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按写作内容可以划分为三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一般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 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记叙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 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 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 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 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 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 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 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 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 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 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1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按写作内容可以划分为三类: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记叙文的一般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 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记叙文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开头是很重要的。文章有了好的开头, 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顺利展开,而且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里,向大家介绍几 种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叙述法 《挥手之间》的开头,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 从青凉山望下去,见有不少人顺着山上大路朝东门外飞机场走去。” (2)开门见山、揭示主题的点题法 《背影》一文的开头写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 背影。”《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 样的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读了开头,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 (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的描写法 《驿路梨花》的开头描写了自然环境:“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色群山一座挨 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渲染了哀牢山中深远迷茫的气氛,对后文 写边疆军民助人为乐的感人事迹起了反面衬托的作用。 《多收了三五斗》描写的是社会环境:“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 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满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 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的,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的空隙。”这段描写给人留下的印 象是船多、米多,暗示了丰收的年景。而这种丰收景象与后文农民的遭遇与失望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主题。 (4)引人入胜的悬念法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 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 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例如,《琐忆》一文的开头是: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 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里引用的诗句,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 题。尽管文章中所记叙的都是琐细的事情,但所有的事情又能以小见大,体现诗句中的 精神。 (6)表达写作目的的动机交代法 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记述了各界人士悼念鲁迅的隆重场面,表达了人们 对鲁迅的崇敬与怀念。文章的开头即交代了写作的动机,奠定了文章悲痛与激动的感情 基调:“朋友,你要我告诉你一些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 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情。” 交代了写作目的的开头,多见于运用倒叙的方法、回忆往事的文章 (7)首段设问法 首段设问,就是在开头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逐步展开记叙。例如,《谁 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三段构成一个层次,用来提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从而 引出下文的记叙。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文章的题材或主题,否则, 下文的记叙就无所依托了。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 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竞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 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 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记叙文的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 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 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 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
2 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作为 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 (5)有关名言、警句、诗歌的引用法 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 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例如,《琐忆》一文的开头是: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 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里引用的诗句,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 题。尽管文章中所记叙的都是琐细的事情,但所有的事情又能以小见大,体现诗句中的 精神。 (6)表达写作目的的动机交代法 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记述了各界人士悼念鲁迅的隆重场面,表达了人们 对鲁迅的崇敬与怀念。文章的开头即交代了写作的动机,奠定了文章悲痛与激动的感情 基调:“朋友,你要我告诉你一些关于那个老人的最后的事情。我现在不想说什么话, 实在我也不能够说什么。我只给你写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我永远不能忘却的事情。” 交代了写作目的的开头,多见于运用倒叙的方法、回忆往事的文章。 (7)首段设问法 首段设问,就是在开头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逐步展开记叙。例如,《谁 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三段构成一个层次,用来提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从而 引出下文的记叙。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文章的题材或主题,否则, 下文的记叙就无所依托了。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几种。在写作当中,有 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 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选择 最恰当的开头方法。 记叙文的结尾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 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1)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 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 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
