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 (郑庆华,2005。1。6) 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 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 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 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 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4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 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 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可以 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 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 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 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
1 第一章 总 论 (郑庆华,2005。1。6) 一、本章考情分析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不重要,本章的题型为客观题,一般为2分左右。 本章理论性较强,为后续章节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本 章的学习,考生应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内涵。 2.本章内容可能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将本章所阐述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六要素的 核算联系起来,以恰当运用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了解)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 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 【考点二】会计核算的 4 个基本前提(理解)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它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 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个法律主体可以有多个会计主体(如分公司、车间),一个会计主体也 可以有多个法律主体(如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3.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如果可以 判断企业不会持续经营,就应当改变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并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作相应 披露。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在会计分期前提下,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 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半年度、 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每个季度提供一次财务会计报告。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出现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 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预提、待摊等
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 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13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6个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 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有4个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 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 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 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 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 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 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个 (1)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 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根据调节利润的需要,任意提 取准备)。如果设置秘密准备,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2 会计处理方法。 5.在货币计量前提下,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 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 民币。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考点三】会计核算的 13 个一般原则(掌握) 1.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有 6 个 (1)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 一致、相互可比。 (3)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 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5)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2.确认和计量的原则有 4 个 (1)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 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 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 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原则,要求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 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 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期间(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 资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3 个 (1)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 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秘密准备是指根据调节利润的需要,任意提 取准备)。如果设置秘密准备,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2)重要性原则,要求重要会计事项应充分、准确披露,对于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 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典型例子有①融资租赁 ②收入确认;③售后租回;④关联方关系判断;⑤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例题1】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2000年)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E.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根据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改变企业政策 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政 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本题A项属这种情况;二是改变政策后能 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题C、D项属这种情况。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 则要求的是B、E项。 【例题2】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2003 年) A.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30%降为15% D.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 会计处理 E.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 【答案】C、D、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 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专利申请成功,不得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 资产成本;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违背会 计核算一贯性原则:选项C、D、E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 【考点四】会计六要素的概念(掌握)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近年来,财政部根据资产定义,对解决资产不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使用价值方面,去掉了老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 资产损失”报表项目,因为它们是待处理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进行报 告。但要注意,在期末进行资产清查时,如发生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仍
