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一挫折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掌握挫折的概念、作用、心理机制等基本知识,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挫折的心里防御机制 教学内容 挫折的概念 (一)什么是挫折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达到定的日的。如果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 遇到了障碍,那么就会产生三种情况: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如果障 碍不可逾越,可能改变目标,从而改变行为的方向;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 达到目的。只有在后一种情况,人们才会产生挫折 由此可见,挫折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无法克服,而又不能改 变这个目标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反应。这一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1、挫折情境 挫折情境是指人们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如考 试不及格,比赛未取得理想名次,受到讽刺、打击等 2、挫折认知 挫折认知是指人们对挫折凊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 际遭遇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岀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如有 的人总是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在心理上因此而产生与 他人关系不和睦。另外,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情境所产生的主观心理压力也不 尽相同,个人的知识结构也会影响其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判断。 3、挫折反应 挫折反应是人们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 行为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怒、躲避或攻击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 便构成典型的心理挫折。但如果缺少挫折情境,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 因素,也可以以构成心理挫折,这是因为主体认知不当的缘故。所以,在挫折三 要素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因素,挫折情境与挫折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关 系要通过挫折认知来确定。所以,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二)挫折构成的条件 挫折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必须有需要、动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 实际行为,有挫折情境和人们对挫折的知觉与体验等
1 课题一 挫折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掌握挫折的概念、作用、心理机制等基本知识,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教学重点:挫折的心里防御机制 教学内容: —、挫折的概念 (一)什么是挫折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达到一定的日的。如果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 遇到了障碍,那么就会产生三种情况:改变行为,绕过障碍,达到目标;如果障 碍不可逾越,可能改变目标,从而改变行为的方向;在障碍面前无路可走,不能 达到目的。只有在后一种情况,人们才会产生挫折。 由此可见,挫折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无法克服,而又不能改 变这个目标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反应。这一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1、挫折情境 挫折情境是指人们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如考 试不及格,比赛未取得理想名次,受到讽刺、打击等。 2、挫折认知 挫折认知是指人们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挫折认知既可以是对实 际遭遇的挫折情境的认知,也可以是对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认知。如有 的人总是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他在心理上因此而产生与 他人关系不和睦。另外,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情境所产生的主观心理压力也不 尽相同,个人的知识结构也会影响其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判断。 3、挫折反应 挫折反应是人们伴随着挫折认知,对于自己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 行为的反应,常见的有焦虑、紧张、愤怒、躲避或攻击等。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 便构成典型的心理挫折。但如果缺少挫折情境,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这两个 因素,也可以以构成心理挫折,这是因为主体认知不当的缘故。所以,在挫折三 要素中,挫折认知是最重要的因素,挫折情境与挫折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关 系要通过挫折认知来确定。所以,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 (二)挫折构成的条件 挫折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必须有需要、动机、目标和实现目标的 实际行为,有挫折情境和人们对挫折的知觉与体验等
1、具有必要的需要、动机和目标 需要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需要是制定目标的前提,动机是实现目标的条 件。如果只有强烈的动机,而没有实际有效的计划,则遇到挫折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假如一个人既没有必要的需要,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不可能有强列的 动机,当然也不会有明显的挫折感。 2、要有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 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上,即使有挫折感也是想 像中的。只有当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受到阻碍时,才会产生真实的挫 折感 3、要有挫折情境发生 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不能克服的阻碍,就发生了挫折情境,这种阻碍 一般来讲应是真实的、实际存在的,对于有的人来说,也可能是对想象中的困难 阻碍所产生的挫折情境 4、挫折必须被知觉 个体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须有所知觉,即必须被认 知。如果客观上阻碍存在,但主观上并无知觉,当然也就不会有紧张情绪产生, 也就构不成挫折情境了。 5、必须有对挫折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一旦被认知,一般都有相应的反应,只是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就很难确定是否遭受挫折。 (三)常见的挫折种类 挫折的类型非常复杂,一般可做如下划分。 1、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 按照挫折是否实际存在,可将其分为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 实质性认知挫折,是指个体对实际遭遇的挫折事实和挫折情境的认知,是 实际存在的挫折。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则是指个体对想象中末来可能岀现的挫折 情境的预测和认知。显然,实质性认知挫折有实际的情境表现,当事人可以做岀 有效处理,他人也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并不存在挫折事实, 只是当事人对受挫折情境、后果想象的认知,因而比较难以做岀具体、有效的处 理,想象性认知挫折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一般也就比较难以得到他人有效的帮 助 2、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按照挫折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一般性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常见的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遇见到的小挫 折,如同学间偶尔争吵几句,乘车进城遇到堵车,去商店购物不巧碰上关门休息
