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21卷第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183 研究报告·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张声生朱培一陶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关键词: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生理;病理;诊治 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五行生克乘侮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成五味(某规律为线索,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在发病方面 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各不相同的影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味过于酸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嘛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 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逐步发展成为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牌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池,精神乃央。” 黄帝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指出了虽然五脏的资生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却又 润”,实际上是将药物按五种属性进行功能上的分类。 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地食人以五味……五味人 根据“同气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论,水能克 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火,若人体心气本虚,又摄咸过度,则可导致肾水太甚乘 成,神乃自生。”可见五味对人体的重要性,五味的相互火,水气凌心;反之,若见心火亢盛证又为咸味所宜。故 转化影响着人体生长化收藏整个生命活动过程。既然如此,《黄帝内经》分别有“心病禁咸”与“心欲爽,急食咸以 我们就可以通过五味与脏腑的相关性去认识人体,通过调耍之,用威补之”之说。又如《灵枢·五味》云:“脾色 节五味的有余、不及来调节脏腑的功能盛衰 黄,宜食咸”,脾胃土为肾水之所不胜,若肾得谷味之域 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生理 则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实积。根据这些基本的原则,执法以 《黄帝内经》认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气化即制方,才能圆活白如。类似的关于五味与人体病理的论述 天地之气化。《类经》释曰:“夫味得地之气,故能生五脏在《黄帝内经》中是很丰富的 之阴”。阴者,脏腑阴精也,指物质基础而言。《素问·五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灵枢·五味》中不仅记载了 运行大论》更为具体谈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详细解释了五味致病 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内生肺的病机,如在谈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时,解释 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散,上之两焦,弗能出人也,不 髓生肝。”由此可见,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 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心得酸则绪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论从酸主收 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肾喜咸,五脏对五味各涩,影响气化运行入手,指出过食酸味,可产生勝胱约面 有特定的亲和性。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正确不通的癃闭病,病变涉及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焦、胃 使用药疗及食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膀跳诸腑。其余诸脏也各有较深刻分析,对临床实践兵有 另一方面,人体生命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对立重要的指导意义 互根和消长转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味 五味理论对诊治的指导 也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 1.对诊断上的指导脏腑阴阳与五味密切相关,五味 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影响脏腑。反之,脏腑本身的病变也可表现为对五味感觉 i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嗜好的改变上,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 演味渗泄属阳。《素问·生气通大论》总结道:“是故谨和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临 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赜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床上认为口甜为脾热证之一,由于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则助阳生热,甘者性缓留滞,碍脾不运,水谷精微,留滞 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于脾而不得转输,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同理,胆为少阳 五味理论与人体的病理 相火,其气主升,胆热气上逆,胆汁上溢则口苦;咳吐威 中医理论认为,人休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痰多为肾虚水泛等等,这类依据五味辨证的方法已经被医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饮食五味 偏嗜,则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就会造成脏腑功能 2.五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素问·至真要大论》 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的平衡受云:“夫五味人胃,各归所喜,故酸先人肝,苦先人心,甘 万方数据
