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 1020106B 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先修课程: 学、生物化学 总学时: 64 学分: 4 讲授: 64 实践: 。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 动的科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 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 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微生物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 位,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微生物与人类及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微生物在工、农、医及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为学生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开发等工 作奠定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牢固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了解研究微生物学的先进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学会用微生物学相关 知识分析解决一般的微生物问题。 3.使学生建立辩论唯物主义的微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创新 精神、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最大程度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增强其自信心。 5.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以及学术规范意 识。结合微生物实际应用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 1020106B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先修课程: 植物学、动物学、细胞生物 学、生物化学 总 学 时: 64 学 分: 4 讲 授: 64 实 践: 0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生物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 动的科学,是生物学各专业的基础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学的基 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类群、命名规则以及微生物的生命 活动基本规律,特别是生长、繁殖、代谢调控、微生物变异等。了解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 位,在自然界的分布与作用,微生物与人类及其他生物间的关系,微生物在工、农、医及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等,为学生从事微生物学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开发等工 作奠定较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较系统、牢固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 了解研究微生物学的先进技术方法以及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并学会用微生物学相关 知识分析解决一般的微生物问题。 3. 使学生建立辩论唯物主义的微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创新 精神、良好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交流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最大程度发挥每位学生的优势,增强其自信心。 5. 通过课程思政,使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研究、具备一定的科研思维以及学术规范意 识。结合微生物实际应用和社会热点问题,增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等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 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理解微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微生 物领域发展前沿及其动态,深切领会微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密不可分。(支撑毕 业要求3.1) 课程目标2:通过原核、真核、病毒等相关知识以及课堂延伸,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直 观想象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文字编辑排版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等,借此具有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其在工、农、医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激 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支撑毕业要求3.2) 课程目标3: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生态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微生物在物质能量循 环中的重要,理解微生物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树立清洁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利用微生物 学科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感等思政元素进行学科育人。(支撑毕业要求6.2) 课程目标4:通过有益有害微生物、遗传变异重组以及传染免疫等的探讨学习,使学 生敬畏知识尊重科学,具有“知识是双刃剑”的理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微生物学习 中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互作互学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7.2、8.2)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3.1[学科基础]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 课程目标1 学科素养(H)技能,熟悉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 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会。 3.2【知识整合】关注生物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科的思维 课程目标2学科素养(H)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联,具 有环境保护与生态优先意识。 6.2[学科育人]理解生物学科的育人内涵和意义,熟悉生物学 科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利用生物学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精 课程目标3综合育人(H) 神、科学精神、爱国情感、文化自信、思辨能力等思政元素结合 生物教学进行学科育人。 