3 (2)重要性原则,要求重要会计事项应充分、准确披露,对于次要会计事项可简化处理。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 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典型例子有①融资租赁; ②收入确认;③售后租回;④关联方关系判断;⑤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例题1】下列项目中,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要求的有( ) 。(2000年) A.鉴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对原材料计提跌价准备 B.鉴于利润计划完成情况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 C.鉴于某项专有技术已经陈旧,将其账面价值一次性核销 D.鉴于某固定资产经改良性能提高,决定延长其折旧年限 E.鉴于某被投资企业将发生重大亏损,将该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成本法核算 【答案】B、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根据一贯性原则,企业不得随意改变企业政策,一 贯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政 策,一是有关法规发生变化,要求企业改变会计政策,本题A项属这种情况;二是改变政策后能 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本题C、D项属这种情况。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 则要求的是B、E项。 【例题 2】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的有( )。(2003 年) A.因专利申请成功,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资产成本 B.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 C.因客户的财务状况好转,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应收账款余额的 30%降为 15% D.因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按规定对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 会计处理 E.因减持股份而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重大影响,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 算 【答案】 C、D、E 【解析】本题的考核点是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 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企业专利申请成功,不得将已计入前期损益的研究与开发费用转为无形 资产成本;因预计发生年度亏损,将以前年度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全部予以转回,违背会 计核算一贯性原则;选项 C 、D、 E 不违背会计核算一贯性原则。 【考点四】会计六要素的概念(掌握) 1.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近年来,财政部根据资产定义,对解决资产不实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使用价值方面,去掉了老制度资产负债表中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 资产损失”报表项目,因为它们是待处理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作为资产进行报 告。但要注意,在期末进行资产清查时,如发生存货和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仍
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在结账时,一定要将其转平。转平时有 两种情况,一是已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二是未经权力机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则应在 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 关项目的年初数。 (2)在价值方面,需计提“八大准备”。对“八大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归纳: ①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佔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计提八大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投资 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投资收益;一般长期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 ②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中,“八大准备”只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 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 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16个项目,资 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 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 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 提过程。既然在明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 ③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的抵税问题 计提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损 失不能抵税,只有“0.5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应收款项5‰以内 部分可以抵税。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 异进行处理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又称为净资产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近年我国 对利润的核算主要有两大变化 (1)将老制度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去掉了。如果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包 括在利润表中,则本年的利润就由本年的经营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得来,这不能正确评 价本年度的经营成果,因此,在利润表中必须去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但要注意,如 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仍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最后将“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到“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而不是转入“本年利润
4 然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所以在结账时,一定要将其转平。转平时有 两种情况,一是已经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批准;二是未经权力机构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则应在 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当调整当期会计报表相 关项目的年初数。 (2)在价值方面,需计提“八大准备”。对“八大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归纳: ①计提基础和列支渠道 项目 计提基础 列支渠道 1.坏账准备 估计坏账损失的金额 列入管理费用 2.存货跌价准备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列入管理费用 3.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成本与市价 列入投资收益 4.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5.委托贷款减值准备 本金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投资收益 6.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7.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8.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 列入营业外支出 计提八大准备,有三个列支渠道,即一般性流动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管理费用;投资 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投资收益;一般长期资产项目计提准备,计入营业外支出。 ②在会计报表上的列示 在资产负债表中,“八大准备”只列示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余都用相应资产的净额列示, 如短期投资项目,用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减去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列示。这样处理的原 因,一是从形式看,如果在资产方要将各种减值准备全部列出,则左边要增加约 16 个项目,资 产方和权益方不好排列;二是从实质看,企业容易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操纵利润(所谓秘密准 备,是指不需计提准备时,企业根据操纵利润的需要,而计提的准备)。为了防止企业计提秘密 准备,随意操纵利润,要求企业填报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从明细表中可以看出各种准备的计 提过程。既然在明细表列示了各种准备,当然就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 ③计提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的抵税问题 计提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根据税法规定,其中的“7.5 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损 失不能抵税,只有“0.5 个”准备产生的费用才能抵税,即计提的坏账准备在应收款项 5‰以内 部分可以抵税。八大准备产生的费用、损失,在所得税会计处理时,应当作为可抵减时间性差 异进行处理。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又称为净资产。 4.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入。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6.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近年我国 对利润的核算主要有两大变化: (1)将老制度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去掉了。如果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包 括在利润表中,则本年的利润就由本年的经营成果和以前年度的损益调整得来,这不能正确评 价本年度的经营成果,因此,在利润表中必须去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项目。但要注意,如 果涉及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仍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会计科目进行核算,最后将“以 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而不是转入“本年利润
(2)利润总额的计算结果越来越小了,谨慎原则的运用越来越多了。比如,在债务重组中,将 不必支付的负债由以前的转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转入“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在借款 费用处理中,资本化期间缩短了,资本化的金额减小了:资本化金额小了,则计入财务费用的 金额就大了,利润总额就小了。这种情况几乎贯穿全书,包括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关联交易 的会计处理等,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在相关部分的学习中就好理解了
5 (2)利润总额的计算结果越来越小了,谨慎原则的运用越来越多了。比如,在债务重组中,将 不必支付的负债由以前的转入“营业外收入”改为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借款 费用处理中,资本化期间缩短了,资本化的金额减小了;资本化金额小了,则计入财务费用的 金额就大了,利润总额就小了。这种情况几乎贯穿全书,包括非货币性交易的处理,关联交易 的会计处理等,有了这个思路,以后在相关部分的学习中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