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岗湖中学初中作文训练校本教材 新 点格作文 (七年级上)
天岗湖中学初中作文训练校本教材 新 点 格 作 文 (七年级上)
编者的话 《新点格作文》是在吸收借鉴杨经平先生《新方法写作文》的基础上, 结合初中学生实际而编写的系统作文写作教材,考虑到初中阶段大作文每学 期8篇的实际情况(片段训练,即通常所说的“小作文”除外),每学期八讲 内容,分文体循序渐进,分别用二至三讲讲授 《新点格作文》不同于杨经平的《新方法写作文》前者比较死板,不具 有灵活性,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新点格作文》克服了以上缺点 《新点格作文》之所以“新”,是她不同于任何片段作文训练,也不同于 分点作文训练,她更讲究材料的选择和章法的运用,之所以叫“点格”,因为 《新点格作文》的基本理念就是“扣点写格”,“点”就是内容,根据文体特 点,确立应该写作的重点,“格”就是形式,根据行文需要,采取灵活的结构 或思路。 《新点格作文》经作者试验,并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对 广大具有中等及中等偏下写作水平的学生来说,具有能够迅速提高其写作水 平的功效,深受学生的喜爱。 今将讲稿整理作为学校推广之校本教材,期待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获 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材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这套教 材的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宋养能 2011年9月
2 编者的话 《新点格作文》是在吸收借鉴杨经平先生《新方法写作文》的基础上, 结合初中学生实际而编写的系统作文写作教材,考虑到初中阶段大作文每学 期 8 篇的实际情况(片段训练,即通常所说的“小作文”除外),每学期八讲 内容,分文体循序渐进,分别用二至三讲讲授。 《新点格作文》不同于杨经平的《新方法写作文》前者比较死板,不具 有灵活性,束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新点格作文》克服了以上缺点。 《新点格作文》之所以“新”,是她不同于任何片段作文训练,也不同于 分点作文训练,她更讲究材料的选择和章法的运用,之所以叫“点格”,因为 《新点格作文》的基本理念就是“扣点写格”,“点”就是内容,根据文体特 点,确立应该写作的重点,“格”就是形式,根据行文需要,采取灵活的结构 或思路。 《新点格作文》经作者试验,并不断完善,取得较好的成绩,特别是对 广大具有中等及中等偏下写作水平的学生来说,具有能够迅速提高其写作水 平的功效,深受学生的喜爱。 今将讲稿整理作为学校推广之校本教材,期待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从中获 益。 当然,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教材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使用这套教 材的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宋养能 2011 年 9 月
第一章写点格观察日记 第一讲抓住十点写内容 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写好观察日记。要写好观察日记,就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只有抓住景物特征,写出来的景物才能是这个景物而不是其他景物。什么是景物 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使这个景物与其他景物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也就是 与其他景物相比较所展现出的不同之处。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1、走进群山深处。早晨,山中,朦胧,烟雾缭绕,翠绿的树木披上了白色的轻纱,露 珠从草尖跌落。中午,生动,鸟声啾叽,生灵随处可见,沉浸在虫鸣、风啸、水流旋律之中。 夜晚,幽静,月色浮动,寒气透骨,颇有“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之感。(《走进群山深处》)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 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文段1,习作者抓住山中早晨、中午、夜晚的不同特点,分别用“朦胧”、“生 动”、“幽静”加以概括,然后紧扣这三个词语具体描绘出景物特征。 文段2,作者没有写面部其他方面的内容,仅仅写了右嘴角边的一块榆钱大 小的黑痣,这样就使得人物的特征非常鲜明。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呢? 首先,要写出景物在特定条件(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光照、特定距 离、特定观察方式等条件)下的与众不同。来看下面一篇习作 听见雨的声音 四月天,珠玉尽碎百花倦。听见雨的声音: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着,等待着雨的滋润。干渴的牧场,零星的枯黄的牧草,如一头乱发般披散着;田 里灰蒙蒙的土地,扬起阵阵黄烟,它们在期盼昐雨的洗礼。鱼塘中只留着浅浅的滩寒水,鱼 儿无力的挣扎,溪流中裸露着鹅卵石,嘶哑着嗓子唱不岀动人的歌。地下,睡着的种子,那 希望已困了一冬,等谁来解开封印。听见雨的声音:我来了,探访四月的大地。 雨,踮着脚,悄无声息,在天地间织起一张冰繻似的水幕,那是她静美的身影。雷电不 会来,风也不愿在这份宁静中呼啸。 雨来了,她呼唤着孩子们:出来吧,不要躲闪,扬起鲜花一样的脸来迎接我,和着雨点
