了,但精神却空虚了。有些村民每到初一、十五都要赶庙会,烧香拜神, 或聚众赌博,村里秩序十分混乱。 为此,五里村成立了一支由 10 多名村民组成的文艺宣传队,男女老幼自愿参加。每逢过年过节或 村里红白喜事,文艺宣传队都会通过表演一些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或传递农 业生产信息及健康生活常识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改善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俗。村党 支部书记杨英全告诉记者,目前,文艺宣传队已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几十场,自编自导本土节目 200 多个, 不仅在本村演出,还经常到附近村庄开展活动,在当地小有名气。她说:“文艺宣传队吸引了全村男女老 少,封建迷信思想和不健康活动没有了市场。村子里风气正了,人心齐了,村民更加文明了。” “小纠纷不出社,大纠纷不出村,重大疑难问题不出镇,矛盾不扩大,纠纷无积压”,这是合川区农 村流动司法调解队的工作目标。成立于 2004 年 3 月的流动司法调解队目前在全区有 10 多支,被群众称为 “离得近、喊得应、请得起、谈得拢”的贴心人。2005 年,流动调解队就成功调解纠纷 200 多起,并且收 到调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文明共建:边界区域现和谐 合川区地处重庆北部,与四川省武胜县接壤,边界线长达 202 公里,边界区域涉及 19 个乡镇,169 个村,人口 50 余万人。尽管两地山水相连,方言、生活习俗及社会文化相近,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属不同的 省市管辖,缺乏交流,边界地区争水、争地、争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冲突不断,还经常发生恶性治安案 件。 为了化解矛盾,实现共同发展,合川区与武胜县启动了“边界文明示范带”活动,从解决两地群 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文明评比、治安联防、以城带乡为主要内容,开展共建活动,取得了突出 效果。 2001 年,合川肖家镇修公路征用了与之接壤的武胜县乐善镇水洞湾村的部分土地,两地农民都竞相 参与修路赚钱,由此发生冲突。双方村民相互辱骂,甚至大打出手,造成一些村民不同程度受伤。肖家镇 扣留了部分征地款,引发了水洞湾村村民大规模上访。此后,两地村民结怨,不相往来。共建活动开展后, 合川区和武胜县的有关部门领导带领镇里的干部互相走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乐善镇水洞湾村党支部 书记陈来庆说:“共建活动解开了两地百姓心头多年的‘疙瘩’!” “边界文明示范带活动”的开展,不仅有效化解了边界地区的各种矛盾、纠纷,优化了治安环境,同 时也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合川区钱塘镇商贸活动十分活跃,过去每 年在生猪、蚕茧收购时与武胜县发生矛盾,彼此为抢货源经常打价格战,一度影响了当地农产品流通。现 在经过协商,双方将收购价格保持一致,有效地避免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以前两地不法分子作案后逃到 对方界内,给警方破案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现在边界共建文明镇、村,建立了治安联防制度,可跨界追查, 双方相互配合共同行动,使边界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记者了解到,文明共建活动实施后,边界地区镇、村的基础设施可实现共享。与合川区接壤的武胜县 的部分镇乡在农网改造、闭路电视、电话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合川区在征得电力、电信等 部门的同意下,将高压线路、电话、闭路电视光缆延伸到对方界内,使得边界区域的一些农户实现了用电 “同网同价”,安装了“顺风耳”,收看到有线电视节目。 (编辑:孙爱东)
专题报道 高校,领跑中国现代农业第一棒 高校科技为现代农业助跑 编者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的主题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 工作报告中又特别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发展,要提速发展。因此, 发展现代农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多方面的支撑,而科技支撑是最重要、最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的高等院校, 特别是有涉农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决策,为涉农高校办 学带来崭新的机遇。本刊记者经过调研发现,部分涉农高校已经行动起来,抓住机遇,调整专业,开门办 学,将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变成生产力,高校与农民开始共享双赢的成果。高校,正在以其拥有的 科技优势领跑中国现代农业的第一棒。 高校科技为现代农业助跑 本刊记者 近来,许多高校的校园里都涌动着激情与热流。 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这一方面对有着农业科研与人才优势的高 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这些高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些高校在为现代农业搭起 科技支撑平台的同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硏方向,以往蹲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关起门来办学的状 态正在得到改变,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走出“象牙塔”:大学教授找到用武之地 2月17日,山东农业大学的几位果树专家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这个区的樱桃栽培已成规模 然而,专家们发现,当地种植的大樱桃管理粗放,单产很低。教授们当场为农民传授新技术,指出改进的 方法。他们估计,通过加强管理,这儿的樱桃每亩可增产1至2倍,效益可增加2万元。 近来,类似“农民不敢干,教授来示范。土法干不行,科技来促成”这样的顺口溜,在东部沿海地 区开始流行。这是因为,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的强烈需求,让许多大学教授纷纷走出“三尺书屋”,将先
