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第4章0 静态电磁场:场量不随时间变化,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 时变情况下,电场和磁场相互关联,构成统一的电磁场 静态情况下,电场和磁场由各自的源激发,且相互独立 本章内容 3.1静电场分析 3.2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分析 3.3恒定磁场分析 3.4静态场的边值问题及解的惟一性定理 3.5镜像法 36分离变量 3.1静电场分析 静电场的应用: 静电放电:高电压测量测量中用到的球隙 静电感应:传感器,电容式物位计。 静电屏蔽:高电压实验室,微波暗室,通信电缆等 电场力的应用:电子管,晶体管,阴极射线管,显像管,静电发电机,静电电动机,回旋加速器。 工业: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喷漆,静电复印机。 静电场的危害:静电感应引起高压电线对周围的影响。静电引发火灾,静电防护。 3.1静电场分析 本节内容 31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3.1.2 电位函数 313 导体系统的电容与部分电容 3.1.4 静电场的能量 3.1.5静电力 3.1.1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1.基本方程 (V.D=p f.D.ds=g 微分形式 fE-di=0 积分形式 7×E=0 D=E本构关系 2.边界条件
1 第3章 静态电磁场及其边值问题的解 第4章 () 静态电磁场:场量不随时间变化,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和恒定磁场 时变情况下,电场和磁场相互关联,构成统一的电磁场 静态情况下,电场和磁场由各自的源激发,且相互独立 本章内容 3.1 静电场分析 3.2 导电媒质中的恒定电场分析 3.3 恒定磁场分析 3.4 静态场的边值问题及解的惟一性定理 3.5 镜像法 3.6 分离变量法 3.1 静电场分析 静电场的应用: 静电放电:高电压测量测量中用到的球隙 静电感应:传感器,电容式物位计。 静电屏蔽:高电压实验室,微波暗室,通信电缆等 电场力的应用:电子管,晶体管,阴极射线管,显像管,静电发电机,静电电动机,回旋加速器。 工业:静电除尘,静电分离,静电喷漆,静电复印机。 静电场的危害:静电感应引起高压电线对周围的影响。静电引发火灾,-静电防护。 3.1 静电场分析 本节内容 3.1.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3.1.2 电位函数 3.1.3 导体系统的电容与部分电容 3.1.4 静电场的能量 3.1.5 静电力 3.1.1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1. 基本方程 微分形式 = = E 0 D 积分形式 = = d 0 d E l D S C S q D E 本构关系 = 2. 边界条件
e。D,-D)=ps D。-D2n=Ps e×(E,-E2)=0 E:-E21=0 若分界面上不存在面电荷,即P=0,则 介质1 个质2 e.(D,-D2)=0 ex(E,-E)=0 或 场矢量的折射关系 an8-E,/E2=/D。=5 tan 0,Ex/E2n 621D2m62 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 在静电平衡的情况下,导体内部的电场为0,则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为 [D=Ps (D=Ps En×E=0 或 E,=0 3.1.2电位函数 1.电位函数的定义 的 V×E=0>E=-V0 即静电场可以用一个标量函数的梯度来表示,标量函数称为静电场的标量电位或简称电位。 2.电位的表达式 对于连续的体分布电荷,由 R=F-T E(F)= 4πJh dV'= 4Ep(H =-X克叮 R 故得 )avc 1 同理得,面电荷的电位: 1exar+c 线电荷的电位: o)=4元cR
2 − = − = ( ) 0 ( ) n 1 2 n 1 2 E E D D e e S 或 − = − = 1t 2t 0 1n 2n E E D D S 若分界面上不存在面电荷,即 S = 0 ,则 − = − = ( ) 0 ( ) 0 n 1 2 n 1 2 E E D D e e 或 = = 1t 2t 1n 2n E E D D 场矢量的折射关系 2 1 2 2n 1 1n 2t 2n 1t 1n 2 1 / / / / tan tan = = = D D E E E E 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 在静电平衡的情况下,导体内部的电场为 0,则导体表面的边界条件为 = = n 0 n E D e e S 或 = = t 0 n E D S 3.1.2 电位函数 1. 