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2)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 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 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 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 争,其乐无穷 记一辆纺车。”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3)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 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 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 感、充足感。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议论含蓄、深 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4)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 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東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 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 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 次。”前文提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也是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的。不仅 又一次回答了文首提出的“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这个问题,而且抒发了强烈的感 情,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5)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 维的方式和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给读者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如此:这黑夜,我做了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 蜂。这里所说的“梦”,就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人们可以通过某人的“所梦”,推断他的“所思”。因此,读者从这个梦里,可以了解 到作者十分赞赏、推崇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渺小”“却 又多么高尚”的品质,并且愿意身体力行,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
3 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 (2)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 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 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 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 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 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末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 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驿路梨花处处开’。” (3)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 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 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 感、充足感。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鲁迅先生的《故乡》的结尾是最典型的例子:“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段议论含蓄、深 刻,一语双关。启发人们为创造新生活勇敢地开辟道路,使全文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4)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 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 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 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 一次。”前文提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也是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的。不仅 又一次回答了文首提出的“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这个问题,而且抒发了强烈的感 情,增添了文章的感染力。 (5)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 维的方式和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给读者。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如此:这黑夜,我做了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 蜂。这里所说的“梦”,就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人们可以通过某人的“所梦”,推断他的“所思”。因此,读者从这个梦里,可以了解 到作者十分赞赏、推崇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渺小”“却 又多么高尚”的品质,并且愿意身体力行,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
的主题。不过,它不由作者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经过作者的“点化”,读者领悟 到的 (6)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如《花市》结尾写:“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 兰花吧。”作者用“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比喻姑娘美好的心灵。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 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划分段落的基本原 则,是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所谓单一性,是说一个段落中只能表达一个意思 或表达一个矛盾,或表达矛盾的一个方面,或表达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不能把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意思混杂在一个段落中。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 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 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有:并列式、递进 式、连贯式、总分式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 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 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请看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可 以用在一篇文章中几件并列的事情之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三个事例之间的 抒情和议论的段落,使本来各具独立意思的事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过渡还应用在文中 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如《一件小事》的第二自然段从顺叙转入倒叙,衔 接自然紧密。文章中,在变换描写角度时,也需要过渡,如《孔乙己》一文,记述主人 公悲惨遭遇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层次,分别写断腿前后的孔乙己,这两层之间有这样的过 渡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承上启下, 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 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 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1、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 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 掰开桔子及做小桔灯的动作。 3、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
