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之借款费用与合并报表总结 中华财会网(wW.e521.com)2005-09-06 借款费用 资本化范围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才能够在符合资 本化的条件下予以资本化。发生在其他资产(如存货、无形资产)的购建或者建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不能够予以 资本化。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该固定资产既包括自己购建的。也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 二、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1、确定题目要求是按年、按半年、按季还是按月计算,以天计算还是以月计算。 2、注意验证累计支出数不得超过专门借款额。 3、暂停资本化期间:分两种,一是非正常中断,一是部分项目单独投入使用 三、计算发行债券资本化利率时 1、资本化率=[利息-溢价(+折价)]/发行额(实际收到的款额) 第一次计算 2、资本化率=[利息-溢价(+折价)]/面值-溢价摊销的余额(+折价摊销的余额)—以后期间计算 四、资本化时,领用产品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在实际支付时开始资本化,转出的产品成本在移动时开始资 本化。领用的原材料成本及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移动时开始资本化 1.借款费用 1)挂钩部分(1)借款利息(2)折(溢)价的摊销 2)不挂钩部分(1)汇兑损益(2)辅助费用 2.判断是前提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3个条件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己经发生专门借款是关键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3.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步骤 1)挂钩部分 (1)资本化率分子=借款利息+折价摊销-溢价摊 分母:实际收到的借款本金(除非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即为资本化率,直线摊销分母不考虑溢价折 价摊销) (2)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先判断累计支出是否超过借款的本金,如不超过,可不写出,直接计算:如超出,则要说明 区分中断的性质 会计覆盖天数 上期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绝对不能简单照搬到下期,上期发生的所有支出的累计数才是本期的期初支出 数 (3)算出资本化利息金额 (4)总的利息 (5)财务费用 2)不挂钩部分 4.外币借款 1)借款利息与支出挂钩 2)汇兑损益不挂钩 (1)借款本金 (2)应付利息 其余的汇兑损益打入财务费用 资本化率有新的看法,分母应是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不应考虑折价溢价的摊销
CPA会计之借款费用与合并报表总结 中华财会网(www.e521.com) 2005-09-06 -------------------------------------------------------------------------------- 借款费用: 一、资本化范围: 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只有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过程中的借款费用,才能够在符合资 本化的条件下予以资本化。发生在其他资产(如存货、无形资产)的购建或者建造过程中的借款费用不能够予以 资本化。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该固定资产既包括自己购建的。也包括委托其他单位建造的。 二、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1、确定题目要求是按年、按半年、按季还是按月计算,以天计算还是以月计算。 2、注意验证累计支出数不得超过专门借款额。 3、暂停资本化期间:分两种,一是非正常中断,一是部分项目单独投入使用。 三、计算发行债券资本化利率时: 1、资本化率=[利息-溢价(+折价)]/发行额(实际收到的款额)————第一次计算 2、资本化率=[利息-溢价(+折价)]/面值-溢价摊销的余额(+折价摊销的余额)——以后期间计算 四、资本化时,领用产品计算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在实际支付时开始资本化,转出的产品成本在移动时开始资 本化。领用的原材料成本及转出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在移动时开始资本化。 补充: 1.借款费用 1)挂钩部分 (1)借款利息 (2) 折(溢)价的摊销 2)不挂钩部分(1)汇兑损益 (2)辅助费用 2.判断是前提 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条件 3个条件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专门借款是关键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3.计算借款费用资本化步骤 1)挂钩部分 (1)资本化率 分子=借款利息+折价摊销-溢价摊销 分母:实际收到的借款本金 (除非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实际利率即为资本化率,直线摊销分母不考虑溢价折 价摊销) (2)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 先判断累计支出是否超过借款的本金,如不超过,可不写出,直接计算;如超出,则要说明。 区分中断的性质 会计覆盖天数 上期的累计支出加权平均数绝对不能简单照搬到下期,上期发生的所有支出的累计数才是本期的期初支出 数。 (3)算出资本化利息金额 (4)总的利息 (5)财务费用 2)不挂钩部分 4.外币借款 1)借款利息 与支出挂钩 2)汇兑损益 不挂钩 (1)借款本金 (2)应付利息 其余的汇兑损益打入财务费用 资本化率有新的看法,分母应是实际收到的借款金额,不应考虑折价溢价的摊销
流转税和所得税 1、企业按照规定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还的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2、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 的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应一 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征收企业所得税 合并报表的作题步骤 1.投资三部曲 1)所有者权益 2)投资收益确定利润是关键 3)提取盈余公积份额以内,莫要太贪 2.存货 1)三部曲 (1)期初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理论基础: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货否则贷方应该是存货 (2)本期内部销售只管内部销售,决不多管闲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3)期末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因为报表用,一定是存货,而非库存商品 2)存货跌价准备 (1)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本期期末计提跌价准备注意与上期的连续性千万不可搞独立 3.应收账款 1)期初坏帐准备 借:坏帐准备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本期期末应收帐款帐面余额,而非实际发生额 3)期末坏帐准备注意与上期的连续性千万不可搞独立 4.无形资产 5.