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设计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第四章 地貌 第二节 地貌的观察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素养·目标定位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随堂训练
导航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1.通过对地貌的实际观察,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培养地理实 践力 2.通过对地貌的实际观察,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培养地 理实践力
导航 目 标 素 养 1.通过对地貌的实际观察,了解地貌观察的顺序,培养地理实 践力 2.通过对地貌的实际观察,了解地貌观察的主要内容,培养地 理实践力 素养·目标定位
知识概览 导航 从宏观到微观 地貌观察的顺序 从面到点 地貌的 绝对高度 观察 高度 相对高度 地貌观察的内容 坡度 阴坡、阳坡 坡向 背风坡、迎风坡
导航 知 识 概 览
导航 课前·基础认知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形态与规模 (1)形态:千姿百态一各种地貌混杂在一起。 (2)规模:大小不等—较大的地貌往往由 的地 貌组合而成
导航 一、地貌观察的顺序 1.地貌形态与规模 (1)形态:千姿百态——各种地貌混杂在一起。 (2)规模:大小不等——较大的地貌往往由 次一级 的地 貌组合而成。 课前·基础认知
导航 2.观察描述 (1)选址:选择 比较广阔的地方。 从 到微观 (2)顺序 】 从 到 (3)辅助手段:利用 图、 影像等
导航 2.观察描述 (1)选址:选择 视野 比较广阔的地方。 (3)辅助手段:利用 地形 图、 遥感 影像等。 (2)顺序 从 宏观 到微观 从 面 到 点
导航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重要内容:高度和坡度。 2.高度 分类 主要作用 绝对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的
导航 二、地貌观察的内容 1.重要内容 :高度和坡度。 2.高度 分类 主要作用 绝对高度 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 相对高度 反映地面的 起伏状况
导航 3.坡 (1)坡度:一般用坡度角或者 和 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2)坡向: 和阴坡、 坡和背风坡。 3)高度和坡度组合:反映地貌的 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 地貌的形状、面积、 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 和
导航 3.坡 (1)坡度:一般用坡度角或者 垂直距离 和 水平距离 的比值表示,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巨大。 (2)坡向: 阳坡 和阴坡、 迎风 坡和背风坡。 (3)高度和坡度组合:反映地貌的 形态 特征。 4.其他观察内容 地貌的形状、面积、 空间分布 状况以及地面起伏状况 和 破碎程度
导航 微拓展1.我国把黄海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1954年,青岛建 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以此作为我国的海拔起点。 2004年,在青岛大麦岛验潮站水域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准零,点”标志
导航 微拓展1.我国把黄海海平面定为海拔基准面,1954年,青岛建 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以此作为我国的海拔起点。 2004年,在青岛大麦岛验潮站水域建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准零点”标志
导航 2.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地形 等高线图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 地貌 (单位:m)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 缓坡与陡坡 缓坡随坡 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山峰 缓坡 陡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 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
导航 2.借助等高线地形图进行地貌观察 地形 地貌 等高线图 (单位:m) 等高线特征 景观图 缓坡 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 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小 陡 坡 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 平距离内的高差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