3 第一章 写点格观察日记 第一讲 抓住十点写内容 写好作文的第一步是写好观察日记。要写好观察日记,就必须抓住景物特征, 只有抓住景物特征,写出来的景物才能是这个景物而不是其他景物。什么是景物 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使这个景物与其他景物区别开来的显著标志,也就是 与其他景物相比较所展现出的不同之处。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 1、走进群山深处。早晨,山中,朦胧,烟雾缭绕,翠绿的树木披上了白色的轻纱,露 珠从草尖跌落。中午,生动,鸟声啾叽,生灵随处可见,沉浸在虫鸣、风啸、水流旋律之中。 夜晚,幽静,月色浮动,寒气透骨,颇有“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之感。(《走进群山深处》) 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大约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 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文段 1,习作者抓住山中早晨、中午、夜晚的不同特点,分别用“朦胧”、“生 动”、“幽静”加以概括,然后紧扣这三个词语具体描绘出景物特征。 文段 2,作者没有写面部其他方面的内容,仅仅写了右嘴角边的一块榆钱大 小的黑痣,这样就使得人物的特征非常鲜明。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特征呢? 首先,要写出景物在特定条件(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光照、特定距 离、特定观察方式等条件)下的与众不同。来看下面一篇习作: 听见雨的声音 四月天,珠玉尽碎百花倦。听见雨的声音: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着,等待着雨的滋润。干渴的牧场,零星的枯黄的牧草,如一头乱发般披散着;田 里灰蒙蒙的土地,扬起阵阵黄烟,它们在期盼雨的洗礼。鱼塘中只留着浅浅的一滩寒水,鱼 儿无力的挣扎,溪流中裸露着鹅卵石,嘶哑着嗓子唱不出动人的歌。地下,睡着的种子,那 希望已困了一冬,等谁来解开封印。听见雨的声音:我来了,探访四月的大地。 雨,踮着脚,悄无声息,在天地间织起一张冰繑似的水幕,那是她静美的身影。雷电不 会来,风也不愿在这份宁静中呼啸。 雨来了,她呼唤着孩子们:出来吧,不要躲闪,扬起鲜花一样的脸来迎接我,和着雨点
的节拍,去瞧瞧大地的新妆。 田圃贪婪的吮吸着甘霖,泥土黑亮似乎能淌岀油来。牧场中忍耐一冬的生命不再沉睡, 希望从地下探出头来。池塘水涨,鱼儿欢快的甩尾,漾起漪涟。溪水漫过干涩的石子,轻盈 地跳跃,唱岀婉转的旋律,清脆美妙。 听见雨的声音:我的家,在遥远的地方,群山整日与我嬉戏,白云将我环抱。 孩子们,要勇敢的笑啊!我来了,大地的万物都笑了。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来了,就不再走,永远安息,她留在笑声中。当你吃着甜脆的苹果,要记得,那是 雨最后的祝福 这篇习作第三段景物描写非常精彩,习作者抓住冬春季节雨前牧场、田地 鱼塘等景物特点展开描绘,生动传神。 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征,必须斟酌景物在形(形状、形态)色(颜色、 色泽)、味(气味、味道)、声(声音、声响)、温(温度)、质(性质、质地 气质)方面的内在特色,还必须注意发挥想象,写出景物在神(神态)、情(情 绪、情感)、思(思维、思想)方面的个性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时 间、空间和逻辑顺序对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条理。再来看下面的习作 竹里馆 缕缕清风拂过,茂密的竹林被风吹的飒飒轻响。在一片片竹叶的沙沙中,一条绿叶铺 质 声 就的弯弯小径延伸至竹林深处…….(由茂竹写到小径) 形 夜晚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睡入梦,幽静的空谷一片寂静。“咚″….“咚″…一声声 声 悠扬的古琴音婉转回荡。这琴声时而高昂,时而欢快,时而悠长。乐曲令人陶醉。(先静后 声,以声衬静) 循着音乐深入这片深深浅浅的“绿海″,走的越深,林中越发神秘而美丽。清凉的空气容
4 的节拍,去瞧瞧大地的新妆。 田圃贪婪的吮吸着甘霖,泥土黑亮,似乎能淌出油来。牧场中忍耐一冬的生命不再沉睡, 希望从地下探出头来。池塘水涨,鱼儿欢快的甩尾,漾起漪涟。溪水漫过干涩的石子,轻盈 地跳跃,唱出婉转的旋律,清脆美妙。 听见雨的声音:我的家,在遥远的地方,群山整日与我嬉戏,白云将我环抱。 孩子们,要勇敢的笑啊!我来了,大地的万物都笑了。你们笑了,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来了,就不再走,永远安息,她留在笑声中。当你吃着甜脆的苹果,要记得,那是 雨最后的祝福。 这篇习作第三段景物描写非常精彩,习作者抓住冬春季节雨前牧场、田地、 鱼塘等景物特点展开描绘,生动传神。 其次、要写出景物的特征,必须斟酌景物在形(形状、形态)、色(颜色、 色泽)、味(气味、味道)、声(声音、声响)、温(温度)、质(性质、质地、 气质)方面的内在特色,还必须注意发挥想象,写出景物在神(神态)、情(情 绪、情感)、思(思维、思想)方面的个性化特点,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时 间、空间和逻辑顺序对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条理。再来看下面的习作: 竹里馆 一缕缕清风拂过,茂密的竹林被风吹的飒飒轻响。在一片片竹叶的沙沙中,一条绿叶铺 温 质 声 声 就的弯弯小径延伸至竹林深处……(由茂竹写到小径) 形 夜晚静悄悄的,似乎一切都沉睡入梦,幽静的空谷一片寂静。“咚”…“咚”…一声声 声 声 声 声 悠扬的古琴音婉转回荡。这琴声时而高昂,时而欢快,时而悠长。乐曲令人陶醉。(先静后 声,以声衬静) 循着音乐深入这片深深浅浅的“绿海”,走的越深,林中越发神秘而美丽。清凉的空气容
