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条方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这些外交方针的 提出主要是基于() A.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及当时的国际环境 B.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C.打破美国经济、军事封锁的需要 D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依靠武力攫取的诸多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美国 长期支持蒋介石集团,再加上中苏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中国共产党 根据国际环境,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经过慎重考虑而 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故选A项:外交方针的制定主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与中 国的革命性质并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1949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 立,排除C项;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才建立,排除D项。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的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下列哪一外交方针或外 交原则()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答案B 解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 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相符,故选B 项;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 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中国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 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重要基础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代表 C.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的分歧
第 14 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后·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条方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这些外交方针的 提出主要是基于( ) A.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及当时的国际环境 B.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C.打破美国经济、军事封锁的需要 D.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A 解析: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依靠武力攫取的诸多特权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美国 长期支持蒋介石集团,再加上中苏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中国共产党 根据国际环境,从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国家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经过慎重考虑而 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故选 A 项;外交方针的制定主要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与中 国的革命性质并无直接关联,排除 B 项;1949 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 立,排除 C 项;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才建立,排除 D 项。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的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下列哪一外交方针或外 交原则( ) A.“一边倒”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另起炉灶” 答案:B 解析:“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 伴’的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相符,故选 B 项;A、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英国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 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中国与英国互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 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 A.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的重要基础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代表 C.有利于维护双方利益,协调国家间的分歧
D.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答案:C 解析: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中英双方充分考虑了对方的 实际情况,这种外交关系有利于维护中英双方的利益以及协调国家之间的分歧,故 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71年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 合法权利,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 时的情况下,东西方关系仍处于冷战状态,排除B项;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 不会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排除D项。 4.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 家关系正常化: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9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新 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反映了中国外交() A.主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B.随时代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D.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中国外交政策随时代变化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A、C、 D三项都是某一时期外交政策的表现,排除。 5.1969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 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这反映出( ) A.中国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中心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定政策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答案C 解析:A项说法过于夸大,故错误;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 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B项错误:根据题千材料“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 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可知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 定政策,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D项错误。 6.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 理、正义于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绝不承 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答案:C
D.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答案:C 解析: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其主要着眼点在于中英双方充分考虑了对方的 实际情况,这种外交关系有利于维护中英双方的利益以及协调国家之间的分歧,故 选 C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1971 年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 合法权利,其主要原因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排除 A 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当 时的情况下,东西方关系仍处于冷战状态,排除 B 项;中英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 不会彻底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排除 D 项。 4.1950 年,中国与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9 年,中苏两国实现国 家关系正常化;1996 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9 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新 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反映了中国外交( ) A.主要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B.随时代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D.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外交政策随时代变化进行调整,故 B 项正确;A、C、 D 三项都是某一时期外交政策的表现,排除。 5.1969 年,尼克松曾说:“考虑到将来,在我和苏联人进行对话的同时,我也可能需要 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这反映出( ) A.中国是超级大国争夺霸权的中心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美国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定政策 D.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答案:C 解析:A 项说法过于夸大,故错误;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订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 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 B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我也可能需要在中国 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可知美国开始考虑改变孤立中国的既 定政策,故 C 项正确;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故 D 项错误。 6.1971 年 10 月 27 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 理、正义于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绝不承 认其有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 A.