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危机”真的来了吗 热点导读 “罄竹难书”、“鳞次栉比”、“沆瀣一气”、“鳏寡孤独 您能熟练默写 出这些成语吗?编辑手机短信和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复杂的书写方式,越 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数字化时代 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 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 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一项调査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 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所以称为“汉 字危机” 汉字的一笔一画传递的是一种文化精神,正所谓“字里有乾坤”,在书写汉字的 过程中,能体会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氤氲和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天、地、人”都 在其中。从“仓颉造字”到“六书理论”,无一不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 汉字危机近期成了焦点问题,电视节目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作家如流沙河、张大春都在关注这个话题。然而汉字 危机是否真的存在,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热点回放: 2013年暑期,一场“汉字热”悄然袭来,两档以听写汉字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汉 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让我们重新审视汉字文化。 2013年7月11日,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节目开播。于丹、高晓松、张颐武 等文化名人鼎力加盟担当评委,誓言掀起汉字风暴,引领电视栏目新风向。《汉 字英雄》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价值主张,“努力便是英雄”为口号, 借助知识传播正能量。这档考验青少年选手认字水平的节目,开播几周,无论是 收视率、网络点播量还是话题热议度均居高不下。《汉字英雄》制作人马东表示 他们希望提高当下电视节目的内容深度。这档节目关注青少年对汉字知识与文化 传统的认知,旨在体现汉字之美,而这一切都基于中国人对汉字的感情。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 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在这档节目中,“斧钺”、“尥蹶子”、“神龛”、“荦 荦大端”、“户枢不蠹”、“纵横捭阖”、“郫县豆瓣”、“醍醐灌顶”等词语, 让电视机前的网友们一阵哀号:“各种没听过、各种不会写!”“真心被虐,对 不起老师啊!”,只有3σ%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 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10%。一个电视特别节目,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 汗颜的“公众考题”。“听题目很简单,一提笔发现自己写不出来!”对于平时 用惯了电脑、手机的现代人来说,提笔忘字是常有的事。因此,看了节目之后, 网友纷纷道出了自己的感慨与无奈 这两档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 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悄然改变了网友们的生活:按汉字听 写大会题目自测,想拾起童年用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默默把手机输入法改成手 写……遗忘几个汉字不可怕,但丢掉汉字的美让人心痛,丢掉汉字所承载的深厚 文化令人担忧,丢掉文字所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才最可怕。因此,在习惯了通 过敲击写出汉字的同时,让我们试着拿起笔,把它呈现在纸面上,因为它不仅仅 是汉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热用素材库 聚焦:媒体的高度关注
“汉字危机”真的来了吗 热点导读 “罄竹难书”、“鳞次栉比”、“沆瀣一气”、“鳏寡孤独”……您能熟练默写 出这些成语吗?编辑手机短信和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复杂的书写方式,越 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数字化时代, 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 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 出具体部首和结构。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 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所以称为“汉 字危机”。 汉字的一笔一画传递的是一种文化精神,正所谓“字里有乾坤”,在书写汉字的 过程中,能体会到民族文化精神的氤氲和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天、地、人”都 在其中。从“仓颉造字”到“六书理论”,无一不深深地打上了中华文化的印记。 汉字危机近期成了焦点问题,电视节目如《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作家如流沙河、张大春都在关注这个话题。然而汉字 危机是否真的存在,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热点回放: 2013 年暑期,一场“汉字热”悄然袭来,两档以听写汉字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汉 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热播,让我们重新审视汉字文化。 2013 年 7 月 11 日,一档名为《汉字英雄》的节目开播。于丹、高晓松、张颐武 等文化名人鼎力加盟担当评委,誓言掀起汉字风暴,引领电视栏目新风向。《汉 字英雄》以“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为价值主张,“努力便是英雄”为口号, 借助知识传播正能量。这档考验青少年选手认字水平的节目,开播几周,无论是 收视率、网络点播量还是话题热议度均居高不下。《汉字英雄》制作人马东表示, 他们希望提高当下电视节目的内容深度。这档节目关注青少年对汉字知识与文化 传统的认知,旨在体现汉字之美,而这一切都基于中国人对汉字的感情。