电位函数的定义 由 E = 0 E = − 即静电场可以用一个标量函数的梯度来表示,标量函数 称为静电场的标量电位或简称电位。 2. 电位的表达式 对于连续的体分布电荷,由 )d ] 1 ( )( 4π 1 [ )d 1 ( ) ( 4π 1 d ( ) 4π 1 ( ) 3 V R r V R V r R r R E r V V V = − = − = 故得 ( ) V C R r r V + = d ( ) 4π 1 同理得,面电荷的电位: S C R r r S S + = d ( ) 4π 1 ( ) 3 线电荷的电位: ( ) l C R r r C l + = d ( ) 4π 1 介质 2 介质 1 2 1 2 1 E2 E1 en R = r − r 3 1 R R R = −
点电荷的电位: of)-+c 3.电位差 将E=-Vp两端点乘dl,则有 E-dJ-Vo-dj-(ddd)-dp dy av 上式两边从点P到点Q沿任意路径进行积分,得 Eidi=-do-P)-) 电场力做的功 P、Q两点间的电位差 关于电位差的说明 P、Q两点间的电位差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P点移至Q点所做的功,电场力使单位正电荷 由高电位处移到低电位处。 申位差也称为申压,可用U表示。 电位差有确定值,只与首尾两点位置有关,与积分路径无关。 4由位参考点 静电位不惟一,可以相差一个常数,即 0-p+C→Vp-(0+C)=7p 为使空间各点电位具有确定值,可以选定空间某一点作为参考点,且令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由 于空间各点与参考点的电位差为确定值,所以该点的电位也就具有确定值,即 选参考点 令参考点电位为零 电位确定值(电位差) 两点间电位差有定值 选择电位参考点的原则 ()应使电位表达式有意义。(3)同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参考点。 (2)应使电位表达式最简单。若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通常取无限远作电位参考点。 例3.1.1求电偶极子的电位
3 点电荷的电位: ( ) C R q r = + 4π 3. 电位差 将 E = − 两端点乘 l d ,则有 d d ( d d d ) = −d + + = − = − y y y y x x E l l 上式两边从点 P 到点 Q 沿任意路径进行积分,得 E dl d (P) (Q) Q P Q P = − = − 关于电位差的说明 P、Q 两点间的电位差等于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 P 点移至 Q 点所做的功,电场力使单位正电荷 由高电位处移到低电位处。 电位差也称为电压,可用 U 表示。 电位差有确定值,只与首尾两点位置有关,与积分路径无关。 4. 电位参考点 静电位不惟一,可以相差一个常数,即 = +C = ( +C) = 为使空间各点电位具有确定值,可以选定空间某一点作为参考点,且令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由 于空间各点与参考点的电位差为确定值,所以该点的电位也就具有确定值,即 选择电位参考点的原则 (1)应使电位表达式有意义。(3)同一个问题只能有一个参考点。 (2)应使电位表达式最简单。若电荷分布在有限区域,通常取无限远作电位参考点。 例 3.1.1 求电偶极子的电位. 1 2 2 1 0 1 2 4π 0 ) 1 1 ( 4π ( ) rr q r r r r q r − = − = 电场力做的功 P、Q 两点间的电位差 选参考点 令参考点电位为零 电位确定值(电位差) 两点间电位差有定值
P(r.0.0 片=Vr2+(d/2)2-rd cos8 +(d/2)+rdcos0 (途中r12应对调) 用二项式展开,由于r>d,得 d 山mn一 =r-号m85=r+号ow0 代入上式,得 n恶 D=9d表示电偶极矩,方向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由球坐标系中的梯度公式,可得到电偶极子的远区电场强度 1a0 -4ze2os0+8,sm0) 等位线方程: pcos0 4C→,=Cs0 电场线微分方程: d业_d0 E Eo 将E0和E,代入上式,解得E线方程为 r=C sin20 例3.12求均匀电场的电位分布。 解选定均匀电场空间中的一点0为坐标原点,而任意点P的位置矢量为r,则 pp)-po)=fE,di=-a。d=-E元 若选择点0为电位参考点,即O)=0,则 (P=-E·F 在球坐标系中,取极轴与瓦的方向一致,即瓦。=.E。,则有 p(P)=-E。·F=-e.·E。=-Ercos0