专题报道 高校,领跑中国现代农业第一棒 高校科技为现代农业助跑 编者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鲜明的主题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政府 工作报告中又特别强调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发展,要提速发展。因此, 发展现代农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多方面的支撑,而科技支撑是最重要、最强有力的支撑。我国的高等院校, 特别是有涉农专业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党中央发展现代农业的决策,为涉农高校办 学带来崭新的机遇。本刊记者经过调研发现,部分涉农高校已经行动起来,抓住机遇,调整专业,开门办 学,将科技知识和科研成果迅速转变成生产力,高校与农民开始共享双赢的成果。高校,正在以其拥有的 科技优势领跑中国现代农业的第一棒。 高校科技为现代农业助跑 本刊记者 近来,许多高校的校园里都涌动着激情与热流。 中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这一方面对有着农业科研与人才优势的高 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为这些高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机遇。一些高校在为现代农业搭起 科技支撑平台的同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科研方向,以往蹲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关起门来办学的状 态正在得到改变,人才培养和科研活动都呈现出勃勃生机。 走出“象牙塔”:大学教授找到用武之地 2 月 17 日,山东农业大学的几位果树专家来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这个区的樱桃栽培已成规模。 然而,专家们发现,当地种植的大樱桃管理粗放,单产很低。教授们当场为农民传授新技术,指出改进的 方法。他们估计,通过加强管理,这儿的樱桃每亩可增产 1 至 2 倍,效益可增加 2 万元。 近来,类似“农民不敢干,教授来示范。土法干不行,科技来促成”这样的顺口溜,在东部沿海地 区开始流行。这是因为,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的强烈需求,让许多大学教授纷纷走出“三尺书屋”,将先
进的科技送到了农民身边。在帮助农民踏上致富之路的同时,教授们也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 之地 记者見到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大户孙克湖的时候,他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着摘草莓。“今年草莓 长势好,我这3亩大棚可赚4万多块钱呢。这不,集贸市场还等着我送新鲜的草莓过去呢。”孙克湖满心 欢喜地告诉记者。据该镇新沭村党总支书记谢春光介绍,村里虽然从很早就开始种草莓,但以前产量一直 不高,基本上是“人种天收”。后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吴邦良到村里进行指导,号召村民使用温室大棚 技术,还推广了土壤消毒、滴灌、昆虫授粉、反光膜增温等新技术。现在,草莓产量大大提高,全村年人 均增收3000多元 而在东海县以花卉种植为特色的双店镇,记者看到,虽然外面寒风凛冽,但北沟村村民单华全家的 温室大棚里暖和得很,几万株“西伯利亚香水百合”亭亭玉立。“以前散栽,一年只能种一季,现在用大 棚,可以栽三季。我家5亩地,一年可增收10万元。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南京农业大学花卉专家的指 先进技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将这些先进技术带给农民的大学 在农民的眼中,成了受欢迎的大“明星 在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镇三屿村,提起宁波大学徐善良老师,全村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民吴 新豹原先对泥蚶养殖一窍不通。徐善良来村后,手把手地教吴新豹,现在吴新豹不仅成了技术能手,办了 泥蚶育苗厂,还兼并了三个育苗厂,年收入达到40多万元。吴新豹激动地说:“是徐恩师把我引上了现代 农业的致富路。”当地人告诉记者,徐善良帮助他们在育苗方面的创收超过5000万元。 宁波市农办综合调研处处长曹良明说,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没看到农民同大学教授走得这样近, 谁也离不开谁。过去,教授关在校园中搞研究,理论与实践脱离:现在,大学教授成了农民的贴心朋友,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仅带动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农村经 济发展,而且他们自己也在更大的空间与平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转变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学以致用 艾宝荣在山东是颇有名气的“虫子大王”。她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昆虫养殖技术后,走上了养虫子 致富的道路。目前,艾宝荣的养殖基地已达到月产鲜虫30多吨的水平,还将生意做到了英国、韩国。 艾宝荣的成功,得益于山东农大专业设置更加面向实际的改革。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山东农大 近年来增设了许多新专业,本科专业由25个发展到58个。同时,他们还加快调整原有专业布局,优化专 业结构。该校在全国率先设置“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培养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目 前,这一经验已在20多个高校得到推广。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为此,许多高 校像山东农大一样,纷纷调整专业设置和教材内容,过去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正在被改 南京农业大学优先发展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等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类专业,并改造和提 升传统农科专业。