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词典 上海红
译者的话 《刑法学词典》一书是日本东北大学名誉教授、明治人学教 授、法学博士木村龟二主编的有关刑法学知识的工具书。全书共 收词条1700条,在词条的编排上却别具一格,按刑法学体系分 为两大部分:总论和各论。总论分刑法、犯罪、刑罚三篇,各论除 序论外,将各种犯罪根据其侵犯的法益列为.三篇,而刑事特别法 规定的各种犯罪则另列一篇。这种编排方法既使每一一词条具有 工具书特有的独立性,而又保持了各词条之间的内在联系。此 外,日本刑法属欧洲大陆法系,本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不仅对 近代刑法学派之争在各有关词条里详为阐述,而且还搜集当代 几个主要法系有关资料作比较评述,并以通说为原则,保留工具 书的特点,言简意赅,对西方刑法学中的主要问题详加论述,不 失为一本颇具特色的工具书。在此意义上,该书主编人曾自诩 “此书尚属创举”。从1966年初版以来,至198」年已经7次再 版,确实很受读者欢迎。 我国刑事审判实践和刑法学研究自建国以来,已经经历了· 38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尤其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公 布,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需要的刑法体系和刑法学体系。但随着 时间的推移,无论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刑法学理论研究上都感 到有不少问题有待于作进一步深人的探讨。在探讨中运用比较 研究方法,待鉴国外的某些经验,似乎还是有所裨益的。因此,本 书作为一本体系性工具书,对司法工作者及政法教研工作者是
2 有参考价位的, 本书由顾肖荣、姜伟、郑树周、程俭、吕宗俊、陈德民、叶陵 陵、陆一心、李建声、肖强、张常惺等问志参译校。另外,除译并 在书中各作者后加括号注明外,校订者不另署名:全书由顾肖 荣、郑树周两同志负责统校、·并在:此说明, 由丁译校者水平有限,译文中或有疏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 不吝指止。 1987年5月4T
凡 例 1.本词典分成“总论”、“各论”两编,再各月设立“章” .节”,进行编排。内容原则上按照体系门次排列: 2.各时人名、地名.除约定俗成者外.原侧上按日语片假名 音译。 3.本词典原菩使用大茧略语、为了与原著菩统一,避免混乱, 译文中仍采用略语、另附法令略语表、外国刑法略语表、判例 (集)略语表供参照 4.关于法令名称的略诗,例如(刑60条】项2号)即指:刑 法第60条第1项第2号。 5.在括弧内引用多数条文时.树法令的条文用(.),不同 法令的条文用(,)。 此外,条文中的“仔书”、用“但”、“本文”、“前段”、“后段”等 表小示 6.词条中引用的判例,·律用略语表示.例如:“人判明治 36.5.21刑录9辑874页”,即指明治36年5月21口.大中院 判决,大院刑半判决录9辑871贞:“最判昭和33.1.18刑集 12卷1090页",即指昭和33什4月18口,最高裁判所判决,最 高裁判所刑书判例集12卷1090贡: 7.参见条目用-→〕表示,例如:〔→总Ⅱ38(2)(三)判例 的立场们即指总论第二章第三节8因果关系(2)条件说三、判例 的立场
