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非货币性交易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2002年试题的分数为3分,2003年试题的分数为1分,2004年试题的分数为1.5分。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分数不高,试题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核的是与非货币性 交易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2)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计算 (3)非货币性交易的概念 (4)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 和2004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变化的内容主要有 (1)明确了非货币性交易的计算公式中不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 (2)修订了部分例题 针对2005年考试,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非货币性交易的判断 (2)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3)各种情况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4)没有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5)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等 第一节非货币性交易概述 、有关概 (一)非货币性交易 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 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二)货币性资产 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 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货币资金、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 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等。 (三)非货币性资产 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 券投资等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存货、不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例题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一一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A.对没有市价的股票进行的投资 B对有市价的股票进行的投资 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D 在涉及补价情况下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划分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25%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交易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 2002 年试题的分数为 3 分,2003 年试题的分数为 1 分,2004 年试题的分数为 1.5 分。 从近三年的试题看,本章分数不高,试题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考核的是与非货币性 交易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2)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计算; (3)非货币性交易的概念; (4)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等。 和 2004 年版教材相比,本章变化的内容主要有: (1)明确了非货币性交易的计算公式中不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 (2)修订了部分例题。 针对 2005 年考试,考生应关注的主要内容有: (1)非货币性交易的判断; (2)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 (3)各种情况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4)没有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5)涉及补价情况下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等。 第一节 非货币性交易概述 一、有关概念 (一)非货币性交易 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包括股权换股权,但不包括企业合并中所涉及的非货币性 交易)。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二)货币性资产 是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 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货币资金、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 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等。 (三)非货币性资产 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 券投资等。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存货、不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例题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的规定,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 )。 A.对没有市价的股票进行的投资 B.对有市价的股票进行的投资 C.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答案】D 二、在涉及补价情况下货币性交易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划分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25%
整个交易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交易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例题2】假定A公司用一台设备和B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交挨 (1)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 (2)A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A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9.09% (3)A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A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909% (4)A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A公司支付补价10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时,涉及补价的企业, 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十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例题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A.以公允价值50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 B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 C.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12万元的补价 D.以公允价值3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15万元的补价 【解析】15÷(30+15)=33.33%大于25%,选项D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例题4】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是()。(2003年考题) A以公允价值为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80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80万 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 价140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420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一台设 备,并收到补价30万元 【答案】A 【解析】选项A,80÷(260+80)=23.53%,小于25%;选项B,80÷(200+80)=28.57%,大于25% 选项C,140÷(320+140)=30.43%,大于25%;选项D,属于货币性交易。通过计算和分析,“选项A”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第二节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交易核算的一般原则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计算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其他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其他会计科目借方发生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