7.2[反思创新]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学 会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 学会反思(M) 课程目标4 习及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教 沟通合作(M) 学反思体验。 8.2[交流沟通]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通过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等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 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理解微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微生 物领域发展前沿及其动态,深切领会微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的密不可分。(支撑毕 业要求 3.1) 课程目标 2:通过原核、真核、病毒等相关知识以及课堂延伸,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直 观想象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文字编辑排版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等,借此具有运用微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其在工、农、医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激 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增强职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支撑毕业要求 3.2) 课程目标 3: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生态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微生物在物质能量循 环中的重要,理解微生物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树立清洁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利用微生物 学科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感等思政元素进行学科育人。(支撑毕业要求 6.2) 课程目标 4:通过有益有害微生物、遗传变异重组以及传染免疫等的探讨学习,使学 生敬畏知识尊重科学,具有“知识是双刃剑”的理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微生物学习 中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互作互学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7.2、8.2)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素养(H) 3.1 [学科基础] 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 技能,熟悉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知识 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会。 课程目标 2 学科素养(H) 3.2 [知识整合] 关注生物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科的思维 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联,具 有环境保护与生态优先意识。 课程目标 3 综合育人(H) 6.2 [学科育人] 理解生物学科的育人内涵和意义,熟悉生物学 科育人的途径与方法,利用生物学科中蕴含的工匠精神、人文精 神、科学精神、爱国情感、文化自信、思辨能力等思政元素结合 生物教学进行学科育人。 课程目标 4 学会反思(M) 沟通合作(M) 7.2[反思创新] 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学 会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业学 习及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极的教 学反思体验。 8.2 [交流沟通] 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交流合
作的方式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 有效倾听、有效表达,具有良好的积极的交流沟通技能与和谐的 人际关系。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学时分配 支撑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任 课程目标 章序 讲授 小计 务/延伸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课程目标1、3、 2 o 2 等 绪论 4 原核微生物的形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一章 6 2 态、构造和功能 8 较法等 真核微生物的形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二章 5 1 6 态、构造和功能 较法等 病毒和亚病毒因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三章 4 8 子 较法、任务驱动法等 4 A 微生物的营养和 课程目标1、2、 第四章 讲授法、比较法等 5 1 6 培养基 4 微生物的新陈代 课程目标1、2、 第五章 讲授法、比较法等 5 1 6 谢 3、4 微生物的生长及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六章 7 1 8 其控制 较法等 微生物的微生物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七章 2 10 变异和育种 8 较法等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4 o 4 较法等 3、4 讲授法、举例法、比 课程目标1、2、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4 4 较法等 4 微生物的分类和 课程目标1、2、 第十章 讲授法、比较法等 2 鉴定 2 M 合计 52 12 64 学习内容: 绪论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共同特点及其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地 位: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掌握微生物学的主要发展历史,了 解其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了解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兴 趣
作的方式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与中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 有效倾听、有效表达,具有良好的积极的交流沟通技能与和谐的 人际关系。