质 质 易了鼻息,令人心旷神怡 幽幽的仙气笼罩了这片竹林,只见竹林中有一片绿草铺就的毯,那悠扬的琴音与响亮的 质 色 质 口哨音就是来自于此。只见一个洁白的身影动情的抚琴。黑缎般的长发,在月光下闪着油亮 色形 的光泽,白云般的裙裳,清风中轻盈的飘扬。姣美的面孔上带着微笑,弹唱的如痴如醉(循 形 形 神 声而入见人,写人物先整体后局部,自上而下,抓住长发、白裙这两个特点 世间竟有如此唯美的身影。优雅,清高,纯洁。岀水芙蓉-般沉静,飞翔鸟儿一般自由, 开屏孔雀一般高雅,傲雪腊梅一般寂美。她脱离了喧囂尘世,仿佛那颗心儿也在自由飞翔, 飞向云端,飞向湖底,心游干仞…… 月影朦胧,所有在逋雾弥散中柔和起来了。那袭白裙也开始飘扬、舞蹈。起舞弄清影, 质 质 何似在人间?这不俗的美好,胜似仙境,让所有凡夫俗子无法相伴。唯有千年沉默的明月 同样清高。她带着古老干年之美,让这幅清丽的画面,多了一个陪伴,似乎,更多了一份寂 流水般婉转流畅的旋律,白云般洁白柔软的月色,海洋般幽深宽广的竹林….空旷的深 谷,只为脱俗的身影做伴。或许她从不曾寂寞,心灵永远飞扬在这片让人心醉的净土。(人 景交相辉映) 夜色渐淡,东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一片白云在天空悠悠盘旋。美丽的身影,是不是随 色
5 质 质 温 易了鼻息,令人心旷神怡。 幽幽的仙气笼罩了这片竹林,只见竹林中有一片绿草铺就的毯,那悠扬的琴音与响亮的 质 色 质 口哨音就是来自于此。只见一个洁白的身影动情的抚琴。黑缎般的长发,在月光下闪着油亮 色 色 形 色 的光泽,白云般的裙裳,清风中轻盈的飘扬。姣美的面孔上带着微笑,弹唱的如痴如醉。(循 色 形 形 神 神 声而入见人,写人物先整体后局部,自上而下,抓住长发、白裙这两个特点) 世间竟有如此唯美的身影。优雅,清高,纯洁。出水芙蓉一般沉静,飞翔鸟儿一般自由, 开屏孔雀一般高雅,傲雪腊梅一般寂美。她脱离了喧嚣尘世,仿佛那颗心儿也在自由飞翔, 飞向云端,飞向湖底,心游千仞…… 月影朦胧,所有在薄雾弥散中柔和起来了。那袭白裙也开始飘扬、舞蹈。起舞弄清影, 色 质 质 色 形 何似在人间?这不俗的美好,胜似仙境,让所有凡夫俗子无法相伴。唯有千年沉默的明月, 同样清高。她带着古老千年之美,让这幅清丽的画面,多了一个陪伴,似乎,更多了一份寂 寞。 流水般婉转流畅的旋律,白云般洁白柔软的月色,海洋般幽深宽广的竹林……空旷的深 谷,只为脱俗的身影做伴。或许她从不曾寂寞,心灵永远飞扬在这片让人心醉的净土。(人 景交相辉映) 夜色渐淡,东方出现了一抹鱼肚白。一片白云在天空悠悠盘旋。美丽的身影,是不是随 色 色 色 形
风,乘云,归去…(由夜色入又由夜色出,首尾照应) 小结:写好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质神 思序(顺序)”十点。 看下面的两段学生习作有没有抓住景物特点呢? 1、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澈,水里有许多小鱼,河两岸的青草一片碧绿。 2、我的同桌个子不高,红红的圆脸,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观察日记是写作的基础,要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习作:1、请以《故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要求:(1)要抓住故乡秋天特有景物展开描绘:(2)字数:不少于400字。 2、以《同桌的肖像》为题写一则300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要求:(1)要抓住人物肖像特点展开描绘;(2)注意描写顺序。 第二讲运用四格架结构 上一讲,我们谈了写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 质神思序(顺序)”十点内容。但好的文章不仅是表现在内容上,更表现在结构 的安排上,是结构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因此,架设文章的结构同样重要。 在写点格观察日记时,如何架设文章的结构呢?我们简单介绍四种基本的结 构格式,简称“四格 第一格:移步换景格。 移步换景是写点格观察日记常用的格式,所谓移步换景,就是根据观察者观 察位置的变化,不断变换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按照游踪顺序还步展开内容。例 秋天的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榕树,失去了往 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萧瑟和瘦削来,使人想起步履蹒跚的老 人,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 上,给美丽的公园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绿黄 相间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松树,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石头路走去。路边的花坛里,鲜花盛开,五彩的菊花竞相开放,争芳夺 艳,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黃菊花开的正艳 好像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有红菊花,这一朵那一朵,好比那火红的骄阳,红得热
6 风,乘云,归去……(由夜色入又由夜色出,首尾照应) 小结:写好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质神 思序(顺序)”十点。 看下面的两段学生习作有没有抓住景物特点呢? 1、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澈,水里有许多小鱼,河两岸的青草一片碧绿。 2、我的同桌个子不高,红红的圆脸,弯弯的眉毛下面,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 观察日记是写作的基础,要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习作:1、请以《故乡的秋天》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要求:(1)要抓住故乡秋天特有景物展开描绘;(2)字数:不少于 400 字。 2、以《同桌的肖像》为题写一则 300 字左右的观察日记。 要求:(1)要抓住人物肖像特点展开描绘;(2)注意描写顺序。 第二讲 运用四格架结构 上一讲,我们谈了写观察日记一是要抓住景物特点,二是写好“形色味声温 质神思序(顺序)”十点内容。但好的文章不仅是表现在内容上,更表现在结构 的安排上,是结构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因此,架设文章的结构同样重要。 