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会计》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第07章 负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11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七章负债 、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较重要的地位,分数一般在4分左右。本章重 点是增值税的核算和应付债券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 2.本章内容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增值税中的进项和销项是与商品购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与存货、 固定资产、收入、关联方交易结合复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应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结合复习 本章考点分析 【考点一】增值税的核算(掌握) 1.增值税的纳税对象 增值税是就货物(生产销售、进口)或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的増值部分征收的 种税。 2.一般纳税人 (1)科目设置 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増值税ˆ和“未交增值税ˆ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増 值税”明细科目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岀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 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2)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分为可以抵扣和不得抵扣: ①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三个来源: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了完税凭证、计算得来(按 运费的7%、购进免税农产品按买价的13%和废旧物资按收购价的10%计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的进项税额应价税分离入账: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是购进固定资产、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即用于应交营业税 的项目)、购进的货物用于免税项目(如古旧图书)、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 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价税合一入账: 借:固定资产(价+税) 材料(价+税 应付福利费(价+税) 贷:银行存款 ③如果购进的货物原定用于生产经营,进项税额已作抵扣,但其后因改变了原生产经营用途或

1 第七章 负 债 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较重要的地位,分数一般在4分左右。本章重 点是增值税的核算和应付债券中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 2.本章内容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增值税中的进项和销项是与商品购销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应与存货、 固定资产、收入、关联方交易结合复习;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资本,应与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结合复习。 二、本章考点分析 【考点一】增值税的核算(掌握) 1.增值税的纳税对象 增值税是就货物(生产销售、进口)或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的增值部分征收的一 种税。 2.一般纳税人 (1)科目设置 一般纳税人在“应交税金”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两个明细科目。“应交增 值税”明细科目下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 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2)进项税额。进项税额分为可以抵扣和不得抵扣: ①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三个来源: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了完税凭证、计算得来(按 运费的 7%、购进免税农产品按买价的 13%和废旧物资按收购价的 10%计算进项税额)。可以抵扣 的进项税额应价税分离入账: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主要是购进固定资产、购进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即用于应交营业税 的项目)、购进的货物用于免税项目(如古旧图书)、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 果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应价税合一入账: 借:固定资产(价+税) 原材料(价+税) 应付福利费(价+税) 贷:银行存款 ③如果购进的货物原定用于生产经营,进项税额已作抵扣,但其后因改变了原生产经营用途或

发生了非常损失,相应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作转出处理: 借:在建工程(价+税,将原材料用于工程) 待处理财产损溢(价+税,发生非常损失)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可由一般销售和视同销售产生: 1)一般销售时,根据不含税销售额和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视同销售,需要计算销项税额。下面是需要计算销项税额的事项: ①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在取得代销清单时,企业确认收入,计算销项税额; ②销售代销的货物,包括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作收入处理,计算销项税额: ③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作销售处理: 借:应付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主要是产成品:购买的货物主要是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④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投资,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抵偿债务,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应付账款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⑦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固定资产等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⑧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⑨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应付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外购的货物在⑧和⑨情形下不计算销项税额,而是进项税额转出)

2 发生了非常损失,相应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应作转出处理: 借:在建工程(价+税,将原材料用于工程) 待处理财产损溢(价+税,发生非常损失)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可由一般销售和视同销售产生: 1)一般销售时,根据不含税销售额和税率计算销项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视同销售,需要计算销项税额。下面是需要计算销项税额的事项: ①企业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在取得代销清单时,企业确认收入,计算销项税额; ②销售代销的货物,包括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作收入处理,计算销项税额; ③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作销售处理: 借:应付利润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主要是产成品;购买的货物主要是原材料和库存商品) ④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投资,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抵偿债务,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应付账款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⑦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出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固定资产等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⑧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⑨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应计算销项税额: 借:应付福利费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外购的货物在⑧和⑨情形下不计算销项税额,而是进项税额转出)