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章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分配 支撑 讲授 课堂任 课程目标 务/延伸 小计 绪论 讲授法、自主学习法 等 2 0 2 课程目标 1、3、 4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的形 态、构造和功能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6 2 8 课程目标 1、2、 4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 态、构造和功能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5 1 6 课程目标 1、2、 4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 子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任务驱动法等 4 4 8 课程目标 1、2、 4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 培养基 讲授法、比较法等 5 1 6 课程目标 1、2、 4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 谢 讲授法、比较法等 5 1 6 课程目标 1、2、 3、4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 其控制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7 1 8 课程目标 1、2、 4 第七章 微生物的微生物 变异和育种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8 2 10 课程目标 1、2、 4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4 0 4 课程目标 1、2、 3、4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讲授法、举例法、比 较法等 4 0 4 课程目标 1、2、 4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 鉴定 讲授法、比较法等 2 0 2 课程目标 1、2、 4 合计 52 12 64 学习内容: 绪论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共同特点及其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和进化地 位;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掌握微生物学的主要发展历史,了 解其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了解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兴 趣
重点:微生物包括的类群,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重要代表 人物的主要贡献及研究微生物的意义等。 难点:微生物学发展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等。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学习和掌握细菌细胞的一般形态、大小;了解常见的致病细菌和工业菌种的形态、大 小;学习和掌握原核生物细胞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基本过 程、染色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 区别。 重点: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革兰氏阳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革兰氏阴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和步骤等。 难点: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 构、组成和功能等。 第二章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了解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区别,酵母菌及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学 习和掌握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的一般形态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掌握真菌 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 重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 征等。 难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征。霉菌的无性和有性孢子等。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了解病毒的描述、特点、大小、形态构造以及病毒的增殖方式、过程和特点。掌握温 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了解类病毒、拟病毒和肮病毒等亚病毒的主要特点。 重点: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结构和对称形式。病毒的增殖方式。烈性病毒繁殖的 主要过程。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效价的测定等。 难点:烈性病毒繁殖的主要过程。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 等。 第四章薇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了解微生物生长所需六大营养要素及它们的生理功能;掌握微生物营养类型划分依据 和划分类型;了解培养基的概念,掌握培养基设计和配制的原则方法。掌握物质进出微生 物细胞的方式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等。 难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等。 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重点:微生物包括的类群,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阶段、重要代表 人物的主要贡献及研究微生物的意义等。 难点:微生物学发展重要代表人物的主要贡献。研究微生物的重要意义等。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学习和掌握细菌细胞的一般形态、大小;了解常见的致病细菌和工业菌种的形态、大 小;学习和掌握原核生物细胞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结构特点。了解革兰氏染色的基本过 程、染色原理和实际应用。掌握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 区别。 重点: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革兰氏阳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和功能。 革兰氏阴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构、组成和功能。革兰氏染色的机理和步骤等。 难点:细菌的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细菌(G+)和革兰氏阴性细菌(G-)细胞壁的结 构、组成和功能等。 第二章 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了解真核生物细胞与原核生物细胞的区别,酵母菌及霉菌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学 习和掌握丝状真菌和酵母菌的一般形态大小、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和培养特征。掌握真菌 各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的形成过程。 重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 征等。 难点:真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以及真菌的菌落特征。霉菌的无性和有性孢子等。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了解病毒的描述、特点、大小、形态构造以及病毒的增殖方式、过程和特点。掌握温 和噬菌体和烈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了解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等亚病毒的主要特点。 重点: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结构和对称形式。病毒的增殖方式。烈性病毒繁殖的 主要过程。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噬菌体效价的测定等。 难点:烈性病毒繁殖的主要过程。温和噬菌体和溶源性,烈性噬菌体和一步生长曲线 等。