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还都不普遍:商品以贵族的 奢侈品为主,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商业的需求很少B.贵族生活十分奢侈 C.自然经济的影响D.商品经济还未出现 答案 2.唐朝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时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增加 到46处,如成都、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朝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过唐朝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A 解析北宋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 展,故选A项:题千材料没有提到南北方商业城市的比例,故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 B项:题千材料未涉及北宋经济总量,故排除C项:城市数量的增加是题千材料反映的表面现 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D项。 3.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A 解析无论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还是丝、绸、茶、米都是农副产品,这些产品随着 商人的足迹而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选A项:题千材料 没有体现出晋商的经济地位,故排除B项:区域位置只能影响而不是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故 排除C项: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长途贩运贸易的地位,故排除D项。 4.唐诗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 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可直接用于研究唐朝的() A.重农抑商政策 B.三省六部制 C.丝绸之路 D.边疆治理措施 答案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白练”指的是丝织品,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A项错误;题千材料与三省 六部制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题千材料“白练“安西”可以判断指的是唐朝的丝绸之路,故C 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故D项错误。 5.假如你是一位宋朝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B.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A项错误;1757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 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B项错误:宋朝时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 解,C项错误;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时的四川,D项正确
第三单元过关检测(A 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商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还都不普遍;商品以贵族的 奢侈品为主,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商业的需求很少 B.贵族生活十分奢侈 C.自然经济的影响 D.商品经济还未出现 答案 C 2.唐朝全国 1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 13 处。到北宋时期,全国 1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增加 到 46 处,如成都、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 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朝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过唐朝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答案 A 解析北宋 1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数量与唐朝相比大大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北宋商品经济的发 展,故选 A 项;题干材料没有提到南北方商业城市的比例,故不能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 B 项;题干材料未涉及北宋经济总量,故排除 C 项;城市数量的增加是题干材料反映的表面现 象,而不是实质,故排除 D 项。 3.明清时期,晋商以山西的麦、棉、皮、毛、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套换江南的 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等地,其贩运销售活动遍及全国。这反映出当时( ) A.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明显 B.晋商经济地位得以快速提升 C.区域位置决定商业贸易发展 D.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答案 A 解析无论是麦、棉、皮、毛、木材、旱烟还是丝、绸、茶、米都是农副产品,这些产品随着 商人的足迹而在全国范围内交流,说明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选 A 项;题干材料 没有体现出晋商的经济地位,故排除 B 项;区域位置只能影响而不是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故 排除 C 项;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长途贩运贸易的地位,故排除 D 项。 4.唐诗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 驮白练到安西”这首诗可直接用于研究唐朝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三省六部制 C.丝绸之路 D.边疆治理措施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白练”指的是丝织品,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与三省 六部制无关,故 B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白练”“安西”可以判断指的是唐朝的丝绸之路,故 C 项正确;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唐朝边疆治理的措施,故 D 项错误。 5.假如你是一位宋朝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B.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州一处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答案 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A 项错误;1757 年,清政府将通商口岸限定在广 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十三行”行商代理,B 项错误;宋朝时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瓦 解,C 项错误;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时的四川,D 项正确
6据《史记》记载,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 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 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答案A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 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可知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故选A项;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从总体来看,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项;题干材 料体现不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前期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 象普遍,与长途贩运现象无关,排除D项。 7.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从事,毋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 时期(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间冲突不断 答案 解析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管理严格,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商人政治地位较低,故B项错误根 据题干材料“以券书从事,毋券书,勿听”可知秦汉时期政府要求商业买卖诉讼要依契约办事 反映出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故C项正确:题千材料的主旨不是商人之间的冲突 矛盾,而在于对市场的管理,故D项错误。 8.