整个交易金额即为在整个非货币性交易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例题 2】假定 A 公司用一台设备和 B 公司的一项专利权交换。 (1)A 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公司收到补价 10 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 (2)A 公司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公司支付补价 10 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9.09% (3)A 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公司收到补价 10 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9.09% (4)A 公司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A 公司支付补价 10 万元。 补价÷整个交易金额=10/100=10% 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交易时,涉及补价的企业, 其计算公式如下: 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 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 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 【例题 3】下列项目中,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有( )。 A.以公允价值 50 万元的原材料换取一项专利权 B.以公允价值 50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批原材料 C.以公允价值 100 万元的 A 车床换取 B 车床,同时收到 12 万元的补价 D.以公允价值 30 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小汽车,同时支付 15 万元的补价 【答案】D 【解析】15÷(30+15)=33.33%大于 25%,选项 D 不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例题 4】甲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的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交易的是( )。(2003 年考题) A.以公允价值为 26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账面价值为 320 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 80 万元 B.以账面价值为 28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丙公司公允价值为 200 万元的一项专利权,并收到补价 80 万 元 C.以公允价值为 320 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入丁公司账面价值为 460 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 价 140 万元 D.以账面价值为 420 万元、准备持有至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换入戊公司公允价值为 390 万元的一台设 备,并收到补价 30 万元 【答案】A 【解析】选项 A,80÷(260+80)=23.53%,小于 25%; 选项 B,80÷(200+80)=28.57%,大于 25%; 选项 C,140÷(320+140)=30.43%,大于 25%;选项 D,属于货币性交易。 通过计算和分析,“选项 A” 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第二节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 一、非货币性交易核算的一般原则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调整,计算确定换入资产入账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其他会计科目贷方发生额-其他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 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处理 (一)支付补价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可抵扣的增值
税进行税额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十补价十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题5】钱江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甲设备从海河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支付置换相关税费10000 元,并支付补价款30000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300000元,已提折旧30000元 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0000元和280000元,钱江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A.220000 B.236000 【答案】A 【解析】资产置换日甲设备已计提的折旧额=50000040%(50000050000040%)×40%=320000元, 资产置换日甲设备的账面价值=50000-0320000=180000元,钱江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 =180000+10000+30000=220000元。 二)收到补价的企业,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例题6】甲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80万元,换出资产应交税金及 教育费附加为5万元,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90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10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100-80-5)00×10=1.5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补价 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相当于换出资产将要实 现的总的损益,将其除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即为每一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将要实现的损益,然后再乘 以补价,则为收到的补价部分应确认的损益。 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补价一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 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应交 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应 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如果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金额为负数,应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题】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换出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76万元,已提减值 准备为10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换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6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4万元。换出无 形资产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为3,21万元。则甲公司换入设备时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为()万 A.-0.614 C.-0.186 【答案】A 【解析】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60-6)÷60×4-4-60×3.21=-0.614万元 【例题8】2002年10月12日,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15万元。 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计税价格为14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160万元,公允价值为135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 费。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万元。(2002年考题)