(4)交纳税金 交纳增值税分两种情况:正常交:即本月增值税在下月10日前交;预交:即本月预交一次 下月10日前结清。预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正常交纳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核 算 ①如果2003年5月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10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 贷:银行存款 5月31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100元,进项税额为85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15元;因已预 交10元,下月初尚需交5元,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5 贷:应交税金一一未交增值税 6月10日前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5 ②如果2003年5月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10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 贷:银行存款 5月31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肥2元,进项税额为85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7元;因己预交 10元,多交3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3 (注:多交的3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③如果2003年5月16日预交本月增值税10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10 贷:银行存款 10 5月31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83元,进项税额为85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为-2元,即下月 可留抵进项税额2元;因已预交10元,多交10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10 注:多交的10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上述处理的结果是:“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没有余额,借方可能有余额,表 示下月可留抵的进项税额;“应交税金—一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 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 (1)科目设置 小规模纳税人核算増值税,只设置“应交税金—一应交増值税”科目。 (2)税额计算 ①购进货物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②销售货物时按不含税价格计算应交增值税: )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6%。如果取得含税收入100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6%))94.34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100/(1+6%)*6%)5.66

3 (4)交纳税金 交纳增值税分两种情况:正常交:即本月增值税在下月 10 日前交;预交:即本月预交一次, 下月 10 日前结清。预交增值税通过“已交税金”核算,正常交纳增值税通过“未交增值税”核 算: ①如果 2003 年 5 月 16 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 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100 元,进项税额为 85 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 15 元;因已预 交 10 元,下月初尚需交 5 元,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5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 6 月 10 日前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5 贷:银行存款 5 ②如果 2003 年 5 月 16 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 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92 元,进项税额为 85 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 7 元;因已预交 10 元,多交 3 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3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3 (注:多交的 3 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③如果 2003 年 5 月 16 日预交本月增值税 10 元,则会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10 贷:银行存款 10 5 月 31 日,已知本月销项税额为 83 元,进项税额为 85 元,则本月应交增值税为-2 元,即下月 可留抵进项税额 2 元;因已预交 10 元,多交 10 元应转出,账务处理是: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1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10 (注:多交的 10 元可抵下月应上交数) 上述处理的结果是:“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期末贷方没有余额,借方可能有余额,表 示下月可留抵的进项税额;“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的增值税,借方余额 表示多交的增值税。 3.小规模纳税人 (1)科目设置 小规模纳税人核算增值税,只设置“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2)税额计算 ①购进货物时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②销售货物时按不含税价格计算应交增值税: 1)工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6%。如果取得含税收入 100 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1+6%))94.34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00/(1+6%)*6%)5.66

2)商品流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4%。如果取得含税收入100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4%))96.15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100/(1+4%)*4%)3.85 【考点二】“小”税种的核算(理解) 1.消费税 (1)产品销售。①将应税消费品对外销售,缴纳的消费税直接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②用应税消费品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方面,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计入有关成本 (2)委托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①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代收 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消费品的成本;②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 消费品,将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2.营业税 (1)营业税是对外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2)工业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通过“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在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3.资源税 (1)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2)资源税的列支去向有四个:①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 附加”科目:②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③收 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计入收购矿产品的成本;④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相关资源 税,购入液体盐缴纳的资源税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金—一应交资源税”的借方:企业加工成 固体盐后,在销售时,应交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4.土地增值税 土地増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増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通过“应交税金—应 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对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 目核算:转让固定资产应交的土地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5.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 (1)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均记入管理费用; (2)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6.城市维护建设税 (1)城建税按应交増值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的一定比例(如7%)交纳 2)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城建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7.耕地占用税 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通过“应交税金 科目核算 其他应交税费 (1)应交教育费附加,按照应交流转税的3%交纳,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 务支出”科目 (2)销售矿产品和对矿产品自行加工应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收购 未税矿产资源的企业,收购时,按实际支付的收购款项和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采 购成本 【考点三】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理解)