2 1、具有必要的需要、动机和目标 需要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需要是制定目标的前提,动机是实现目标的条 件。如果只有强烈的动机,而没有实际有效的计划,则遇到挫折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假如一个人既没有必要的需要,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不可能有强列的 动机,当然也不会有明显的挫折感。 2、要有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 目标再高远,动机再强烈,如果只是停留在空想上,即使有挫折感也是想 像中的。只有当满足动机和实现目标的实际行为受到阻碍时,才会产生真实的挫 折感。 3、要有挫折情境发生 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不能克服的阻碍,就发生了挫折情境,这种阻碍 一般来讲应是真实的、实际存在的,对于有的人来说,也可能是对想象中的困难、 阻碍所产生的挫折情境。 4、挫折必须被知觉 个体实现目标的行为受到阻碍而产生挫折时,必须有所知觉,即必须被认 知。如果客观上阻碍存在,但主观上并无知觉,当然也就不会有紧张情绪产生, 也就构不成挫折情境了。 5、必须有对挫折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一旦被认知,一般都有相应的反应,只是表现方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如果没有任何反应,就很难确定是否遭受挫折。 (三)常见的挫折种类 挫折的类型非常复杂,一般可做如下划分。 1、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 按照挫折是否实际存在,可将其分为实质性认知挫折和想象性认知挫折。 实质性认知挫折,是指个体对实际遭遇的挫折事实和挫折情境的认知,是 实际存在的挫折。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则是指个体对想象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 情境的预测和认知。显然,实质性认知挫折有实际的情境表现,当事人可以做出 有效处理,他人也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而想象性认知挫折并不存在挫折事实, 只是当事人对受挫折情境、后果想象的认知,因而比较难以做出具体、有效的处 理,想象性认知挫折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一般也就比较难以得到他人有效的帮 助。 2、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按照挫折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一般性挫折是指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常见的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遇见到的小挫 折,如同学间偶尔争吵几句,乘车进城遇到堵车,去商店购物不巧碰上关门休息
等。这些日常琐事虽然也会引起心情不快,但很快就能过去,对人的影响一般比 较小。严重性挫折是指在某些与自己关系密切或意义重大的问题上遭受的挫折, 如高考落榜、亲人亡故、触犯刑律等。这些事件对人的内心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度 的,有时挫折虽不严重,但接踵而至或同时出现,也会构成严重性挫折。 3、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按照对挫折是否有心理准备可将其分为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意料中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已有察觉或已有了一定戒备后遇到的挫折,如亲 人久病而亡,夫妻长期“冷战”后离异等。意料外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在毫无心理 准备的状态下突然遭受的挫折,如遭遇车祸等。一般而言,意料外的挫折比意料 内的挫折对人的打击要大 4、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 按照挫折的性质和内容可将其分为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 事业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工作挫折、学习挫折、理想挫折等。工作挫折 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挫折,如工作环境的突然恶化,工作 条件的突然改变,工作成绩的不被承认,晋升、提薪方面受压制等。学习挫折, 是指在学习和智力活动中遭遇的挫折,如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记忆力衰退 考试失败等。理想挫折,是指当事人自己原来确定的奋斗目标虽经努力仍未达到 而的挫折,如考研究生失败等。 生活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家庭挫折、婚恋挫折、交往挫折等。家庭挫折 主要是指家庭遭遇了变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邻里纠纷、父母离异等 婚恋挫折,主要是指在婚烟恋爱方面产生了变故,使正常婚恋生活产生障碍,如 失恋、离婚、第三者插足、婚恋受到家庭干涉等。交往挫折,主要是指在人际交 往中当事人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挫折如好朋友因误解而分手, 遭人诽谤、妒忌、猜疑等 5、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按照挫折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为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短暂性挫折,是指挫折持续时间较短,是暂时性的,这种挫折即使是比较 严重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如一次考试没有取得好名次、高龄老 人的自然死亡等。 持续性挫折,是·种长期的挫折状态,既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接二连 三的。由于导致挫折的条件和情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使人长时期、持续地 处于紧张状态和挫折感之中。持续性挫折使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改变人的 性格,而且多为焦虑不安、压抑、回避、萎靡不振,有时也会有攻击、粗暴等表