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了解微生物生长所需六大营养要素及它们的生理功能;掌握微生物营养类型划分依据 和划分类型;了解培养基的概念,掌握培养基设计和配制的原则方法。掌握物质进出微生 物细胞的方式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应用。 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等。 难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培养基的种类和应用等。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了解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重点掌握微生物乙醇发酵的基 本原理、过程和方式。了解微生物呼吸的基本类型和特点,了解微生物特有的产能代谢方 式一一无机物氧化;掌握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了解微生物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概 念和区别。 重点: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EMP、HMP、ED和TCA循环,尤其ED途径是微生物所特 有的。生物氧化的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比较。发酵的定义和类型及意义。 生物固氮的途径及生化机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自氧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固定等。 难点:微生物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联系及两用代谢途径。酵母菌酒精发酵与细 菌酒精发酵的比较。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的比较等。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了解微生物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的概念和区别: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生长测量的主要方 法原理;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因素:学习和掌握有害微生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和典型生长曲线。连续培养及其优缺点,恒化培养与恒 浊培养的比较。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等。 难点: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及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等。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了解利用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 了解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和特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的规律和分子机理。了解微 生物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掌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掌握微生物菌 种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原核生物质粒的定义、特点和分 类。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Ames试验。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原核生物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结合、普遍转导、局限转导、溶源转变、低频转导、 高频转导。微生物菌种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难点: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 验证明。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等。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还有微生物与环 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重点: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难点:氮素循环及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等。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
了解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重点掌握微生物乙醇发酵的基 本原理、过程和方式。了解微生物呼吸的基本类型和特点,了解微生物特有的产能代谢方 式——无机物氧化;掌握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了解微生物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的概 念和区别。 重点: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EMP、HMP、ED 和 TCA 循环,尤其 ED 途径是微生物所特 有的。生物氧化的类型: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比较。发酵的定义和类型及意义。 生物固氮的途径及生化机制。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自氧微生物二氧化碳的固定等。 难点:微生物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之间的联系及两用代谢途径。酵母菌酒精发酵与细 菌酒精发酵的比较。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的比较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了解微生物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的概念和区别;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生长测量的主要方 法原理;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 因素;学习和掌握有害微生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和典型生长曲线。连续培养及其优缺点,恒化培养与恒 浊培养的比较。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等。 难点:微生物的连续培养及有害微生物的物理和化学控制方法等。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了解利用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 了解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和特点;掌握微生物基因突变的规律和分子机理。了解微 生物诱变育种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掌握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掌握微生物菌 种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原核生物质粒的定义、特点和分 类。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验证明。Ames 试验。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原核生物 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转化、转导、结合、普遍转导、局限转导、溶源转变、低频转导、 高频转导。