税进行税额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题 5】钱江公司用一台已使用 2 年的甲设备从海河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支付置换相关税费 10000 元,并支付补价款 30000 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 为 500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率为 5%, 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未计提减值准备;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 300000 元,已提折 旧 30000 元。 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 250000 元和 280000 元,钱江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元。 A.220000 B.236000 C.290000 D.320000 【答案】A 【解析】资产置换日甲设备已计提的折旧额=500000×40%+(500000-500000×40%)×40%=320000 元, 资产置换日甲设 备 的 账 面 价值 =500000-320000=180000 元 ,钱 江 公 司 换入 的 乙 设 备 的入 账 价 值 =180000+10000+30000=220000 元。 (二)收到补价的企业,应按如下公式计算确定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和应确认的损益。 【例题 6】甲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换出资产应交税金及 教育费附加为 5 万元,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 90 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 10 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100-80-5)/100×10=1.5 万元。 1.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补价 公式中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相当于换出资产将要实 现的总的损益,将其除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即为每一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将要实现的损益,然后再乘 以补价,则为收到的补价部分应确认的损益。 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 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 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 如果按上述公式计算出的金额为负数,应确认为非货币性交易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题 7】甲公司以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的一台设备。换出专利权的摊余价值为 76 万元,已提减值 准备为 10 万元,公允价值为 60 万元,换入设备的公允 价值为 56 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 4 万元。换出无 形资产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为 3.21 万元。则甲公司换入设备时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为( )万 元。 A.-0.614 B.-0.4 C.-0.186 D.0 【答案】A 【解析】应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60-66)÷60×4-4÷60×3.21=-0.614 万元 【例题 8】2002 年 10 月 12 日,甲公司以一批库存商品换入一台设备,并收到对方支付的补价 15 万元。 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120 万元,公允价 值为 150 万元,计税价格为 140 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换入设备的原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35 万元。假定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 其他相关税 费。甲公司因该项非货币性交易应确认的收益为( )万元。(2002 年考题)
A-1.38 B.045 C.0.62 D.3 【答案】D 【解析】应确认的收益=(150-120)/50×15=3万元 注:按原规定,此题答案为C,计算过程为:应确认的收益=(150-120)/50×15-15÷150×140×17% 062万元。 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损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 项税额。 例3: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专利权与乙公司生产用车床交换。甲公司专利权账 面价值为4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45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乙公司 生产用车床的账面原价为500万元,已提折旧为5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420万元, 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发生车床搬运费12万元。乙公司另支付30万元给甲公司。甲公司收到换入的车床作为 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获得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分析(1):甲公司以拥有的专利权与乙公司生产用车床交换,在这项交易中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即涉及补价30万元。首先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甲公司收到补价:收到的补价3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50万元=667<25% 乙公司支付补价:支付的补价30万元+(支付的补价30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20万元)=667<25% 通过上述计算可见,补价占整个交易比例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分析(2):由于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部分补价,对收到补价的甲公司而言,应确认部分损益: 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4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50)×补价30-补价30÷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450×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450×5%)]=1.83(万元) 分析(3):在此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甲公司和乙公司各自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甲公司换入车床的入账价值=400+1.83+450×45%-30=39433(万元) 乙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500-50-30)+30+1.2=451.2(万元) 经过上述分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各自的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车床 银行存款 300000 4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25000 营业外收入一非货币性交易收益18300 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45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 固定资产清理 312000 贷:银行存款 借:无形资产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12000 【例题9】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25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220万元的短期投资,另