看到现代农业急需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业经 学、农林经济管理等前沿学科并加以大力扶持,使之成为优势和特色专业。 在宁波大学,记者了解到,一些新的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授课内容,都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现代 农业被“创造”出来的。学校教学的宗旨,就是力争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教师就传授什 宁波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师张美亮告诉记者,以前教学只知道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完全不 考虑市场与社会的需求。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拿教材来说,老教材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很多 比如我们过去给学生讲的都是城市规划,没有农村和农业规划,学生们在搞‘三农’规划时,只能照搬城 市模式。现在不一样了,由宁波大学参与编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培训辅导材料》已在2006 底完成,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进的科技送到了农民身边。在帮助农民踏上致富之路的同时,教授们也在广阔的天地里找到了自己的用武 之地。 记者见到江苏省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大户孙克湖的时候,他正在自家大棚里忙着摘草莓。“今年草莓 长势好,我这 3 亩大棚可赚 4 万多块钱呢。这不,集贸市场还等着我送新鲜的草莓过去呢。”孙克湖满心 欢喜地告诉记者。据该镇新沭村党总支书记谢春光介绍,村里虽然从很早就开始种草莓,但以前产量一直 不高,基本上是“人种天收”。后来,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吴邦良到村里进行指导,号召村民使用温室大棚 技术,还推广了土壤消毒、滴灌、昆虫授粉、反光膜增温等新技术。现在,草莓产量大大提高,全村年人 均增收 3000 多元。 而在东海县以花卉种植为特色的双店镇,记者看到,虽然外面寒风凛冽,但北沟村村民单华全家的 温室大棚里暖和得很,几万株“西伯利亚香水百合”亭亭玉立。“以前散栽,一年只能种一季,现在用大 棚,可以栽三季。我家 5 亩地,一年可增收 10 万元。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南京农业大学花卉专家的指 导。” 先进技术带动农民发家致富,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而将这些先进技术带给农民的大学教授, 在农民的眼中,成了受欢迎的大“明星”。 在浙江省乐清市翁垟镇三屿村,提起宁波大学徐善良老师,全村老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村民吴 新豹原先对泥蚶养殖一窍不通。徐善良来村后,手把手地教吴新豹,现在吴新豹不仅成了技术能手,办了 泥蚶育苗厂,还兼并了三个育苗厂,年收入达到 40 多万元。吴新豹激动地说:“是徐恩师把我引上了现代 农业的致富路。”当地人告诉记者,徐善良帮助他们在育苗方面的创收超过 5000 万元。 宁波市农办综合调研处处长曹良明说,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从没看到农民同大学教授走得这样近, 谁也离不开谁。过去,教授关在校园中搞研究,理论与实践脱离;现在,大学教授成了农民的贴心朋友, 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了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仅带动了农民致富,带动了农村经 济发展,而且他们自己也在更大的空间与平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转变培养模式:让大学生学以致用 艾宝荣在山东是颇有名气的“虫子大王”。她在山东农业大学学习昆虫养殖技术后,走上了养虫子 致富的道路。目前,艾宝荣的养殖基地已达到月产鲜虫 30 多吨的水平,还将生意做到了英国、韩国。 艾宝荣的成功,得益于山东农大专业设置更加面向实际的改革。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山东农大 近年来增设了许多新专业,本科专业由 25 个发展到 58 个。同时,他们还加快调整原有专业布局,优化专 业结构。该校在全国率先设置“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培养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目 前,这一经验已在 20 多个高校得到推广。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培养出大量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农业科技复合型人才。为此,许多高 校像山东农大一样,纷纷调整专业设置和教材内容,过去普遍存在的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现象正在被改 变。 南京农业大学优先发展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等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的高新技术类专业,并改造和提 升传统农科专业。看到现代农业急需既懂农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先后开设了农业经济 学、农林经济管理等前沿学科并加以大力扶持,使之成为优势和特色专业。 在宁波大学,记者了解到,一些新的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授课内容,都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现代 农业被“创造”出来的。学校教学的宗旨,就是力争做到社会需要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教师就传授什 么。 