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会计》课程相关教学资源:第12章 外币业务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122.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十二章外币业务 (郑庆华,2005。3。25) 、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较重要的地位,重点是外币日常业务的核算(4 种)和汇兑损益的核算,考试题型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分值在5分左右 2.本章内容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在掌握本章内容后,汇兑损益的计算与借款费用资本化对比复习 、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外币业务的概念(了解) 1.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经济业务。 2.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外币统账制适用于工商企业,外 币分账制适用于金融企业 3.外币账户包括:(1)外币货币资金:(2)外币债权:(3)外币债务。 4.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应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 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接受外币投资业务除外) 【考点二】外币日常业务的核算(掌握) 1.外币兑换 (1)卖出外币时,将实际收取的记账本位币(按银行买入价折算)登记入账,同时将付出 的外币折合按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两者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一一人民币(实际收到金额)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2)买入外币时,将实际支付的记账本位币(按银行卖出价折算)登记入账,同时将收到 的外币折合按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两者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金额) 2.外币购销 (1)企业以外币购入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按市场汇率将支付(或应付)的外币折算为记账 本位币,以确定购入货物及债务的入账价值,同时按照外币的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1 第十二章 外币业务 (郑庆华,2005。3。25) 一、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 1.本章在考试中的地位:本章在考试中居于较重要的地位,重点是外币日常业务的核算(4 种)和汇兑损益的核算,考试题型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分值在5分左右。 2.本章内容无变化。 3.本章复习方法:在掌握本章内容后,汇兑损益的计算与借款费用资本化对比复习。 二、本章考点精讲 【考点一】外币业务的概念(了解) 1.外币业务,是指企业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其他货币进行款项收付、往来结算的经济业务。 2.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有外币统账制和外币分账制两种。外币统账制适用于工商企业,外 币分账制适用于金融企业。 3.外币账户包括:(1)外币货币资金;(2)外币债权;(3)外币债务。 4.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时,应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 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接受外币投资业务除外)。 【考点二】外币日常业务的核算(掌握) 1.外币兑换 (1)卖出外币时,将实际收取的记账本位币(按银行买入价折算)登记入账,同时将付出 的外币折合按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两者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收到金额)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2)买入外币时,将实际支付的记账本位币(按银行卖出价折算)登记入账,同时将收到 的外币折合按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两者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财务费用。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金额) 2.外币购销 (1)企业以外币购入原材料和固定资产,按市场汇率将支付(或应付)的外币折算为记账 本位币,以确定购入货物及债务的入账价值,同时按照外币的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借:固定资产 贷:应付账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银行存款(用人民币支付的关税等) (2)企业出口商品,按照市场汇率将外币销售收入折算为人民币;对于取得的款项或发生 的外币债权,按照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入账,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外币借款 企业借入外币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 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贷:短期借款—一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4.接受外币投资 (1)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 位币入账,即外币资产按照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不能用期初汇率! (2)对于实收资本账户如何登记入账,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分别投资合同是否 有约定汇率进行处理:①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合同中 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折算金额作为实收资本的金额,资本金额与资产金额之间的差额,作 为资本公积处理:②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款项时 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此时不会产生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一一美元户(原币*当日市场汇率) 借或贷: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原币*约定汇率) 【考点三】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掌握) 1.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1)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 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2)实务中汇兑损益的计算:例如教材中例9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外币账户明细账, 很容易计算出来 应收账款一美元户 日期摘要 原汇率人民原币汇率人民原币汇人民币 月初余 100000 4840000 5出口 008.316600 300000 2500000 100008.35[8350020000 1665000

2 银行存款(用人民币支付的关税等) (2)企业出口商品,按照市场汇率将外币销售收入折算为人民币;对于取得的款项或发生 的外币债权,按照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入账,同时按照外币金额登记有关外币账户。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贷:主营业务收入 3.外币借款 企业借入外币时,按照借入外币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同时按照借入外币 的金额登记相关的外币账户。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贷:短期借款——美元户(原币*市场汇率) 4.接受外币投资 (1)外商投资企业接受外币投资时,采用收到外币款项时的市场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本 位币入账,即外币资产按照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不能用期初汇率!)。 (2)对于实收资本账户如何登记入账,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分别投资合同是否 有约定汇率进行处理:①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应当按照合同中 约定的汇率进行折算,以折算金额作为实收资本的金额,资本金额与资产金额之间的差额,作 为资本公积处理;②在投资合同中对外币资本投资没有约定汇率的情况下,按收到外币款项时 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此时不会产生资本公积。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原币*当日市场汇率) 借或贷: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原币*约定汇率) 【考点三】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掌握) 1.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 (1)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 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2)实务中汇兑损益的计算:例如教材中例 9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外币账户明细账, 很容易计算出来: 应收账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 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 率 人民币 12.1 月初余 额 100000 8.4 840000 5 出口 200 000 8.3 16600 00 300000 2500000 20 收回货 10000 8.35 83500 200000 1665000