A.-1.38 B.0.45 C.0.62 D.3 【答案】D 【解析】应确认的收益=(150-120)/150×15=3 万元。 注:按原规定,此题答案为 C,计算过程为:应确认的收益=(150-120)/150×15-15÷150×140×17% =0.62 万元。 2.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确认的损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 项税额。 例 3:甲公司与乙公司经协商,甲公司以其拥有的专利权与乙公司生产用车床交换。甲公司专利权账 面价值为 400 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 价格均为 450 万元,营业税税率为 5%;乙公司 生产用车床的账面原价为 500 万元,已提折旧为 50 万元,已提减值准备为 3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20 万元, 在资产交换过程中发生车床搬运费 1.2 万元。乙公司另支付 30 万元给甲公司。甲公司收到换入的车床作为 固定资产核算;乙公司获得的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 算。 分析(1):甲公司以拥有的专利权与乙公司生产用车床交换,在这项交易中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 即涉及补价 30 万元。首先判断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甲公司收到补价:收到的补价 30 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450 万元=6.67<25% 乙公司支付补价:支付的补价 30 万元÷(支付的补价 30 万元+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420 万元)=6.67<25% 通过上述计算可见,补价占整个交易比例小于 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分析(2):由于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部分补价,对收到补价的甲公司而言,应确认部分损益: 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400÷换出资产公允价值 450)×补价 30-[补价 30÷换出资产公允 价值 450×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450×5%)]=1.83(万元) 分析(3):在此项涉及补价的非货币性交易中,甲公司和乙公司各自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为: 甲公司换入车床的入账价值=400+1.83+450×45%-30=394.33(万元) 乙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500-50-30)+30+1.2=451.2(万元) 经过上述分析,甲公司和乙公司各自的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车床 3943300 银行存款 300000 贷:无形资产 4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 225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18300 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4500000 累计折旧 500000 贷:固定资产 5000000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12000 贷:银行存款 312000 借:无形资产 4512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512000 【例题 9】甲公司以公允价值为 250 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公允价值为 220 万元的短期投资,另
从乙公司收取现金30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万元,已计提减 值准备10万元: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乙公司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已计提 跌价准备1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短期投资的入账价值为()万元。(2004年考题) A.212.6 B.220 D.242.6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应确认收益=[250-(300-20-10)]250×30=24万元:甲公司换入短期投资的入账价值 (300-20-10)-30-24+5=24260万元。 三)换入多项资产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 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首先把多项作为一个整体视同单项对待,确定换入资产 入账价值总额:然后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 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 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机床等设备,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 小轿车、客运大轿车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150万元,已提折旧为 3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已提折旧为60万元,公允价值为80 万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50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 价值为150万元,已提折旧为50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换出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已提折 旧为9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客运大轿车的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为80万元,公允价值 为240万元,另支付补价40万元。假设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假设在交换过程 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厂房、小轿车、客运大轿车均作为固定资产 核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厂房、机床等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 料核算 分析:在上述例子中,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资产交换属于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的交换,对涉及补价的多 项资产交换,其会计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甲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480万元(150-30+120-60+300),公允价值合计为530万元 100+80+350):乙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430万元(150-50+200-90+300-80),公允价值合计为 490万元(150+100+240)。同时,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40万元补价 甲公司收到补价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530=7.55%<25% 乙公司支付补价: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40+490)=7.55%<25% 通过上述计算可见,补价占整个交易比例小于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第二步,计算甲公司应确认的损益 应确认的损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x应交的 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480÷530)×40=3.7736(万元) 第三步,计算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1)计算甲公司应分配的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甲公司换入资产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确认的损失收到的补价 80+350×17%+3.7736-40=5032736(万元)
从乙公司收取现金 30 万元。甲公司换出固定资产的账 面原价为 300 万元,已计提折旧 20 万元,已计提减 值准备 10 万元;在清理过程中发生清理费用 5 万元。乙公司换出短期投资的账面余额为 210 万元,已计提 跌价准备 10 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短期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2004 年考题) A.212.6 B.220 C.239 D.242.60 【答案】D 【解析】甲公司应确认收益=[250-(300-20-10)]/250×30=-2.4 万元;甲公司换入短期投资的入账价值= (300-20-10)-30-2.4+5=242.60 万元。 (三)换入多项资产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的确定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同时换入多项资产,首先把多项作为一个整体视同单项对待,确定换入资产 入账价值总额;然后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 值总额进行分配,以确定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例 7: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其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甲公司为适应经营业务发展 的需要,经与乙公司协商,将甲公司原生产用的厂房、机 床等设备,以及库存原材料,与乙公司的办公楼、 小轿车、客运大轿车交换(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甲公司换出厂房的账面原价为 150 万元,已提折旧为 30 万 元,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换出机床的账面原价为 120 万元;已提折旧为 60 万元,公允价值为 80 万元;换出原材料的账面价值为 300 万元,公允价值和计 税价格均为 350 万元。乙公司换出办公楼的账面 价值为 150 万元,已提折旧为 5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50 万元;换出小轿车的账面原价为 200 万元,已提折 旧为 90 万元,公允价值为 100 万元;客运大轿车的账面原价为 300 万元,已提折旧为 80 万元,公允价值 为 240 万元,另支付补价 40 万元。