4 2)商品流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为 4%。如果取得含税收入 100 元,所作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4%))96.15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100/(1+4%)*4%)3.85 【考点二】“小”税种的核算(理解) 1.消费税 (1)产品销售。①将应税消费品对外销售,缴纳的消费税直接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②用应税消费品对外投资、在建工程等方面,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计入有关成本。 (2)委托方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①将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应将代收 代缴的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消费品的成本;②将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 消费品,将按规定准予抵扣的消费税,记入“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 2.营业税 (1)营业税是对外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2)工业企业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通过“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销售不动产应交营业税在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3.资源税 (1)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开发矿产品或者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种。 (2)资源税的列支去向有四个:①企业销售应税矿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 附加”科目;②企业自产自用的应税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③收 购未税矿产品代扣代缴的资源税计入收购矿产品的成本;④外购液体盐加工固体盐的相关资源 税,购入液体盐缴纳的资源税可以抵扣,记入“应交税金——应交资源税”的借方;企业加工成 固体盐后,在销售时,应交资源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 4.土地增值税 土地增值税按照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征收,通过“应交税金——应 交土地增值税”科目核算。对于兼营房地产业务的企业,缴纳土地增值税记入“其他业务支出”科 目核算;转让固定资产应交的土地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 5.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 (1)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均记入管理费用; (2)印花税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6.城市维护建设税 (1)城建税按应交增值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的一定比例(如7%)交纳; (2)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城建税,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核算。 7.耕地占用税 企业缴纳耕地占用税,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不通过“应交税金” 科目核算。 8.其他应交税费 (1)应交教育费附加,按照应交流转税的3%交纳,记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 务支出”科目; (2)销售矿产品和对矿产品自行加工应交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管理费用”科目;收购 未税矿产资源的企业,收购时,按实际支付的收购款项和代扣代缴的矿产资源补偿费,记入采 购成本。 【考点三】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理解)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分为借入时、期末计息和归还时三个步骤核算。按期计算利息,在实际支付或预 提时计入财务费用 2.应付票据 (1)应付票据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对于带息票据,企业应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 对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票据” (2)应付票据到期,企业无力支付到期票款时,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 转入“应付账款”科目: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3.应付账款 (1)应付账款采用总价法确认其入账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获得时冲减财务费用。 (2)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转入“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 4.预收账款 预收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5.代销商品款 代销商品款是企业接受代销商品的价款。企业在接受代销商品时,一方面增加“受托代销商 品”,另一方面增加“代销商品款 6.应付工资 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凡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支付,如工资、奖金、 津贴等,不论是否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1)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2)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收款(收回代垫款) 7.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4%提取并计入成本费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按税后利润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月份终了,将应付福利 费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8.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范围包括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 休金等内容 【考点四】长期债券的核算(掌握) 1.科目设置 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和应计利息四个明细科目

5 1.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分为借入时、期末计息和归还时三个步骤核算。按期计算利息,在实际支付或预 提时计入财务费用。 2.应付票据 (1)应付票据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对于带息票据,企业应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终了时, 对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票据”。 (2)应付票据到期,企业无力支付到期票款时,如果是商业承兑汇票,将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 转入“应付账款”科目;如果是银行承兑汇票,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 3.应付账款 (1)应付账款采用总价法确认其入账金额,现金折扣在实际获得时冲减财务费用。 (2)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预收账款 预收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5.代销商品款 代销商品款是企业接受代销商品的价款。企业在接受代销商品时,一方面增加“受托代销商 品”,另一方面增加“代销商品款”。 6.应付工资 应付工资是企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凡包括在工资总额内的各种支付,如工资、奖金、 津贴等,不论是否当月支付,都应当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1)计提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应付福利费 贷:应付工资 (2)发放工资 借:应付工资 贷:现金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其他应收款(收回代垫款) 7.应付福利费 应付福利费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4%提取并计入成本费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按税后利润一定比例提取的职工奖励和福利基金)。月份终了,将应付福利 费分配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在建工程等。 8.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的核算范围包括应付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统筹退 休金等内容。 【考点四】长期债券的核算(掌握) 1.科目设置 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和应计利息四个明细科目

2.发行时 (1)企业发行债券可按面值发行,也可按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 (2)企业发行债券如果发行费用大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费用减去发 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根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属于用于固定资 产项目的,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发 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 发行费用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间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其摊销的 费用按照借款费用处理原则处理。 (3)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一一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一一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一一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3.期末计提利息 (1)对于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 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在采用直线法摊销溢价、折价时,利息计算公式是: ①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期限 ②利息费用=应计利息一债券溢价摊销+债券折价摊销 (2)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一一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一一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一一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4.归还时 借:应付债券一一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一一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考点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掌握) 1.转换前。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当按 般公司债券进行会计处理,如上述。 2.转换时 (1)转换的股数=转换债券的面值/换股率; (2)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份或资本时,应当按其账面价值 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转换股份面值(转换的股数*1)的差额,减去支付现金后的 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3)账务处理 借: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一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股本