31汇兑损 5000 2000008 1670000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明细账可知,在12月31日应收账款为200000美元,账 面金额为1665000人民币元,但按年末汇率8.35计算,折算金额为1670000人民币元,故在应 收账款的借方人民币位置应增加5000元,这就是汇兑收益。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一一美元户5000 贷:财务费用 5000 这就是月末汇兑差额的计算。其他外币账户及汇兑损益的计算如下 应付账款一美元户 日期摘要 原汇率人民原币汇率|人民原币汇人民币 2.1月初余 500008.4420000 18购料 160008.3513360210000 1756000 31汇兑损 2500 2100008.1753500 银行存款一美元户 日期摘要 原汇率人民原币汇率人民|原币汇人民币 12.1月初余 2000008.4168000 10借款 1808.314940 380000 3174000 12购料付 220008.318260160000 1348000 20 款收款 回货1008. 260000 2183000 31归还贷 180008.351503080000 680000 款 31汇兑损 200080000 668000 短期借款一美元户 日期摘要 余 原汇率人民原币汇率人民|原币 汇|人民币 月初余 8.40

3 款 0 0 31 汇兑损 益 5000 200000 8 . 35 1670000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的计算:通过登记明细账可知,在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为 200000 美元,账 面金额为 1665000 人民币元,但按年末汇率 8.35 计算,折算金额为 1670000 人民币元,故在应 收账款的借方人民币位置应增加 5000 元,这就是汇兑收益。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 5000 贷:财务费用 5000 这就是月末汇兑差额的计算。其他外币账户及汇兑损益的计算如下: 应付账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 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 率 人民币 12.1 月初余 额 50000 8.4 420000 18 购料 16000 0 8.35 13360 00 210000 1756000 31 汇兑损 益 2500 210000 8 . 35 1753500 银行存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 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 率 人民币 12.1 月初余 额 200000 8.4 1680000 10 借款 180 000 8.3 14940 00 380000 3174000 12 购料付 款 22000 0 8.3 18260 00 160000 1348000 20 收回货 款 100 000 8.35 83500 0 260000 2183000 31 归还贷 款 18000 0 8.35 15030 0 0 80000 680000 31 汇兑损 益 12000 80000 8 . 35 668000 短期借款—美元户 日期 摘要 借 贷 余 原 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率 人 民 币 原币 汇 率 人民币 12.1 月初余 额 0 8.4 0

10借款 180008.3|14940180000 1494000 31归还贷1808.3515030 (借) 00 9000 31汇兑损 9000|0 (3)在教材中没有登记上述典型的外币明细账,其汇兑损益可按下列公式快速计算: 汇兑损益=期末折算金额一期末账面金额=期末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期初外币账户人民 币余额+外币账户人民币增加额一外币账户人民币减少额) 例如: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0-(0+1494000-1503000=9000(人民币元 计算的结果如为“+”,则表示外币账户增加:计算结果如为“一”,则表示外币账户减少。 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为“+9000”,则表示“短期借款一一美元户”增加9000元,其账务 处理是 借:财务费用9000 贷:短期借款一一美元户9000 在计算出每个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之后,可以作一笔复合分录: 借:应收账款一一美元户5000 应付账款一一美元户2500 财务费用 135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短期借款 9000 2.汇兑损益的列支渠道 对于汇兑损益,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 (1)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 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3)除上述情况外,发生汇兑损益均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4)因银行结售、购入外币或不同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与汇率之间的差额,计入 当期财务费用 【考点四】外币报表折算(理解)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有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时态 (2)外币报表的折算,要明确折算思路: 假设在美国办了一家子公司,2004年年报有资产负债表(总资产100万美元),利润及利 润分配表。因为是美元表,在合并时不能与人民币表直接相加,必须将美元折成人民币 如果将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所有项目同时按1:8折算,则总资产为800万元人 民币,而且报表是平衡的。但这不符合折算理论(因为不同项目应承担不同的外汇风险)。如果 将所有的资产、所有的负债,所有的损益及利润分配发生额都按现行汇率(资产、负债按年末 汇率,损益、利润分配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只有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