3 等。这些日常琐事虽然也会引起心情不快,但很快就能过去,对人的影响一般比 较小。严重性挫折是指在某些与自己关系密切,或意义重大的问题上遭受的挫折, 如高考落榜、亲人亡故、触犯刑律等。这些事件对人的内心会产生巨大的震动, 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度 的,有时挫折虽不严重,但接踵而至或同时出现,也会构成严重性挫折。 3、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按照对挫折是否有心理准备可将其分为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意料中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已有察觉或已有了一定戒备后遇到的挫折,如亲 人久病而亡,夫妻长期“冷战”后离异等。意料外的挫折是指当事人在毫无心理 准备的状态下突然遭受的挫折,如遭遇车祸等。一般而言,意料外的挫折比意料 内的挫折对人的打击要大。 4、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 按照挫折的性质和内容可将其分为事业性挫折和生活性挫折。 事业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工作挫折、学习挫折、理想挫折等。工作挫折, 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或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挫折,如工作环境的突然恶化,工作 条件的突然改变,工作成绩的不被承认,晋升、提薪方面受压制等。学习挫折, 是指在学习和智力活动中遭遇的挫折,如上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记忆力衰退, 考试失败等。理想挫折,是指当事人自己原来确定的奋斗目标虽经努力仍未达到 而的挫折,如考研究生失败等。 生活性挫折可以具体分成家庭挫折、婚恋挫折、交往挫折等。家庭挫折, 主要是指家庭遭遇了变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邻里纠纷、父母离异等。 婚恋挫折,主要是指在婚烟恋爱方面产生了变故,使正常婚恋生活产生障碍,如 失恋、离婚、第三者插足、婚恋受到家庭干涉等。交往挫折,主要是指在人际交 往中,当事人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而产生的挫折,如好朋友因误解而分手, 遭人诽谤、妒忌、猜疑等。 5、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按照挫折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为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短暂性挫折,是指挫折持续时间较短,是暂时性的,这种挫折即使是比较 严重的,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如一次考试没有取得好名次、高龄老 人的自然死亡等。 持续性挫折,是一种长期的挫折状态,既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接二连 三的。由于导致挫折的条件和情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往往使人长时期、持续地 处于紧张状态和挫折感之中。持续性挫折使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改变人的 性格,而且多为焦虑不安、压抑、回避、萎靡不振,有时也会有攻击、粗暴等表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挫折形成的原因岀发,把挫折分为内部挫折和外部挫 折、主机因素和客观因素挫折、自然挫折和社会因素挫折等。 挫折的作用 挫折对大学生心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其积极的影响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性格和意志。 第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挫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它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它可能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第三、它可能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它可能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三、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挫折时,人的心理平衡往往遭到破坏,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感到困扰 不适应,甚至体验到一种痛苦的折磨。出于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会产生一 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消除或减轻这种状态的倾向,会有意无意地采取某种方式来 恢复心理平衡,即人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平衡心理的自我 保护机制,通常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或心理自卫机制等。 1、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 在充满矛盾、冲突、纠纷、曲折、是非的世界里,心理防御机制已经渗透 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可以很好地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倘若一个面临严重或持久的心理冲突,而心理防御机制又不能及 时而有效地发挥作用,或心理防御机制崩溃了,就很可能引起心理疾病 挫折会打破人的心身平衡,从而会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作用。然 而,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不同程度地与歪曲现实、自我欺骗相联系。因此,如何正 确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既影响到对挫折的适应,更影响到个人的心理健康状 况。 心理防御机制常可起到缓冲心理挫折、减轻焦虑情绪等作用,并且可为人 们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它对于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然而,并不是每 种心理防御机制都能在人们抵御挫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效应的。 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有积极和消极的之分,一般来说,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缓冲心理挫折的同时,常常表现岀一种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有助于个人 体积极战胜挫折;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大多表现为退缩、逃避、自欺欺人
4 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挫折形成的原因出发,把挫折分为内部挫折和外部挫 折、主机因素和客观因素挫折、自然挫折和社会因素挫折等。 二、挫折的作用 挫折对大学生心理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其积极的影响主要表 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磨练大学生的性格和意志。 第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挫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它可能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它可能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第三、它可能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四,它可能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三、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挫折时,人的心理平衡往往遭到破坏,多数情况下,人们会感到困扰、 不适应,甚至体验到一种痛苦的折磨。出于人的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们会产生一 种自觉或不自觉地要消除或减轻这种状态的倾向,会有意无意地采取某种方式来 恢复心理平衡,即人具有一种摆脱痛苦、减轻不安、恢复情绪、平衡心理的自我 保护机制,通常称之为心理防御机制,或心理自卫机制等。 1、正确认识心理防御机制 在充满矛盾、冲突、纠纷、曲折、是非的世界里,心理防御机制已经渗透 于每一个人的生活之中。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心理防御机制的人可以很好地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倘若一个面临严重或持久的心理冲突,而心理防御机制又不能及 时而有效地发挥作用,或心理防御机制崩溃了,就很可能引起心理疾病。 挫折会打破人的心身平衡,从而会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发挥作用。然 而,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不同程度地与歪曲现实、自我欺骗相联系。因此,如何正 确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既影响到对挫折的适应,更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 况。 心理防御机制常可起到缓冲心理挫折、减轻焦虑情绪等作用,并且可为人 们寻找战胜挫折的办法提供时机,它对于每一个人都十分重要。然而,并不是每 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都能在人们抵御挫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效应的。 心理防御机制通常有积极和消极的之分,一般来说,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缓冲心理挫折的同时,常常表现出一种自信、愉快、进取的倾向,有助于个人 体积极战胜挫折;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则大多表现为退缩、逃避、自欺欺人