在写点格观察日记时,如何架设文章的结构呢?我们简单介绍四种基本的结 构格式,简称“四格”。 第一格:移步换景格。 移步换景是写点格观察日记常用的格式,所谓移步换景,就是根据观察者观 察位置的变化,不断变换描写的对象,也就是按照游踪顺序逐步展开内容。例 如: 秋天的公园 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地枯黄的落叶。高大的榕树,失去了往 日绿叶团团,浓荫匝地的风采,显出几分萧瑟和痩削来,使人想起步履蹒跚的老 人,树上不时飘落的片片黄叶,随风盘旋,从天而降。散落在草坪、池塘、小道 上,给美丽的公园涂抹上一层斑驳的色彩。 园内,开阔的大草坪,浅草平铺,秋意盎然,在晨光的映照下,像一张绿黄 相间的大地毯,四周高大挺胸的松树,郁郁葱葱,使人感到无限生机。 沿着石头路走去。路边的花坛里,鲜花盛开,五彩的菊花竞相开放,争芳夺 艳,白菊花好似象牙琢就的精美工艺品,花朵硕大,冰清玉洁;黄菊花开的正艳, 好像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有红菊花,这一朵那一朵,好比那火红的骄阳,红得热
烈,红得耀眼……颜六色的菊花挤在-起,宛如一朵七彩的云霞,真是美不胜 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游踪顺序逐步展开内容,由大门写到园内,再写到 石头路两边。 第二格:虚实相生格 虚实相生,是指把直接的具体有形的描写与间接的虚幻无形的描写结合使 用的写作方法。运用虚实相生法写作文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虚写” 与“实写”之间的关系。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只有虚 写与实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才能给读者留下 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如果 孤立地“虚写”,会使文章贫乏空洞,让读者摸不着边际,领略不到要领:如果 味地“实写”,则使文章单调沉闷,难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 运用虚实相生法作文,可以达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浓缩情节,增大容量; 文字简练,文法多样;横生情趣,创造意境等多方面的效果。如,巴金《繁星》 第三段中前三句写海上观星的夜景,是实写。从第四句开始写“我”在观星时产 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这是虚写,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读者完全感受到作 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下面的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 垂下,不见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 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 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摘自《紫藤萝瀑布》) 本段文字第一句是实写,写出了紫藤萝的形色特点,第二、三句是虚写,是作者 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描写,把紫藤萝的紫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格:动静结合格。 动静结合,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既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又写出景物的动态 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果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 能失去稳定。那在作文中我们应如何来写景呢?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敕 勒歌》这首民歌的写景技法,这首民歌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草原之景,让 我们读了如身临其境一样,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和美丽。诗的前六句都是从 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这是静景。最后一句“风 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是动态的展现,这样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面一色变为多 彩多姿,就使得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让人流连忘返。再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 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 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例是 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岀。树梢上隐隐的