法令略语表 恩赦 恩救法 盗犯 关于防止及处分盗犯 来 改正刑法假案 等的法律 狱法 道交 道路交通法 旧刑 旧刑法 破防 破坏活动防止法 行累 行刑累进待遇令 卖防 防止卖淫法 刑 刑法 爆发 取缔爆炸物罚则 轻 轻犯罪法 罚临 罚金等临时措施法 著察法 律师法 刑诉 刑事诉讼法 保护观案 缓刑人保护观察法 刑施 刑法实施法 暴力 关于处罚暴力行为等 刑补 刑事补偿法 的法律 宪 宪法 忧生 优生保护法 更生紧急 更生紧急保护法 预备草案 刑法改正预备草案 国公 国家公务员法 预防更生 犯罪人预防更生法 准备草来 改正刑法准备草案 劳基 劳动基准法 少 少年法 劳组 劳动组合法 地公 地方公务员法 劳调 劳动关系调整法 外国刑法略语表 德刑 德意志刑法 苏刑 苏联刑法 法刑 法国刑法 意刑 意大利刑法 判例(集)略语表 最判 最高裁判所判决 刑集 大审院刑事判例集 最决 最高裁判所决定 最高裁判所刑事判 东京高判 东京高等裁判所判快 例集、高等裁判所刑 法 大法庭 事判例集 连 连合部 刑录 大审院刑事判决录 下级刑集 下级裁判所刑事裁判 裁时 数判所时报 例集 裁特 高等裁判所刑串裁判 ◆卡时4达一人
特报 东高刑时报乐京高等裁判所刑事 裁判集刑 最裁判所裁:集刑 判决时报 事部分 判特 高等裁判听刑事判决 裁判例刑 大市院裁判例州法部 持报 分 评论 法律评论 新闻 法律新阿
甘录1 自目 录 总 论 刑 法 3.刑法的机能.9 (1)刑法的一般机能.9 第一节刑法的意义和功能.3 (2)保护机能.9 1.刑法的意义 .3 (3)规律机能 .10 (1)刑法与犯罪法.3 一、评价机能.10 (2)刑法的概念.3 二、意思决定机能.10 -一,广义的刑法.4 (4)保障机能.10 二、刑法普通法与刑法特别 (5)机能的协调.11 法.小 第二节近代刑法学的历史·】 三、刑法的种类.5 1.启蒙思想与近代刑法.11 四、国际刑法. .5 (1)启蒙思想的意义.11 五、刑法的公法性质.5 (2)启蒙时代刑法的刑法思 (3)刑法的从属性与独立 想.11 性.5 格老秀斯.1] ()刑法的适用者. 6 普芬多洛夫.1】 2。刑法的目的. 三 托马鸠斯.11 (1)刑法目的的多样性.7 四、孟德斯鸠.11 (2)刑法的图的. 8 五、法国百科全书学派.12 一、刑法上的正义理念.8 六、卢梭.12 二、刑法上的安定性理念 七、 贝卡里亚. 12 八、伏尔泰.,2 三、刑法上的公共福利理 十,费尔巴哈.13 四、刑法的目的、理念的 (3)启蒙思想与现代刑法.13 相互关系.9 2。古典学派. .14
2目录 (1)意义.14 思想.2 (2)德国古典学派的主要观 (1)基本思想的特色.24 点 15 (2)具体特色 .25 3。现代学派. 16 罪刑法定主义原则.25 (1)意义.16 国家正当防卫与国家 (2)近代学派的基本思想.16 紧急救助.26 、 刑罚的目的. 16 三、 死刑 .26 二、 行为与行为人.17 2.资本主义国家的刑法思 三、犯罪学、刑事政策、社 想.26 会政策.17 (1)学派之争以后的刑法思 (3)国际刑事学协会的创 想. .26 立.18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8 (4)犯罪外表说.18 一、 目的行为论与因果行 (5)现代学派的影响.19 为论.28 4.刑法学派之争.19 二、日本最近的刑法思想 (1)意义. 19 .31 (2)学派对立的原因 9 第四节各国刑法 德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1,德国刑法.31 20 (1)概说 31 二、犯罪统计学、意大利 (2)沿革 3 学派的形成.20 古代日耳曼 (3)争议的论点.21 中世纪.32 一、刑罚的本质·21 三、罗马法的影响.3 二、行为与意思 21 四、启蒙时代. 32 三、行为与行为人的关系 五、现行刑法的制定.32 .22 (3)修改刑法的王作.33 四、刑事政策的要求.22 战前的全面修改工作 (4)学派之争的终结及收获 .33 22 战后的全面修改工作 、 教育刑论和刑事政策 33 学的发达.23 三、刑法的部分修改.34 二、 日本刑法理论中的主 (4)刑法学. .35 观主义和客观主义.23 古典时代 .35 第三节 现代刑法思潮·24 历史实证主义.35 1.社会主义国家的刑法 三、黑格尔学派.35