4 ( / 2) cos ( / 2) cos 2 2 2 2 2 1 r r d rd r r d rd = + + = + − (途中 r1 r2 应对调) 用二项式展开,由于 r d ,得 cos , 2 1 d r = r − cos 2 2 d r = r + 代入上式,得 3 0 2 0 2 4π 0 4π 4π cos ( ) r r r r qd r r = = = p e p qd p = 表示电偶极矩,方向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 由球坐标系中的梯度公式,可得到电偶极子的远区电场强度 ) sin 1 1 ( ) ( + + = − = − r r r r r E e e e ( 2cos sin ) 4π 3 0 e e = r + r q 等位线方程: C r p = 2 4π 0 cos 'cos 2 r = C 电场线微分方程: E r E r r d d = 将 E 和 Er 代入上式,解得 E 线方程为 2 1 r = C sin 例 3.1.2 求均匀电场的电位分布。 解 选定均匀电场空间中的一点 O 为坐标原点,而任意点 P 的位置矢量为 r ,则 (P) (O) E dl E dl E r P o O P − = = − = − 0 0 0 若选择点 O 为电位参考点,即 (O) = 0 ,则 (P) E r = − 0 在球坐标系中,取极轴与 E0 的方向一致,即 0 E0 E ez = ,则有 (P) = −E0 r = −ez rE0 = −E0 r cos + q 电偶极子 z d o - q 1 r 2 r r P(r,,) 等位线 电场线 电偶极子的场图 E0 x z O P r
在圆柱坐标系中,取瓦与x轴方向一致,即E,=,而=,P+区:,故 p(P)=-E。·F=-e·Eenp+e.)=-Eopcos 例3.1.3求长度为2L、电荷线密度为P0的均匀带电线的电位。 解采用圆柱坐标系,令线电荷与z轴相重合,中点位于坐标原点。由于轴对称性,电位与无 关,在带电线上位于:处的线元d=正,它到点P0、女、)的距离R=D+(-),则 F)=P。r」 1 p+-出 -++-] d/'=d=' =mhp+-F-) 46p2+6+L-(+) 在上式中若令L→0,则可得到无限长直线电荷的电位。当L>R时,上武可写为 s会hD+正+'=ahD+E+L.h2马 4π6 P+-L 46 p 2π6p 当L→∞时,上式变为无穷大,这是因为电荷不是分布在有限区域内,而将电位参考点选在无穷 远点之故。这时可在上式中加上一个任意常数,则有 会兴c 并选择有限远处为电位参考点。例如,选择p=a的点为电位参考点,则有 C=2L 26atf)=,h4 2π6p 5.电位的微分方程 在均匀介质中,有 ,1标量泊松方程 V.D=p-V.E=p/s E=-V0 V'o=-pls 在无源区城,p=0→☑0=0.拉普拉斯方程
5 在圆柱坐标系中,取 E0 与 x 轴方向一致,即 0 E0 E ex = ,而 r e e zz = + ,故 (P) = −E0 r = −ex E0 (e + ez z) = −E0 cos 例 3.1.3 求长度为 2L、电荷线密度为 l0 的均匀带电线的电位。 解 采用圆柱坐标系,令线电荷与 z 轴相重合,中点位于坐标原点。由于轴对称性,电位与 无 关。在带电线上位于 z 处的线元 dl = dz ,它到点 p(、、z) 的距离 ( ) 2 2 R = + z − z ,则 ( ) ( ) ( ) ( ) ( ) (z L) (z L) z L z L z z z z dz z z r l L L l L L l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0 0 2 2 0 0 2 2 0 0 ln 4 ln | 4 1 4 在上式中若令 L → ,则可得到无限长直线电荷的电位。当 L R 时,上式可写为 ( ) L L L L L L L r l l l 2 ln 2 ln 4 ln 4 0 0 2 2 0 0 2 2 2 2 0 0 + + = + − + + 当 L → 时,上式变为无穷大,这是因为电荷不是分布在有限区域内,而将电位参考点选在无穷 远点之故。这时可在上式中加上一个任意常数,则有 ( ) C L r l = + 2 ln 2 0 0 并选择有限远处为电位参考点。例如,选择ρ= a 的点为电位参考点,则有 a L C l 2 ln 2 0 0 = ( ) a r l ln 2 0 0 = 5. 电位的微分方程 在均匀介质中,有 = − = = E D E = − 2 在无源区域, = 0 0 2 = x y z L - L ( , , ) z z' d d l z = R 标量泊松方程 拉普拉斯方程
6.静电位的边界条件 设P1和P2是介质分界面两侧紧贴界面的相邻两点,其电位分别为9和9?。当两点间距离△1→0 时 %-%=mE.d=0→0=0 若介质分界面上无自由电荷,即 A-0>6需=6器 =-p 导体表面上电位的边界条件:p=常数,m 例3.1.4两块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分别置于x=0和x=a处,在两板之间的x=b处有一面密度 为Ps0的均匀电荷分布,如图所示。求两导体平板之间的电位和电场。 解在两块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之间,除x=b处有均匀面电荷分布外,其余空间均无电荷 分布,故电位函数满足一维拉普拉斯方程 do()-0. (0<x<b) dx y do:(x)-0. (b<x<a) dx 方程的解为 0(x0(x) o(x)=Cx+D 2(x)=C2x+D2 利用边界条件,有 x=0处,%,0)=0 两块无限大平行板 x=a处,p2(a)=0 x=b处,0,(b)=p(a 「a9.d_agd=-