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这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 大会》节目的宣传口号。在这档节目中,“斧钺”、“尥蹶子”、“神龛”、“荦 荦大端”、“户枢不蠹”、“纵横捭阖”、“郫县豆瓣”、“醍醐灌顶”等词语, 让电视机前的网友们一阵哀号:“各种没听过、各种不会写!”“真心被虐,对 不起老师啊!”,只有 30%的成人体验团写对了“癞蛤蟆”一词,而“熨帖”一 词的正确率只有可怜的 10%。一个电视特别节目,成了一道让当代中国人尴尬与 汗颜的“公众考题”。“听题目很简单,一提笔发现自己写不出来!”对于平时 用惯了电脑、手机的现代人来说,提笔忘字是常有的事。因此,看了节目之后, 网友纷纷道出了自己的感慨与无奈。 这两档节目在全社会掀起一场“汉字风暴”,让人们得以重新检视自己对汉字的 掌握程度,欣赏汉字之美,体味汉字之韵。悄然改变了网友们的生活:按汉字听 写大会题目自测,想拾起童年用过的小学语文课本,默默把手机输入法改成手 写……遗忘几个汉字不可怕,但丢掉汉字的美让人心痛,丢掉汉字所承载的深厚 文化令人担忧,丢掉文字所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才最可怕。因此,在习惯了通 过敲击写出汉字的同时,让我们试着拿起笔,把它呈现在纸面上,因为它不仅仅 是汉字,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 热用素材库 聚焦:媒体的高度关注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 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 字。而在日本或在韩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练习写中国的书法。”该报道还引 用了《中国青年报》今年4月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的83%承认写字 有困难。并且举例称,一个叫马思朗的北京人,30岁,是一名摄影师,有一天, 马想到超市购物,就在他写购买清单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忘记“洗发精”如何 写了。 新华社则刊文称:“随着电脑的普及,鼠标越来越多地代替笔,越来越多的人不 注意书写,往往提笔忘字,有时写对了也不敢相信,觉得很生疏。对此,有关人 士呼吁不能摒弃书法艺术和日常书写。日本的电脑普及率很高,但每年都会办写 字节。一到这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写大字,场面十分壮观。可是,我国 作为汉字书法的祖宗,却日渐被电脑书写挤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这不能不 让人倍感遗憾,不能不让人深思。电脑时代也好,信息社会也罢,我们都不应该 忽视书法、写字。” 造成原因:触屏时代人们写字少了 不用再捧着厚厚的书本,只需手指在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上轻轻一触,几百本甚 至上千册书籍的目录就会出现在眼前。如今,这种电子阅读的方式已经被很多人 接受和喜爱。“触摸是人类最原始的感官体验之一,触屏的出现恰恰为人类的这 种感官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显示屏是人机互动的窗口,简易、直观的交互设计和 人性化屏幕触控操作方式决定了触屏电子设备更受用户的喜爱。”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说。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成为触屏智能电子设备普及的催化剂,以往需要到特定场所 或者在台式电脑上进行的操作,如今只需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触屏智能电 子设备,轻轻点击几下就可以便捷地完成。借助触屏智能电子设备,用户可以获 得更好的互联网浏览、游戏应用体验。今天,我们生活在数码产品和信息网络之 中,几乎无法摆脱。由于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和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不需 要手写汉字,就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在“用进废退”的 自然法则之下,人们越来越不会手写汉字了。而在学校,大学生已习惯上课不带 纸笔,学生们也已不再记笔记,这些都是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 借力:学者的呼吁 最近几年,流沙河陆续出版了《文字侦探》《白鱼解字》等书,解出汉字的写法 意思、创造过程、历史演变、承载的文化内涵等。怎么才算认识一个字?这个问 题对于你我来说可能就是简单地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写法、意思,但流沙河的看 法却深入得多。“我们看见一个字,能够写出字形,读出字音,解释字义,还不 算完全认识,我们还得要知道这一个字在古代是怎么样写、古音是怎样的、后来 怎样变化、本质意思是什么,这样才算认识了一个字。在流沙河看来,每个汉字 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 有感于汉字危机,中国学者们着手推动为汉字设立节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周 胜鸿表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应该设节日庆祝。”他和一批学者在陕西 白水县(汉字之祖仓颉的故乡),共同发起倡议,在中国农历“谷雨”设立“中 华汉字节”,他们还将向全球华人征求意见和联署签名,并推动两岸共同认定该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称,“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 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 字。而在日本或在韩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练习写中国的书法。”该报道还引 用了《中国青年报》今年 4 月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 名受访者中的 83%承认写字 有困难。并且举例称,一个叫马思朗的北京人,30 岁,是一名摄影师,有一天, 马想到超市购物,就在他写购买清单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忘记“洗发精”如何 写了。 新华社则刊文称:“随着电脑的普及,鼠标越来越多地代替笔,越来越多的人不 注意书写,往往提笔忘字,有时写对了也不敢相信,觉得很生疏。对此,有关人 士呼吁不能摒弃书法艺术和日常书写。日本的电脑普及率很高,但每年都会办写 字节。一到这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写大字,场面十分壮观。可是,我国 作为汉字书法的祖宗,却日渐被电脑书写挤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这不能不 让人倍感遗憾,不能不让人深思。