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回顾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哪些?
课前回顾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哪些?
新闻简介:从广义讲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特征: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语言简明扼要。 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 要把作者的立炀、观点、思想感情融 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 也可通当穿插议论
新闻简介:从广义讲包括消息、通讯、 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就是指消息。 新闻的特征:1.用事实说话,内容真实 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2.报道迅速及时。 3.语言简明扼要。 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 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 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 也可适当穿插议论
2际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师间·寻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 的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 已千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 步扩展 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语一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 的 五个 结构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 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 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 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毛泽东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础知识,知道两则新闻结构 的五部分 2.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强敌的精 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基础知识,知道两则新闻结构 的五部分。 2.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准确简洁 的语言。 3.感受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强敌的精 神,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自学1 初读课文掌握下列字音 鄂(e)豫(yu)绥靖su) 阻遏(z论e)泄气(xe)上当(dang) 溃退(ku)歼灭(jian)管辖(xia) 要塞(sai)瓶塞(sai)阻塞(sai 堵塞(se)锐不可当dang
初读课文掌握下列字音: 鄂 ( ) 豫 ( ) 绥靖( ) 阻遏( ) 泄气( )上当( ) 溃退( ) 歼灭( )管辖( ) 要塞( ) 瓶塞( )阻塞( ) 堵塞( ) 锐不可当( ) è yù suí zǔè xiè dàng kuì jiān xiá sài sāi sāi sè dāng
问题:读课文,并回答 (1)本则新闻内容的六要素(记叙的 六要素)是什么? (2)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 么 (3)新闻具有及时、真实、准确的三 大特点,在本文中如何体现?
问题:读课文,并回答: (1)本则新闻内容的六要素(记叙的 六要素)是什么? (2) 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 么? (3)新闻具有及时、真实、准确的三 大特点,在本文中如何体现?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记叙六要素: 时间8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点8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8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发生的原因8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心与果8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记叙六要素: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 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南岸 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 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可 南 合肥 苏 阴 芜湖 次就/鲁猪 湖!安 涌陵寒昌 安庆 Q费池°青阳徽 东流款汇 杭州 0至德 九江 浙江 江西
九江 江阴 安庆 芜湖 江阴 九江
(2)分析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包含的信息有:兵力强盛、战线长、战势猛、战绩大 其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主体:20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 路线。 ●背景: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 ●结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2)分析本则新闻五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 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包含的信息有:兵力强盛、战线长、战势猛、战绩大; 其作用是:简述渡江战役成功) 主体:20日夜起……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 路线。 背景: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 有很大关系。 结语: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 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