7 烈,红得耀眼……五颜六色的菊花挤在一起,宛如一朵七彩的云霞,真是美不胜 收。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按照游踪顺序逐步展开内容,由大门写到园内,再写到 石头路两边。 第二格:虚实相生格。 虚实相生,是指把直接的具体有形的描写与间接的虚幻无形的描写结合使 用的写作方法。运用虚实相生法写作文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虚写” 与“实写”之间的关系。虚写的笔墨具有模糊性,实写的笔墨具有直观性,只有虚 写与实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辅相成,才能给读者留下 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曲折性。如果 孤立地“虚写”,会使文章贫乏空洞,让读者摸不着边际,领略不到要领;如果一 味地“实写”,则使文章单调沉闷,难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思维想象空间。 运用虚实相生法作文,可以达到重点突出,主旨鲜明;浓缩情节,增大容量; 文字简练,文法多样;横生情趣,创造意境等多方面的效果。如,巴金《繁星》 第三段中前三句写海上观星的夜景,是实写。从第四句开始写“我”在观星时产 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这是虚写,通过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读者完全感受到作 者的童心、童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再如下面的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 垂下,不见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 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 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摘自《紫藤萝瀑布》) 本段文字第一句是实写,写出了紫藤萝的形色特点,第二、三句是虚写,是作者 的想象。通过这样的描写,把紫藤萝的紫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格:动静结合格。 动静结合,就是在景物描写中,既写出景物的静态美,又写出景物的动态 美。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如果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 能失去稳定。那在作文中我们应如何来写景呢?我们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敕 勒歌》这首民歌的写景技法,这首民歌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草原之景,让 我们读了如身临其境一样,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和美丽。诗的前六句都是从 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这是静景。最后一句“风 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是动态的展现,这样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面一色变为多 彩多姿,就使得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让人流连忘返。再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 塘月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 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 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的
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 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段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文字,主要的篇幅用在静态描写塘埂上的树形 和树色,以及路灯,只在最后写到了蝉唱和蛙鸣,但是,正是因为前面蓄足了荷 塘四周的静谧,这寥寥一句,也让我们听到了扑面而来的蝉唱和蛙鸣在夜深人静 时的格外嘹亮。 再看下面一篇学生习作: 春日絮语 湖北十堰市一中刘丹 盼啊盼,春天终于在人们焦炽的等待中姗姗而来。 卸下冬日沉重的衣衫,也卸下了冬日沉甸甸的心情,艳丽骄阳驱散了冬季的 灰暗,朗朗晴天驱走了心灵的阴郁,带着一身轻松出门踏青去。 蓝莹莹的天是背景,苍翠翠的山是主题,这就是山之春的旋律。蜿蜒于山间 小路之上,跋涉于嫩草野花之中,扯几束松枝在手中,洒几句歌声在山间,把春 之欢乐化作热烈的呼唤,随山风送进山的心灵。山体震颤,山魂低喃,噢,是春 天了。蛰伏的山神醒了,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 泉奔流,滋润山树。挥舞松枝和山风嬉戏,高歌一曲和山泉竟唱,阳光慈爱地温 暖着身体,热了,倦了,掬一口山泉,清冽冽的感觉渗入心底。山之春的旋律就 这么清新,这么欢快 绿茵茵的一片平坦,其间飘着条白带,这是河畔原野的风光。每年春天总 是最先来到这里,岸边垂柳光秃秃的干枝经春风的吹拂,日显绿意,日见柔软, 抖落冬季的干涩,露岀春天的婀娜。河水在不知不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 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鱼,影布石上。春天,洛神顾 盼生姿的美目真令人流连忘返啊!河滩上一片蓑草也都换上了新衣,沐浴着春的