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心理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但常常会阻止个体面对现实、积 极进取,过分使用还有可能引起心理疾患。因此,应准确把握、适时适度运用 2、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受挫后的心理压力,调整好心理 状态,嬴得战胜挫折的时机。大学生中常见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有 (1)仿同。 仿同又名认同,指一个人在遇挫而痛苦时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办法, 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在主观上增强自己获 得成功的信念 如大学生常把一些历史名人、学术权威、英雄楷模作为自己的认同对象 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吸取营养和动力,从而奋发进取。 (2)升华。 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需要转变为符合社 会要求的动机或需要或遇挫后将低层次的行为引导到至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较 高层次的行为,这就是升华。升华的功效常常一方面转移或实现了原有的情感, 达到了心理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利已利人。如大学生把嫉妒升华为 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的行为;把单相思转化为热爱集体、珍视友谊的高级情感; 把性冲动转移到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中,既宣泄了积储的性能量,又丰富了生 活,陶冶了情操 (3)补偿 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设法以新的 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称之为补偿。如 恋爱失败了,而用功学习,用好成绩来补偿失恋的痛苦;相猊平平却在人品、才 能上努力,等等 补偿对缓解挫折后的损失感,防止心理压力过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目标和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因为目标有高尚与庸俗之分, 挫折后的选择有进取与沉沦之别如果新的目标和活动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的发展 需要,这样的补偿行为是积极的、有益的;相反,如果是不符合社会规范或有害 于身心的(如,丢失钱物后以偷别人的东西的方式来补偿;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 吃了亏,就到比自己弱的人面前去出气等等),那么这种补偿行为即使暂获得了 心理平衡和心理满足,也无助于心理健康发展,有时还会导致自暴自弃,甚至堕 落犯罪,危害他人和社会。 (4)幽默。 个人在遇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维护 自己的心理平衡,这不仅是种聪明的做法,也是心理修养较高的表现
5 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心理矛盾和冲突的作用,但常常会阻止个体面对现实、积 极进取,过分使用还有可能引起心理疾患。因此,应准确把握、适时适度运用。 2、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帮助大学生缓解受挫后的心理压力,调整好心理 状态,赢得战胜挫折的时机。大学生中常见的积极心理防御机制有: (1)、仿同。 仿同又名认同,指一个人在遇挫而痛苦时效仿他人获得成功的经验和办法, 使自己的思想、信仰、目标和言行更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在主观上增强自己获 得成功的信念。 如大学生常把一些历史名人、学术权威、英雄楷模作为自己的认同对象, 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吸取营养和动力,从而奋发进取。 (2)升华。 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后,将自己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需要转变为符合社 会要求的动机或需要,或遇挫后将低层次的行为引导到至有利于社会和自身的较 高层次的行为,这就是升华。升华的功效常常一方面转移或实现了原有的情感, 达到了心理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利已利人。如大学生把嫉妒升华为 奋发努力、积极进取的行为;把单相思转化为热爱集体、珍视友谊的高级情感; 把性冲动转移到积极参加学校文体活动中,既宣泄了积储的性能量,又丰富了生 活,陶冶了情操。 (3)补偿。 当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阻碍,使个人的目标无法实现时,设法以新的 目标代替原有目标,以现在的成功体验去弥补原有失败的痛苦,称之为补偿。如 恋爱失败了,而用功学习,用好成绩来补偿失恋的痛苦;相貌平平却在人品、才 能上努力,等等。 补偿对缓解挫折后的损失感,防止心理压力过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并非所有的目标和活动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因为目标有高尚与庸俗之分, 挫折后的选择有进取与沉沦之别,如果新的目标和活动符合社会规范和人的发展 需要,这样的补偿行为是积极的、有益的;相反,如果是不符合社会规范或有害 于身心的(如,丢失钱物后以偷别人的东西的方式来补偿;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 吃了亏,就到比自己弱的人面前去出气等等),那么这种补偿行为即使暂获得了 心理平衡和心理满足,也无助于心理健康发展,有时还会导致自暴自弃,甚至堕 落犯罪,危害他人和社会。 (4)幽默。 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困境、维护 自己的心理平衡,这不仅是一种聪明的做法,也是心理修养较高的表现
