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考试试卷答案 填空题 1.10.7-3.3 2.0.1;0.01:20;常量 3.[HH+[H3Y]+2[H4Y]+3[HY]+4[HY2+]=[OH]+田Y+2[Y 4.控制酸度:掩蔽A 5.0.33 6.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 7.pH=1;二甲酚橙 8.最大吸收:0.434:36.8%;空白溶液:标准溶液 9.大 10.比移值 11.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痕量)分析 12. KMnO4 13增大;盐效应:减小;同离子效应 题号 56|7 910 答案号 C b C D D C D B 三、问答题: 1答:主要的部件和作用为:光源一一提供物质的吸收的能量:单色器(分光系统)一一分解 复合光,获得所需的单色光;吸收池一一测量时盛被测溶液的器皿:检测系统将光强度转换 为电信号的装置;显示系统一一显示测量值的装置。 2答:条件稳定常数是描述在有副反应存在是络合平衡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是所有未 参加主反应的物质浓度之和与该物质平衡浓度之比,用于描述副反应进行的程度 关系:lgk^My= gKMY-lgay-1g+ gamy 3.答:酸度,络合效应,离子强度,沉淀 答:选择性高:沉淀溶解度小: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 5.答:不能。因为NH4+的Ka=56×101°,NH4Cl的浓度要非常高才能达到直接滴定的条 件(c·Ka≥1.0×10°),这是不可能的 可利用甲醛法:4NH4++6HCHO=(CH2)N+3H+6H2O,反应生成的(CH2)NH和 3H均可被NaOH滴定 四、计算题: 6H2B=6B时,ka1=[H]=10 20×10 6HB=6g2时,Ka2=[H]=10622=6.02×10-7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第1页共2页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 第1页 共 2 页 《分析化学》考试试卷答案 一. 填空题: 1. 10.7-3.3 2. 0.1;0.01;20;常量 3. [H+ ]+[H3Y- ]+2[H4Y]+3[H5Y+ ]+4[H6Y2+]=[OH- ]+[HY3- ]+2[Y4- ] 4. 控制酸度;掩蔽 Al3+ 5. 0.33 6. 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 7. pH=1;二甲酚橙 8. 最大吸收;0.434;36.8%;空白溶液;标准溶液 9. 大 10. 比移值 11.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痕量)分析 12. KMnO4 13.增大;盐效应;减小;同离子效应 二、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号 C C B C D D C D B A 三、问答题: 1.答:主要的部件和作用为:光源――提供物质的吸收的能量;单色器(分光系统)――分解 复合光,获得所需的单色光;吸收池――测量时盛被测溶液的器皿;检测系统将光强度转换 为电信号的装置;显示系统――显示测量值的装置。 2.答:条件稳定常数是描述在有副反应存在是络合平衡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是所有未 参加主反应的物质浓度之和与该物质平衡浓度之比,用于描述副反应进行的程度。 关系:lgK’MY=lgKMY-lgαY-lgαM+lgαMY 3. 答:酸度,络合效应,离子强度,沉淀 4. 答:选择性高;沉淀溶解度小;沉淀吸附杂质少;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 5. 答:不能。因为 NH4 +的 Ka=5.6×10-10,NH4Cl 的浓度要非常高才能达到直接滴定的条 件(c·Ka≥1.0×10-8),这是不可能的。 可利用甲醛法:4 NH4 + +6HCHO=(CH2)6NH+ +3H++6H2O,反应生成的(CH2)6NH+ 和 3H+均可被 NaOH 滴定。 四、计算题: 1. δH2B =δHB -时,Ka1=[H+ ] = 10 -1.92 = 1.20 10 -2 δHB - =δB 2-时, Ka2=[H+ ] =10 -6.22 =6.0210 –7
2.nKF(c1os-·Voy-1/6·c2o32·Ws2032)×5=0.7242mmo cK=0.7242/25.00=0.02897mo/L 3.A=-gT=-lg0.300=0.523 0.523 E =1.5×04 Lmol.cn bc2.0×1.7×10 x=②x)m=2054 =20.54% R=20.56-2048=0.12% d ∑以1|0.06+0.01+0.040.06+001+0.06 =0.046% CV=÷×100=_5 x100=0.22% 20.54 E Ea=20.54-2045=0.09% 72045×100=044%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第2页共2页
分析化学试卷答案 第2页 共 2 页 2. n KI= (c IO3-·VIO3--1/6·cS2O32-·VS2O32- )×5=0.7242 mmol cKI= 0.7242/25.00=0.02897 mol/L 3. A = −lg T = −lg 0.300 = 0.523 4 -1 -1 5 0.523 1.5 10 L mol cm 2.0 1.7 10 A bc − = = =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