宁波大学建筑设计院规划师张美亮告诉记者,以前教学只知道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完全不 考虑市场与社会的需求。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拿教材来说,老教材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很多。 比如我们过去给学生讲的都是城市规划,没有农村和农业规划,学生们在搞‘三农’规划时,只能照搬城 市模式。现在不一样了,由宁波大学参与编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培训辅导材料》已在 2006 年底完成,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注重书本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较差。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一些高校提出“把学生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到农村 去,让他们面对广阔的社会放手实践 在宁波大学的校园里,记者看到不少学生寒假都没有回家,而是天天跟着老师下乡搞实践。张美亮 等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完成了鄞州区姜山镇翻石渡村新村建设规划后,又为象山县20多个村庄量身定做了村 庄建设规划: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殿发已经带着他的学生跑遍了宁波市8个县(市、区) 的乡村搞规划,被群众称为“现代徐霞客”。他对记者说:“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实践,可以让学生 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我的想法是,要走出象牙塔,对学生进行社会化培养 培养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同学参与鄞州区一“城 中村”改造项目竞标,他们在有意识地保留了老村的祠堂、池塘、古树等“农村记忆”的同时,设计出兼 具农家风光又适应城市化生活的新村规划方案,在与多家实力雄厚的设计事务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 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找到科研兴奋点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实用的先进技术。这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为此,许多高校都将科研的着力点,放到了解决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上 前不久,在浙江奉化养殖场,记者看到,挂在池塘上的白炽灯一亮,无数约8公分大的深褐色乌贼立 即游向灯光中心水面,或舞动触角欢快嬉戏,或用腕足捕捉食物大口吞食。这些天生胆小的小家伙,只要 有动静,马上就本能地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当地一位老渔民说:“打了一辈子渔,从来没有捕到活乌贼, 宁波大学的教授居然能养殖乌贼,真是服了。” 据记者了解,这一由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等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为海洋养殖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而且其效益极为显著,一般养虾苗、蟹苗每亩每年可盈利5000元,而养乌贼却可达万元, 类似的帮助农民致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如山东农大教授研制成的包膜控释 肥核心技术,使得新产品与普通肥料相比,利用率提高50%以上:南京农业大学课题组研制出的10个新品 种,使“炭疽病”等青菜四种常见病的发病率下降了六七成:宁波大学为当地农村设计出的太阳能生活垃 圾生物处理设备,使得80%的垃圾变成有机肥,20%的垃圾成为工业原料· 高校在围绕现代农业搞科硏,为其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自身也融入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科研 能力大大提高,迎来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宁波大学抓住宁波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课题,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开 发野生稀缺鱼类的人工养殖,努力提高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含量。这些活动,提升了学校的科研 水准。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严小军教授,潜心研究海水养殖的饵料课题,去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这是许多百年老校梦寐以求的殊荣 在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农办合办的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晓萍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 研究人员通过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大批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或科研 成果被采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年平均在5000万元以上。” 培养现代农民:高校办学内涵更丰富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培养现代农民。为此,许多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参与到培训农民、提高 农民素质的进程中来,从而使得高校办学的视野更开阔,内涵更丰富。 山东农大在长期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通过农民大专班教育和专业证书教育,培训学员 15900人,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 南京农业大学将课堂办到了田间地头。他们常年开展“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足迹遍及苏 皖、赣等省的60多个县市、300多个乡村。仅在连云港市,就举办蔬菜种植、花木园艺等各类讲座790余
