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过关检测(A)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 收入的目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 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C.主张改革赋役制度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 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 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 强调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肯定市场的调节作用,故A项错误;题干 材料并未体现出管仲主张玫革赋役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君主 专制的加强,故D项错误。 2.唐朝“开元通宝”钱纠正了隋朝五铢钱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 量。同时,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唐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九 十九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 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A.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B.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D.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 答案:A 3.从秦朝到元朝,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 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转变主要说明() 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 B.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 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答案C 解析:题千材料“无用银之例“白银逐渐取代其他货币”说明白银成为民间交易的 基本支付手段,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故C项正确:A、B、 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第五单元过关检测(A)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重视货币的流通职能,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 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 收入的目的。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肯定市场调节的作用 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C.主张改革赋役制度 D.主张加强君主专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谓‘人君操谷币金 衡,而天下可定也’,以此实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目的”,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 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 B 项正确;题干材料 强调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而不是肯定市场的调节作用,故 A 项错误;题干 材料并未体现出管仲主张改革赋役制度,故 C 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君主 专制的加强,故 D 项错误。 2.唐朝“开元通宝”钱纠正了隋朝五铢钱偏轻的缺点,恢复到西汉五铢钱的标准重 量。同时,政府逐步增设钱炉,扩大铸钱的数量,至唐玄宗天宝年间,钱炉扩充至九 十九座,每岁铸钱三十二万七千余贯,达到唐朝历史上的最高产量。据此可知,官 营铸币业的上述举措( ) A.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 B.促使盈利规模不断扩大 C.使政府垄断了铸币权 D.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 答案:A 3.从秦朝到元朝,中国民间贸易多用谷物与钱,无用银之例,但从明朝起,白银逐渐 取代其他货币,广为流通。这一转变主要说明( ) A.长途货运推动了货币形式的变革 B.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使白银成为单一货币 C.商业繁盛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无用银之例”“白银逐渐取代其他货币”说明白银成为民间交易的 基本支付手段,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驱动了货币制度的革新,故 C 项正确;A、B、 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项
4.宋朝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朝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 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 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朝的“钱荒现象() A.说明当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C,表明传统货币政策亟须改革 D.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钱荒”现象说明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货币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这是工商业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必然产物,这也说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已不适 应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5.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 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答案:A 6.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调剂地方金融办法案》,规定:“供应军 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于是正式批准大量增 发法币,用日益贬值的法币去“供应军费”和收买物资”。这反映了国民党() A.筹备大量军费用于抗战 B.为抗战进行经济统制 C.为增强军事力量损害人民的利益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C 解析:题千材料未提及筹集军费的目的,故A项错误;题千材料中采取经济措施筹 集军费,不属于经济统制范围,故B项错误:筹集军费有利于增强国民政府的军事 实力,但法币贬值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故C项正确:题千材料与维护一党专制的局 面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C项。 7.“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 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 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4.宋朝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朝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 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 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朝的“钱荒”现象( ) A.说明当时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B.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C.表明传统货币政策亟须改革 D.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钱荒”现象说明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货币存在严重不足的现象, 这是工商业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必然产物,这也说明传统的货币政策已不适 应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5.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古代长期都以“两”结算,在《南京条约》中,赔款则以明中 后期开始流入的西班牙“银元”结算。当时使用“银元”结算的重要因素是( ) A.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居出超地位 B.西班牙长期主导欧亚海上贸易 C.英国工业发展对银元需求旺盛 D.晚清对国际白银市场尚不熟悉 答案:A 6.1939 年 1 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调剂地方金融办法案》,规定:“供应军 费收买物资,使用多量法币,则筹码之流通,自无不足之虑。”于是正式批准大量增 发法币,用日益贬值的法币去“供应军费”和“收买物资”。这反映了国民党( ) A.筹备大量军费用于抗战 B.为抗战进行经济统制 C.为增强军事力量损害人民的利益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未提及筹集军费的目的,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采取经济措施筹 集军费,不属于经济统制范围,故 B 项错误;筹集军费有利于增强国民政府的军事 实力,但法币贬值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故 C 项正确;题干材料与维护一党专制的局 面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故选 C 项。 7.“在货币体制发展历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 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 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 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 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 D.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国际汇兑金本位”取代“古典金本位”,意在强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 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因此,此时的美元不再像古典金本位下的金子那样主要 用于存储,而是可以带来利息,故而能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 了流通领域”,因此能够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B项正确。 8.《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期被开启 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开启()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B 9有学者认为:“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 中的。”这里的“高度集中”意味着(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答案:A 10.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 加体系。该体系下实行浮动汇率制,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联邦德 国的马克、日本的日元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及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 备货币。这一体系() A.导致联邦德国、日本取代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B.完善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管理运作机制 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D.说明固定汇率制阻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 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故A项错 误:题千材料反映的是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故B项错误;“联邦德国的 马克、日本的日元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及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 币”,说明美元的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领域出现新变化,故C项正确:固定汇率 制有利于货币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C项。 11.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役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入修赋”, 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子产作丘赋”,以“丘”为 单位征收军赋。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重农抑商