固定资产 1)关注销售方的销售性质,确定收入类型 借: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2)下一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与存货不同理论基础: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货否则贷方应该是存货,固定资产要继续用下去,不做期末为零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流转税和所得税: 1、企业按照规定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还的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2、对企业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 的以外,都应并入企业利润,照章征收企业所得税。 3、企业取得的国家财政性补贴和其他收入,除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的以外,应一 律并入实际收到该补贴收入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予以征收企业所得税。 合并报表的作题步骤 1.投资 三部曲 1)所有者权益 2)投资收益 确定利润是关键 3)提取盈余公积 份额以内,莫要太贪 2.存货 1)三部曲 (1)期初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理论基础: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货 否则贷方应该是存货 (2)本期内部销售 只管内部销售,决不多管闲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3) 期末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存货 因为报表用,一定是存货,而非库存商品 2)存货跌价准备 (1)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 本期期末计提跌价准备 注意与上期的连续性 千万不可搞独立 3.应收账款 1)期初坏帐准备 借:坏帐准备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2)本期期末应收帐款帐面余额,而非实际发生额 3)期末坏帐准备 注意与上期的连续性 千万不可搞独立 4.无形资产 5.固定资产 1)关注销售方的销售性质,确定收入类型 借:主营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主营业务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2)下一期 借:期初未分配利润 贷:固定资产原价 与存货不同 理论基础:假定其末不再有存货 否则贷方应该是存货,固定资产要继续用下去,不做期末为零 的假设 借:累计折旧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借: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制造费用)
3)处置因为固定资产原价,累积折旧最终要转入营业外收入,所以要将有关这些科目进行转换 莫忘期初至处置日这一段的折旧,当然折旧要更换包装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移作他用进项税转出问题 在使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下,企业原材料移作他用(即用于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捐赠、职工福利等)进项税额 转出时,一定要将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先换算为实际成本,然后再计算税额。 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当期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500000元,成本差 异率为2%,计算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原材料实际成本=500000k(1+2%)=510000 进项税额=510000*17%=86700 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510000+86700=596700 借:在建工程596700 贷:原材料500000 材料成本差异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6700 上题中还有一个考点:运费的进项税转出问题 如: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当期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500000元,其中含 费10500元,成本差异率为2%,计算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这里的计入原材料成本的运费10500元己经扣除了增值税进项税额,要将其先换算成原运费成本 原实际支付的运费=10500/(1-7%)=11290 增值税进项税额=11290*7%=790 原材料成本差异=(500000410500*2%=9790 原材料实际成本=(50000-10500)+9790=499290 原村料进项税额=499290*17%=84879 在建工程成本=499290+10500+84879+790=595459 借:在建工程595459 贷:原材料50000 材料成本差异97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69
3) 处置 因为固定资产原价,累积折旧最终要转入营业外收入,所以要将有关这些科目进行转换 莫忘期初至处置日这一段的折旧,当然折旧要更换包装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移作他用进项税转出问题 在使用计划成本法核算下,企业原材料移作他用(即用于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对外捐赠、职工福利等)进项税额 转出时,一定要将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先换算为实际成本,然后再计算税额。 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当期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500000万元,成本差 异率为2%,计算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原材料实际成本=500000*(1+2%)=510000 进项税额=510000*17%=86700 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510000+86700=596700 借:在建工程 596700 贷:原材料 5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6700 上题中还有一个考点:运费的进项税转出问题。 如: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当期在建工程领用原材料500000元,其中含运 费10500元,成本差异率为2%,计算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是多少。 这里的计入原材料成本的运费10500元已经扣除了增值税进项税额,要将其先换算成原运费成本 原实际支付的运费=10500/(1-7%)=11290 增值税进项税额=11290*7%=790 原材料成本差异=(500000-10500)*2%=9790 原材料实际成本=(500000-10500)+9790=499290 原村料进项税额=499290*17%=84879 在建工程成本=499290+10500+84879+790=595459 借:在建工程 595459 贷:原材料 500000 材料成本差异 979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