6 6. 静电位的边界条件 设 P1 和 P2 是介质分界面两侧紧贴界面的相邻两点,其电位分别为 1 和 2 。当两点间距离 l → 0 时 lim d 0 2 Δ 0 1 1 − 2 = = → P l P E l 1 =2 由 ( ) n S e D1 − D2 = 和 D = − S n n = − 1 1 2 2 若介质分界面上无自由电荷,即 S = 0 n n = 1 1 2 2 导体表面上电位的边界条件: = 常数, S n = − 例 3.1.4 两块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分别置于 x = 0 和 x = a 处,在两板之间的 x = b 处有一面密度 为 S 0 的均匀电荷分布,如图所示。求两导体平板之间的电位和电场。 解 在两块无限大接地导体平板之间,除 x = b 处有均匀面电荷分布外,其余空间均无电荷 分布,故电位函数满足一维拉普拉斯方程 ( ) ( ) ( ) (b x a) dx d x x b dx d x = = 0, 0, 0 2 2 2 2 1 2 方程的解为 ( ) ( ) 2 2 2 1 1 1 x C x D x C x D = + = + 利用边界条件,有 ( ) ( ) ( ) ( ), 0 0 0 0 1 2 2 1 x b b a x a a x = = = = = = 处, 处, 处, ( ) ( ) 0 2 1 0 S x b x x x x = − − = o b a x y 两块无限大平行板 S 0 1 ( ) x 2 ( ) x
所以D,=0 C3a+D2=0 Cb+D=Cb+D: 最后得 C:-C=-Pso 60 n)=la-lx0sxs) oa 由此解得 9()-Pxb(a-x)(bsxsa) Eoa C=-2su(6-a) D=0 E(*)-Vg.(r)-2,esola-b) C:=-Poob,D.=exb E.(x)=-Vo.(x)-i.Pxb Sa 3.1.3导体系统的电容与部分电容 (1)在电子电路中,利用电容器来实现滤波、移相、隔直、旁路、选频等作用。 (2)通过电容、电感、电阻的排布,可组合成各种功能的复杂电路。 (3)在电力系统中,可利用电容器来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减少电能的损失和提高电气设备的 利用率。 1.电容 电容是导体系统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描述导体系统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孤立导体的电容,孤 C-9 立导体的电容定义为所带电量q与其电位P的比值,即 ?两个带等量异号电荷(±q)的导 9 体组成的电容器,其电容为 电容的大小只与导体系统的几何尺寸、形状和及周围电介质的特性参数有关,而与导体的带电 量和电位无关。 计算申容的方法一: 山假定两导体上分别带申荷如和 计算电容的方法二: 山)假定两申极间的电位差为U: 一q: (2)计算两导体间的电场强度E: (2)计算两电极间的电位分布P: B由-矿E,、求出西生如 )由E=-Vp符到E 的电位差: ④求比值C=9/心,即得出所求电 ④由A=E,得到P q=p,ds (⑤由 ,求出导体的电苞
7 0 0 2 1 1 1 2 2 2 2 1 0 0 S C C C b D C b D C a D D − = − + = + + = 所以 = ( ) 0 0 2 0 0 2 1 0 0 1 , , 0 b D a b C D b a C S S S = − = = − = − 由此解得 3.1.3 导体系统的电容与部分电容 (1)在电子电路中,利用电容器来实现滤波、移相、隔直、旁路、选频等作用。 (2)通过电容、电感、电阻的排布,可组合成各种功能的复杂电路。 (3)在电力系统中,可利用电容器来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以减少电能的损失和提高电气设备的 利用率。 1. 