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使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D.肯定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10月27日”,可知蒋介石所指的“非法决议” 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选 C项;A、B、D三项均与题千材料不符,排除。 7.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等不同形式加强国际合作,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第三世界主导全球经济 D.区域集团化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近年来我国参与或者主导的外交活动越来越多,说明我 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故A项正确:B、C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千材料 强调的是中国进行的外交活动,而非区域集团化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A 项。 8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对于国际维和、反恐、救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扩散、治理气候变化等问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这表明我国() A.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D.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1955年4月18日,由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 隆举行。4月19日,周总理在大会上发言,他预计的情况果然发生了。会议一开 始,各国政府首脑就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发言,批评中国有侵略的野心。但周总理 早有准备,他站起来发言。他庄严宣告,我们不是来万隆吵架的,而是希望找到大 家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愿打仗,亚非各国人民应该团结一 致,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对殖民主义。 最难忘的一次是1963年12月到1964年3月跟随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访问亚、 非、欧十四国。除此以外,总理还另外访问了巴基斯坦、尼泊尔、缅旬、罗马尼 亚等国家。通过周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迅速突破了外交上受 孤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及其随行人员到达北京机场。尼克松清楚地了解 到1954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 的历史,所以他下定决心在公开场合纠正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他指示整个代表团 包括他夫人,都留在专机里,一直到他走下舷梯,和东道主周恩来总理握过手后才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71 年 10 月 27 日”,可知蒋介石所指的“非法决议” 是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选 C 项;A、B、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7.近年来,中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行等不同形式加强国际合作,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出( ) A.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 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第三世界主导全球经济 D.区域集团化开始出现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近年来我国参与或者主导的外交活动越来越多,说明我 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故 A 项正确;B、C 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题干材料 强调的是中国进行的外交活动,而非区域集团化开始出现,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8.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对于国际维和、反恐、救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扩散、治理气候变化等问题都高度重视并积极行动。这表明我国( ) A.努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B.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D.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1955 年 4 月 18 日,由 29 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 隆举行。4 月 19 日,周总理在大会上发言,他预计的情况果然发生了。会议一开 始,各国政府首脑就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发言,批评中国有侵略的野心。但周总理 早有准备,他站起来发言。他庄严宣告,我们不是来万隆吵架的,而是希望找到大 家能达成共识的地方。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愿打仗,亚非各国人民应该团结一 致,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对殖民主义。 最难忘的一次是 1963 年 12 月到 1964 年 3 月跟随周总理和陈毅元帅访问亚、 非、欧十四国。除此以外,总理还另外访问了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罗马尼 亚等国家。通过周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国迅速突破了外交上受 孤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总统及其随行人员到达北京机场。尼克松清楚地了解 到 1954 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日内瓦明确规定美国官员不许和中国官员握手 的历史,所以他下定决心在公开场合纠正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他指示整个代表团, 包括他夫人,都留在专机里,一直到他走下舷梯,和东道主周恩来总理握过手后才
能出来。我作为周总理的指定翻译,站在总理身后,目睹了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握 手。 1990年4月28日,我和向同第三次回国休假。5月2日,我们应湖南省驻英国贸 易代表的邀请,去湖南访问。我们去岳阳看了使用英国软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并 且同湖南的对外经济贸易官员多次会谈讨论如何促进中国湖南同英国的经贸关 系。 摘编自冀朝铸《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冀朝铸口述回忆录》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史料 价值。 参考答案: 示例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外交官是外交事业的参与者,作为中华人民共 材料 材料选自一个外交官的 和国外交的亲历者,其回忆录是研究中华人民 来源 回忆录 共和国外交的一手史料 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 恩来强调亚非拉国家应 可用于研究20世 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纪50年代中国与 等,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 发展中国家的外交 和国成立初期与广大发 回忆录从政治、经济等 展中国家交往的情况 方面反映了20世纪50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 年代至90年代中华人民 材料 可用于研究20世 内容 并主动同周恩来握手等, 共和国的外交情况。冀 纪70年代中美关 反映了中美关系缓和的 朝铸的个人外交经历是 系的发展变化 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 1990年,参观使用英国软 个缩影 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等, 可用于研究20世 反映了中国积极利用中 纪90年代中英关 英友好关系发展经贸的 系的发展 情况 拓展提高 1.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有意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 论的议题,还有效地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 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这次会议() A.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能出来。我作为周总理的指定翻译,站在总理身后,目睹了这两位领导人之间的握 手。 1990 年 4 月 28 日,我和向同第三次回国休假。5 月 2 日,我们应湖南省驻英国贸 易代表的邀请,去湖南访问。我们去岳阳看了使用英国软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并 且同湖南的对外经济贸易官员多次会谈讨论如何促进中国湖南同英国的经贸关 系。 ——摘编自冀朝铸《从红墙翻译到外交官:冀朝铸口述回忆录》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的中国外交有哪些史料 价值。 参考答案: 示例 角度 信息提取 史料价值 材料 来源 材料选自一个外交官的 回忆录 外交官是外交事业的参与者,作为中华人民共 和国外交的亲历者,其回忆录是研究中华人民 共和国外交的一手史料 材料 内容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上,周 恩来强调亚非拉国家应 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等,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初期与广大发 展中国家交往的情况 可用于研究 20 世 纪 50 年代中国与 发展中国家的外交 回忆录从政治、经济等 方面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外交情况。冀 朝铸的个人外交经历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 一个缩影 1972 年,尼克松访问中国 并主动同周恩来握手等, 反映了中美关系缓和的 情况 可用于研究 20 世 纪 70 年代中美关 系的发展变化 1990 年,参观使用英国软 贷款建造的岳阳电站等, 反映了中国积极利用中 英友好关系发展经贸的 情况 可用于研究 20 世 纪 90 年代中英关 系的发展 拓展提高 1.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有意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 论的议题,还有效地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避免使 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这次会议( ) A.促成了“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B.推动了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C.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 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还有效地谈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 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表明这次会议超越了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说明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加 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选D项。 2.1963年底至1964年初,外交部长陈毅陪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后访问了欧、 亚、非14个国家。