2006年第21卷第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183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张声生朱培一陶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关键词:黄帝内经;五味理论;生理;病理;诊治 五味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对临床遣药制方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昧(某 些药物还具有淡涩二味,习惯上仍称为“五味”)。其中 辛、甘、淡属阳,酸、苦、戒属阴。对于药物五味属性, 梅氏认为最初形成只是药物本身的一种味觉感官刺激,随 后逐步发展成为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川。如 《黄帝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 润”,实际上是将药物按五种属性进行功能上的分类。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地食人以五味……五味_人 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臧,以养无气,气和而生,津液相 成,神乃自生。”可见五味对人体的重要性,五味的相互 转化影响着人体生长化收藏整个生命活动过程。既然如此, 我们就可以通过五味与脏腑的相关性去认识人体,通过调 节五味的有余、不及来调节脏腑的功能盛衰。 五昧理论与人体的生理 《黄帝内经》认为,人禀天地之气以生,人身气化即 天地之气化。《类经》释日:“夫昧得地之气,故能生五脏 之阴”。阴者,脏腑阴精也,指物质基础而言。《素阔·五 运行大论》更为具体谈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苦生心,心生血,血牛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 髓生肝。”由此可见,五昧对五脏起着重要的滋养和协调 作用,五味化生精血力能形成人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心 喜苫、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肾喜成,五脏对五味各 有特定的亲和性。掌握脏、味之间的这种关系,对于正确 使用药疗及食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人体生命活动从根本上离不开阴阳的对立 互根和消长转化,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五味 也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 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 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 淡味渗泄属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总结道:“是故谨和 五昧,骨正筋柔,气『【|l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谨道如法,K有天命。”由此可见,人体的牛理结构与功 能都与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五昧理论与人体的病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各脏腑 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对立统一,以平为期。若饮食五味 偏嗜,则五味作用于人体太过或不及,就会造成脏腑功能 偏盛偏衰,使脏腑之问这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平衡受 ·研究报告· 到破坏,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五行生克乘侮 规律为线索,列举了不同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在发病方面 各不相同的影响。《素问·生气通灭论》云:“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昧过于成,大骨气劳,短肌,心气 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小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指出了虽然五脏的资生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却又能 损害五脏的协调关系。 根据“同气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沦,水能克 火,若人体心气奉虚,又摄咸过度,则可导致肾水太甚乘 火,水气凄心;反之,若见心火亢盛证又为咸味所宜。故 《黄帝内经》分别有“心病禁咸”与“心欲耍,急食成以 更之,用咸补之”之说。又如《灵枢·五昧》云:“脾色 黄,宜食咸”,脾胃土为肾水之所不胜,若肾得谷味之成, 则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实积。根据这些基本的原则,执法以 制方.才能圆括自如。类似的关于五味与人体病理的论述 在《黄帝内经》中是很丰富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灵枢·五味》中不仅记载r 五味所人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详细解释了五味致病 的病机,如在谈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时,解释 到:“隘人于胃,其气涩以散,卜之两焦,弗能出人也,不 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 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论从酸主收 涩,影响气化运行人手,指出过食酸味,可产生膀胱约而 不通的癃闭病,病变涉及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的三焦、胃、 膀胱诸腑。其余诸脏也各有较深刻分析,对临床实践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味理论对诊治的指导 l对诊断上的指导脏腑阴阳与五味密切相关,五味 影响脏腑。,反之,月f}!腑本身的病变也可表现为对五味感觉 嗜好的改变卜,如:《素问·奇病论》云:“有病口甘者 ··-…此五气之溢也,名日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临 床卜认为口甜为脾热证之一,由于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 则助阳生热,甘者性缓留滞,碍脾不运,水符精微,留滞’ 于脾而不得转输,脾热之气上泛则口甜。同理,胆为少阳 相火,其气主升,胆热气卜逆,胆汁上溢则口苦;咳吐咸 痰多为肾虚水泛等等,这类依据五昧辨证的方法已经被医 家广泛地运崩。 2.五味理论对治疗的指导 《素问·至真要大论》 云:“夫五昧人胃,各归所喜,故酸先A肝,苫先人心,甘 万方数据