长期以来,高校在教学上还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注重书本知识,从理论到理论,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较差。面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一些高校提出“把学生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到农村 去,让他们面对广阔的社会放手实践。 在宁波大学的校园里,记者看到不少学生寒假都没有回家,而是天天跟着老师下乡搞实践。张美亮 等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完成了鄞州区姜山镇翻石渡村新村建设规划后,又为象山县 20 多个村庄量身定做了村 庄建设规划;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教授张殿发已经带着他的学生跑遍了宁波市 8 个县(市、区) 的乡村搞规划,被群众称为“现代徐霞客”。他对记者说:“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实践,可以让学生 获得更多选择和发展空间。我的想法是,要走出象牙塔,对学生进行社会化培养。” 培养模式的转变,带来的是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同学参与鄞州区一“城 中村”改造项目竞标,他们在有意识地保留了老村的祠堂、池塘、古树等“农村记忆”的同时,设计出兼 具农家风光又适应城市化生活的新村规划方案,在与多家实力雄厚的设计事务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 夺标。 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找到科研兴奋点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大量实用的先进技术。这对于高校来说,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为此,许多高校都将科研的着力点,放到了解决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的重大问题上。 前不久,在浙江奉化养殖场,记者看到,挂在池塘上的白炽灯一亮,无数约 8 公分大的深褐色乌贼立 即游向灯光中心水面,或舞动触角欢快嬉戏,或用腕足捕捉食物大口吞食。这些天生胆小的小家伙,只要 一有动静,马上就本能地喷出墨汁保护自己。当地一位老渔民说:“打了一辈子渔,从来没有捕到活乌贼, 宁波大学的教授居然能养殖乌贼,真是服了。” 据记者了解,这一由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等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为海洋养殖增添了一个新品种, 而且其效益极为显著,一般养虾苗、蟹苗每亩每年可盈利 5000 元,而养乌贼却可达万元。 类似的帮助农民致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如山东农大教授研制成的包膜控释 肥核心技术,使得新产品与普通肥料相比,利用率提高 50%以上;南京农业大学课题组研制出的 10 个新品 种,使“炭疽病”等青菜四种常见病的发病率下降了六七成;宁波大学为当地农村设计出的太阳能生活垃 圾生物处理设备,使得 80%的垃圾变成有机肥,20%的垃圾成为工业原料…… 高校在围绕现代农业搞科研,为其提供科技支撑的同时,自身也融入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科研 能力大大提高,迎来了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 近年来,宁波大学抓住宁波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课题,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开 发野生稀缺鱼类的人工养殖,努力提高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含量。这些活动,提升了学校的科研 水准。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严小军教授,潜心研究海水养殖的饵料课题,去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这是许多百年老校梦寐以求的殊荣。 在宁波大学与宁波市农办合办的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晓萍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 研究人员通过参与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大批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或科研 成果被采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年平均在 5000 万元以上。” 培养现代农民:高校办学内涵更丰富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培养现代农民。为此,许多高校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参与到培训农民、提高 农民素质的进程中来,从而使得高校办学的视野更开阔,内涵更丰富。 山东农大在长期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同时,通过农民大专班教育和专业证书教育,培训学员 15900 人,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基层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 南京农业大学将课堂办到了田间地头。他们常年开展“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足迹遍及苏、 皖、赣等省的 60 多个县市、300 多个乡村。仅在连云港市,就举办蔬菜种植、花木园艺等各类讲座 790 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