8 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 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这是一段描写荷塘四周景色的文字,主要的篇幅用在静态描写塘埂上的树形 和树色,以及路灯,只在最后写到了蝉唱和蛙鸣,但是,正是因为前面蓄足了荷 塘四周的静谧,这寥寥一句,也让我们听到了扑面而来的蝉唱和蛙鸣在夜深人静 时的格外嘹亮。 再看下面一篇学生习作: 春日絮语 湖北十堰市一中 刘 丹 盼啊盼,春天终于在人们焦炽的等待中姗姗而来。 卸下冬日沉重的衣衫,也卸下了冬日沉甸甸的心情,艳丽骄阳驱散了冬季的 灰暗,朗朗晴天驱走了心灵的阴郁,带着一身轻松出门踏青去。 蓝莹莹的天是背景,苍翠翠的山是主题,这就是山之春的旋律。蜿蜒于山间 小路之上,跋涉于嫩草野花之中,扯几束松枝在手中,洒几句歌声在山间,把春 之欢乐化作热烈的呼唤,随山风送进山的心灵。山体震颤,山魂低喃,噢,是春 天了。蛰伏的山神醒了,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 泉奔流,滋润山树。挥舞松枝和山风嬉戏,高歌一曲和山泉竞唱,阳光慈爱地温 暖着身体,热了,倦了,掬一口山泉,清冽冽的感觉渗入心底。山之春的旋律就 这么清新,这么欢快。 绿茵茵的一片平坦,其间飘着一条白带,这是河畔原野的风光。每年春天总 是最先来到这里,岸边垂柳光秃秃的干枝经春风的吹拂,日显绿意,日见柔软, 抖落冬季的干涩,露出春天的婀娜。河水在不知不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 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鱼,影布石上。春天,洛神顾 盼生姿的美目真令人流连忘返啊!河滩上一片蓑草也都换上了新衣,沐浴着春的
温馨,争赛着自己的绿装,弱小的生命在春天感受美的自由。河畔的春天是这般 温柔妩媚,难怪那么多美丽的田园诗里都免不了岀现“荷笠带斜阳"”的意境。 春天是美丽的,但它的到来却又多么不容易,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冬季, 才换得眼前这一片姹紫嫣红。看着这晴朗明快春天,想想那灰暗阴郁的冬日,我 懂得为什么人们称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乐观的诗句了。 这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抒情散文,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静态描写春天山水的同 时,有些地方还化静为动,写得伶珑剔透,活灵活现。比如写山,“山神醒了, 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泉奔流,滋润山树”,拟 人的手法,再现了山花烂漫,泉水叮咚的动态画面;比如写水,“河水在不知不 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 鱼,影布石上”。一个“涨”字,活画出冰雪融合,春水荡漾,河水汤汤的情致 “影布石上”的银鱼简直写绝了水的清澈,写活了鱼的姿态。写景状物,能如此 这般,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四格:对比映衬格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 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 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 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 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 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映衬就是为了 突出某事物的特点,把有关事物拿来同它作参照。对比映衬就是通过对他事物的 描写,与要表现得事物构成对比或映衬关系,以更好地突出表现要表现的事物。 请看下列文段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 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 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 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 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 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9 温馨,争赛着自己的绿装,弱小的生命在春天感受美的自由。河畔的春天是这般 温柔妩媚,难怪那么多美丽的田园诗里都免不了出现“荷笠带斜阳”的意境。 春天是美丽的,但它的到来却又多么不容易,经历了怎样一个漫长的冬季, 才换得眼前这一片姹紫嫣红。看着这晴朗明快春天,想想那灰暗阴郁的冬日,我 懂得为什么人们称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乐观的诗句了。 这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抒情散文,尤其可贵的是作者在静态描写春天山水的同 时,有些地方还化静为动,写得伶珑剔透,活灵活现。比如写山,“山神醒了, 打个呵欠,伸个懒腰,霎时,山风乍起,催开花蕾,山泉奔流,滋润山树”,拟 人的手法,再现了山花烂漫,泉水叮咚的动态画面;比如写水,“河水在不知不 觉间涨满了小小的河床,远看粼粼波光,点点斑斑,近看河底一览无余,尾尾银 鱼,影布石上”。一个“涨”字,活画出冰雪融合,春水荡漾,河水汤汤的情致; “影布石上”的银鱼简直写绝了水的清澈,写活了鱼的姿态。写景状物,能如此 这般,不能不让人佩服。 第四格:对比映衬格。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 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 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 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 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 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映衬就是为了 突出某事物的特点,把有关事物拿来同它作参照。对比映衬就是通过对他事物的 描写,与要表现得事物构成对比或映衬关系,以更好地突出表现要表现的事物。 