184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6年第21卷第3期 先人脾,辛先人肺,咸先入肾”。这里所谓某味先入某脏,焦胃脘无形邪热之气痞塞之证,由大黄和黄连两味组成 说明五味的归脏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这是五味理论指导关键在于煎服之法。方后附曰:“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 临床实践的前提基础。由于机休受邪不同,所中脏腑、经奭,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迕皆为苦寒之品, 络各异,而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五味所入脏腑然气俱厚,若用水煮取,则多走胃肠而行泻下之功。本 经络、所发挥的补泻也各不同。我们便可以运用五味之性方取麻沸汤浸渍稍许,较汁而服,总在避其苦味之厚,薄 去纠正脏腑之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后世以某药引 药入某经,用以治疗该经之病的“引经约”,便是《黄帝取其气,以泻热消痞于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对比二黄泻 勺经》五味归脏理论的发挥 汤便吏显而易见了两者药味相近,面后者以水煮服,则 味理论运用于临床内容丰富多彩。《素问·藏气法功效异:大黄苦寒降泄,泻心胃之火且导热下行,通利 时论》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苫缓,急食酸大肠;岑连苦寒直折火势而治心火内盛,迫血妄行诸症, 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苫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则是取其苦味之厚了。 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脾之所苦为湿 不仅如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把司天在泉,六 临床上对湿滞脾胃、气机不畅者可参选平胃散化裁。方中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及因六气胜复而产生的病变 苍术、厚朴、陈皮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再如五脏所欲,作了详细论述,其屮关于五味配伍理论阐发得尤为淋漓尽 脾之所欲为甘,临床上常以小建中汤治疗巾央胂土受损,致。如治疗中凤表虚证之柱枝汤,则允分体现了《黄帝内 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虚劳里急。在桂享廿化阳,经》有关风邪致病的洽则。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芍甘酸甘养阴的基础上重用饴糖,甘质润,温中补虚,道:“样枝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排犹主也,宣导诸药,为 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又可缓肝急而止痛 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 金代张元素认为“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故柱枝所以为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村平, 物 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他根据《黄帝内经》胜腑苦欲、用以距佐也,《黄帝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 虚实的补泻原则,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 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药为,而廿草为佐 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补之以细享,酸泻之以白芍;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二物为使者,《黄帝内经 治牌,甘缓之以甘草,甘补之以人参,苫泻之以黄连等等 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枣为 构成了其独特的药法体系,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使者也”。任应秋先生对此评价甚扁:“如在泉淫胜之治, 考价值。 六气复气之治等所述,可诮已尽其气味配伍之能事。即以 传统“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作现在配制方剂的水平来衡量,它不仅毫无逊色,甚至说某 用,但对配伍后气味间的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素问·至 些配伍,还不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4。 真要大论》进一步指出了五味相配的治疗原则:“五味阴 总之,《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所 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后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辛 为阴,淡味滲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凉清热、苦酸泄热、苦温燥湿、甘淡利湿等诸法,史与四 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对于气结合,形成系统的气味配伍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中医药 气味配伍规律这一问题,王氏通过《黄帝内经》、《伤寒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临床组方用药,必须明五味之用, 论》中有关五味化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五味化合尔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专药治病之验,而不分药之阴 有其白身规律可循。其规律可分为两类:①为相辅相成阳五。中医药的疗效核心不在实体解剖,而在内外气化 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②为相反相成的作用,功能;不仅在于药量大小,而更在于气味厚溥 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前者如临床上用治心 参考文献 阳不足之桂枝甘草汤,便是以此为法的。