宋朝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出现了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 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 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朝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 然结果,故选D项;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排除A项:宋朝时没有 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C项。 9.16一18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 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 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A.亚洲经济地位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 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可知当时各大洲有了分工,彼此之间联 系加强,这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选B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 分工合作,而不是强调亚洲的经济地位,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矛盾 排除C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分工与联系,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D 项。 10.大国崛起的方式和路径可能各具特色.但是也有很多共性。17世纪促使荷兰和英国崛起 的相同因素是()
6.据《史记》记载,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内 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由此可以推知,西汉前期( ) A.商业资本比较活跃 B.重农抑商政策被舍弃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长途贩运已较为普遍 答案 A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西汉前期“拥有百万资本的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象较为普遍”“如果一年 内投入百万巨资,就可以收获二十万利息”,可知西汉前期商业资本比较活跃,故选 A 项;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中,从总体来看,都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B 项;题干材 料体现不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西汉前期商人较多,民间借贷现 象普遍,与长途贩运现象无关,排除 D 项。 7.秦汉时期,商品买卖双方若有争讼时,市场管理者“以券书从事,毋券书,勿听”。这表明秦汉 时期( ) A.国家对商业采取宽松的管理政策 B.商人守法经营,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C.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 D.商品交易管理混乱,商人间冲突不断 答案 C 解析秦汉时期国家对商业管理严格,故 A 项错误;秦汉时期商人政治地位较低,故 B 项错误;根 据题干材料“以券书从事,毋券书,勿听”,可知秦汉时期政府要求商业买卖诉讼要依契约办事, 反映出政府注重通过契约规范市场行为,故 C 项正确;题干材料的主旨不是商人之间的冲突 矛盾,而在于对市场的管理,故 D 项错误。 8.宋朝政府经济管理经历了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主要表现在出现了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 平等自愿、共利双赢的关系,以及市场性政策工具特有的公开、公平竞争和订立契约。出现 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 B.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宋朝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 然结果,故选 D 项;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排除 A 项;宋朝时没有 废除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 B 项;题干材料中并未提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排除 C 项。 9.16—18 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 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 造业。由此可见,当时( ) A.亚洲经济地位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 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可知当时各大洲有了分工,彼此之间联 系加强,这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选 B 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 分工合作,而不是强调亚洲的经济地位,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东欧和西欧之间的矛盾, 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各大洲之间的分工与联系,并未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排除 D 项。 10.大国崛起的方式和路径可能各具特色,但是也有很多共性。17 世纪促使荷兰和英国崛起 的相同因素是( )
A.都是通过和平方式崛起的 B.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C.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D.都是岛国,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c 解析荷兰与英国都不是通过和平方式崛起的,其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崛起的,A项错误;荷 兰与英国都没有广阔的国内市场,B项错误:荷兰不是岛国,D项错误;在荷兰与英国的对外殖 民扩张过程中,两国都采取了组建贸易公司的形式故选C项。 11.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己 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 1684年 1689年 1701年 售价(荷兰盾) 80 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A 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了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虽然 价格变化较大,但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 误:价格革命是指欧洲物价猛涨,故C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故D项错 误。 12.“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 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 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项,故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 来越成为…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可知海外贸易的外在需求 促使西欧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贸易 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故C项错误:“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说法以偏概全,故D项 错误。 1319世纪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牌 吸引每个过路的人…这公司的各种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门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 A.城市化导致人口大量增加 B.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消费观念变化,消费时代到来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这种状况是指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联系时间“19世纪”可知这 是工业革命的成果。A、B、C三项虽然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14.阅读下表,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地区 1400年 1500年 1600年 1700年 1750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A.都是通过和平方式崛起的 B.都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C.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D.都是岛国,地理位置优越 答案 C 解析荷兰与英国都不是通过和平方式崛起的,其是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崛起的,A 项错误;荷 兰与英国都没有广阔的国内市场,B 项错误;荷兰不是岛国,D 项错误;在荷兰与英国的对外殖 民扩张过程中,两国都采取了组建贸易公司的形式,故选 C 项。 