微生物菌种衰退、复壮和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 难点: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典实验。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实 验证明。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方式等。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还有微生物与环 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重点: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等。 难点:氮素循环及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等。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掌握病原菌的致病机制:掌握传染与传染病以及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和三种可能 结局:干扰素的形成的原因与应用价值:生物毒素概念,内、外毒素、类毒素。了解病原 菌侵染机体的途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关系;掌握干扰素的性质及其应用,熟悉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 重点: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内、外毒素、类毒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 疫。抗原抗体等。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等。 第十章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主要单元和细菌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重点:七级分类单元。种的概念以及微生物学名的命名方法。三域学说等。 难点:三域学说等。 五、达成学习自标的途径和措施 1.首先引导学生预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内容需要布置小组作业,或收集 或讨论或延伸,争取发挥小组中每位学生或查阅资料能力、或文字编辑排版整合能力或语 言组织表达能力等等,预留课后作业以复习和自主拓展。 2.采用讲授法、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 进行微生物的类群、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方法以及 研究应用的能力。 3.采用多媒体及企业微信等先进教学辅助设施,结合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 联系的特点,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争取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通过微生物的形态结」原核、真核细胞的形态大小、组成结构、繁殖 课堂任务 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等教学, 方式和培养特征等。革兰氏染色的基本过程、 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原理和实际应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 平时作业 论和基本技术,理解微生物学科知别,病毒的描述、特点、大小形态构造以及病 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微毒的增殖方式。类病毒、拟病毒和航病毒等亚 课堂延伸 生物领域发展前沿及其动态,深切」病毒的主要特点。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 领会微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生物的生长规律、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 的密不可分。 等。微生物学发展史中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微 闭卷考试 生物学发展最新进展
掌握病原菌的致病机制;掌握传染与传染病以及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和三种可能 结局;干扰素的形成的原因与应用价值;生物毒素概念,内、外毒素、类毒素。了解病原 菌侵染机体的途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关系;掌握干扰素的性质及其应用,熟悉 特异性免疫的获得途径。 重点: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内、外毒素、类毒素。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 疫。抗原抗体等。 难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等。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了解微生物分类的主要单元和细菌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 重点:七级分类单元。种的概念以及微生物学名的命名方法。三域学说等。 难点:三域学说等。 五、达成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措施 1. 首先引导学生预习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根据内容需要布置小组作业,或收集 或讨论或延伸,争取发挥小组中每位学生或查阅资料能力、或文字编辑排版整合能力或语 言组织表达能力等等,预留课后作业以复习和自主拓展。 2. 采用讲授法、举例法、比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实际, 进行微生物的类群、形态、结构和功能等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相关知识、方法以及 研究应用的能力。 3. 采用多媒体及企业微信等先进教学辅助设施,结合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紧密 联系的特点,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争取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到最大。 六、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 (一)考核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考核内容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通过微生物的形态结 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等教学, 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 论和基本技术,理解微生物学科知 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微 生物领域发展前沿及其动态,深切 领会微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 的密不可分。 原核、真核细胞的形态大小、组成结构、繁殖 方式和培养特征等。革兰氏染色的基本过程、 原理和实际应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 别,病毒的描述、特点、大小形态构造以及病 毒的增殖方式。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等亚 病毒的主要特点。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微 生物的生长规律、生物固氮和肽聚糖的合成 等。微生物学发展史中重要科学家的贡献。微 生物学发展最新进展。 课堂任务 平时作业 课堂延伸 闭卷考试