该力选择属阳性 味的药相互配合,桂枝辛温,廿草廿温,二药合用,辛甘[1]梅明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河南 阳,温补心阳,养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泻心 中医药学刊,1996,11(2): 汤,其中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等能直通气机,祛寒2]王津慧《黄宿内经》、《伤寒论》五味化合规律之 化湿;苦味药如黄连、黄芩、枳实等,能泻热和胃,消除 探析.四川中医,2002,20(7):22 痞满。两者合用,可达到辛开苦降、畅通气机、调和寒热、[3]聂惠民伤寒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 消除着满的作用 1996;78 《黄帝内经》对五味理论的另一深刻认识在于提出味14』程昭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北京:中国中 之厚薄不同,功用各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味 医药出版社,2005:18 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散”。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中 (收稿日期2004年7月13日) 万方数据
84 巾华巾医药杂志(原中囤医药学报) 2006年第2l卷第3期 先人脾,辛先人肺,戚先人肾”。这里所谓某味先人某脏, 说明五味的归脏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这是无味理论指导 I艋床实践的前提基础。由于机体受邪小同,所中脏腑、经 络各异,而五味与人体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五味所入脏腑 经络、所发挥的补泻也各不同。我们便可以运用血味之性 去纠正脏腑之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后世以某药引 药人某经,用以治疗该经之病的“引经药”,便是《黄帝 内经》五味归脏理沦的发挥。 五味理沧运用于临床内容丰富多彩。《素问-藏气法 时论》云:“肝苫急,急食甘以缓之……心占缓,急食酸 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苫以燥之……肺苫气上逆,急食 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如脾之所莆为湿, 临床上对湿滞脾胃、气机不畅者可参选平胃散化裁。方巾 苍术、厚朴、陈皮皆苦温之品以燥湿健脾。再如五脏所欲, 脾之所欲为甘,临床上常以小建中汤治疗中央脾土受损。 营卫气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虚劳里急。在姜桂辛甘化用. 芍甘酸甘养阴的基础上重用饴糖,甘温质润,温中补虚, 既能益脾气而养脾阴,又可缓肝急而止痛。 金代张元素认为“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 亦不过因其性而调之”。他根据《黄帝内经》脏腑苦欲、 虚实的补泻原则,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 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补之以细辛,酸泻之以白芍; 治脾,甘缓之以甘草,甘补之以人参,苫泻之以黄连等等, 构成了其独特的药法体系,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传统“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强调药物配伍的治疗作 用,但对配伍后气味间的变化规律认识不足。《索『日J·至 真要大论》进一步指…r五味相配的治疗原则:“五味阴 阳之用何如……辛甘发散为蹦,酸芾涌泄为阴;咸味涌泄 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 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电。”对于 气味配伍规律这一问题,千氏通过《黄帝内经》、《伤寒 论》中有关五味化合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后认为,五昧化合 有其自身规律可循”J。其规律可分为两类:①为相辅相成 的作用,如辛甘发散、甘淡利湿等;②为相反相成的作用, 如辛开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补泻。前者如临床上用治心 m不足之桂枝甘草汤,便是以此为汰的。该方选择属阳性 昧的药相互配合,桂枝辛温,甘草甘温.二药合用,辛H 化阳,温补心阳,养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泻心 汤,其中辛味药如桂枝、干姜、半夏等能直通气机,祛寒 化湿;苦味药如黄连、黄芩、枳实等,能泻热和胃,消除 痞满。两者合用,可达到辛开苦降、畅通气机、凋和寒热、 消除痞满的作用。 《黄帝内经》对五昧理论的另一深刻认识在于提出味 之厚薄不同,功用各异。,《素问-阴阳应象大沧》日:“味 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散”。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中 焦胃脘无形邪热之气痞塞之Ⅱ,由大黄和黄连两味组成, 关键扯于熟服之法。方后附日:“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 臾,绞去滓,分温再服””·。大黄、黄连皆为苦寒之品, 然气味俱厚,若用水煮取,则多走胃肠而行泻下之功。本 方取麻沸汤浸渍稍许,绞汁而服,患在避其苦味之厚,薄 取其气,以泻热消痞于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对比三黄泻心 汤便更显而易见r。两者药味相近,而后者以水煮服,则 功效逊异:大黄苫寒降泄,泻心胃之火且导热F行,通利 大肠;芩连苦寒直折火势而治心火内盛,迫血妄行诸症, 则足取其苦昧之厚了。 不仅如此,《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把一J天在泉,六 气分治的变化所产生的疾病,及固六气胜复而产生的病变 作了详细论述,其中关于五味配伍理论阐发得尤为淋漓尽 致。如治疗中风表虚证之桂枝汤,则允分体现了《黄帝内 经》有关风邪致病的治州。成儿己在《伤寒明理论》中释 道:“梓枝辛热,用以为君.必谓棒犹圭也,宣导渚药,为 之先聘,是犹辛甘发散为阳之意。盖发散风邪必以辛为主, 故桂枝所以为材也。芍药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 用咀臣佐也,《黄帝内经》所谓‘风淫所胜,平以辛,佐 以苦,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咀芍药为帛,『『|i甘草为佐 也。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目韫,二物为使者,《黄帝内经》 所谓‘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足以姜、枣为 使者也”。任应秋先生对此评价甚高:“如在泉淫胜之治, A气复气之治等所述,可谓已辱其气味配伍之能事。即以 现在配制方剂的水平来衡最,它不仅毫无逊色,甚至说某 些配伍,还不曾达到这样高的水平””o。 