11.160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 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 ) 年份 1684 年 1689 年 1701 年 售价(荷兰盾) 80 7.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答案 A 解析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茶叶从中国经过爪哇运往欧洲,反映了商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大,虽然 价格变化较大,但总的来说这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之一,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错 误;价格革命是指欧洲物价猛涨,故 C 项错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20 世纪初,故 D 项错 误。 12.“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 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 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 A.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答案 B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反映 A 项,故排除;根据题干材料“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 来越成为……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可知海外贸易的外在需求 促使西欧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出贸易 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故 C 项错误;“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说法以偏概全,故 D 项 错误。 13.19 世纪是百货公司的世纪,“从街上望去,便宜的商品堆积如山,前面有‘大减价’的巨牌, 吸引每个过路的人……这公司的各种商品多得好像要流到门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 ) A.城市化导致人口大量增加 B.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消费观念变化,消费时代到来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这种状况是指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联系时间“19 世纪”可知这 是工业革命的成果。A、B、C 三项虽然是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 14.阅读下表,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15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 地区 1400 年 1500 年 1600 年 1700 年 1750 年 欧洲 45 69 89 115 140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答案D 15.如果为下边示意图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 玉米甘尊火鸡豆英类番茄南瓜辣椒花生烟草向日葵 小麦包菜柠摩马橄榄牛家鸡郁金香麻疹天找 A.疾病与灾难 B.掠夺与杀戮 C.交流与联系 D.冒险与财富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示意图不仅仅反映了灾难,还反映了物种的交流,故A项错误;掠夺与杀戮 是殖民扩张的手段和体现,与题千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示意图反映了美洲与 欧洲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材料中的物种交流不符,故错误。 16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单位: 英镑)。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年份 西非(买入价) 牙买加(卖出价)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 1651-1675年 2.68 23.12 14.68 1701-1720年 10.28 24.98 8.46 1761—1780年 16.08 37.73 12.22 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客案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项:题千材料反映出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人口分布状 况,排除A项;题千材料没有体现美洲地区的劳动力情况,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 除。 17.下面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反映出()
亚洲 224 254 292 402 508 非洲 74 82 90 90 90 美洲 30 41 15 9 10 世界总计 373 446 486 671 749 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 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 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 D.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 答案 D 15.如果为下边示意图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 ) A.疾病与灾难 B.掠夺与杀戮 C.交流与联系 D.冒险与财富 答案 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示意图不仅仅反映了灾难,还反映了物种的交流,故 A 项错误;掠夺与杀戮 是殖民扩张的手段和体现,与题干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示意图反映了美洲与 欧洲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故 C 项正确;D 项与题干材料中的物种交流不符,故错误。 16.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人奴隶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单位: 英镑)。据此可知,奴隶贸易( ) 年份 西非(买入价) 牙买加(卖出价) 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 1651—1675 年 2.68 23.12 14.68 1701—1720 年 10.28 24.98 8.46 1761—1780 年 16.08 37.73 12.22 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 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 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资本原始积累,故选 C 项;题干材料反映出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取利润,未涉及人口分布状 况,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美洲地区的劳动力情况,排除 B 项;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 除。 17.下面是英、美、德、法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图。其变化反映出( )
5%5 3彩 3 图英国邮美国☑德国 圉英国邮美国☑德国 盈法国目其他 网法国目其他 1870年 1913年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 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时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且根据题千图示,可知1870年到1913年, 英国与法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比重上升,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增长较快,说明多 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B项正确。 18.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 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 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允许国营制药厂被私人承包经营的做法,这一做法使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扩大,实现盈利,故D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涉及企业内部管理,不涉及政企关系, 故B项错误;题千材料反映的是对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不涉及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故C 项错误。 19.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 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A.以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 B.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答案D 20.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一种传媒。