假设甲公司和 乙公司换出资产均未计提减值准备,并假设在交换过程 中除增值税以外未发生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换入的乙公司的厂房、小轿车、客运大轿车均作为固定资产 核 算。乙公司换入的甲公司的厂房、机床等设备作为固定资产核算,换入的甲公司的原材料作为库存原材 料核算。 分析:在上述例子中,甲公司和乙公司的资产交换属于涉及补价的多项资产的交换,对涉及补价的多 项资产交换,其会计处理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是否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甲公司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 480 万元(150-30+120-60+300),公允价值合计为 530 万元 (100+80+350);乙公司换出 资产的账面价值合计为 430 万元(150-50+200-90+300-80),公允价值合计为 490 万元(150+100+240)。同时,乙公司支付 给甲公司 40 万元补价。 甲公司收到补价: 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530=7.55%<25% 乙公司支付补价: 支付的补价÷(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40÷(40+490)=7.55%<25% 通过上述计算可见,补价占整个交易比例小于 25%,属于非货币性交易。 第二步,计算甲公司应确认的损益 应确认的损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 税金及教育费附加)=(1-480÷530)×40=3.7736(万元) 第三步,计算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1)计算甲公司应分配的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甲公司换 入资产价值 总额=换出 资产账面价 值+应支付的 相关税费-应确认的 损失-收 到的补价 =480+350×17%+3.7736-40=503.2736(万元)
(2)计算乙公司应分配的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乙公司换入资产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额=430+0+40-350×17%=410.50(万元) 第四步,计算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在此项交换中,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的各项资产无法直接与其换入各项资产的价值一一对应,因 此,应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 (1)甲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办公楼应分配的价值=150÷490×5032736=1540633(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小轿车应分配的价值=100÷490×5032736=1027809(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客运大轿车应分配的价值=240÷490×503.2736=2465014(万元) (2)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厂房应分配的价值=100÷530×410.50=7745(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机床应分配的价值=80÷530×410.50=6196(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350÷530×410.50=271.09(万元) 第五步,会计分录 (1)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000 累计折旧 900000 贷:固定资产 2700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540633 客运大轿车 465014 银行存款 4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00 原材料 3000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37736 (2)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 6500000 借:固定资产-厂房 619600 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300000 银行存款 【例题10】A公司用一项专利权换入B公司的一批商品和一台设备,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968万元 换入的商品的账面价值为30万元,公允价值为40万元,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等:设备的账面价值为70 万元,公允价值为60万元。A公司和B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A公司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B.60
(2)计算乙公司应分配的换出资产价值总额 乙公司换入资产价值总额=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支付的补价-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 额=430+0+40-350×17%=410.50(万元) 第四步,计算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在此项交换中,由于甲公司和乙公司换出的各项资产无法直接与其换入各项资产的价值一一对应,因 此,应对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进行分配。 (1)甲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办公楼应分配的价值=150÷490×503.2736=154.0633(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小轿车应分配的价值=100÷490×503.2736=102.7809(万元) 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客运大轿车应分配的价值=240÷490×503.2736=246.5014(万元) (2)乙公司换入各项资产的入账价值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厂房应分配的价值=100÷530×410.50=77.45(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机床应分配的价值=80÷530×410.50=61.96(万元) 乙公司换入甲公司原材料应分配的价值=350÷530×410.50=271.09(万元) 第五步,会计分录 (1)甲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1800000 累计折旧 900000 贷:固定资产 2700000 借:固定资产--办公楼 1540633 --小轿车 1027089 --客运大轿车 2465014 银行存款 4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8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95000 原材料 3000000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37736 (2)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4300000 累计折旧 2200000 贷:固定资产 6500000 借:固定资产--厂房 774500 --机床 619600 原材料 27109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300000 银行存款 400000 【例题 10】A 公司用一项专利权换入 B 公司的一批商品和一台设备,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 96.8 万元; 换入的商品的账面价值为 3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0 万元,计税价格与公允价值相等;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70 万元,公允价值为 60 万元。A 公司和 B 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 1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 A 公 司 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 A.70 B.60 C.54