6 2.发行时 (1)企业发行债券可按面值发行,也可按溢价发行或折价发行。 (2)企业发行债券如果发行费用大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费用减去发 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后的差额,根据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用途,属于用于固定资 产项目的,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处理原则处理;属于其他用途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如果发 行费用小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按发行期间冻结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减去 发行费用后的差额,视同发行债券的溢价收入,在债券存续期间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其摊销的 费用按照借款费用处理原则处理。 (3)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3.期末计提利息 (1)对于溢价和折价,应在债券的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于计提利息时摊销,并按借 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在采用直线法摊销溢价、折价时,利息计算公式是: ①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债券期限 ②利息费用=应计利息—债券溢价摊销+债券折价摊销 (2)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4.归还时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考点五】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核算(掌握) 1.转换前。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以及转换为股份之前,应当按 一般公司债券进行会计处理,如上述。 2.转换时 (1)转换的股数=转换债券的面值/换股率; (2)当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份或资本时,应当按其账面价值 结转;可转换公司债券账面价值与转换股份面值(转换的股数*1)的差额,减去支付现金后的 余额,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3)账务处理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溢价发行时) 贷:股本

资本公积一一股本溢价 现金(不足一股,返还现金) 应付债券一一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3.利息补偿金。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 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 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作为或有支出处理),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或财 务费用:未支付的利息补偿金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40000元的可 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甲 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2001年起每年1月5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 (即,上年末仍未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利息):债券持有人自2001年3月31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 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100元转换为8股,每股面值1元 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90 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发生的相关税费30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60 万元。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均已收存银行。 2001年4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 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800万股,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2002年7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其他持有人将其各自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申 请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为2399.92万股;对于债券面值不足转换1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总额1万元,甲公司已按规定的条件以现金偿付,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2002年 月1日尚未开工 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 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甲公司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要求】 (1)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2002年) 【答案】 (1)甲公司2000年1月2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1036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4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360 2)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540

7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现金 (不足一股,返还现金) 应付债券——债券折价(折价发行时) 3.利息补偿金。企业发行附有赎回选择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 补偿金,即债券约定赎回期届满日应当支付的利息减去应付债券票面利息的差额,应当在债券 发行日至债券约定赎回届满日期间计提应付利息(作为或有支出处理),分别计入在建工程或财 务费用;未支付的利息补偿金转入营业外收入。 【例题】甲上市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于2000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总额为40000万元的可 转换公司债券,用于建造一套生产设备。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3%。甲 公司在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中规定:从2001年起每年1月5日支付上一年度的债券利息 (即,上年末仍未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利息);债券持有人自2001年3月31日起可以申请将所持债 券转换为公司普通股,转股价格为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面值每100元转换为8股,每股面值1元; 没有约定赎回和回售条款。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过程中,甲公司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90 万元,扣除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而发生的相关税费30万元后,实际取得冻结资金利息收入360 万元。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及实际取得的冻结资金利息收入均已收存银行。 2001年4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A公司将其所持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 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800万股,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2002年7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其他持有人将其各自持有的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申 请转换为甲公司股份,共计转换为2399.92万股;对于债券面值不足转换1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面值总额1万元,甲公司已按规定的条件以现金偿付,并于当日办妥相关手续。 甲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成功后,因市场情况发生变化,生产设备的建造工作至2002年7 月1日尚未开工。 甲公司对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溢折价采用直线法摊销,每半年计提一次利息并摊销溢折价; 甲公司按约定时间每年支付利息。甲公司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要求】 (1)编制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2002年) 【答案】 (1)甲公司2000年1月2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借:银行存款 4036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 4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360 (2)甲公司2000年12月31日与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54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贷:应付利息 600(40000×3%×6/12) (3)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贷:应付利息75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1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52.5(240/4×21/24或210/4) 应付利息 75(10000×3%×3/12或300/4)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45[240/4×3×6/24或(210-52.5)/21×6 应付利息 450 贷:股本 现金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8094.08 【考点六】其他长期负债(了解) 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分为借入时、期末计提利息和归还时三个步骤核算。期末应当按期预提利息,计 入所购建资产的成本或者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包括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在 租赁”章掌握)等

8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60(360/6) 贷:应付利息 600(40000×3%×6/12) (3)甲公司2001年4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67.5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7.5 贷:应付利息 75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面值) 1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溢价) 52.5(240/4×21/24或210/4) 应付利息 75(10000×3%×3/12或300/4) 贷:股本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9327.5 (4)甲公司2002年7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普通股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30000 ——可转换公司债券(溢价) 45[240/4×3×6/24或(210-52.5)/21×6] 应付利息 450 贷:股本 2399.92 现金 1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8094.08 【考点六】其他长期负债(了解) 1.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分为借入时、期末计提利息和归还时三个步骤核算。期末应当按期预提利息,计 入所购建资产的成本或者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包括采用补偿贸易方式引进国外设备价款、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在 “租赁”章掌握)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