4 的主题。不过,它不由作者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经过作者的“点化”,读者领悟 到的。 (6)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如《花市》结尾写:“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 兰花吧。”作者用“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比喻姑娘美好的心灵。要注意层次段落之间 的衔接,注意过渡和照应。 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划分段落的基本原 则,是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所谓单一性,是说一个段落中只能表达一个意思 或表达一个矛盾,或表达矛盾的一个方面,或表达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不能把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意思混杂在一个段落中。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 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 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安排层次常用的方法有:并列式、递进 式、连贯式、总分式。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 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 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请看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写作当中,有时要用某些词、句、段贯通文意,起桥梁作用,这就叫“过渡”。过渡可 以用在一篇文章中几件并列的事情之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三个事例之间的 抒情和议论的段落,使本来各具独立意思的事情有机地联系了起来。过渡还应用在文中 顺叙、插叙与倒叙互相转换的时候,如《一件小事》的第二自然段从顺叙转入倒叙,衔 接自然紧密。文章中,在变换描写角度时,也需要过渡,如《孔乙己》一文,记述主人 公悲惨遭遇的主体部分有两个层次,分别写断腿前后的孔乙己,这两层之间有这样的过 渡句:“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承上启下, 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为了使文章内容衔接紧凑,结构严谨,一篇文章中,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要有 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要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 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这三种方法,在《小桔 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1、首尾照应: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 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 5 段的买桔子,第 6、7、8 段小姑娘 掰开桔子及做小桔灯的动作。 3、前后照应:如第 2 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 3 段写小姑
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 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2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 回来了”。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亳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 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 上面所讲的只是记叙文结构的基本形式,根据不同文章的具体内容,结构形式也要 随之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 记叙文的创新结构 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 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如下面列举了几种 1.题记式。即在作文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简洁的名人名言,或仿写一段 精粹的言论,单独成段,作为全文的题记,以凸显全文的中心,引导读者阅读 2.后记式。即在全文的正文之后,补写一些文字,作为全文的后记,以说明这次作 文的写作目的、经过、感触,或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帮助读者进一步理 解全文 3.序数式。即把全文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相对集中,再把各部分按序 排列,用数字一、二、三……或字母A、B、C……表示序列的先后,且把数字或字母居中 写在每部分的正文之上,使全文的内容、层次一目了然 4小标题式。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 统帅与凸显,让读者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先睹为快。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 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如《我最喜欢的学校》这篇作文有三 个小标题,依次是:课堂笑语、师生浓情、节日欢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校园生 活的美好,扣住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 视觉冲击力。 5.日记式。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这样有点 带面,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既然是日记,就要注意必须写明时间, 必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白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用来叙事。 6.书信式。即采用书信的结构形式来作文。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真切地倾诉个人情感 鲜明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以收信人的身份阅读全文。这样,作者就可 以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易于感染读者 7.剧本式。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 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选择》堪称代表作。四幕剧《选择》的开篇以 “旁白”点题,接着以”上学”、“举报”、“受贿”、“入狱”这四幕表现主人公王 民由朴素廉洁到腐败堕落的过程,虽然时间跨度达30年,但矛盾冲突的层次清晰,反腐
5 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 2 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 11 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 第 9 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 12 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 回来了”。从《小桔灯》行文的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冰心的写作技巧, 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 上面所讲的只是记叙文结构的基本形式,根据不同文章的具体内容,结构形式也要 随之变化,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生搬硬套。 记叙文的创新结构 所谓创新结构,就是在作文的结构上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而根据自己文章的 特点,采用别人所不常用的结构,如下面列举了几种: 1.题记式。即在作文题目之下、正文之上,摘引一段简洁的名人名言,或仿写一段 精粹的言论,单独成段,作为全文的题记,以凸显全文的中心,引导读者阅读。 2.后记式。即在全文的正文之后,补写一些文字,作为全文的后记,以说明这次作 文的写作目的、经过、感触,或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帮助读者进一步理 解全文。 3.序数式。即把全文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内容相对集中,再把各部分按序 排列,用数字一、二、三……或字母 A、B、C……表示序列的先后,且把数字或字母居中 写在每部分的正文之上,使全文的内容、层次一目了然。 4.小标题式。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 统帅与凸显,让读者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先睹为快。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 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如《我最喜欢的学校》这篇作文有三 个小标题,依次是:课堂笑语、师生浓情、节日欢歌。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校园生 活的美好,扣住了中心,而且层次清晰。小标题的运用,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具有更强的 视觉冲击力。 5.日记式。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这样有点 带面,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既然是日记,就要注意必须写明时间, 必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白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用来叙事。 6.书信式。即采用书信的结构形式来作文。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真切地倾诉个人情感, 鲜明地表达个人的观点,读者会情不自禁地以收信人的身份阅读全文。这样,作者就可 以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易于感染读者。 7.剧本式。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 出强烈的创新意识。南京市考生的剧本《选择》堪称代表作。四幕剧《选择》的开篇以 “旁白”点题,接着以”上学”、“举报”、“受贿”、“入狱”这四幕表现主人公王 民由朴素廉洁到腐败堕落的过程,虽然时间跨度达 30 年,但矛盾冲突的层次清晰,反腐