总之,《黄帝内绎》五味理论是历代医家制方选药所 必须遵循的晕要原则。后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如辛 凉清热、苦酸泄热、苫温燥湿、H淡利湿等诸法,更与四 气结合,形成系统的气味配伍理论,存力地推动了中医药 学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临床组方用药,必须明五味之用, 宗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专药治病之验,而不分药之阴 阳五味。L}『医药的疗效核心不在实体解剖,而在内外气化 功能;不仅在于药量大小,而更存于气味厚薄。 [2] [3j 14 J 参考文献 梅明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河南 中医药学刊,1996,11(2):17 千津慧《黄帝内经》、《伤寒论》五昧化合规律之 株析.四川中医.2002,20(7):22 聂惠民伤寒论讲义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6·78 程昭寰方剂气昧配伍理论及应用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2005:18 (收稿日期2004年7月13日) 万方数据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旧万数据 文献链接 者 张声生,朱培一,陶琳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中华中医药杂志sTPk 英文刊名: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卷(期): 2006,21(3) 1.梅明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1996(02) 2.王津慧《黄帝内经》、《伤寒论》五味化合规律之探析[期刊论文]-四川中医2002(07 3.聂惠民伤寒论讲义1996 1.程昭寰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2005 1.骆月珍.吴建锡.石蓉蓉.LU0Yue-zhen. wU Jian-xi. SHI Rong-rong浅析《黃帝内经》人体生理与疾病的季节气 象性[期刊论文]一科技通报2007,23(6) 2.姜开运五味的理论探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2008,27(9) 3.许磊《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观之五味调和[期刊论文]一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8) 4.吴新明.潘桂娟《黄帝内经》八风理论探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 5.孙华好冯明清从谨和五味”看《内经》健康观[期刊论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2) 6.松永树浩·许筱颖·邓小峰袁卩玲·顾晓静·郭霞珍《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时间结构的研究[期刊论文]吉林中 7.许磊《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观——季节与五味的调和[期刊论文]一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 8.任秀玲. REN Xiu-1ing《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四时[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4) 9.张登本.孙理军.李翠娟《黄帝内经》六淫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1)[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6,24(11) 10.白贵敦毛小妹从中医运气学看SABS的流行趋势[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2002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yyxb200603018.aspx
《黄帝内经》五味理论浅析 作者: 张声生, 朱培一, 陶琳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100010 刊名: 中华中医药杂志 英文刊名: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年,卷(期): 2006,21(3) 参考文献(4条) 1.梅明 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 1996(02) 2.王津慧 《黄帝内经》、《伤寒论》五味化合规律之探析[期刊论文]-四川中医 2002(07) 3.聂惠民 伤寒论讲义 1996 4.程昭寰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及应用 200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骆月珍.吴建锡.石蓉蓉.LUO Yue-zhen.WU Jian-xi.SHI Rong-rong 浅析《黄帝内经》人体生理与疾病的季节气 象性[期刊论文]-科技通报2007,23(6) 2. 姜开运 五味的理论探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2008,27(9) 3. 许磊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观之五味调和[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8) 4. 吴新明.潘桂娟 《黄帝内经》八风理论探源[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 5. 孙华妤.冯明清 从"谨和五味"看《内经》健康观[期刊论文]-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2) 6. 松永树浩.许筱颖.邓小峰.袁卫玲.顾晓静.郭霞珍 《黄帝内经》对人体生命时间结构的研究[期刊论文]-吉林中 医药2009,29(8) 7. 许磊 《黄帝内经》的饮食养生观——季节与五味的调和[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7(10) 8. 任秀玲.REN Xiu-ling 《黄帝内经》建构中医药理论的基本范畴-四时[期刊论文]-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4) 9. 张登本.孙理军.李翠娟 《黄帝内经》六淫理论的发生及其意义(1)[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6,24(11) 10. 白贵敦.毛小妹 从中医运气学看SARS的流行趋势[期刊论文]-天津中医药2003,20(3)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yyxb2006030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