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Thought Morals Tutelage and Legal Foundation》基础课文件: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8,文件大小:9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8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 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 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 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 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 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 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 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 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O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 元。财政收入大幅増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 年 11 月 8 日) 胡锦涛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 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 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 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 前景。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 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 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 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十七大对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全 面部署。为贯彻十七大精神,中央先后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制定“十二五”规划、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等 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十 二五”规划,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二〇一一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四十七点三万亿 元。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连年增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效

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杋、髙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 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 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 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 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 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 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 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 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 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 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 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 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 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 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 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 2

2 显著,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生态文明 建设扎实展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 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健全,财税、金融、价格、科技、 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事业单位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 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善民生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 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衣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扶贫标准 大幅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持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 代表。基层民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 著。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 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建立, 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保障性 住房建设加快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 化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能力显著 增强,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 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同内地交流合作提高到新水平。推 动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签署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 议,形成两岸全方位交往格局,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和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加强同世 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 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发展争取了有利国际环境。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

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 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 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 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 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 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 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 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 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 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 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 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 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OO八年以后,国 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 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 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 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 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 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

3 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 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 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 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 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 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 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 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 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过去五年的工作,是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年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 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变压力 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前进过程中,我们战胜突如 其来的非典疫情,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 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二〇〇八年以后,国 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遭遇严重困难,我们科学判断、果断决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在 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积累了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 重要经验。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 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形 势下,党和人民经受住严峻考验,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提高 了我国国际地位,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 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 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人们公认,这是我国经济持续发

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 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 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 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 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 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 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 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 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 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 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 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 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 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 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妤、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 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 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 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4 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时期,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 到实惠更多的时期。我们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 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 士,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以及广大侨胞,向一切关心和 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 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 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 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 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 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 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 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 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 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 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 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 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 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 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 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 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 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 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 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 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 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 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 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 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 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 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 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 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 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 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 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 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 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 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 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 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 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 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 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 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 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 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 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6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 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 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 世纪。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 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 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 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 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 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 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 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 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 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 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 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 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 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 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 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 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 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 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 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

7 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 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 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 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 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 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 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 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 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 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 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 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 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 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 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 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把保障和改 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

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 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一一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 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 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法执政水平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 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 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 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 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 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 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 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O一O年翻一番。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

8 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 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 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 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保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法执政水平。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 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 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党的 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 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 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 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 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 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 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 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 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

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 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 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 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 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増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 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 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 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 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 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 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 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 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 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9 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 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 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 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 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 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 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 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 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 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 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 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 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 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国家要加 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 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 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 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 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 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 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 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 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 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 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 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10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 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 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 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 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 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 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 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 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 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 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 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 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 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 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 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 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