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 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一种传蝶,表明互联网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故选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材料一商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作为商业性标记的原始商标就开 始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木工、竹工、漆工、陶工、冶师等工匠为了在商品的交换中便于别 人识别自己的商品,便在自己的商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候的商品标记仅仅具有区别不 同生产者或所有人的性质。三国时期,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出现了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的诗句,在这里,商标的广告宣传功能已经体现出来。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使用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发展缓慢 B.多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 C.英国依然保持全球贸易垄断地位 D.自由主义国际经济交流准则确立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且根据题干图示,可知 1870 年到 1913 年, 英国与法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下降,美国比重上升,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增长较快,说明多 中心世界贸易格局形成的趋势,故 B 项正确。 18.1983 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 8 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 个月就盈利 12 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 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允许国营制药厂被私人承包经营的做法,这一做法使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扩大,实现盈利,故 D 项正确;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涉及企业内部管理,不涉及政企关系, 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对国营企业的承包经营,不涉及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故 C 项错误。 19.有人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自新航路开辟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全球化进展。该观点的提 出是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 A.以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 B.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消除了各国的贸易壁垒 D.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答案 D 20.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一种传媒。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 互联网( )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认为网络就是一种传媒,表明互联网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材料一 商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作为商业性标记的原始商标就开 始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木工、竹工、漆工、陶工、冶师等工匠为了在商品的交换中便于别 人识别自己的商品,便在自己的商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时候的商品标记仅仅具有区别不 同生产者或所有人的性质。三国时期,酿酒业已经非常兴旺,出现了如“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的诗句,在这里,商标的广告宣传功能已经体现出来。北宋时期,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使用
一块铜板制作的“白兔商标”,基本具备了现代商标的构成要素,这是我国商标史上最早的较为 完整的商标铜板。明清时期,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出现 了不少知名的商标,假冒商标也时有出现。 —摘编自刘晓东《“商标权”名词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材料二明朝正德年间《松江府志》:(松江)俗务纺织,他技不多,而精线绫、三梭布、漆纱 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崇祯《松江府志》所说的“尤尚精敏”的品牌有:三梭布、云 布、标布、官布、飞花布、织花绒布等。一些不法商人非法经营,假冒品牌与商标,牟取暴 利,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如顺治十六年(1659年)松江知府衙门立告示 碑,揭露了牙行奸商沈青臣等,假冒松江金三阳字号品牌的违法行为。然而,由于松江优质棉 布销路好,利润可观,一些奸牙仍然以身试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假冒松江品牌商标,非法牟利。 1736年清朝政府在松江知府衙门立碑严申禁令。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看法。(4分) 惨考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自发产生并集中于手工业领域,功能日益增多;商标形式逐渐多样 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人维权意识的提升:政府一定程度的管理与 保护。 (2)表现:纺织业发展迅速,获利丰厚;技术领先,品牌较多;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非 法侵权行为。 (3)看法:商标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商标权的立法与保护:弘扬传统文 化,增强商人的诚信意识。 22.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 策,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 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 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 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一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 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 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一摘编自薛荣久《国际贸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一,概 括20世纪90年代促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阐述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6分) 惨考答案1)举措:推动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 定》。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冷战对峙局面结束,国际局 势趋向缓和。 (2)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 23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先后卷入一系列对外战争,尽管战争带来贸易与殖民上的优势」 但也使国家财政出现亏空。1694年8月,一批伦敦金融家与政府达成协议:为政府提供有保 障的贷款,保证军费开支;而政府允许其成立英格兰银行,并赋予其多种特权。到18世纪中叶 英格兰银行完成了从私人性质的股份制银行向英格兰中央银行的转变,发挥着政府银行的职 能。18世纪的英国,人们将积攒的资金作为有利息的存款存放在当地有名望的商人那里,商 人随之把钱以更高的利息借贷出去,从中获利。借方多是农场主或作坊主,渐渐地,这些商人 成为专职的银行家,他们的商铺成为地方银行,到1810年至少有650家。这些银行家解决了 工业化之初企业家的融资难题。 一摘编自刘金源《论18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一块铜板制作的“白兔商标”,基本具备了现代商标的构成要素,这是我国商标史上最早的较为 完整的商标铜板。明清时期,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出现 了不少知名的商标,假冒商标也时有出现。 ——摘编自刘晓东《“商标权”名词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材料二 明朝正德年间《松江府志》:“(松江)俗务纺织,他技不多,而精线绫、三梭布、漆纱 方巾、剪绒毯,皆天下第一。”崇祯《松江府志》所说的“尤尚精敏”的品牌有:三梭布、云 布、标布、官布、飞花布、织花绒布等。一些不法商人非法经营,假冒品牌与商标,牟取暴 利,在明末清初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如顺治十六年(1659 年)松江知府衙门立告示 碑,揭露了牙行奸商沈青臣等,假冒松江金三阳字号品牌的违法行为。然而,由于松江优质棉 布销路好,利润可观,一些奸牙仍然以身试法,一而再再而三地假冒松江品牌商标,非法牟利。 