目录3 四、学派之争 .36 (1)刑事立法的历史 .54 五、新康德学派 .36 (2)刑法思想的历史 .55 六、纳粹刑法学 .36 (3)刑事立法及刑法思想的 七、联邦德国刑法学.37 现状和问题.56 八、民主德国刑法学.37 第五节日本刑法典的沿革.58 2。法国刑法.37 1.明治初年的刑法.58 (1)概况 37 (1)临时刑律.58 (2)制定过程和基本性质.37 (2)新律纲领、改定律例.58 (3)刑法的变迁.39 2。|旧刑法.59 一、第一期 39 (1)旧刑法的制定. 59 第二期 39 (2)旧刑法的特色 59 三 第三期 39 3.现行刑法60 四、第四期 39 (1)现行刑法的制定 .60 (4)内容 4ee0n0040044.0444444 40 (2)现行刑法的特色. 60 3.英国刑法. (3)现行刑法的部分修改.61 (1)概说 .41 、 战前的部分修改.61 (2)沿革 41 战后的部分修改,61 (3)法律湖源 43 4.刑法修改工作.62 酱通法 (1)修改刑法假案. 62 从属的立法 43 (2)修改刑法准备草案.63 三、制定法 43 第六节罪刑法定主义.66 (4)解释.43 1.罪刑法定主义.66 (5) 刑罚制度 44 (1)意义.66 4。美国刑法 45 (2)沿革 .66 (1)概说 5 (3)思想基础 (2)沿革 46 (4)派生的要求.68 (3) 法源 47 从刑法的渊源上排斥 (4) 解释 48 习惯法 (5)模范刑法典 48 排斥刑法溯及力 69 5。意大利刑法.“ 50 三、禁止类推解释.69 (1)历史概况. 50 四、排斥绝对不定期刑.69 (2)现行刑法的要点.51 (5)日本的制度 .70 (3)战后的刑法修改 .52 (6)否定罪刑法定主义.70 (4)学术界的动态 中年年4” 53 (7)现代意义.71 6.苏俄刑法.53 第七节刑法的渊源 .71
4目录 1。刑法典.71 国际刑法的意义与名 (1)实质意义上的刑法和形 称. 88 式意义上的刑法. 、 法的性质. 88 (2)形式意义上的刑法与刑 国际刑法的课题.88 法典.72 2.刑法的时间效力. 89 (3)刑法典与总则的适用,72 (1)刑法不溯及原则. 89 ()刑法典的性质.73 (2)行为时法主义和审判时 2.特别刑法.73 法主义.90 (1)意义.73 (3)刑罚的变更.92 (2)法定犯与自然犯. 3.限时法. 93 (3)与刑法总则的关系 76 (1)问题的所在 93 3.空白刑法.78 (2)限时法的意义 93 (1)意义. 认为规定在一定的有 (2)罪刑法定主义与空白刑 效期间所制定的法律 法. 79 就是限时法.93 (3)补充规范的修改废止与 二、 在一 定有效期间所规 空白刑法的时间效力.79 定的法律以外的法律 第八节刑法的解释.81 内容包括按照一时情 1,刑法的解释.8】 况的法律,作为限时 (1)刑法解释的特色.81 法 (2)缩小解释与扩张解释.81 (3)判例的变迁.94 2.类推解释.“.B2 4刑法对人的效力. 95 ()意义. (1)问题. 9 (2)对于类推解释的规点. (2)国内法上的限制.95 一、类推解释缠成论.83 (3)国际法上的限制.97 二、允许类推的立法化.B4 ()其他.97 (3)禁止类推解释的限度.85 犯 罪 第九节 刑法的效力 85 1.刑法的地城的效力.85 第一节犯罪的意义.98 (1)腾地主义.86 1.犯罪的意义.98 (2)保护主义.86 (1)实质意义的犯罪 . 98 (3)属人主义 (2)形式意义的犯罪.98 (4)世界主义 .87 2犯罪的成立要件. 99 (5)外国刑法的效力.87 (1)意义、内容.99 (6)国际刑法. 88 一、构成要件该当性.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