电容 电容是导体系统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描述导体系统 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孤立导体的电容,孤 立导体的电容定义为所带电量 q 与其电位 的比值,即 q C = 两个带等量异号电荷( q )的导 体组成的电容器,其电容为 1 −2 = = q U q C 电容的大小只与导体系统的几何尺寸、形状和及周围电介质的特性参数有关,而与导体的带电 量和电位无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b E x x e a a b E x x e a x b x a a b x x x b a a b x S x S x S S 0 0 2 2 0 0 1 1 0 0 2 0 0 1 , , 0 = − = − = − = − = − − = 最后得 计算电容的方法二: (1) 假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为 U ; (2) 计算两电极间的电位分布 ; (3) 由 E = − 得到 E ; (4) 由 S En = 得到 S ; (5) 由 q dS s = s ,求出导体的电荷 q ; (6) 求比值 ,即得出所求电 容。 计算电容的方法一: (1) 假定两导体上分别带电荷+q 和 -q ; (2) 计算两导体间的电场强度 E; (3) 由 = 2 1 U E dl ,求出两导体间 的电位差; (4) 求比值 C = q U ,即得出所求电 容
9=☑ =0 例3.1.4同心球形电容器的内导体半径为a、外导体半径为b,其间填充介电常数为的均匀介质 求此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解:设内导体的电荷为q,则由高斯定理可求得内外导体间的电场 D=g,E=6,4怀g 同心导体间的电压 u-品启》品品 C=4=4TEab 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U b-a -一一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当6→时,C=4标0← 例3.15如图所示的平行双线传输线,导线半径为a,两导线的轴线距离为D,且D>a,求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设两导线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十P和一P。由于D>a,故可近似地认为电荷分别均匀分布 在两导线的表面上。应用高斯定理和叠加原理,可得到两导线之间的平面上任一点 P的电场强度为 )=,1 1 2π6(xD-x 两导线间的电位差 a- π6
8 例 3.1.4 同心球形电容器的内导体半径为 a 、外导体半径为 b,其间填充介电常数为ε的均匀介质。 求此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解:设内导体的电荷为 q ,则由高斯定理可求得内外导体间的电场 2 2 4 , 4 r q E e r q D er r = = 同心导体间的电压 ab q b a a b q U Edr b a − = = = − 0 4 0 1 1 4 球形电容器的电容 b a ab U q C − = = 40 当b →时,C = 40a 例 3.1.5 如图所示的平行双线传输线,导线半径为 a ,两导线的轴线距离为 D ,且 D >> a ,求 传输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 设两导线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 + l 和 − l 。由于 D a ,故可近似地认为电荷分别均匀分布 在两导线的表面上。应用高斯定理和叠加原理,可得到两导线之间的平面上任一点 P 的电场强度为 ( ) − = + x D x E x e l x 1 1 2 0 两导线间的电位差 a D a dx x D x U E dl l D a a l − = − = = + − ln 1 1 2 0 0 2 1 E 2 = 0 1 =U + q − q 孤立导体球的电容 x y z x D a
故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G-号-o-aya"n(pia π6 π6 (F/m) 例3.1.6同轴线内导体半径为,外导体半径为b,内外导体间填充的介电常数为6的均匀介质, 求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设同轴线的内、外导体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P和一P,应用高斯定理可得到内外导体间任 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ip)=E,2rp 内外导体间的电位差 同轴线 =Ph(b/a) 2π 故得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2π8 U-h(bla)(F/m) *2.部份电容 在多导体系统中,任何两个导体间的电压都要受到其余导体上的电荷的影响。因此,研究多导体系 统时,必须把电容的概念加以推广,引入部分电容的概念。 (1)电位系数 由N个导体组成的系统中,由于电位与各导体所带的电荷之间成线性关系,所以,各导体的电位 为 月-2ag,6=2,州 式中:a0=1,2,.N)-自电位系数 a,(≠)-互电位系数 电位系数的特点: (1)a,在数值上等于第i个导体上的总电量为一个单位、而其余导体上的总电量都为零时,第j 个导体上的电位,即 a,=21g,==9.=9.9w=06j=12,N)