3、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挫折心理的作用,但通常并不 利于受挫者的心理健康,更无助于挫折环境的改变。长期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 制,会使人的心理退化,形成消极、退缩的心理特征。常见的消极心理防御机制 有 (1)文饰 文饰又叫“合理化″,这是种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困扰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找借口〃、“酸葡萄效 应”、“甜柠檬效应”等等。 文饰方式虽然是人们面临挫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 制,但它除了暂时缓解内心冲突,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之外,对心理发展更多的 是起消极作用。因为文饰自我的“理由”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 欺骗和自我麻痹的作用,影响了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作积极改变。因此,长期 地、过分地使用这种方式,会使自己不去认真吸取教训,放弃对我的认识和改造 以至于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2)潜抑 潜抑是种较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 潜意识里去,不再想起,不去回忆。由于潜抑作用,痛苦似乎被遗忘了,人在意 识上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这种遗忘叫主动遗忘。在这种遗忘中,被潜抑的东西 并没有消失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而且一有相应的情景, 被潜抑的东西就会冒出来,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危害。 (3)投射。 投射又称推诿,是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 负疚,或将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被人接受的性格、态度、观念或欲 望转置他人,以掩盖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4)反向。 这是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自己一些不符合规范、不被 允许的欲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 避免或减轻心理应激。 反向行为由于与动机相互矛盾,因而表现得过分夸张、做作。它虽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个体的真实动机,减轻因动机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或者可以维 护个体的自尊心,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从根本上扭曲自我意识, 使动机与行为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6 3、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虽然也能起到暂时缓解挫折心理的作用,但通常并不 利于受挫者的心理健康,更无助于挫折环境的改变。长期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 制,会使人的心理退化,形成消极、退缩的心理特征。常见的消极心理防御机制 有: (1)文饰。 文饰又叫“合理化”,这是一种援引合理的理由和事实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 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困扰的方式。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找借口”、“酸葡萄效 应”、“甜柠檬效应”等等。 文饰方式虽然是人们面临挫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的一种心理防御机 制,但它除了暂时缓解内心冲突,保持暂时的心理平衡之外,对心理发展更多的 是起消极作用。因为文饰自我的“理由”往往是不真实或次要的理由,起着自我 欺骗和自我麻痹的作用,影响了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和作积极改变。因此,长期 地、过分地使用这种方式,会使自己不去认真吸取教训,放弃对我的认识和改造, 以至于降低积极适应环境的能力。 (2)潜抑。 潜抑是一种较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不愉快的经历不知不觉地压抑到 潜意识里去,不再想起,不去回忆。由于潜抑作用,痛苦似乎被遗忘了,人在意 识上感受不到焦虑和恐惧。这种遗忘叫主动遗忘。在这种遗忘中,被潜抑的东西 并没有消失,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日常心理和行为,而且一有相应的情景, 被潜抑的东西就会冒出来,对个体造成更大的威胁和危害。 (3)投射。 投射又称推诿,是指将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以减轻自己的 负疚,或将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被人接受的性格、态度、观念或欲 望转置他人,以掩盖自己那些不受欢迎的特征。 (4)反向。 这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心理防御机制,即把自己一些不符合规范、不被 允许的欲望和行为,以一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表现出来,以掩盖自己的本意, 避免或减轻心理应激。 反向行为由于与动机相互矛盾,因而表现得过分夸张、做作。它虽然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个体的真实动机,减轻因动机冲突而产生的痛苦,或者可以维 护个体的自尊心,但是,掩饰包含着压抑,长期运用会从根本上扭曲自我意识, 使动机与行为脱节,造成心理失常
课题二大学生的心理挫折 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挫折反应及成因,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及成因 教学内容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1、与学业有关 经过由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转变,大学生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 方法、内容和过程。如有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专业基础薄弱而学 习吃力;自己感兴趣的课,老师讲得乏味;作弊被抓,或别人要看自己的答案 听了一场题目很好但内容糟糕的讲座;考试失败、升学竞争等。因而,他们感到 自己能力差,觉得没前途,产生挫折感 2、与自我意识有关 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开始从社会性方面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从社会方面 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和调控自己。但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还 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性的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缺陷。他们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 不够全面和深刻,真的需要独自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犹豫不决、束手无策,对 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好幻想。如进入大 学感到自豪但学习上一点小挫折就自卑或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信心发生动摇, 或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接触社会即发现自己很一般,自卑感油然而生。 3、与人际交往有关 人际交往受挫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他们既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轻易告诉别人又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 能真诚、坦率地对待自己;希望找到知心朋友,但又难找到知心朋友。这种特殊 的心理矛盾,使一些大学生交往面狭窄,缺乏主动性,与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 交换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如好友过生日未被邀请而失落;与好友闹翻;与朋友观点冲突;与老师出现矛盾 受人挖苦嘲笑;寄出贺卡收回却很少等。自然产生孤独感。 4、与恋爱、性有关 大学生的性意识处于觉醒和发展阶段,他们都强烈希望与异性接触,但大 学的人生观还处在变化之中,对与异性的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就会陷入异 性交往的误区。如自己不爱的人爱上自己,或自己爱上有恋人的人;恋人吵架 遭遇异性纠缠;当自己的爱情表示不被别人接受或失恋时,自尊心受到伤害,陷