倡廉的主题鲜明,这些和作者采用的话剧形式达到较为和谐的统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8.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 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2002年河北省中考要求以“发现 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 “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 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 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 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9.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 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 文中用“你”作称呼达42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 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 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记叙的顺序 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 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 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 天黑一一当天夜里一一第二天黎明—一第二天下午两点一一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 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 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 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 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 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 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 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 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 6
6 倡廉的主题鲜明,这些和作者采用的话剧形式达到较为和谐的统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8.组接式构思。组接式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作蒙太奇 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2002 年河北省中考要求以“发现” 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发现美丽》,文章主体部分的四段分别以“春”、“夏”、 “秋”、“冬”领起,又分别以“啊,美哉!”“啊,爽哉!”“啊,快哉!”“啊,乐哉!” 作结,中间抒写作者对四季独特的审美感悟,构成镜头组接式结构,可谓匠心独运。文 章结尾点出“人生的四季不也是一种需要不断发现的美丽吗”,以此升华主题,这是在 组接式场景叙写的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递进,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9.谈心式构思。这种构思的创意在于全文以第二人称“你”展开,运用与读者对话、 谈心的形式进行叙写,给读者一种近距离的亲近感。河北一考生拟题《发现你自己》, 文中用“你”作称呼达 42 处,按照“发现你自己的人生坐标”、“发现你自己的奋斗动 力”、“发现你自己的兴趣”这三个层次描述“发现自己”的审美内涵,新颖别致的表 达形式,一声声贴心的呼唤,激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记叙的顺序 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 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 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 ——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 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 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与崇敬。 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 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 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 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 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 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 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
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 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 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 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 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 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 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 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 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 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 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 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 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 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来源: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记叙文写作指导转载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 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 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 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 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 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 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 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 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 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 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 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7 胜。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一件小事》、《回 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等。 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 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 整。