4 10 借款 18000 0 8.3 14940 00 180000 1494000 31 归还贷 款 180 000 8.35 15030 0 0 0 (借) 9000 31 汇兑损 益 9000 0 8 . 35 0 (3)在教材中没有登记上述典型的外币明细账,其汇兑损益可按下列公式快速计算: 汇兑损益=期末折算金额—期末账面金额=期末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期初外币账户人民 币余额+外币账户人民币增加额—外币账户人民币减少额) 例如: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0-(0+1494000-1503000)=9000(人民币元) 计算的结果如为“+”,则表示外币账户增加;计算结果如为“—”,则表示外币账户减少。 上述短期借款汇兑损益为“+9000”,则表示“短期借款——美元户”增加 9000 元,其账务 处理是: 借:财务费用 9000 贷:短期借款——美元户 9000 在计算出每个外币账户的汇兑损益之后,可以作一笔复合分录: 借:应收账款——美元户 5000 应付账款——美元户 2500 财务费用 13500 贷:银行存款 12000 短期借款 9000 2.汇兑损益的列支渠道 对于汇兑损益,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 (1)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并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 入开始生产经营当月的损益; (2)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处理; (3)除上述情况外,发生汇兑损益均应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4)因银行结售、购入外币或不同兑换而产生的银行买入、卖出与汇率之间的差额,计入 当期财务费用。 【考点四】外币报表折算(理解)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1)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有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 时态法。 (2)外币报表的折算,要明确折算思路: 假设在美国办了一家子公司,2004 年年报有资产负债表(总资产 100 万美元),利润及利 润分配表。因为是美元表,在合并时不能与人民币表直接相加,必须将美元折成人民币。 如果将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所有项目同时按 1:8 折算,则总资产为 800 万元人 民币,而且报表是平衡的。但这不符合折算理论(因为不同项目应承担不同的外汇风险)。如果 将所有的资产、所有的负债,所有的损益及利润分配发生额都按现行汇率(资产、负债按年末 汇率,损益、利润分配按全年平均汇率)折算,只有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

余公积三个项目用历史汇率折算,这种方法称为现行汇率法(因为大部分项目用现行汇率) 将所有的资产统一按一个汇率折算,也过于简化了,应作改进。如何改进,有两种办法 一是将所有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一样)。因流动资产要承担外汇风险(如有 100美元,汇率升降折成的人民币是有差别的),故用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不承担外汇风 险(如固定资产一旦购入,汇率的升降对它没有意义),故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流动与非 流动项目法。二是将所有资产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同样的道理,货币性资产用现 行汇率,非货币性资产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时态法的思路与上述不同。它认为折算只能改变计量单位(如美元还是人民币),不能改 变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市价)。比如年末有库存商品100美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 价。如果年末市价为12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历史成本计价的100美元,此时,应该用历史 汇率折算:如果年末市价为7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市价计价的70美元,此时,应该用现行 汇率折算。这就是时态法的思路 2.我国外币报表折算 (1)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①所有的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 ②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 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直接根据利润分配表中本项目填列 ③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外币会计报表 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2)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折算 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期间 的平均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也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 司记账本位币。在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应当在合并 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5 余公积三个项目用历史汇率折算,这种方法称为现行汇率法(因为大部分项目用现行汇率)。 将所有的资产统一按一个汇率折算,也过于简化了,应作改进。如何改进,有两种办法: 一是将所有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一样)。因流动资产要承担外汇风险(如有 100 美元,汇率升降折成的人民币是有差别的),故用现行汇率折算;非流动资产不承担外汇风 险(如固定资产一旦购入,汇率的升降对它没有意义),故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流动与非 流动项目法。二是将所有资产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同样的道理,货币性资产用现 行汇率,非货币性资产用历史汇率。这种方法称为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 时态法的思路与上述不同。它认为折算只能改变计量单位(如美元还是人民币),不能改 变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市价)。比如年末有库存商品100美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 价。如果年末市价为12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历史成本计价的100美元,此时,应该用历史 汇率折算;如果年末市价为70美元,则报表上的存货为市价计价的70美元,此时,应该用现行 汇率折算。这就是时态法的思路。 2.我国外币报表折算 (1)资产负债表的折算 ①所有的资产、负债类项目均按照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 币; ②所有者权益类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照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 账本位币。“未分配利润”直接根据利润分配表中本项目填列。 ③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外币会计报表 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 (2)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的折算 利润表所有项目和利润分配表有关反映发生额的项目,应当按照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期间 的平均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也可以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 司记账本位币。在采用合并会计报表决算日市场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时,应当在合并 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