1736 年清朝政府在松江知府衙门立碑严申禁令。 ——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松江地区经济发展的表现。(4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商标发展和保护的看法。(4 分) 参考答案(1)特点:起源较早;自发产生并集中于手工业领域;功能日益增多;商标形式逐渐多样 化。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人维权意识的提升;政府一定程度的管理与 保护。 (2)表现:纺织业发展迅速,获利丰厚;技术领先,品牌较多;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的非 法侵权行为。 (3)看法:商标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应加强对商标权的立法与保护;弘扬传统文 化,增强商人的诚信意识。 22.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在世界推行由其倡导并控制的自由贸易和投资政 策,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逐渐形成。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加速发展。发 达国家推行的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正在进行调整和改 革,不断加以完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也先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 转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缩小了经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信息在全球范围内 的传递。“东西方”由对抗走向对话,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 ——摘编自程建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 材料二 世界贸易组织负责实施与管理的贸易协定和协议中,贯穿了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市 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比如它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都应被平等地给予“最惠国待遇”。不应在 本国和外国的产品、服务或人员之间造成歧视,要给予它们“国民待遇”。 ——摘编自薛荣久《国际贸易》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根据材料一,概 括 20 世纪 90 年代促进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主要因素。(8 分) (2)综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阐述世界贸易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6 分) 参考答案(1)举措:推动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动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 定》。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冷战对峙局面结束,国际局 势趋向缓和。 (2)关系: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 进程。 23.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先后卷入一系列对外战争,尽管战争带来贸易与殖民上的优势, 但也使国家财政出现亏空。1694 年 8 月,一批伦敦金融家与政府达成协议:为政府提供有保 障的贷款,保证军费开支;而政府允许其成立英格兰银行,并赋予其多种特权。到 18 世纪中叶, 英格兰银行完成了从私人性质的股份制银行向英格兰中央银行的转变,发挥着政府银行的职 能。18 世纪的英国,人们将积攒的资金作为有利息的存款存放在当地有名望的商人那里,商 人随之把钱以更高的利息借贷出去,从中获利。借方多是农场主或作坊主,渐渐地,这些商人 成为专职的银行家,他们的商铺成为地方银行,到 1810 年至少有 650 家。这些银行家解决了 工业化之初企业家的融资难题。 ——摘编自刘金源《论 18 世纪英国银行业的兴起》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这些外国银行几乎垄断了中国国际汇兑 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贷款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金融和中国民间商业实业。19世纪末 期,清廷终于认识到“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责成盛宣怀“选择般 商,设立总董(总行董事),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1897年5月,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 成立,朝廷授予该行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打破了外商银行把持中国金融的局面。 通商银行在北京、烟台、重庆、香港等处设立分行,业务涉及洋行、中国商号和钱庄、少数 近代工业企业,盛极一时。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中国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 度构建的先声。1900年,北京分行被八国联军焚毁,业务随之萎缩。民国时期通商银行被四 大家族控制,受总体经济环境和战争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通商银行已有名无实。 一摘编自《盛宣怀:力挽狂澜打造中国人的第一家银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格兰银行与英国地方银行的不同。(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通商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的相似点。(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述通商银行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4分) 参考答案1)不同:英格兰银行在政府的批准下建立,与政府紧密合作,享受特权;主要业务对象 是政府支持政府财政。英国地方银行由私人建立,属私人银行:随着工业革命而逐渐发展起 来:服务于工业化的需求。 (2)相似点: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兴办,享有政府赋予的特权。 (3)评述:在外国银行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形势下,通商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对中 国的经济掠夺,顺应了抵御外侮、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通商银行奠定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基 础,通商银行服务于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可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 境,通商银行难以得到充分、持续的发展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银行,这些外国银行几乎垄断了中国国际汇兑 业务与国内金融市场,并通过贷款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金融和中国民间商业实业。19 世纪末 期,清廷终于认识到“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责成盛宣怀“选择殷 商,设立总董(总行董事),招集股本,合力兴办,以收利权”。1897 年 5 月,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 成立,朝廷授予该行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打破了外商银行把持中国金融的局面。 通商银行在北京、烟台、重庆、香港等处设立分行,业务涉及洋行、中国商号和钱庄、少数 近代工业企业,盛极一时。通商银行的酝酿筹设以及初期运作,成为中国新式银行业和相应制 度构建的先声。1900 年,北京分行被八国联军焚毁,业务随之萎缩。民国时期通商银行被四 大家族控制,受总体经济环境和战争的影响,20 世纪 40 年代通商银行已有名无实。 ——摘编自《盛宣怀:力挽狂澜打造中国人的第一家银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格兰银行与英国地方银行的不同。(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通商银行与英格兰银行的相似点。(4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述通商银行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4 分) 参考答案(1)不同:英格兰银行在政府的批准下建立;与政府紧密合作,享受特权;主要业务对象 是政府,支持政府财政。英国地方银行由私人建立,属私人银行;随着工业革命而逐渐发展起 来;服务于工业化的需求。 (2)相似点:都在政府的支持下兴办,享有政府赋予的特权。 (3)评述:在外国银行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形势下,通商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对中 国的经济掠夺,顺应了抵御外侮、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通商银行奠定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基 础;通商银行服务于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可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 境,通商银行难以得到充分、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