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 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 区别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 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 如鲁迅的《故乡》》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 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 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 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 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 的范围,否则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 渡自然,内容贯通一气。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 有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来源: 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 记叙文写作指导 转载 1.要重视立意,注意多点题。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主题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思想 认识,它体现了一个作者对写作对象(写进文章中的材料)认识的高度。一个考生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意识, 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相反,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对社 会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的低俗、幼稚的认识,也反映出文章作者思想上的不成熟。同时,写作记叙文要 注意多点题,可在首尾通过议论点题,可在文中通过议论或文中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点题,而结尾的议 论点题一般是必不可少的。 2.要选好题材,准确且新颖。可以是题材本身新,也可以是手法新,旧题材写出新意。题材还可以 也应该进行合理虚构。选材时,要尽量写校园外的,要尽量写自己熟悉的,要尽量写有一定的典型性的(能 够以小见大),要尽量写一个片断,要尽量写能展开的(展开后能"出彩"的)。 3.要设计线索,能纲举目张。线索是记叙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繁杂、 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线索来连缀、贯穿,就会互不关联,杂乱无章;有了 线索,文章就能纲举目张,浑然一体,更好地表现中心。清楚的线索应该是有利于读者识别、发现的,如 标题、穿插的抒情议论、反复出现的某个物体或词句等。其设计方式则灵活多样:可以是某个人物、某个 事件、某种物体,可以是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等。应试时,我们可以根据 中心表达的需要,灵活选择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 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 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相对来说,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强过说理能力,所以"文体自选“时最好选择记叙文。 例文一[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湖北考生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 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 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 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 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 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 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 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 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 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己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 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 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 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 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 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解析:从当代中学生与父辈存在代沟这一社会现象切入,写了代沟使"我缺乏对父爱的准确解读,也 表明了事实教育"我"要认识父爱、热爱父亲的主题。文章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是铺垫,是深化认识的前
8 4.要感情真挚,能打动读者。考场作文要写真实的"我",让"我"的激情在文中闪光。当然感人的事并 非就一定要是痛彻心扉、悲惨至极,矫揉造作、夸张失实的作品反而令人见之生厌、读之无味;真挚的感 情首先来源生活的真实,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却让人感受到沉重的滋味。 相对来说,高中学生的记叙能力强过说理能力,所以"文体自选"时最好选择记叙文。 例文一[话题:感情亲属和对事物的认知(2003 年全国高考作文题)] 隔着代沟,我望见了您 湖北考生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好好地看您是什么时候了,父亲。 我只记得那时的您,头发乌黑,皮肤泛着古铜色的光。青年时期的下乡生活,让您有了健康的体魄, 也让您在纷繁的社会中变得寡言少语。 自我上高中以来,您就很少管过我。有人说"儿随母,女随父"。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妈妈的教育 和关怀。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她谈笑,却很少能跟您讲上一句话。妈妈总是关心我这,关心我那,而在我眼 中,您总是坐在您自己的角落里,研究着自己的股票。我总觉得您根本不关心我,我总觉得您是家中的一 个外人。 随着感情的疏远,我发现我渐渐地不认得您了。"代沟",这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高考离我越来越近,可您却离我越来越远。虽然您也开始不时地说些什么,您也开始每天按时往我 嘴里塞各种各样的补品,可对我来讲,那些话远不如妈妈讲得动听。而塞药时我甚至感觉,您是一个"医生 ",而不是一个父亲。感情的疏远,似乎真的隔断了认知。 考前的那几天学校放假,您让我到您的学校复习。您带着我去了您的学校,让我在办公室等着,自 己去清理一间教室出来。我一人待在办公室里无聊,就走下楼去,走到那间教室门口。教室里您忙碌的身 影晃动着。我突然意识到我很久没有好好看看您了。 我一声不响地走进去。您还在忙着。光线并不明亮,我却看到了您头上几点晃眼的光。我头一次注 意到您有白头发了。您费力地搬着桌子,额头上已经闪着莹莹的光。这就是我的父亲啊,曾几何时家里重 活一人包的父亲,竟也变得这样虚弱!您还是老了啊! 那一刻,我突然感觉一股冲击从心底喷薄而出,震动着我的全身。我觉得那是源自割不断的亲情, 那是心底的回音。突然找回了被父爱包围的感觉,这父爱不像从前那样广博而无微不至,但它却更深沉, 更能激起我内心的共鸣。我觉得我重新认识了您。 也许您还没有感觉到我的觉醒,也许在您眼中我还是那个对您冷若冰霜不屑一顾的小男孩。可您一 定知道,只要亲情不断,血脉相连,我一定会认识到父爱的伟大。感情也许会疏远,可无论这代沟有多宽, 我终究会望见您的! 解析:从当代中学生与父辈存在代沟这一社会现象切入,写了代沟使"我"缺乏对父爱的准确解读,也 表明了事实教育"我"要认识父爱、热爱父亲的主题。文章叙写"我"对父爱的误解,是铺垫,是深化认识的前
奏。详写"父亲费力搬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 得令人感动。在表达上,文章采用内心独白式的方式,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感情的宣泄:在选材立 意上,直指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文指导教案:细节描写 课题导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在弥留之际告诚儿子的话。世上之事成败常常在细节之中 谁会想到关键时刻是细节让你出类拔萃,也是细节让你名落孙山 有这样一故事:有一次,在一个会计招聘会上,有位姑娘仅用一元钱就打开了录取的大门。当考官在问完 她问题之后,又说了一句:“如你被录取了,我们会打个电话给你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女孩用清脆的声 音说:“请你无论如何,打个电话来,即使我失败了。”一边递过去一元钱。考官充满了好奇:“你—为什 么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我被录取了,这打电话的钱不该公司出:如果我没被录取,这打电话的钱更不该 公司出。”考官告诉她:“你已经被录取了。“此后,女孩在自己的财会岗位上做得很出色 从“打电话“这个细小的环节中,考官做出决定也绝非心血来潮:首先,能明确公私财产是一个会计应具的 素质:其次,在失败后能去思考自己的不足,说明她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就这样,女孩用一个细节,打 动了考官,自己也获得了成功 导入本课—《记叙文如何在细节描写上出彩》 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相关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 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 主体 1、什么是细节描写 定义: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安排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等 例1:阿Q画押—“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那么,便宜你 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 平生的力气画圆圈。鲁迅写出了阿Q不觉醒的精神状态,表现了阿Q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例2: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 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 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 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
