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
《论语》简介 《论语》是僵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简介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 《孟子》并称“四书”,(《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简介 令孔子(前551一一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令■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 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 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的基础和根本是“孝”“弟”,以“礼”为行为准 则,以“恕”和“忠”为待人之道 令■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 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 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 《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令■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 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孔子简介 ❖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 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 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仁”的基础和根本是“孝”“弟”,以“礼”为行为准 则,以“恕”和“忠”为待人之道。. ❖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 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 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 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 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 《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 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读准字音 人不知而不愠un)学而不思则罔wang) 冷思而不学则殆(da)不亦说yue)乎 冷三省(xng)吾身 传( chuan)不习乎 冷诲女(ru知之乎 冷不知为we不知是知(zh)也
读准字音 ❖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 三省(xǐng)吾身 传(chuán)不习乎 ❖ 诲女(rǔ)知之乎 ❖ 不知为(wéi)不知 是知(zhì)也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子乎?”(《学而》) 重点字词解释: 令(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令(2)时习:时常地复习。 令(3)说:通假字,音yue,愉快. 令(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冷(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冷(6)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 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 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 君子吗?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 重点字词解释: ❖ (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 (2) 时习:时常地复习。 ❖ (3) 说:通假字,音yuè,愉快. ❖ (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己。 ❖ (6) 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孔子说:“学习之后,时常地去复习,不也是愉快 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 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 君子吗?
第二则 曾子曰:“吾(Wu)日三省(xng)(wu)身:为(we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 chuan)不习乎?”(《学而》)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e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 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郸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 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i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 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 复习过了呢?
第二则: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 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 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 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 复习过了呢?
第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重点字词: 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做。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 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 当老师了
第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重点字词: 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做。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获 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 当老师了
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a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a):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 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 有害
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重点字词解释: ❖ 而:连词,表示转折。 ❖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 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 茫,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对思想 有害
第五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i) 也。”(《为政》) 重点字词解释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 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诲:教,传授。 女(r道):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i):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指孔子教的东西 乎:语音助词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 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五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 也。”(《为政》) 重点字词解释: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 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诲:教,传授。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指孔子教的东西 乎:语音助词。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 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六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重点字词解释: 贤:德才兼备的人 思:希望 齐:相同,一样。 焉:语气词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 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 样的缺点)
第六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 重点字词解释: ❖ 贤:德才兼备的人 ❖ 思:希望。 ❖ 齐:相同,一样。 ❖ 焉:语气词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 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 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 样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