答案:B 解析:“国际汇兑金本位”取代“古典金本位”,意在强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 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因此,此时的美元不再像古典金本位下的金子那样主要 用于存储,而是可以带来利息,故而能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 了流通领域”,因此能够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B 项正确。 8.《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期被开启 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开启( ) A.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合作 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B 9.有学者认为:“尽管形式上是多边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高度集 中的。”这里的 “高度集中”意味着( ) A.美国拥有该体系的主导权 B.西欧各国仍有重大影响力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D.该体系的运作背离了经济自由化原则 答案:A 10.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牙买 加体系。该体系下实行浮动汇率制,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联邦德 国的马克、日本的日元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及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 备货币。这一体系( ) A.导致联邦德国、日本取代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 B.完善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管理运作机制 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D.说明固定汇率制阻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恢复 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故 A 项错 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故 B 项错误;“联邦德国的 马克、日本的日元随着两国经济的恢复及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 币”,说明美元的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领域出现新变化,故 C 项正确;固定汇率 制有利于货币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故 D 项错误。故选 C 项。 11.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役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入修赋”, 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子产作丘赋”,以“丘”为 单位征收军赋。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
B.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以‘丘’为单位征收军赋”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私田出现,井田 制遭到破坏,为了增加税收,各诸侯国进行赋役制度改革,故B项正确;A、D两项 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与春秋时期不 符,排除C项。 12.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不相同。汉朝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 一般是4:6,唐朝比例一般为5:5,宋朝比例大致为6:4,元朝比例为7:3,明朝 比例高达8:2,清朝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3。该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越来越倾向于中央 大于地方,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表 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能体现这一制度变化的目的,排除。 13.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役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 为本”,古代赋役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减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弱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朝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税收已增至五 千余万缗。南宋建立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甘薯、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增加了农业产量 B.江南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江南开发 D.赋税征收制度逐步健全 答案B
B.增加财政收入 C.抑制土地兼并 D.打击豪强势力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以‘丘’为单位征收军赋”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私田出现,井田 制遭到破坏,为了增加税收,各诸侯国进行赋役制度改革,故 B 项正确;A、D 两项 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与春秋时期不 符,排除 C 项。 12.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不相同。汉朝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 一般是 4∶6,唐朝比例一般为 5∶5,宋朝比例大致为 6∶4,元朝比例为 7∶3,明朝 比例高达 8∶2,清朝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 7∶3。该变化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 D.小农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成比例越来越倾向于中央 大于地方,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削弱地方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的表 现,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不能体现这一制度变化的目的,排除。 13.780 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役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 为本”,古代赋役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C.减弱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赋役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弱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故选 C 项;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北宋初岁入一千六百余万缗,为唐朝赋税的两倍,到神宗熙宁时税收已增至五 千余万缗。南宋建立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甘薯、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增加了农业产量 B.江南成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大运河的开凿有利于江南开发 D.赋税征收制度逐步健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南宋建立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 时南方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故B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于明朝,故排除;大运河开凿于隋朝,故排除C项;题 干材料未体现出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故排除D项。 15.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 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 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 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一条 鞭法() A.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C.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可知一 条鞭法的实行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故选B项:“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 财政困难”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明朝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 制,排除C项;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并非在万历年间,排除D项。 16.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朝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帝把固 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 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可 知,该赋役制度改革( A.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可知人 头税的取消,有利于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故A项正确:从题千材料中无法得出 B、C两项,故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属于政治方面,故排 除。故选A项。 17.《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过计算,发现协定 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 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A.协定关税有利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C.清政府愚味且不谙熟国际公法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南宋建立后,更增至六千余万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 时南方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发达,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 成,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发生于明朝,故排除;大运河开凿于隋朝,故排除 C 项;题 干材料未体现出赋税征收制度的健全,故排除 D 项。 15.明朝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和推广一条鞭法。“总括一州县 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 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 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一条 鞭法( ) A.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 B.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 C.政府加强了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D.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可知一 条鞭法的实行加强了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故选 B 项;“彻底解决了明朝政府的 财政困难”的说法错误,排除 A 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出明朝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控 制,排除 C 项;开始以田亩作为主要征税标准并非在万历年间,排除 D 项。 16.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朝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帝把固 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 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可 知,该赋役制度改革( ) A.有利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可知人 头税的取消,有利于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故 A 项正确;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 B、C 两项,故排除;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措施,D 项属于政治方面,故排 除。故选 A 项。 17.《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过计算,发现协定 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百分之五,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 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这说明( ) A.协定关税有利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 B.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 C.清政府愚昧且不谙熟国际公法
