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论语》十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儡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 为“万世师表”、“干古圣人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的思想:“仁”孔子创立了以 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认为做 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 字仲尼,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 为“万世师表” 、 “千古圣人”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孔子的思想:“仁”孔子创立了以 “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 。他认为做 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 待人真诚、宽厚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 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 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 《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并称“五经”)。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通行本共20篇。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 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 子间的相互讨论。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 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 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 《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成为儒家 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并称“五经”)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 丰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 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1.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理解文中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中 丰富精彩的语言内蕴,端正学习 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第一则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不亦君 子乎?(《学而》)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 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日”的 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时习:时常地复习。(3)说:通假字,音yue,愉 快 4)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5)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 6)愠:生气,发怒。(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 人。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第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 子乎?” (《学而》) (1) 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 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 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 时习:时常地复习。 (3) 说:通假字,音yuè,愉 快. (4) 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5) 人不知:别人不了解自 己。 (6) 愠:生气,发怒。 (7)君子:指道德上有修养的 人
第二则: 曾子日:“吾(wu)日三省(xing)吾wu)身: 为(we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 chuan)不习乎?”(《学而》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e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 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 亡了的郸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ing):多次反省。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 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第二则: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 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chuán)不习乎?” (《学而》)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 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 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 我检查反省。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真诚、诚实 (5)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第三则: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做。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第三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故:旧的,原来的。此处指已学过的知识. 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就。 知:领悟,获得。 可:可以。 以:凭借。 为:成为,做
第四则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 便 罔(wa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 无所适从 殆(da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第四则: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 无所适从。 殆(dài):本意是危险,这里指有害
第五则 子日:“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zhi)也。”(《为政》) 1、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 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 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2、诲:教,传授。3、女(r):通“汝”人 称代词,你 4、之:代指孔子教的东西5、乎:语音助词。 6、知(zhi):通智″,聪明,智慧。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第五则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是知(zhì)也。”(《为政》) 1、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 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 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2、诲:教,传授。 3、女(rǔ):通“汝”人 称代词,你 4、之:代指孔子教的东西 5、乎:语音助词。 6、知(zhì):通〝智〞,聪明,智慧
深入探究 认识过程 习一一巩固提高 ⑩成那石室蜀都中学
学——认识过程 习——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