电脑时代也好,信息社会也罢,我们都不应该 忽视书法、写字。” 造成原因:触屏时代人们写字少了 不用再捧着厚厚的书本,只需手指在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上轻轻一触,几百本甚 至上千册书籍的目录就会出现在眼前。如今,这种电子阅读的方式已经被很多人 接受和喜爱。“触摸是人类最原始的感官体验之一,触屏的出现恰恰为人类的这 种感官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显示屏是人机互动的窗口,简易、直观的交互设计和 人性化屏幕触控操作方式决定了触屏电子设备更受用户的喜爱。”中国科学院心 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说。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也成为触屏智能电子设备普及的催化剂,以往需要到特定场所 或者在台式电脑上进行的操作,如今只需通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触屏智能电 子设备,轻轻点击几下就可以便捷地完成。借助触屏智能电子设备,用户可以获 得更好的互联网浏览、游戏应用体验。今天,我们生活在数码产品和信息网络之 中,几乎无法摆脱。由于数码产品的快速普及和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人们不需 要手写汉字,就能轻松自如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长此以往,在“用进废退”的 自然法则之下,人们越来越不会手写汉字了。而在学校,大学生已习惯上课不带 纸笔,学生们也已不再记笔记,这些都是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 借力:学者的呼吁 最近几年,流沙河陆续出版了《文字侦探》《白鱼解字》等书,解出汉字的写法、 意思、创造过程、历史演变、承载的文化内涵等。怎么才算认识一个字?这个问 题对于你我来说可能就是简单地知道这个字的读音、写法、意思,但流沙河的看 法却深入得多。“我们看见一个字,能够写出字形,读出字音,解释字义,还不 算完全认识,我们还得要知道这一个字在古代是怎么样写、古音是怎样的、后来 怎样变化、本质意思是什么,这样才算认识了一个字。在流沙河看来,每个汉字 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 有感于汉字危机,中国学者们着手推动为汉字设立节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周 胜鸿表示,“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应该设节日庆祝。”他和一批学者在陕西 白水县(汉字之祖仓颉的故乡),共同发起倡议,在中国农历“谷雨”设立“中 华汉字节”,他们还将向全球华人征求意见和联署签名,并推动两岸共同认定该
倡议。期望“设立汉字节可以让世人更多地知道汉字的伟大、科学、神奇,树立 民族自豪感,自觉地敬惜汉字,规范书写使用汉字,规范网络语言。” 声音:并不存在所谓的“汉字危机”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并不认同“汉字危机”的说 法。他表示,“危机”应该是指有衰退甚至消亡的危险,一种文字有没有危机, 要看使用这种文字的人群有无灭亡危机,是否要放弃自己的文字;要看文字能否 继续很好地发挥记录语言的功能,能否适应现代的制字和用字技术。“从这四种 因素来看,汉字没有多大的危机一一即便有危机,也没有到严重困难的关头。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把提笔忘字归咎 于电脑技术,在逻辑上行不通。“人们应当检讨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养的降 低,以及对母语和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爱惜之情一一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 有培养成写字的爱好和习惯,而不能怪罪于人类用智慧发明出来的电脑。”她表 示:“我们可以探讨汉字手写机会少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写字水平下降这个 问题如何解决,不过,没有必要把这种现象夸大为‘汉字危机’。 方法:借用信息化传承汉字 汉字起源于象形,笔的产生使这些表意的符号变成了笔画汉字,而信息化的来临 又让汉字书写历史迎来“换笔”时代。如何让信息化与文字传承更好地“互融共 生”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技术专家许居衍认为,形码输入法对汉字的传 承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已经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了思 维定式,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不仅写字的机会减少了,连汉字的构 造都记不住。”他建议将形码输入法纳入到全国中小学教育中,从小抓起,正视 当前社会上“拼音输入”的误区和副作用 众多业内专家都认为,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 那么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 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我们既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传承汉字,也要科学 地思考问题;不能走向信息化的反面,也不能阻碍汉字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现在 最大的任务是抢占汉字信息化的制高点,让汉字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方便地应用, 并获取信息化的话语权与语言红利”,李宇明郑重地表示 相关链接 知识普及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 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 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一一楷书。 汉字之美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 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