课程目标2:通过原核、真核、病微生物有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利用微生物生 毒等相关知识以及课堂延伸,使学 长测量的主要方法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影响 课堂任务 生具有一定的直观想象能力、自主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群 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 体生长规律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因病毒而 平时作业 维能力、文字编辑排版能力以及语 引起的人类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小组资料查阅 言表达能力等,借此具有运用微生 与展示。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 课堂延伸 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其在工、农、医 典实验以及自发突变的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 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 验中对于科学家科研思维的探讨。结合微生物 欲和探索欲,增强职业道德以及社 在各领域的应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意 会责任感。 识到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危害。 闭卷考试 课程目标3:通过微生物新陈代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 出勤 谢、生态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微 径,尤其微生物发酵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 区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在自然界物 课堂任务 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生物在物质能量循环中的重要,理 解微生物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树立 系。自然界氮素循环及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 平时作业 清洁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利用微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树立清洁 生物学科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爱国 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理解微生物学科中蕴含 课堂延伸 情感等思政元素进行学科育人。 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感等。 闭卷考试 课程目标4:通过有益有害微生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有益微生物利用、有害微 课堂任务 物、遗传变异重组以及传染免疫等 生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微生物的遗传 的探讨学习,使学生敬畏知识尊重 变异和育种、传染与免疫等。小组搜集人类因 平时作业 科学,具有“知识是双刃剑”的理 微生物而引起的传染病大流行,甚至作为生物 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微生物 战争武器等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所引发的思考 课堂延伸 学习中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 与反思。 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互作互学 闭卷考试 的能力。 (二)评定方法 1.成绩评定 微生物学考试课程成绩采取“N+1"的评定模式,“N"指平时成绩,包括出勤(20分)、 课堂任务(20分)、平时作业(30分)、课堂延伸(30分),占比30%;“1"指期末考试 成绩,占比70%。 2.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度计算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4 出勤 5分 平时成绩 (5%) (30%) 过程性考核 课堂任务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35分 (35%)
(二)评定方法 1. 成绩评定 微生物学考试课程成绩采取“N+1”的评定模式,“N”指平时成绩,包括出勤(20 分)、 课堂任务(20 分)、平时作业(30 分)、课堂延伸(30 分),占比 30%;“1”指期末考试 成绩,占比 70%。 2. 课程目标考核占比与达成度计算 课程目标 2:通过原核、真核、病 毒等相关知识以及课堂延伸,使学 生具有一定的直观想象能力、自主 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 维能力、文字编辑排版能力以及语 言表达能力等,借此具有运用微生 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其在工、农、医 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求知 欲和探索欲,增强职业道德以及社 会责任感。 微生物有个体生长和群体生长,利用微生物生 长测量的主要方法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影响 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学习和掌握微生物群 体生长规律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因病毒而 引起的人类传染病大规模流行的小组资料查阅 与展示。证明微生物遗传物质是核酸的三个经 典实验以及自发突变的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 验中对于科学家科研思维的探讨。结合微生物 在各领域的应用以及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意 识到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危害。 课堂任务 平时作业 课堂延伸 闭卷考试 课程目标 3:通过微生物新陈代 谢、生态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微 生物在物质能量循环中的重要,理 解微生物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树立 清洁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利用微 生物学科中蕴含的科学精神、爱国 情感等思政元素进行学科育人。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 径,尤其微生物发酵与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 区别。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在自然界物 质循环中的作用,微生物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 系。自然界氮素循环及活性污泥法治理污水。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树立清洁 能源与生态优先意识,理解微生物学科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爱国情感等。 出勤 课堂任务 平时作业 课堂延伸 闭卷考试 课程目标 4:通过有益有害微生 物、遗传变异重组以及传染免疫等 的探讨学习,使学生敬畏知识尊重 科学,具有“知识是双刃剑”的理 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在微生物 学习中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互作互学 的能力。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有益微生物利用、有害微 生物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微生物的遗传 变异和育种、传染与免疫等。小组搜集人类因 微生物而引起的传染病大流行,甚至作为生物 战争武器等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所引发的思考 与反思。 课堂任务 平时作业 课堂延伸 闭卷考试 考核环节 考核方式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目标 4 过程性考核 平时成绩 (30%) 出勤 (5%) 5 分 课堂任务 (35%)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 35 分