9 奏。详写"父亲费力搬桌子"的细节--这是一位走向衰老的男人心中爱子之情的自然流露,作者饱蘸浓情,写 得令人感动。在表达上,文章采用内心独白式的方式,显得真实、自然,又强化了感情的宣泄;在选材立 意上,直指现实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作文指导教案:细节描写 一、课题导入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刘备在弥留之际告诫儿子的话。世上之事成败常常在细节之中。 谁会想到关键时刻是细节让你出类拔萃,也是细节让你名落孙山。 有这样一故事:有一次,在一个会计招聘会上,有位姑娘仅用一元钱就打开了录取的大门。当考官在问完 她问题之后,又说了一句:“如你被录取了,我们会打个电话给你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女孩用清脆的声 音说:“请你无论如何,打个电话来,即使我失败了。”一边递过去一元钱。考官充满了好奇:“你——为什 么要这么做?”“因为如果我被录取了,这打电话的钱不该公司出;如果我没被录取,这打电话的钱更不该 公司出。”考官告诉她:“你已经被录取了。”此后,女孩在自己的财会岗位上做得很出色。 从“打电话”这个细小的环节中,考官做出决定也绝非心血来潮:首先,能明确公私财产是一个会计应具的 素质;其次,在失败后能去思考自己的不足,说明她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就这样,女孩用一个细节,打 动了考官,自己也获得了成功。 导入本课——《记叙文如何在细节描写上出彩》。 高考作文评分在发展等级项中有相关规定,即:“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形象丰满”很大程度 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 象丰满,使整个文章升格。 二、主体 1、什么是细节描写 定义: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安排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等。 例 1:阿 Q 画押——“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那么,便宜你, 画一个圆圈!”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 平生的力气画圆圈。鲁迅写出了阿Q不觉醒的精神状态,表现了阿Q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 例 2: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 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 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儿子插口道: “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 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
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 没了气。这一细节正写出了中国吝啬鬼严监生爱财如命的特点 细节描写还起着安排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例3:微型小说《立正》—那位国民党团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啪”的一个立正,就是文革中打断双 腿后也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挺直上身,举手敬礼。文中共有十次写立正。“立正”就是小说的线索。 可见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例4:初中所学《百合花》中的被子—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 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这条被子就是刚过门 天的新娘子唯一的嫁妆 通讯员牺牲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 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 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 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新媳妇献出的新婚棉被上那洁白、美丽的百合花一般,交汇成感人至深的美与爱的颂歌。期间,棉被起着 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方法指导 考场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出彩”呢?应在“真”和“细”字上做文章。 “真实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 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 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 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学作品当然允许我们根据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虚构细节、设置细节,但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精妙细 节往往是那些坐在屋里的创作者永远创造不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捕捉,在写 作时要懂得联想,善于提炼 例如2001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有一篇写家庭故事的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想不通的是,我是她 的亲生儿子吗?为什么她老是这样狠狠地打我呢?实在想不通,便慌慌张张地跑去问从不说谎话的奶奶 奶奶晃了晃花白的头,轻轻地说:“小孩子呀,要挨打,才能长大的 原来如此!(《妈妈的巴掌》) 赏析:文章没有任何赘笔饰语,完全是生活细节的直拍,却把挨母亲打以后“我”"的痛苦心理,奶奶的 极富个性的“劝慰”写得生动而传神!这样的细节描写,阅卷老师评分时当然要考虑加分。 2.“真切
10 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 没了气。这一细节正写出了中国吝啬鬼严监生爱财如命的特点。 细节描写还起着安排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例 3:微型小说《立正》——那位国民党团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啪”的一个立正,就是文革中打断双 腿后也是一听到蒋介石的名字马上挺直上身,举手敬礼。文中共有十次写立正。“立正”就是小说的线索。 可见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例 4:初中所学《百合花》中的被子——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 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这条被子就是刚过门三 天的新娘子唯一的嫁妆。 通讯员牺牲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 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 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 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 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新媳妇献出的新婚棉被上那洁白、美丽的百合花一般,交汇成感人至深的美与爱的颂歌。期间,棉被起着 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三、 方法指导 考场作文如何在细节上“出彩”呢?应在 “真”和“细”字上做文章。 1.“真实” 真实是细节的生命,也是整个文章的生命。据说日本著名画家冈山应举画了一幅《马食草图》,一位农夫 见画后,说:“你怎么画一匹瞎马?”画家辩解说:“你怎么知道是瞎马?它的眼睛不是睁着吗?”农夫说:“马 在吃草时,必须把眼睛闭上,这是为了使眼睛不被草尖伤着。画中的马睁着眼睛头埋在草丛里吃草,准是 匹瞎马。”画家愕然……一个细节的失真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文学作品当然允许我们根据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虚构细节、设置细节,但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精妙细 节往往是那些坐在屋里的创作者永远创造不出来的。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捕捉,在写 作时要懂得联想,善于提炼。 例如 2001 年高考作文以“诚信”为话题,有一篇写家庭故事的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想不通的是,我是她 的亲生儿子吗?为什么她老是这样狠狠地打我呢?实在想不通,便慌慌张张地跑去问从不说谎话的奶奶, 奶奶晃了晃花白的头,轻轻地说:“小孩子呀,要挨打,才能长大的……”——原来如此!(《妈妈的巴掌》) 赏析:文章没有任何赘笔饰语,完全是生活细节的直拍,却把挨母亲打以后“我”的痛苦心理,奶奶的 极富个性的“劝慰”写得生动而传神!这样的细节描写,阅卷老师评分时当然要考虑加分。 2.“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