7 课题二大学生的心理挫折 教学目的: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挫折反应及成因,提高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讨论法 研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及成因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 1、与学业有关 经过由高中向大学阶段的转变,大学生心理上一下子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 方法、内容和过程。如有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由于专业基础薄弱而学 习吃力;自己感兴趣的课,老师讲得乏味;作弊被抓,或别人要看自己的答案; 听了一场题目很好但内容糟糕的讲座;考试失败、升学竞争等。因而,他们感到 自己能力差,觉得没前途,产生挫折感。 2、与自我意识有关 进入高校后,大学生开始从社会性方面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从社会方面 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和调控自己。但毕竟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还 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性的成熟度仍有待提高,因而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缺陷。他们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较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认知还 不够全面和深刻,真的需要独自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犹豫不决、束手无策,对 问题的认识容易偏激,走极端,思想方法也较片面、主观,喜好幻想。如进入大 学感到自豪,但学习上一点小挫折就自卑,或某方面不如别人而自信心发生动摇, 或自我感觉良好,一旦接触社会即发现自己很一般,自卑感油然而生。 3、与人际交往有关 人际交往受挫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 内隐的特点。他们既不愿把自己的想法轻易告诉别人,又希望别人能够了解自己, 能真诚、坦率地对待自己;希望找到知心朋友,但又难找到知心朋友。这种特殊 的心理矛盾,使一些大学生交往面狭窄,缺乏主动性,与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 交换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兴趣,忽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如好友过生日未被邀请而失落;与好友闹翻;与朋友观点冲突;与老师出现矛盾; 受人挖苦嘲笑;寄出贺卡收回却很少等。自然产生孤独感。 4、与恋爱、性有关 大学生的性意识处于觉醒和发展阶段,他们都强烈希望与异性接触,但大 学的人生观还处在变化之中,对与异性的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有时就会陷入异 性交往的误区。如自己不爱的人爱上自己,或自己爱上有恋人的人;恋人吵架; 遭遇异性纠缠;当自己的爱情表示不被别人接受或失恋时,自尊心受到伤害,陷
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导致精神不振,难以逾越这道精神障碍而感受挫折。 5、与就业有关 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有了更 大的择业自主权,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理想的职业和单位。但大 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当主 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时,便惊慌失措,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 大学生的挫折反应 个体在受到挫折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的,都 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带来一些影响。了解受到挫折后的种种反应,弄清 这些反应的实质,是加强心理健康的关键。 (-)受挫后的生理反应 个体受挫后,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在能 力,以维持超常状态下的正常生命活动,以有效地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然而, 潜能的大量突击消耗,就会引起有关器官功能出现衰竭趋向,从而发生病变。如 受挫初期的紧张、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増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 量,于是神经末梢释放生物信息,刺激各种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脂肪、 糖原分解:刺激心肌收缩力增强,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刺激呼吸加 快,以保证氧气供应。体内潜能大量消耗的同时,机体内部那些与情绪反应无直 接联系的器官或系统则得不到必要的能量而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如消化道蠕动减 慢,胃肠液分泌减少等。如果长期处于挫折情境中得不到解脱,上述生理变化将 会进一步增强,从而引起身心病变,出现皮肤和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悸、气 急、腹胀、尿少等一系列症状。医学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消化道 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失眠等疾病多与受挫后的生理反应有关。 (二)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由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大学生遇到挫折后 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心理行为表现,指个 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审时度势,不失常态地、有控制地、转冋摆脱挫折情境为目 标的理智性行为。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行为表现,指失常的、失控的、没有目标 导向的非理智性行为。 1、理智性反应 (1)坚持目标,继续努力。当个体受挫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 分析,发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遇到了挫折,也应克服困难 找到摆脱挫折情境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达到预定的目标
8 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导致精神不振,难以逾越这道精神障碍而感受挫折。 5、与就业有关 随着新旧体制的变革,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有了更 大的择业自主权,大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理想的职业和单位。但大 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当主 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发生脱节时,便惊慌失措,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陷入长时间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不能自拔,有的甚至走入极端,造成严重后果。 二、大学生的挫折反应 个体在受到挫折后,无论挫折情境是由客观因素还是由主观因素造的,都 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带来一些影响。了解受到挫折后的种种反应,弄清 这些反应的实质,是加强心理健康的关键。 (一)受挫后的生理反应 个体受挫后,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在能 力,以维持超常状态下的正常生命活动,以有效地应付外界环境的变化。然而, 潜能的大量突击消耗,就会引起有关器官功能出现衰竭趋向,从而发生病变。如 受挫初期的紧张、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 量,于是神经末梢释放生物信息,刺激各种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脂肪、 糖原分解:刺激心肌收缩力增强,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压升高;刺激呼吸加 快,以保证氧气供应。