平时作业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30分 (30%) 课堂延伸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30分 (30%) 期末成绩 终结性考核 闭卷考试 100分,各课程目标根据考核实际情况而定 (70%) 课程达成度 分目标达成度=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度以分目标最小值 确定) (三)评分标准 1.出勤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90-100 70以下 80-89 课程目标 70-79 良 中 差 按时上课,基本不 优 偶有迟到或早 有较多迟到或早 无故不到次数达 迟到不早退,遇事 退,遇事请假次 退,遇事请假次数 10次以上,也就 多于6次,但少于 是超过课时的1/3 数多于3次,1 请假次数不超过3 但 次,而且没有无故 不超过6次:无 10次:无故不到 不到,按学校规 课程目标3 不到。 故不到次数不超 次数不超过6次。 定取消考试资 过3次。 格。 2.课堂任务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堂布置的微 课堂布置的微 课堂布置的微 课堂布置的微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能 生物学任务能 生物学任务能 生物学任务勉 生物学任务不 较积极完成, 强完成,态度 完成,态度还 积极完成,态 完成,态度 度非常端正, 态度较端正, 算端正,需回 一般,需回答 差,需回答时 需回答时语言 需回答时语言 答时语言表达 时不太愿意配 不配合:做微 表达清晰准 表达较清晰准 还算清晰准 合:做微生物 生物学习题时 课程目标1 确;做微生物 确;做微生物 确;做微生物 学习题时得分 得分在60分以 习题时得分在 习题时得分在 习题时得分在 在60分以 下;需讨论时 90分以上: 80分以上: 70分以上: 上;需讨论时 拒绝配合。 需讨论时较积 需讨论时配合 配合组织同学 合组织同学。 讨论时积极配 组织还可以。 不积极。 极配合组织
(三)评分标准 1. 出勤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70 以下 优 良 中 差 课程目标 3 按时上课,基本不 迟到不早退,遇事 请假次数不超过 3 次,而且没有无故 不到。 偶 有 迟 到 或 早 退 ,遇 事请 假次 数 多于 3 次, 但 不超 过 6 次; 无 故不 到次 数不 超 过 3 次。 有 较 多 迟 到 或 早 退,遇事请假次数 多于 6 次,但少于 10 次;无 故不到 次数不超过 6 次。 无故不到次数达 10 次以上,也就 是超过课时的 1/3 不到,按学校规 定 取 消 考 试 资 格。 2. 课堂任务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能 积极完成,态 度非常端正, 需回答时语言 表 达 清 晰 准 确;做微生物 习题时得分在 90 分 以 上 ; 讨论时积极配 合组织同学。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能 较积极完成, 态度较端正, 需回答时语言 表达较清晰准 确;做微生物 习题时得分在 80 分 以 上 ; 需讨论时较积 极配合组织。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能 完成,态度还 算端正,需回 答时语言表达 还 算 清 晰 准 确;做微生物 习题时得分在 70 分 以 上 ; 需讨论时配合 组织还可以。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勉 强完成,态度 一般,需回答 时不太愿意配 合;做微生物 学习题时得分 在 60 分 以 上;需讨论时 配合组织同学 不积极。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不 完 成 , 态 度 差,需回答时 不配合;做微 生物学习题时 得分在 60 分以 下;需讨论时 拒绝配合。 平时作业 (30%)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 30 分 课堂延伸 (30%) 根据考核占比折合成分数共 30 分 终结性考核 期末成绩 (70%) 闭卷考试 100 分,各课程目标根据考核实际情况而定 课程达成度 分目标达成度=∑各考核环节样本总均分/总分*权重(总达成度以分目标最小值 确定)
课堂布置的微 课堂布置的课堂布置的 课堂布置的课堂布置的微 微生物学任 微生物学任 微生物学任 生物学任务拒 绝思考,不会 生物学任务主 务较极配合 务还算主动 务配合和思 考,综合各专 动配合认真思 认真思考, 配合, 能积 考不积极, 综合各专业知 不综合各专 识:对于开放 综合各专业 业知识,积极 极思考综合 思考:对开放 知识,较积 各专业知 业知识, 不 性探索性微生 性探索性微生 极思考;对 识;对开放 愿思考:对 物学问题思辨 课程目标2 开放性探索 性探索性微 开放性探索 能力差。做课 善于思辨。做 物学问题总是 性微生物学 生物学问题 性微生物学 堂习题得分不 问题愿意思 思辨意愿不 问题思辨力 及格。 辨。做微生 微生物习题时 强。 较差。做课 做题时 得分在90分以 物习题得分 得分70分以 堂习题得分 80分以上。 上。 上。 60分以上。 积极思考与反 较积极反思 思考与反思 思考与反思 不积极思考课 思课堂布置的 课堂布置的 课堂布置的 课堂布置的 堂布置的微生 微生物学任 微生物学任 微生物学任 微生物学任 物学任务;小 务积极性不 务积极性 务;小组成 务;小组成员 组协作能力 之间交流协作 员之间交流 太高:能配 差;配合小 差,未能很好 能力互作互学 协作能力互 合完成小组 组完成课堂 完成小组任 能力强,非常 作互学能力 任务, 但主 任务主动性 务。小组成员 动性不强。 课程目标4 积极主动配合 较强,能积 差。小组成 之间交流协作 完成课堂任 极配合完成 小组成员之 员之间交流 能力互作互学 务。 课堂任务。 间交流协作 协作能力互 能力差。 能力互作互 作互学能力 学能力不 较差。 强。 3.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有关微生物学 优 有关微生物学 有关微生物学 有关微生物学 有关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基 基础理论、基 基础理论、基 基础理论、基 基础理论、基 本技术等专业 本技术等专业 本技术等专业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知识体系以及 知识体系以及 知识体系以及 利用专业知识 利用专业知识 利用专业知识 利用专业知识 利用专业知识 和技能解释解 和技能解释解 和技能解释解 和技能解释解 和技能解释解 决实际问题的 决实际问题的 决实际问题的 决实际问题的 课程目标1 决实际问题的 作业完整性非 作业完整性 作业完整性较 作业完整性还 作业完整性不 好,书写较工 好,书写基本 好好,书写凌 可以,书写不 常好,思路清 晰,内容全 整,准确率达 工整,准确率 工整,准确率 乱,准确率 达70%以上。 较低。 80%以上。 面,书写工 低。 整,准确率达 90%以上
课程目标 2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主 动 配 合 认 真 思 考 , 综 合 各 专 业 知 识 , 积 极 思 考 ; 对 开 放 性 探 索 性 微 生 物 学 问 题 总 是 善 于 思 辨 。 做 微 生 物 习 题 时 得分在 90 分以 上。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较 极 配 合 认 真 思 考 , 综 合 各 专 业 知 识 , 较 积 极 思 考 ; 对 开 放 性 探 索 性 微 生 物 学 问 题 愿 意 思 辨 。 做 微 生 物 习 题 得 分 80 分以上。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还 算 主 动 配 合 , 能 积 极 思 考 综 合 各 专 业 知 识 ; 对 开 放 性 探 索 性 微 生 物 学 问 题 思 辨 意 愿 不 强 。 做 题 时 得分 70 分以 上。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配 合 和 思 考 不 积 极 , 不 综 合 各 专 业 知 识 , 不 愿 思 考 ; 对 开 放 性 探 索 性 微 生 物 学 问 题 思 辨 力 较 差 。 做 课 堂 习 题 得 分 60 分以上。 课堂布置的微 生物学任务拒 绝思考,不会 综合各专业知 识;对于开放 性探索性微生 物学问题思辨 能力差。做课 堂习题得分不 及格。 课程目标 4 积 极 思 考 与 反 思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协 作 能 力 互 作 互 学 能 力 强 , 非 常 积 极 主 动 配 合 完 成 课 堂 任 务。 