倡议。期望“设立汉字节可以让世人更多地知道汉字的伟大、科学、神奇,树立 民族自豪感,自觉地敬惜汉字,规范书写使用汉字,规范网络语言。” 声音:并不存在所谓的“汉字危机”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原国家语委副主任李宇明并不认同“汉字危机”的说 法。他表示,“危机”应该是指有衰退甚至消亡的危险,一种文字有没有危机, 要看使用这种文字的人群有无灭亡危机,是否要放弃自己的文字;要看文字能否 继续很好地发挥记录语言的功能,能否适应现代的制字和用字技术。“从这四种 因素来看,汉字没有多大的危机——即便有危机,也没有到严重困难的关头。” 《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认为,把提笔忘字归咎 于电脑技术,在逻辑上行不通。“人们应当检讨精神追求的失落、文化素养的降 低,以及对母语和汉字缺乏敬畏之心,没有爱惜之情——这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没 有培养成写字的爱好和习惯,而不能怪罪于人类用智慧发明出来的电脑。”她表 示:“我们可以探讨汉字手写机会少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写字水平下降这个 问题如何解决,不过,没有必要把这种现象夸大为‘汉字危机’。” 方法:借用信息化传承汉字 汉字起源于象形,笔的产生使这些表意的符号变成了笔画汉字,而信息化的来临 又让汉字书写历史迎来“换笔”时代。如何让信息化与文字传承更好地“互融共 生”呢?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技术专家许居衍认为,形码输入法对汉字的传 承具有重要作用。他表示,“汉字走拼音化的道路”已经在年轻一代中形成了思 维定式,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拼音输入法,不仅写字的机会减少了,连汉字的构 造都记不住。”他建议将形码输入法纳入到全国中小学教育中,从小抓起,正视 当前社会上“拼音输入”的误区和副作用。 众多业内专家都认为,信息化不是汉字文化传承的“桎梏”,而是一对“翅膀”, 那么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汉字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就必须善于 借助信息化的“羽翼”之力。“我们既要满腔热情地保护、传承汉字,也要科学 地思考问题;不能走向信息化的反面,也不能阻碍汉字信息化的发展。我们现在 最大的任务是抢占汉字信息化的制高点,让汉字在信息化环境下更方便地应用, 并获取信息化的话语权与语言红利”,李宇明郑重地表示。 相关链接 知识普及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 1300 年 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 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 汉字之美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 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
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 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 什么rain也好 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 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 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 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一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速用片段 无奈的交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 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 纸张的身影。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 低廉,但是转瞬即换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 往往味同嚼蜡 手机也好,电子邮箱也好,能够收到的信息,都县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 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不仅不能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 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面对着电脑屏幕,我们产生了太多的冲动,可是, 每当下笔时,却因想不起汉字的写法而感到心惊。 于是,我们在铺天盖地的新闻面前变得无所适从,这些没有头绪的内容也更 剥夺了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同时,每一次快捷的浏览,都不会让我们体会 到生活的温馨 科技,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观点鲜明。说出了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生活方便快捷的 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等一系列问题,说明小作者具有反思精神
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 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 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 什么 rain 也好 pluie 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 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 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 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速用片段 无奈的交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时代,书 信早已被冷落,它们留存在我们心中的只是父辈们发黄的写着或黑或蓝钢笔字的 纸张的身影。必须承认,电子传媒有着书信无法比拟的优点,方便,快捷,费用 低廉,但是转瞬即换的信息,大多数的时候就如同三个月就长大的肯德基香辣鸡, 往往味同嚼蜡。 手机也好,电子邮箱也好,能够收到的信息,都县一连串自创的但更多是人 云亦云转发的数字符号,不仅不能给我们充实饱满的感觉,反而感到时时的空虚 和无助,仿佛一场疲惫的梦幻。面对着电脑屏幕,我们产生了太多的冲动,可是, 每当下笔时,却因想不起汉字的写法而感到心惊。 于是,我们在铺天盖地的新闻面前变得无所适从,这些没有头绪的内容也更 剥夺了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同时,每一次快捷的浏览,都不会让我们体会 到生活的温馨。 科技,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观点鲜明。说出了科技发展在带给人们生活方便快捷的 同时,也产生了提笔忘字等一系列问题,说明小作者具有反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