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答案:C 解析:题千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反映了清政府官员对丧 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且不谙熟国际公法,C项符合题 意:“协定关税有利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 的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的说法与题千材料中官员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洋洋得意的态度相矛盾,排除B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 有限”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8.我国近代外交留下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 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0年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定》;1943年,分别与 美、英签订《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 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国民政府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B.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C近代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自主 D.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排除A项;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故B项错误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0年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 定》、1943年取消列强在华治外法权均是中国争取外交主权的表现,故C项正 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9.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 15.3%降低至12%:2010年,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 遇。此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 ) A.大幅减少关税收入 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 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 答案:C 20.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出现一定程度 的两极分化,人们盼望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调节,让个人所得税成为低税率、中扣 除、广税基、收支联、贫者用的专项税收。这表明() A.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个人所得税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 C.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税种
D.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有限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反映了清政府官员对丧 失关税自主权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说明清政府愚昧且不谙熟国际公法,C 项符合题 意;“协定关税有利于提高中国关税收入”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 的关税自主权,排除 A 项;“清政府积极维护国家主权”的说法与题干材料中官员 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洋洋得意的态度相矛盾,排除 B 项;“不平等条约的危害性 有限”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8.我国近代外交留下的印记:1842 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 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0 年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定》;1943 年,分别与 美、英签订《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中英 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对以上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国民政府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B.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 C.近代中国外交逐渐走向自主 D.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进展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排除 A 项;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故 B 项错误; 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1930 年日本同意《中日关税协 定》、1943 年取消列强在华治外法权均是中国争取外交主权的表现,故 C 项正 确;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19.2002 年,中国大幅调低了 5 300 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 2001 年的 15.3%降低至 12%;2010 年,中国给予最不发达国家 4 762 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 遇。此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 ) A.大幅减少关税收入 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 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 答案:C 20.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出现一定程度 的两极分化,人们盼望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调节,让个人所得税成为低税率、中扣 除、广税基、收支联、贫者用的专项税收。这表明( ) A.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B.个人所得税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 C.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税种
D.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答案D 解析:题千材料表明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D项正确:个人所得 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与题干材料无关,A项错误:“个人所得税有特定 的纳税人、征税对象”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个人所得税是中 国影响最大的税种C项错误。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材料一明朝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 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 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 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 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 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4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1)确定法币 统一发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元。 (2)法币与英镑汇价稳定。(3)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1936年5 月,中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向中国承购白银7500万盎司,价款以美 元支付,但是需要将美元存于纽约的美国银行以作为法币的海外准备金。法币改 革隔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 的影响,为中国经济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一摘编自尹全洲《论中国的法币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白银货币化。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明宝钞贬值,失 去民众信任;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政府赋役折银改革的推动:海外贸易 发展,白银大量涌入中国。 (2)积极影响: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与英镑、美 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创造了条件。消极影响:中国法币成为英 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法币贬值,加剧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2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旨在谋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该体系主要规定: 由美元来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与 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固定比价:等等。实际上,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布雷