体内潜能大量消耗的同时,机体内部那些与情绪反应无直 接联系的器官或系统则得不到必要的能量而不能维持正常功能,如消化道蠕动减 慢,胃肠液分泌减少等。如果长期处于挫折情境中得不到解脱,上述生理变化将 会进一步增强,从而引起身心病变,出现皮肤和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悸、气 急、腹胀、尿少等一系列症状。医学研究表明: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消化道 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失眠等疾病多与受挫后的生理反应有关。 (二)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由于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大学生遇到挫折后, 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的心理行为表现,指个 体在遭受挫折后能够审时度势,不失常态地、有控制地、转向摆脱挫折情境为目 标的理智性行为。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行为表现,指失常的、失控的、没有目标 导向的非理智性行为。 1、理智性反应 (1)坚持目标,继续努力。当个体受挫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 分析,发现自己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的,那么即使暂时遇到了挫折,也应克服困难, 找到摆脱挫折情境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 达到预定的目标
(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当既定目标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时,个体应 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定的太高而 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这种 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有利于避 免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和挫折心理。 (3)改换目标,取而代之。在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 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一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 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由于失败而造成的内心忧愁 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4)寻求支持。在挫折的打击下,有些人往往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力量有 限,从而将注意力转向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或找亲朋好友倾诉衷肠,或找组 织、团体要求得到帮助和关心,以此来减轻挫折感和烦恼程度。这也是一种理智 性的挫折反应。 (二)非理智性反应 1、焦虑焦虑是挫折后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焦虑,可唤醒大脑皮质 的觉醒状态,如考试前适度紧张,可增强注意力,提高记忆水平,对提高学习效 率、发挥潜能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过度焦虑则会使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 下降,思维紊乱,辨别能力降低等,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心理 疾病,发展成焦虑症 2、攻击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为了将偾怒的情绪发泄 出去,或是要对构成挫折的人进行报复,可能会产生过激的举动,而表现为攻击 性行动 (1)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发泄到对自己构成挫折的人 或物上,多以动作、表情、言语、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如采取打斗、辱骂、讽 刺、漫画等形式,以侮辱对方人格,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2)转向攻击:转向攻击不是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一方,而是将其他人或 物作为发泄的对象。直接攻击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因而为社会所不容。有时也 无法向真正的对象进行攻击,而且事实上也常常不能解决问题,怕造成严重的后 果。因此,有的人在受挫后,就会采取变相的攻击方式,就是转向攻击。有一个 故事叫“踢猫”:某公司经理有天正在气头上,这时办公室主任来请示工作,他 就满面怒容地将办公室主仼斥责了—番。办公室主任莫名其妙地被经理拆责了, 正在火头上,女秘书正好又来汇报工作,办公室主任就怒气冲冲地将秘书训了· 顿。秘书无缘无故被主任训了,心中愤愤不平,走到门口,发现她的男朋友来接 她,劈头盖脸就将他骂了一通。她男朋友高兴而来,扫兴而去,怒火难耐,在外
9 (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当既定目标经一再尝试仍不能成功时,个体应 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定的太高而 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改变行为方向,则有可能成功,满足某种需要。这种 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也有利于避 免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和挫折心理。 (3)改换目标,取而代之。在个体确定的目标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 限制,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变目标,用另—目标来代替,以使需要得 到满足;或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心理的创伤,驱散由于失败而造成的内心忧愁 和痛苦,增强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4)寻求支持。在挫折的打击下,有些人往往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力量有 限,从而将注意力转向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或找亲朋好友倾诉衷肠,或找组 织、团体要求得到帮助和关心,以此来减轻挫折感和烦恼程度。这也是一种理智 性的挫折反应。 (二)非理智性反应 1、焦虑 焦虑是挫折后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焦虑,可唤醒大脑皮质 的觉醒状态,如考试前适度紧张,可增强注意力,提高记忆水平,对提高学习效 率、发挥潜能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过度焦虑则会使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 下降,思维紊乱,辨别能力降低等,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反应,严重的会导致心理 疾病,发展成焦虑症。 2、攻击 个体遭受挫折后,常常引起愤怒的情绪。为了将愤怒的情绪发泄 出去,或是要对构成挫折的人进行报复,可能会产生过激的举动,而表现为攻击 性行动。 (1)直接攻击:是指受挫者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发泄到对自己构成挫折的人 或物上,多以动作、表情、言语、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如采取打斗、辱骂、讽 刺、漫画等形式,以侮辱对方人格,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2)转向攻击:转向攻击不是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一方,而是将其他人或 物作为发泄的对象。直接攻击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因而为社会所不容。有时也 无法向真正的对象进行攻击,而且事实上也常常不能解决问题,怕造成严重的后 果。因此,有的人在受挫后,就会采取变相的攻击方式,就是转向攻击。有一个 故事叫“踢猫”:某公司经理有天正在气头上,这时办公室主任来请示工作,他 就满面怒容地将办公室主任斥责了一番。办公室主任莫名其妙地被经理拆责了, 正在火头上,女秘书正好又来汇报工作,办公室主任就怒气冲冲地将秘书训了一 顿。秘书无缘无故被主任训了,心中愤愤不平,走到门口,发现她的男朋友来接 她,劈头盖脸就将他骂了一通。她男朋友高兴而来,扫兴而去,怒火难耐,在外