较 积 极 反 思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协 作 能 力 互 作 互 学 能 力 较 强 , 能 积 极 配 合 完 成 课堂任务。 思 考 与 反 思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积 极 性 不 太 高 ; 能 配 合 完 成 小 组 任 务 , 但 主 动 性 不 强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协 作 能 力 互 作 互 学 能 力 不 强。 思 考 与 反 思 课 堂 布 置 的 微 生 物 学 任 务 积 极 性 差 ; 配 合 小 组 完 成 课 堂 任 务 主 动 性 差 。 小 组 成 员 之 间 交 流 协 作 能 力 互 作 互 学 能 力 较差。 不积极思考课 堂布置的微生 物学任务;小 组 协 作 能 力 差,未能很好 完 成 小 组 任 务。小组成员 之间交流协作 能力互作互学 能力差。 3. 平时作业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有关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基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利用专业知识 和技能解释解 决实际问题的 作业完整性非 常好,思路清 晰 , 内 容 全 面 , 书 写 工 整,准确率达 90%以上。 有关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基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利用专业知识 和技能解释解 决实际问题的 作 业 完 整 性 好,书写较工 整,准确率达 80%以上。 有关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基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利用专业知识 和技能解释解 决实际问题的 作业完整性较 好,书写基本 工整,准确率 达 70%以上。 有关微生物学 基础理论、基 本技术等专业 知识体系以及 利用专业知识 和技能解释解 决实际问题的 作业完整性还 可以,书写不 工整,准确率 较低。 有 关微 生 物学 基 础理 论、 基 本 技术 等专 业 知 识体 系以 及 利 用专 业 知识 和 技能 解 释解 决 实际 问 题的 作 业完 整 性不 好好 ,书 写 凌 乱 , 准 确 率 低
微生物相关作 微生物相关作 微生物相关作微生物相关作 微生物相关作 业的问答正确 业的问答正确 业的问答正确 业的问答正确 业的问答正确 率高达90%以 率高达80%以 率达到70%以 率不高:实际 率太低:实际 上;实际应用 上;实际应用 上;实际应用 应用题逻辑思 应用题逻辑思 题逻辑思路清 题逻辑思路较 题逻辑思路基 维不太清晰, 维不清晰,语 晰,语言组织 课程目标2 清晰,语言组 本清晰,语言 语言组织能力 言组织能力 能力强,答案 织能力较强, 组织能力基本 弱,答案准确 差,答案错误 答案较准确。 可以,答案不 率低。 率高。 全面。 准确。 微生物与相关 微生物与相关 微生物与相关 微生物与相关 微生物与相关 学科的联系、 学科的联系、 学科的联系、 学科的联系、 学科的联系、 其在物质能量 其在物质能量 其在物质能量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循环中的重要 循环中的重要 循环中的重要 性等有关清洁 性等有关清洁 性等有关清洁 性等有关清洁 性等有关清洁 能源环保意识 能源环保意识 能源环保意识 能源环保意识 能源环保意识 课程目标3 方面的作业中 方面的作业中 方面的作业中 方面的作业中 方面的作业中 非常理解微生 正确理解微生 在一定程度上 较难理解微生 很难理解微生 物学科中蕴含 物学科中蕴含 理解微生物学 物学科中蕴含 物学科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 的科学精神、 的科学精神、 的科学精神、 爱国情感等。 科中蕴含的科 学精神、爱国 爱国情感等。 爱国情感等。 情感等。 爱国情感等。 相关作业能较 相关作业能较 相关作业思考 相关作业思考 遗传变异和传 对有益有害、 积极思考、较 积极思考、但 和反思能力较 和反思能力 认真反思,较 差,不太愿意 缺乏认真反 染免疫等矛盾 差,不愿意与 统一体的微生 积极与同学协 思,与同学协 与同学协商探 同学协商探讨 物相关作业能 商探讨互作互 商探讨互作互 讨互作互学互 互作互学互帮 课程目标4 积极思考、认 学互帮互助。 学互帮互助积 帮互助。 互助。 真反思,积极 极性不高。 与同学协商探 讨互作互学互 帮互助。 4.课堂延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能积极查阅文 能较积极查阅 查阅文献积极 查阅文献资料 未能查阅相关 文献,较熟练 文献,基本不 性不高,资料 献,熟练掌握 内容简单,简 微生物领域发 掌握微生物领 较少,了解微 单了解微生物 了解微生物领 生物领域发展 领域发展前沿 域发展前沿及 展前沿及其动 域发展前沿及 态,深切领会 其动态,较深 前沿及其动 及其动态,简 其动态,不能 领会微生物学 课程目标1 态,领会微生 单领会微生物 切领会微生物 微生物学知识 学知识与生产 物学知识与生 学知识与生产 知识与生产生 产生活实践密 与生产生活实 生活实践密不 生活实践密不 活实践密不可 可分。 践密不可分。 不可分。 可分。 分
课程目标 2 微生物相关作 业的问答正确 率高达 90%以 上;实际应用 题逻辑思路清 晰,语言组织 能力强,答案 准确。 微生物相关作 业的问答正确 率高达 80%以 上;实际应用 题逻辑思路较 清晰,语言组 织能力较强, 答案较准确。 微生物相关作 业的问答正确 率达到 70%以 上;实际应用 题逻辑思路基 本清晰,语言 组织能力基本 可以,答案不 全面。 微生物相关作 业的问答正确 率不高;实际 应用题逻辑思 维不太清晰, 语言组织能力 弱,答案准确 率低。 微 生物 相 关作 业 的问 答正 确 率 太低 ; 实际 应 用题 逻 辑思 维 不清 晰 ,语 言 组 织 能 力 差 ,答 案 错误 率高。 课程目标 3 微生物与相关 学科的联系、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性等有关清洁 能源环保意识 方面的作业中 非常理解微生 物学科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 爱国情感等。 微生物与相关 学科的联系、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性等有关清洁 能源环保意识 方面的作业中 正确理解微生 物学科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 爱国情感等。 微生物与相关 学科的联系、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性等有关清洁 能源环保意识 方面的作业中 在一定程度上 理解微生物学 科中蕴含的科 学精神、爱国 情感等。 微生物与相关 学科的联系、 其在物质能量 循环中的重要 性等有关清洁 能源环保意识 方面的作业中 较难理解微生 物学科中蕴含 的科学精神、 爱国情感等。 微 生物 与 相关 学 科的 联 系、 其 在物 质能 量 循 环中 的重 要 性等 有关 清 洁 能 源环 保意 识 方 面的 作 业中 很 难理 解 微生 物 学科 中 蕴含 的 科学 精 神、 爱国情感等。 课程目标 4 对有益有害、 遗传变异和传 染免疫等矛盾 统一体的微生 物相关作业能 积极思考、认 真反思,积极 与同学协商探 讨互作互学互 帮互助。 相关作业能较 积极思考、较 认真反思,较 积极与同学协 商探讨互作互 学互帮互助。 相关作业能较 积极思考、但 缺 乏 认 真 反 思,与同学协 商探讨互作互 学互帮互助积 极性不高。 相关作业思考 和反思能力较 差,不太愿意 与同学协商探 讨互作互学互 帮互助。 相 关作 业 思考 和 反 思 能 力 差 ,不 愿 意与 同 学协 商探 讨 互 作互 学 互帮 互助。 4. 课堂延伸评分标准 课程目标 评分标准 90-100 80-89 70-79 60-69 0-59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1 能积极查阅文 献,熟练掌握 微生物领域发 展前沿及其动 态,深切领会 微生物学知识 与生产生活实 践密不可分。 能较积极查阅 文献,较熟练 掌握微生物领 域发展前沿及 其动态,较深 切领会微生物 学知识与生产 生活实践密不 可分。 查阅文献积极 性不高,资料 较少,了解微 生物领域发展 前 沿 及 其 动 态,领会微生 物学知识与生 产生活实践密 不可分。 查阅文献资料 内容简单,简 单了解微生物 领域发展前沿 及其动态,简 单领会微生物 学知识与生产 生活实践密不 可分。 未 能 查 阅 相 关 文 献 , 基 本 不 了 解 微 生 物 领 域 发 展 前 沿 及 其 动 态 , 不 能 领 会 微 生 物 学 知 识 与 生 产 生 活 实 践 密 不 可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