请看下列文段: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 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 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 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 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 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 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鲁 迅《雪》) 先写江南雪景“滋润美艳”,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细密、舒缓,给人以 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了田园牧歌式 的恬淡气氛。这些已足见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因雪罗汉的消释流露出对美好 事物不能常在的倇惜之情。写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奋飞ν升腾”, 则一反先前温柔、缠绵的语调,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的质地、 形态的描写,也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人生观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 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总之,《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和谐 统一,并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作者写江南雪景的优美,就是为了衬托出朔雪的 壮美。在这种以动衬静,因动取势和对照描写中,饱含作者情感的两幅图景便跃 然纸上,如在目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看一篇文章 雨 清秋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 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 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 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 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岀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 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 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兔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 山新雨后,天气晩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 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凊得到片刻的
10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鲁 迅《雪》) 先写江南雪景“滋润美艳”,多用暖色调的形容词,笔致细密、舒缓,给人以 平和、安谧之感;而蜜蜂的纷飞喧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渲染了田园牧歌式 的恬淡气氛。这些已足见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因雪罗汉的消释流露出对美好 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写朔方雪景“如粉、如沙”“决不粘连”“奋飞”“升腾”, 则一反先前温柔、缠绵的语调,语气异常刚劲、果决,这不仅是对朔雪的质地、 形态的描写,也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人生观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也映现出 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总之,《雪》中“优美”与“壮美”两个形象和谐 统一,并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作者写江南雪景的优美,就是为了衬托出朔雪的 壮美。在这种以动衬静,因动取势和对照描写中,饱含作者情感的两幅图景便跃 然纸上,如在目前,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看一篇文章: 雨 清秋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 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 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 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 蒙雨亦奇",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 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 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 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 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 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 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