9 故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 ) ( ) (F m) U D a a D a C l ln ln 0 0 1 − = = 例 3.1.6 同轴线内导体半径为 a ,外导体半径为 b ,内外导体间填充的介电常数为 的均匀介质, 求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 解 设同轴线的内、外导体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 + l 和 − l ,应用高斯定理可得到内外导体间任 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 ) 2 l E e = 内外导体间的电位差 ( ) (b a) U E e d d l b a l b a ln 2 1 2 = = = 故得同轴线单位长度的电容为 ( ) (F m) U b a C l ln 2 1 = = * 2. 部份电容 在多导体系统中,任何两个导体间的电压都要受到其余导体上的电荷的影响。因此,研究多导体系 统时,必须把电容的概念加以推广,引入部分电容的概念。 (1) 电位系数 在由 N 个导体组成的系统中,由于电位与各导体所带的电荷之间成线性关系,所以,各导体的电位 为 q (i N) j N j i ij 1,2, , 1 = = = ( ) ( ) 互电位系数 式中: 自电位系数 − − − = − − − i j i N ij ij 1,2, 电位系数的特点: (1) ij 在数值上等于第 i 个导体上的总电量为一个单位、而其余导体上的总电量都为零时,第 j 个导体上的电位,即 q q q q (i j N) q j j N j i i j | 0 , 1,2, , = 1 == −1= +1 = = a b 同轴线
(2)a只与各导体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以及导体周围的介质参数有关,而与各导体的电位和 带电量无关: 64y>0. (4)具有对称性,即Q,=0m。 (2)电容系数 若己知各导体的电位,则各导体的电量可表示为 g=立%=12,N 式中:B=1,2,.,N)-自电容系数或自感应系数 B(≠)-互电容系数或互感应系数 电容系数的特点: (1)B,在数值上等于第j个导体上的电位为一个单位、而其余导体接地时,第i个导体上的电 量,即 B,=g1A==9=9m=9w=06j=12,. (2)B订j只与各导体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以及导体周围的介质参数有关,而与各导体的电位 和带电量无关: (3)B>0、B,≤0f≠方 (4)具有对称性,即B≠B。 (3)部分电容 将各导体的电量表示为 9,=∑P9,=∑B,0,-B,A+R,A)=-∑B,Q-p,+∑B,A =∑C,-9,+C06=l2., 式中:C=-B,6≠) 一一导体i与导体j之间的部分电容
10 (2) ij 只与各导体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以及导体周围的介质参数有关,而与各导体的电位和 带电量无关; (3) ij 0 ; (4)具有对称性,即 ij = aji 。 (2) 电容系数 若已知各导体的电位,则各导体的电量可表示为 q (i N) N j i ij j 1,2, , 1 = = = ( ) ( ) 互电容系数或互感应系数 式中: 自电容系数或自感应系数 − − − = − − − i j i N i j i j 1,2,, 电容系数的特点: (1) ij 在数值上等于第 j 个导体上的电位为一个单位、而其余导体接地时,第 i 个导体上的电 量,即 (i j N) q j j N j i i j | 0 , 1,2, , = 1 == −1 = +1= = = (2)βi j 只与各导体的形状、尺寸、相互位置以及导体周围的介质参数有关,而与各导体的电位 和带电量无关; (3) 0 0(i j); ii 、ii (4)具有对称性,即 ij ji 。 (3) 部分电容 将各导体的电量表示为 ( ) ( ) C ( ) C (i N) q i i i N j i i j i j N j i j i N j i i j i j N j j i j j i j i i j i N j i i j 1,2, , 1 1 1 = − + = = = − + = − − + = = = 式中: C (i j) ij = −ij —— 导体 i 与导体 j 之间的部分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