D.54.38 【答案】C 【解析】A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968-6.8)/(40+60)×60=54万元。注意,商品的公允价值不 含增值税 【例题11】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方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在2002年 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100000元,负债总额为70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70%。其中欠乙公司购货 款8000万元,欠丙公司购货款2000万元。该公司在2001、2002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累计亏损额为2000 万元。北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一家从事商贸行业的控股公司。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 司均为北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3年,新东方公司为了扭转亏损局面,进行了以下交易 (1)1月1日,与北方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2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北方公司拥 有的甲公司30%的股权和乙公司10%的股权。新东方公司200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5000万元,公 允价值为8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8000万元,累计折旧为2000万元,已提 减值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北方公司拥有甲公司3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 为8000万元:拥有乙公司1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2000万元。北方公司另需向新东方 公司支付补价2000万元。 (2)2月1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乙公司的8000万元债务,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 乙公司首先豁免新东方公司债务2000万元,然后新东方公司以市区另外块100亩土地使用权偿还剩余债 务6000万元。新东方公司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 准备 (3)2月15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丙公司的2000万元债务,与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 新东方公司以其某项固定资产偿还该项债务。新东方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 累计折旧3000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8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4)3月1日,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达成一项资产置换协议。新东方公司为建立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 以其一台大型设备与丙公司在郊区的-块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新东方公司用于置换的设备 的原价为4000万元,已经计提折旧200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12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丙 公司用于置换的100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3000 万元。丙公司另需向新东方公司支付补价200万元。 假定上述与资产转移、股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所有相关的法律手续均在2003年3月31日完成。新东 方公司取得甲公司的股权后,按照甲公司的章程规定,于4月1日向甲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参与甲公司 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至2003年底,新东方公司未发生与对外投资和股权变动有关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不考虑交易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后,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 2003年1月1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000万元:1~3月份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4~12月份实 现净利润4000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甲公司2003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 2003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0000万元:1~3月份实现净利润800万元,4~12月份 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乙公司于2003年4月20日向投资者宣告分配2002年度现金股利500万元,并于 2003年5月20日向投资者支付。除实现净利润和分配现金股利外,乙公司2003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 增减变动 要求 (1)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自北方公司换入的甲公司30%的股权和乙公司10%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2)编制新东方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和办公楼自北方公司换入甲公司和乙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新东方公司2003年度对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4)对新东方公司与乙公司的债务重组,编制新东方公司的会计分录 (5)对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的债务重组,编制新东方公司的会计分录。 (6)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
D.54.38 【答案】C 【解析】A 公司换入设备的入账价值=(96.8-6.8)/(40+60)×60=54 万元。注意,商品的公允价值不 含增值税。 【例题 11】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东方公司)为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该公司在 2002 年 12 月 31 日的资产总额为 100000 万元,负债总额为 70000 万元,资产负债率为 70%。 其中欠乙公司购货 款 8000 万元, 欠丙公司购货款 2000 万元。该公司在 2001、2002 年连续两年发生亏损,累计亏损额为 2000 万元。 北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方公司)为一家从事商贸行业的控股公司。甲公司、乙公司和丙公 司均为北方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3 年,新东方公司为了扭转 亏损局面,进行了以下交易: (1)1 月 1 日,与北方公司达成协议,以市区 200 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和两栋办公楼换入北方公司拥 有的甲公司 30%的股权和乙公司 10%的股权。新东 方公司 200 亩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 5000 万元,公 允价值为 8000 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两栋办公楼的原价为 80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2000 万 元,已提 减值准备 2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4000 万元。北方公司拥有甲公司 30%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 为 8000 万元;拥有乙公司 10%的股权 的账面价值及其公允价值均为 2000 万元。北方公司另需向新东方 公司支付补价 2000 万元。 (2)2 月 1 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乙公司的 8000 万元债务,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 乙公司首先豁免新东方公司债务 2000 万元,然后 新东方公司以市区另外-块 100 亩土地使用权偿还剩余债 务 6000 万元。新东方公司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 40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6000 万元;未曾 计提减值 准备。 (3)2 月 15 日,新东方公司就其欠丙公司的 2000 万元债务,与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 新东方公司以其某项固定资产偿还该项债务。新东 方公司用于偿还债务的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 6000 万元, 累计折旧 3000 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 8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2000 万元。 (4)3 月 1 日,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达成一项资产置换协议。新东方公司为建立-个大型物流仓储中心, 以其一台大型设备与丙公司在郊区的-块 100 亩土 地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置换。新东方公司用于置换的设备 的原价为 4000 万元,已经计提折旧 200 万元,已经计提减值准备 120 万元,其公允价值为 3200 万 元。丙 公司用于置换的 100 亩土地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 1000 万元,未曾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 3000 万元。丙公司另需向新东方公司支付补价 200 万元。 假定上述与资产转移、股权转让、债务重组等所有相关的法律手续均在 2003 年 3 月 31 日完成。新东 方公司取得甲公司的股权后,按照甲公司的章程规定, 于 4 月 1 日向甲公司董事会派出董事,参与甲公司 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至 2003 年底,新东方公司未发生与对外投资和股权变动有关的其他交易或事项。 