面恰好遇到了一只猫,就一脚踢过去…….大学校园,有的学生因考试不及格、 受到处分或对学校管理不满而又无法改变现实时,会采取破坏学校公物等行为, 便为转向攻击。 3、冷漠这是一种与攻击相反的行为反应。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 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其实,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 成分,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己。这种现象表面冷漠 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 4、退化又叫倒退或回归。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 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当一个人遭到挫折时,可能会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付挫 折,以求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退化是一种由成熟向幼稚倒退的反常现象,而 且其本人对此并非能清醒地意识到。如有些学生遇到挫折或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后,或暴跳如雷,或蒙头大睡,装病不起,甚至幼稚得像小孩一样哭闹。退化的 另一种表现是受暗示性増髙受挫折后降低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盲目地相信别人, 盲目地顺从别人和盲目地执行别人的暗示。 5、幻想又称白日梦。指个体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对付挫折,借 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此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此法偶尔用之,并非失常,可 使人暂摆脱苦恼,缓冲情绪紧张,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益处,多用会形成病态 的行为反应。 6、固着个体在受到挫折后,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 以不变应万变的现象叫固着。一般而言,个体受挫折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 力来摆脱所遭遇的困境。但是有人在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的方法, 盲目地解决已经变化了的问题。尽管他们知道这些动作对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满 足并无帮助。如“碰鼻子后还不知转变”便是固着的最好注释。 7、逃避逃避是指有些人遭受挫折后,往往不敢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而 是躲开受挫的现实,放弃原来所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如有的 人在生活中碰钉子,或者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一时不能实现时,便心灰意冷;还 有的人在学习、工作开始的时候积极性很高,但对困难估计不足,结果一遇挫折 便退却下来。 逃避的显著特点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遇到挫折后便意志消沉、 一蹶不振。逃避虽然能使心理紧张得到暂的缓解,但问题并没有解决,长期下去 会形成不良适应,使人害怕困难和挫折,因而不求进取。 8、自杀自杀是遭遇挫折后的极端反应。如果挫折的打击来得突然而沉重, 受挫者对挫折的承受力又很低,就会深陷于万念俱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此时, 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受挫者又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就可能会自暴自弃, 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思想
10 面恰好遇到了一只猫,就一脚踢过去……在大学校园,有的学生因考试不及格、 受到处分或对学校管理不满而又无法改变现实时,会采取破坏学校公物等行为, 便为转向攻击。 3、冷漠 这是一种与攻击相反的行为反应。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 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其实,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 成分,只是个体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己。这种现象表面冷漠 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 4、退化 又叫倒退或回归。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身份 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当一个人遭到挫折时,可能会以简单、幼稚的方式应付挫 折,以求得到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退化是一种由成熟向幼稚倒退的反常现象,而 且其本人对此并非能清醒地意识到。如有些学生遇到挫折或一些不顺心的事情 后,或暴跳如雷,或蒙头大睡,装病不起,甚至幼稚得像小孩一样哭闹。退化的 另一种表现是受暗示性增高,受挫折后降低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盲目地相信别人, 盲目地顺从别人和盲目地执行别人的暗示。 5、幻想 又称白日梦。指个体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对付挫折,借 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此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此法偶尔用之,并非失常,可 使人暂摆脱苦恼,缓冲情绪紧张,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益处,多用会形成病态 的行为反应。 6、固着 个体在受到挫折后,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 以不变应万变的现象叫固着。一般而言,个体受挫折后需要有一种随机应变的能 力来摆脱所遭遇的困境。但是有人在反复碰到类似的困境后,依旧用先前的方法, 盲目地解决已经变化了的问题。尽管他们知道这些动作对目标的达成、需要的满 足并无帮助。如“碰鼻子后还不知转变”便是固着的最好注释。 7、逃避 逃避是指有些人遭受挫折后,往往不敢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而 是躲开受挫的现实,放弃原来所追求的目标,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如有的 人在生活中碰钉子,或者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一时不能实现时,便心灰意冷;还 有的人在学习、工作开始的时候积极性很高,但对困难估计不足,结果一遇挫折 便退却下来。 逃避的显著特点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绳”。遇到挫折后便意志消沉、 一蹶不振。逃避虽然能使心理紧张得到暂的缓解,但问题并没有解决,长期下去 会形成不良适应,使人害怕困难和挫折,因而不求进取。 8、自杀 自杀是遭遇挫折后的极端反应。如果挫折的打击来得突然而沉重, 受挫者对挫折的承受力又很低,就会深陷于万念俱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此时, 如果得不到外力的帮助,受挫者又把受挫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就可能会自暴自弃, 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