D.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个人所得税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D 项正确;个人所得 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与题干材料无关,A 项错误;“个人所得税有特定 的纳税人、征税对象”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个人所得税是中 国影响最大的税种,C 项错误。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0 分) 21.材料一 明朝中期以前,大明宝钞和铜钱是法定货币;成化、弘治以降,白银上 升为事实上的货币,和铜钱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货币。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 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一条鞭法,“民间输官之物皆用银”“银始独重于天下,百物皆 取银为准矣”。从宋到明,中国银矿的产额略呈减少的趋势,晚明由海外输入的白 银总量,大概是国内产银量的十倍。 ——摘编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白银政策使中国政府陷入白银持续外流、通货紧缩的灾难之中。 国民政府于 1935 年 11 月 4 日宣布中国实行法币政策,主要内容是:(1)确定法币, 统一发行。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使用银元。 (2)法币与英镑汇价稳定。(3)全部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1936 年 5 月,中美签订《中美白银协定》,规定美国向中国承购白银 7 500 万盎司,价款以美 元支付,但是需要将美元存于纽约的美国银行以作为法币的海外准备金。法币改 革隔断了中国货币同白银的直接联系,此后世界银价的涨落不会再对中国发生大 的影响,为中国经济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 ——摘编自尹全洲《论中国的法币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货币流通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影响。(6 分) 参考答案:(1)变化趋势:白银货币化。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大明宝钞贬值,失 去民众信任;铜钱使用不便和铜的成色不足;政府赋役折银改革的推动;海外贸易 发展,白银大量涌入中国。 (2)积极影响:法币改革使中国货币与白银脱钩,稳定了国内货币金融秩序;有利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了资金,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法币与英镑、美 元联系,为中美英构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创造了条件。消极影响:中国法币成为英 美等国的附属货币,便利了英美扩大在华利益;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期间, 法币贬值,加剧国民政府统治危机。 2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其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旨在谋求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该体系主要规定: 由美元来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美元与 黄金挂钩,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固定比价;等等。实际上,在战后的几十年间,布雷
顿森林体系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 荣,布雷顿森林体系被誉为“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 —摘编自王东京等《与官员谈现代金融》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全,从而使 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一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 中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 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 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一摘编自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 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 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一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4分) (2)材料二中尼克松“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 材料三,分析这对美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是否应该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请 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维 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影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繁荣。 (2)实质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美国无须承担美元兑换黄 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不应该回归,但应当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理由:布雷顿 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 下,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世界金融体系,只有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2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各项应税财产而征收的一 种直接税。它最早由18世纪末的英国提出、实行,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 的财政困难。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战争后被废除。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又逐 渐完善了个人所得税体制。该税制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减轻了中下层民众的 负担。美国内战时期,北方联邦议会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但因与宪法不符未能 生效。20世纪初以来,美国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确立了个人所得税制。 20世纪初,清政府起草了《所得税章程》,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因为清政府的垮台而天折。1936年,国民政府参照资本主义国家税制,领布相 应条例,建立、推行个人所得税制,但后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其名存实亡。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我国公布
顿森林体系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 荣,布雷顿森林体系被誉为“国际货币合作的典范”。 ——摘编自王东京等《与官员谈现代金融》 材料二 1971 年 8 月 15 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全,从而使 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 中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地通过大量印 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 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摘编自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既受益于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又为发行这种货币的 制度缺陷所害。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 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4 分) (2)材料二中尼克松“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根据材料二、 材料三,分析这对美国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4 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全球是否应该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请 说明理由。(6 分) 参考答案:(1)主要内容: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和美元维 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影响: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和汇率的稳定;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繁荣。 (2)实质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美国无须承担美元兑换黄 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 (3)不应该回归,但应当建立一种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理由:布雷顿 森林体系由发达国家主导,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背景 下,回归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带来一个透明、公正、合理的世界金融体系,只有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避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 23.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在一定期间内取得的各项应税财产而征收的一 种直接税。它最早由 18 世纪末的英国提出、实行,目的是缓解拿破仑战争造成 的财政困难。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战争后被废除。19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又逐 渐完善了个人所得税体制。该税制不仅增加了国家税收,也减轻了中下层民众的 负担。美国内战时期,北方联邦议会也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但因与宪法不符未能 生效。20 世纪初以来,美国也通过各种途径逐渐确立了个人所得税制。 20 世纪初,清政府起草了《所得税章程》,这是中国第一次提出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因为清政府的垮台而夭折。1936 年,国民政府参照资本主义国家税制,颁布相 应条例,建立、推行个人所得税制,但后期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其名存实亡。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 年,我国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4年,国务院整合了相应法规,发布了比 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条例。1994年到201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多次调 整和提高免征额。 —摘编自郭家宏等《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个人所得税”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论点,并予以说 明。(要求:论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示例 等级 评分标准 等 观点明确,表述完整且合乎逻辑。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多角度分析, (9-12分) 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认识有升华 二等 观点较明确,表述相对完整。部分运用史实来论证观点,论证有一 (5-8分) 定层次。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有一定的认识提升 三等 观点不明确,表述模糊。缺乏史实来论证观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0-4分) 表述混乱,缺少认识提升 具体论点可以从下面几个论点中进行选择,也可以有其他见解。 如: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制的出台均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 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说明(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4 年,国务院整合了相应法规,发布了比 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条例。1994 年到 2018 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已多次调 整和提高免征额。 ——摘编自郭家宏等《论 19 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个人所得税”这一主题,提炼一个论点,并予以说 明。(要求:论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 分) 参考答案:示例 等级 评分标准 一等 (9—12 分) 观点明确,表述完整且合乎逻辑。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多角度分析, 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认识有升华 二等 (5—8 分) 观点较明确,表述相对完整。部分运用史实来论证观点,论证有一 定层次。表述清楚,结论正确,首尾呼应,有一定的认识提升 三等 (0—4 分) 观点不明确,表述模糊。缺乏史实来论证观点。论证缺乏说服力, 表述混乱,缺少认识提升 具体论点可以从下面几个论点中进行选择,也可以有其他见解。 如: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制的出台均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 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我认为近代以来,中外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 说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