在访问埃及时,周恩来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 关系的五项原则:在马里期间,周恩来宣布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坚持平等 互利、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等八项原则。由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外交( ) A.为打破国际困局进行灵活调整 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C.带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D.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超越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宣布了中 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坚持平等互利、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等八项原则 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外交是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而进行的灵活调整,故选A 项。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下面是“1970一197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进出口总额(人民币:亿元)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 50 0 1970年1971年1972年1973年1974年1975年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 B.反映出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说明发展经济成为中心 D.反映了改革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千材料,可知1971一1975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结合时代背景, 可知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中日等双边关 系的改善给中国对外贸易创设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A项;题千材料强调的是 对外贸易数额而非生产力水平,排除B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和国家将
C.密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合作 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还有效地淡化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化特质,从而 避免使中国陷入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争论的陷阱”表明这次会议超越了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说明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加 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故选 D 项。 2.1963 年底至 1964 年初,外交部长陈毅陪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先后访问了欧、 亚、非 14 个国家。在访问埃及时,周恩来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 关系的五项原则;在马里期间,周恩来宣布了中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坚持平等 互利、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等八项原则。由此可知,此时期的中国外交( ) A.为打破国际困局进行灵活调整 B.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C.带有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D.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超越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拟定出中国同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相互关系的五项原则”“宣布了中 国对外提供经济援助的‘坚持平等互利、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等八项原则” 反映了该时期中国外交是为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而进行的灵活调整,故选 A 项。B、C、D 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下面是“1970—1975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以对外关系的改善为基础 B.反映出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说明发展经济成为中心 D.反映了改革开放局面逐渐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1971—1975 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不断增长,结合时代背景, 可知此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中日等双边关 系的改善给中国对外贸易创设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 A 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 对外贸易数额而非生产力水平,排除 B 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和国家将
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 开放局面逐渐形成,排除D项。 4.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 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 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A.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者 D.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 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故选D项;多极化是多 边外交的表现,排除A项:根据题千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 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包容是多边外交的保证,排除B 项;题干材料仅涉及多边外交的包容性,未涉及主导者,排除C项。 挑战创新 中国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时间 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政府的态度 联合国共进行10次维和行动,集 中国政府认为维和行动是 20世纪40—60 中在对大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美英等国利用联合国这块 年代 的地区,对其国家利益无利可图地 “破招牌”,来镇压世界各地 区发生的冲突听之任之 革命斗争的行为 中国政府未参加安理会对 维和行动决议的投票,同时 19711981年 联合国共进行3次维和行动 声明对维和行动不承担任 何财政义务 中国政府对维和行动采取 “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在 1981-1989年 联合国共进行5次维和行动 相应领域表达了愿意作出 贡献的合作态度 安理会批准进行的维和行动达43 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全 20世纪90年代 次之多;维和是最为显耀的联合 面深入参与维和行动,并扮 至2006年 国行动,践行着联合国对国际和 演了重要角色 平与安全的承诺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排除 C 项;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 开放局面逐渐形成,排除 D 项。 4.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 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 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 A.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者 D.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 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故选 D 项;多极化是多 边外交的表现,排除 A 项;根据题干材料“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 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可知包容是多边外交的保证,排除 B 项;题干材料仅涉及多边外交的包容性,未涉及主导者,排除 C 项。 挑战创新 中国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时间 联合国维和行动 中国政府的态度 20 世纪 40—60 年代 联合国共进行 10 次维和行动, 集 中在对大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的地区,对其国家利益无利可图地 区发生的冲突听之任之 中国政府认为维和行动是 美英等国利用联合国这块 “破招牌”,来镇压世界各地 革命斗争的行为 1971—1981 年 联合国共进行 3 次维和行动 中国政府未参加安理会对 维和行动决议的投票,同时 声明对维和行动不承担任 何财政义务 1981—1989 年 联合国共进行 5 次维和行动 中国政府对维和行动采取 “区别对待”的灵活立场,在 相应领域表达了愿意作出 贡献的合作态度 20 世纪 90 年代 至 2006 年 安理会批准进行的维和行动达 43 次之多; 维和是最为显耀的联合 国行动, 践行着联合国对国际和 平与安全的承诺 中国政府以积极的态度全 面深入参与维和行动,并扮 演了重要角色 ——摘编自赵磊《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 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论述:联合国成立初期的维和行动,为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服务,对此,中国政府坚决 反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联合国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中国政府 对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由不支持到主动参与。20世纪90年代以后,联合国成为维 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维和行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全面参与维和行动,并 扮演了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问题上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 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论述:联合国成立初期的维和行动,为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服务,对此,中国政府坚决 反对。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联合国逐渐摆脱被少数国家操纵的局面,中国政府 对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由不支持到主动参与。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联合国成为维 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维和行动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全面参与维和行动,并 扮演了重要角色。 综上所述,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问题上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