不考 虑交易过程中的相关税费。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权后,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 2003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所有者权益为 25000 万元;1~3 月份实现净利润 1000 万元,4~12 月份实 现净利润 4000 万元,除实现净利润外,甲公司 2003 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增减变动。 2003 年 1 月 1 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20000 万元;1~3 月份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4~12 月份 实现净利润 3000 万元,乙公司于 2003 年 4 月 20 日向投资者宣告分配 2002 年度现金股利 500 万元,并于 2003 年 5 月 20 日向投资者支付。除实现净利润和分配现金股利外,乙公司 2003 年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其他 增减变动。 要求: (1)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自北方公司换入的甲公司 30%的股权和乙公司 10%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2)编制新东方公司以土地使用权和办公楼自北方公司换入甲公司和乙公司股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3)编制新东方公司 2003 年度对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 (4)对新东方公司与乙公司的债务重组,编制新东方公司的会计分录。 (5)对新东方公司与丙公司的债务重组,编制新东方公司的会计分录。 (6)计算确定新东方公司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
(7)编制新东方公司以大型设备换入丙公司土地使用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5000+(80002000200)=10800万元 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8000+4000=12000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12000-10800)/2000×2000=2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的入账价值 (10800-2000+200)×8000÷(8000+2000)=72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的入账价值 (10800-2000+200)×2000÷(8000+2000)=18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8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7200 乙公司 银行存款 2000 贷: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清理 5800 营业外收入 对甲公司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200-(25000+1000)×30%=6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60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1200(4000×30%) 贷: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8000 贷:无形资产 4000 资本公积 4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0 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6)应确认的损益=[3200-(4000200-120)]3200×200=30万元
(7)编制新东方公司以大型设备换入丙公司土地使用权的相关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总额=5000+(8000-2000-200)=10800 万元 新东方公司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总额=8000+4000=12000 万元 应确认的损益=(12000-10800)/12000×2000=200 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的入账价值 =(10800-2000+200)×8000÷(8000+2000)=72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的入账价值 =(10800-2000+200)×2000÷(8000+2000)=1800(万元) (2) 借:固定资产清理 5800 累计折旧 2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固定资产 8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7200 --乙公司 1800 银行存款 2000 贷:无形资产 5000 固定资产清理 5800 营业外收入 200 对甲公司投资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7200-(25000+1000)×30%=-600 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投资成本) 600 贷: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600 (3) 借:长期股权投资--甲公司(损益调整) 1200(4000×30%) 贷:投资收益 1200 借:应收股利 5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50 借:银行存款 50 贷:应收股利 50 (4) 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8000 贷:无形资产 4000 资本公积 4000 (5) 借:固定资产清理 2200 累计折旧 30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800 贷:固定资产 6000 借:应付账款--丙公司 2000 营业外支出 2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00 (6)应确认的损益=[3200-(4000-200-120)]÷3200×200=-30 万元
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 (4000-200-120)-200+(-30)=3450万元。 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 贷:固定资产 4000 借:无形资产 3450 银行存款 200 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五)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 按照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要求,企业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 类别及其金额。 1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是指企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以什么资产与什么资产相交 换,即交换资产的性质 2.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金额,是指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 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涉及换入多项资产的,还应披露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章小结 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判断 2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
从丙公司换入的土地使用权的入账价值 =(4000-200-120)-200+(-30)=3450 万元。 (7) 借:固定资产清理 368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20 贷:固定资产 4000 借:无形资产 3450 银行存款 200 营业外支出 3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680 (五)非货币性交易的披露内容 按照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核算的要求,企业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 类别及其金额。 1.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类别,是指企业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以什么资产与什么资产相交 换,即交换资产的性质。 2.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金额,是指非货币性交易中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 应确认的损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涉及换入多项资产的,还应披露各项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本章小结: 1.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判断; 2.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